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疫年編寫電子書

(2022-02-18 16:11:28) 下一個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席卷全球, 人類經曆了非常特殊和令人焦慮的兩年。由疫苗帶來的曙光, 被去年夏天的德爾塔和年末的奧密克隆遮去不少。疫情仍在持續, 在希望與失望的交錯中, 我們迎來了2022中西新年。

作為退休老人, 在此年節期間, 我既不能不顧一切返鄉,也不能勇闖遠方旅遊。和許多老人一樣, 我隻能選擇居家過年。不過我不會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天吃了睡、醒了再吃,再加上沒完沒了地追劇。如果持這樣的消極態度,年節必定過得百無聊賴。

那麽我將如何度過2022中西新年呢? 來美國三十多年,我在《世界日報》發表了不少文章, 在瘟疫期間就發表了約五十篇;值此中西新年正好編輯成一本電子書。這項工作很費時間,卻可以讓居家過年更有品位些。

為什麽要編寫電子書?這是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兩千前出現的紙質書,在人類曆史上為傳播文明所起的作用,怎麽估計都不為過。然而如今書籍已不限於紙質;互聯網問世不過二十多年,就已催生了電子書,對傳播文明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大有與紙質書並駕齊驅之勢。

受此啟發,我準備把自己的文章編輯整理,以電子書的形式推出, 取書名為《我的四季人生》。與紙質書相比,電子書有獨特的優點。其一,電子書更靈活。紙質書一旦付印就定型,電子書則不然。《我的四季人生》收錄二百六十多篇文章,還可以不斷增添新文章。其二,電子書不用紙張,等於不必砍樹,因而更加環保。其三,電子書傳播更快捷,我在紙質版《世界日報》及《世界新聞網》同步發表的一篇短文,僅僅五天網上的被閱讀次數即破十萬,這是我從未有過的神奇體驗。其四,電子書影響更廣,我在紙質版《世界周刊》及《世界新聞網》同步發表的一篇文章《科學教育的悲哀》,沒幾天就傳到中國大陸。轉發者呼籲:“為了下一代的教育,為了科學技術的發展,請你再轉發,讓更多的親朋好友分享。”雖然退休了,但是知道自己在暮年寫的文字尚能被讀者認可,尚能有益於社會,還有比這更有意義的嗎?

每個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人爭閱,我卻有自知之明: 我的文章是老爸看不到,老婆不愛看, 子女看不懂。父親隻看過我的一篇文章,即發表於1997年的《實驗室綠葉何時變紅花?》,他的評語是“寫得還平實”。僅僅半年後父親就去世,再也看不到我的文章了。我的妻子從未稱讚過我的文字,或許是不愛看,或許是出於從嚴要求。我的女兒則是看不懂,我寫在1960年代初大饑荒中吃不飽,她們問為什麽不去飯店?我寫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無法學習,她們問為什麽不出國留學?這真讓我哭笑不得。我們這一代人年輕時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在她們看來是愚不可及。雖然我的電子書在家中也許不被看好,我卻並不後悔。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這輩人的生活道路,總是需要有人來寫的。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多多少少折射我們這代人的遭遇、思索和覺醒。我相信自己的電子書會在同齡人中找到知音,無論是與我同樣有幸受到高等教育的百分之一者,還是其餘百分之九十九仍在向命運抗爭者。

我們七十多歲這輩人,沒有經曆過兩次世界大戰;沒想到古稀之年,卻遭遇一場禍及全球的瘟疫, 看來我們必須有長期居家抗疫的準備。作為打贏這場持久戰的實際行動, 我會在2022中西新年編寫自己的電子書。我會把自己的人生經曆、經驗和感悟,以電子書的形式保存下來,從而對自己有所交代、對後輩有所交代、也對曆史有所交代。有朝一日離開人世,自己的電子書還能長遠地留在虛擬世界的互聯網上,這不是很奇妙的體驗嗎?

華版網在線出版服務平台_數字出版平台_電子書出版流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同感,支持!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我們的榜樣!
林凡_聖路易 回複 悄悄話
內務府 回複 悄悄話 支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