十年前的春節我去中國探親,冬天日短夜長,一家人早早就上床睡覺了。然而我怎麽也睡不著,近午夜時,我悄悄起床打開電腦。上海沒有暖氣,室內既冷又濕,夜裏尤甚。我徹夜守在電腦前,為了不影響家人,我輕手輕腳不敢出聲,連電燈都不能開。
如此一連幾天在寒夜裏獨自枯守,所為何事?蓋因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要在那幾天發布研究基金的批準消息。我遞交的研究經費申請,能不能得到批準,就要揭曉。NIH公布消息在下午,中國與美國有13小時時差,相當於上海的午夜到淩晨。太太讓我安心睡覺,說如果有消息又跑不掉的,到白天再看就是。可我心裏記掛這頭等大事,哪裏睡得著?與其躺在床上睡不著,還不如守在電腦前,以便在第一時間知道是凶還是吉。
在一般人看來,科學研究是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職業。殊不知對於許多科學家而言,從事科研並非金飯碗,倒像是捧著個泥飯碗:說朝不保夕有些誇張,但今年不知道明年的事,確是千真萬確。這是因為包括我在內的多數科學家,都必須依靠國家下撥的研究基金。
美國的國家科學研究經費由國會批準,再層層下撥。以NIH為例,經費要分給所屬的二、三十個研究所,每個研究所再確定二、三十個研究項目;這樣分到每個研究項目的錢,已經不多了。這些研究項目向全國開放,相當於工程項目招標。全美的研究人員隻要達到一定資質,都可以申請,相當於投標。各研究所收到大量的每份厚達幾十頁的申請書後,組織專家審核,按照得分高低,決定錄取者。由於僧多粥少,錄取率約為20%,即五份申請,隻有一份能獲批準。十多年前科研經費減少,加上通貨膨脹,錄取率降到隻有12%左右,也就是說八份申請,才有一份能獲批準。這樣脫穎而出的研究項目,真的是優中選優,從激烈競爭中PK出來的。
可能有人會問,國家既然下撥了研究經費,大家平均分分不好嗎?為什麽非要PK得這麽激烈?回答是,正由於自由競爭和激烈PK,才能避免吃大鍋飯,不至於經費打水飄。因此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是個高強度工作。科學家終年忙於查文獻、做實驗、算數據、寫論文,還要提交新的研究經費申請,一刻都不敢鬆懈。美國正是靠著科學家之間的激烈競爭,才能保證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才能占據科學研究世界第一的地位。
那麽,如果現有的研究基金用盡,新的基金申請又沒獲批準,會麵臨怎樣的局麵?一言以蔽之,將難以為繼。具體來說,沒錢做實驗、沒錢付給實驗對象、沒錢給技術員發工資,沒錢租用辦公室和實驗室,沒錢付論文發表費,沒錢買辦公用品,沒錢付旅差費。更有甚者,連科學家自己的工資也沒錢開支。等待著這間實驗室的,唯有關門一途。這正應了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看著光鮮亮麗和高大上,個中苦衷卻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這捧泥飯碗的滋味,是在政府部門或者公司裏,拿著固定工資的人們難以想象的。
正因為能否獲得新的研究基金,決定著自己能否繼續從事科學研究,我才在十年前的冬天,不得不接連幾個寒夜在電腦前苦候。終於,隨著輕輕的“噹”一聲,電子郵箱裏出現一封來自NIH的郵件。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這封望眼欲穿的電郵,正是通知我的研究基金申請被最終批準!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確定無誤,如釋重負,迫不及待地把太太和家人從睡夢中推醒,讓他們也分享這最好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