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收到的悄悄話比開博以來累積量都多。這些悄悄話集中在3類:
1、運動類。帶進相應區域跑群裏,就等周末歡天喜地一起奔跑了。我今天的規劃是寫LA馬觀戰貼。剛開筆,又一篇悄悄話飛來,所以暫停轉向寫普法貼。
推薦文學城的運動健身壇,這是華語壇裏最健康實用的壇,寶藏,沒有之一。
https://bbs.wenxuecity.com/ydjs/
2、一劍大叔捐贈類。真相,捐與不捐,怎麽捐,現在捐還是養老時捐。
發帖前把最近落下的貼補了,查看了捐款額。再看看文學城最近的大貼,哦~ 咦,他也有今天,哈哈,一劍叔的頭條被搶了!誰讓他刪我留言來的,也難怪有博主跑到我這裏留言(類似主題也不全是和一劍叔有關係的。下麵談)。這真是趁虛而入,換做10年前,一劍叔發東西,誰敢霸頭條呀。
一劍叔的gofundme鏈接如下,其他的捐贈渠道我不建議。理由:1、博主省心,便於統計;2、既然公益平台參與募捐,就支持公開透明,方便監督;3、數字積累,目標明確,便於捐款者參考,也是一份帶動。
技術備注:截止發稿籌款$14,287,Go Fund Me收取大約5-9%的費用,這個費用可調。左邊劃一下比率就過去了,可以1%, 2%,也可以不給;右邊劃一下可以多給一些。 網站要運作,需要成本開支,大家都理解。
要不要捐,無所謂;捐多少,憑心意。育兒期家長都常年參與各種名目的捐款和籌款,目前的數目也就是一個高中生籌款的水準。海外華語一流寫手籌款,一周才籌$14,287,盡顯海外華語作家壇的寒酸與刻薄。這與一劍叔以什麽名目,為誰籌款無關。籌款人是大家熟悉的有影響力的作者,常年分享思考,貢獻知識產權,且實名。無論喜不喜歡該作者,無論認不認同該作者的觀點,既然看見同事舉步維艱,看到生活身處絕境,大家是否可以動動手指,生活費上稍作支持。人活一世偶有意外很正常,不喜歡彼此也很正常,但全美華人500萬,文學城全球寫手來來回回一共也才1、2千人,目前平均年齡60歲左右,這一批人逐漸落寞,新一批人還沒能上來,依我看哪一個都挺寶貝哪一個都應該珍惜!
文學城的華裔作者群裏還沒出現用版稅生活的作者,也沒有組織性的運作來支持落難的作者,這當然是華語文學落寞與現實脫節的具體表現。
華語文壇需要寫手,需要寫手們彼此扶持,共創輝煌。一劍叔是有思考力,有戰鬥力,有號召力的作者。賢明智慧的人哪,私生活與公共影響力是兩回事。為了留存公共影響力,我們是否給作者一些支持
世界大了,大事就會變小事;世界小了,小事也會變大事。
允許人犯錯,人一輩子犯個錯正常,但事情不要停。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劍叔認定了要與女票戀愛,管她是什麽人,大家豈能不成全。我們一代是讀一劍叔的“選票”落戶的,現在看一劍叔戀愛,也願意給一劍叔做嫁衣。隻要能有安穩的晚年,寫點像樣的東西。捐吧,就當這麽多年的稿費一塊兒給了也行。篇篇貢獻幾千的點擊率愣是沒幾個捐款,說得過去嗎,出去吃飯都不愛給小費吧?
之後去拜訪了潤濤閻前輩(已故)的家<潤濤閻的小天地>找思路。潤濤閻前輩的最後一篇文章發表於2020-10-25, 03:35:44;題目《潤濤閻這次預測會失誤嗎》。截止目前,單篇點擊率58,434,評論數487。最後一份留言是2023-12-03。
《潤濤閻的小天地》https://blog.wenxuecity.com/myindex/1666/
有人給我推薦過幾位博主,政治類的就是潤濤閻和一劍叔的。可惜潤濤閻前輩生前我太淺薄,在蹉跎中錯過一篇都不曾仔細閱讀。看著已故這麽久了,還前去找前輩說話的讀者和寫手們,有傷悲,有酸楚更有一股暖。
文學作品流芳百世我懂,博主的博客讓人如此惦念,還有那麽多讀者前去找他說話, 很多人都想他,想他的觀點,也想他的文章吧。大家的精神生活裏一直都需要那麽一個長者,兄弟,能夠說說話。無論觀點如何,都需要在思考中有所引領不是嗎。
潤濤閻前輩無論身處哪裏,都和我們的海外精神家園文學城的博主讀者在一起,和我們大家在一起。
3、欺騙與謊言類,順著帖往上爬,指向的當事人是搶占一劍叔捐款貼頭條和人氣榜的作者。我做法律實務,做企業實務出身,重一手信息,親身體驗。
現在主攻體育類,注重係統,專注和深層體驗。所以如果來城裏直奔運動壇。如果想讀點什麽,尋點溫情就會固定去拜訪幾個博。比如,菲兒姐姐的菲兒天地,還有歲月沈香的家(和我高中閨蜜同名),還有幾位的職場貼,亮亮媽媽的飯貼,牛叔的幽默貼(想樂一樂就會過去,去了就會留個言打招呼),梅爾閣主的美食帖。還有幾位同期開博的博主,很久沒碰到,會彼此留言問個好。最近光顧“大號螞蟻”的博客,博主非常有思考力,主題比較係統。但我這陣子沉迷於跑步新手開發,滿眼的待開發新手,懷疑他可能跑不下5km,就不想理他,可能傷害他了。所以偷偷去看了兩次,想著怎樣給他留個言什麽的... ...
羅翔式分析 法務部分亮底牌先。我的專業是法律,如果沒出來就是執業律師,同學都集中在公檢法。尤其喜歡民法,刑法,國際法。原因嘛,老師帥!從業在外資,主攻外商投資和外企相關實務。
現在來談談Jane的事。首先鄙視唯恐天下不亂的那些人,非常。無論人還是事,處於混亂和虛弱時少說句話,多遞口飯少遞個信兒都是積德行善的事兒,是誰把Jane的事兒抖露給一劍叔的,你想要他怎麽收手,你想要幹什麽?!你是能像Jane那樣幫洗澡,給準備餐食,收拾廚房,還是能拿出8萬塊錢?想想能做到Jane的哪一點,好意思說Jane?
謠言止於智者!
文學城的讀者都是賢明有智慧的人,都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大家也都善良,心裏也都有杆稱。你可以留言講自己的觀點,可以盡己所能去幫一劍叔,也可以視而不見。但你猶抱琵琶半遮麵來一句,把那些無法核實需要花時間認證的信息抖露出來,是嫌人家不夠亂,還是抓馬不夠多?是非題,理論依據,已知條件怎麽用,數理化沒做過?這就是現實應用懂不懂?能給你熱愛的博主留點兒尊嚴,省點兒心麽?
接下來進行理論分析。一劍叔一再強調女朋友,最近話題跑偏,所以我特意核實了Jane是女生。
一劍叔經曆了漫長的煎熬和調整期,抑鬱期,自我建設期。他所經曆的是難以想象的觸目驚心生命曆程,不管人家是自己把自己搞成這樣,還是經曆什麽搞成這樣,就是傾家蕩產決定救治了。這是當事人的決定,就應該尊重。和女朋友的淵源,以及女朋友的發病過程很難用現有的知識和邏輯來解釋。過去就有博友留言提到算命什麽的;第二,一劍叔確實戀愛了。各種掙紮後,最近一篇帖子顯示倆人處於熱戀期,而且是近年來狀態最好的相處方式。大家都知道戀愛期的雙商曲線和常人不一樣,保持距離遠觀,但就不要往裏撞了,尤其不要去觸碰信息屏蔽區,試圖揭示真相。從法理的角度講,真相有很多種。感情世界裏的真相尤其不重要,當事人認為的就是真相。一劍叔也寫了,大致意思是中年,老年的戀愛需要祝福。恭喜,並祝福。第三,近三年來第一次呈現積極的鬥誌。就像悄悄話裏幾位擔心的那樣,神誌是否清醒無法追究,過去與現在的信息能否對上無所謂,記得他絕望時是釋迦牟尼阿拉上帝三界都拜的,因為他女主的信仰比較奇怪。看樣子現在偏上帝了。他說啥就是啥,他寫啥就是啥,他高興就好。有個地方放心寫點啥至少有個情緒抒發通道。重點是保守了底線,不離不棄,沒離開病患中的女友。
下麵是關於Jane的。Jane是以基督徒的身份出現的。大家都知道癱瘓意味著什麽,在癱瘓最絕望期間協助一劍叔度過難關,甚至還幫女主洗澡,在最近處陪伴兩位共渡難關,Jane是那期間上帝派出的使者,非常了不起。可以說這是神性趨勢,靈性的召喚。
接下來的就是神性和人性交織了。一劍叔提過Jane來自北京。北京人熱情,豪氣,但不得不說與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人相比,缺少界限感和分寸感。在度過生命最初的拯救期之後, Jane是有機會撤出他們的生活的,也沒必要糾纏在一起。還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從神性也好教會的角度也好,從人性,從禮貌的角度也好,關乎生命這麽大的事,Jane的家人,歸屬教會是否知道Jane在幫助生命頻臨垂危的家庭。尤其在Covid敏感時期,家人之間彼此探望也非常不容易。如果一個女生單獨出入病患家庭,是否有不妥?
這裏也提醒大家,有任何需要救助事宜,一定要和家人說明情況,和歸屬教會或者姐妹會,兄弟會商量後一起想辦法。神性使然,大家都是神的兒女,共同承擔,分擔困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一起感受支持與愛,會不會更周到。從人性上講,個人無論從智力,體力,還是財力上都有限,就算使出洪荒之力,也很難拯救一個身陷困境的家庭。畢竟是要把時間分出去的,和自己的先生或者太太商量,甚至和孩子說明自己在做的事是必要的過程。我看到Jane總是單槍匹馬,心存善念,但也會著實心疼。
法律關係上,倆人同居多年,
Jane沒有必要和一劍叔的女朋友形成任何財務瓜葛,完全可以拒絕。這也就是北京人或者北方人的地域性特點,熱情大氣意氣用事,界限感不分明。地域思考習慣上,長三角或者珠三角一代的人,一定不會這麽做,他們會考慮的更加周全,避免產生這類紛爭(老師教過的破案tips)。
不要說私人舉借,公司存支票就更不可能了。但偏偏Jane就一筆一筆存了8萬。這當然是Jane的問題。稍有法律常識,形成舉借關係和商業關係時,一定會和完全行為能力人簽合同,也就是說一定要去問監護人一劍叔。但直到東窗事發,一劍叔都不知道。
這後麵的事,隻要給一劍叔一些時間,我相信一定會把Jane的錢全部還清,城裏的兄弟姐妹都看著呢。但一旦一劍叔女朋友在某個階段被鑒定為無民事行為人,那麽別說Jane的錢,其他人的舉借也可以視為無效。這當然也會涉及到商業合同。
教會曆史和現代組織發展上,怎樣救助兄弟姐妹這些全部有引領。Jane固然熱心,但沒有善用自己的資源,這是給自己造成麻煩的根源。
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人口之間建立如此緊密的社交關係,不是憑借某個人的熱心或者善良,不是僅憑某個人做好人而走到現在,而是在一係列的紛爭中共同尋找社交邊界,建立公序良俗,法律法規而走到現在的。AI 世界後這種關係會更加複雜,但建立法規也將麵臨更多思考與挑戰。
Jane當然很了不起,她在百年一遇流行病毒肆虐一切未知的大前提下,看顧了兄弟姐妹,神已大大地使用了她。借此良緣,當事人和女朋友才能得到照看走到現在。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馬可福音12:30~31上的兩大誡命愛主和愛鄰如己,無論哪一條我們都需更多領悟。Jane姐妹愛主,她舍己,愛鄰如己救助他人。那愛己和愛家人呢,愛鄰如己是否要舍己舍家人?關於Love有一條非常清楚:先學會愛自己,才知道如何愛別人,怎樣愛別人。屬靈生命裏還有條更艱辛和難以領會的要帶我們走向更深遠的信仰生活:即,愛你的仇敵。
信與不信,罪與非罪,神有神的計劃,神會用祂的方式引領每一個人。人之本能,道德之上,信仰與律法是需要花時間安靜下來學習的奢侈品。
是的,一劍很真誠,他寫的故事值得大家付稿費。
這裏涉及到很多問題,找時間另外開篇寫地域文化。
出身和童年經曆無法選擇,所以我認捐。每個人每段經曆,再糟糕也有可取之處。大家都是第一次經曆,安撫和共尋對策,而不單純質疑,才是積極的解決態度。
吃飯要給飯錢+小費,讀博有學到,是否也要打個賞。一劍叔雖然不討喜,滿是愁苦,但他很勤於思考,筆耕不輟刺激了很多寫手,帶動很多話題和思路,也勇於open自己直麵表達,這是很珍貴的。就當大兄弟上當受騙受了委屈還嘴硬,到了大姐家您不聲不響給他包了頓餃子。吃完該說說該罵罵,這才是城裏的一家親呐不是嗎
與其鼓勵大家捐錢,不如去勸高利貸公司把錢吐回來。
中國其實尚未完全脫離農耕社會小農思想,其中很典型的就是重男輕女。什麽姐姐得照看弟弟,給兄弟姐妹買房買車;還有對孝順的概念,常常給女性增添很多負擔,尤其現在50+,60+女性。
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把自己的孩子家庭照顧好,可以不被道德綁架,可以不借。如果有餘力當然要幫一把,但這不是一定必須的。而且一定要找自己的太太/先生商量,不要隱瞞大項財務支出。有一種孝順是把自己活好,讓全家人為你驕傲。這種驕傲的變現能力比擠出來的零花錢更有價值。那點零花錢人家看不上,你自己還是省吃儉用省下來的,不值當。照顧好自己第一位,之後留有餘力照顧家人。隻有自己活得足夠大,才能撐起家人,家庭,甚至一個大家族。留學和移民生活的艱辛國內的人是體會不到的,有時候和伴侶還難以啟齒,自己心疼自己第一位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