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方出版社讓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內容簡介:這本集子裏收集了作者多年的散文/隨筆創作。
有故鄉兒時的回憶,血濃於水的親情,那生命之樹的根,記錄在了《故鄉情懷》裏;
有命運轉變之際的大事件和感恩,更有在異鄉的人生領悟,生命的繁衍,COVID-19中家庭天倫之樂、和鄰裏的依靠信賴,這部分記錄在《彼岸蹉跎》中。
第三部分《摯友文心》包含幾篇評論,海內外相見恨晚的文友們,以及對他們才華的仰慕,人品之讚賞。落筆之處流露眼觀世間的惆悵,迷茫,而信仰帶給我喜樂與平安,才有今日幡然醒悟。
自序
想出這本集子,已經準備了很久。因為友人說,人一輩子出一本書是起碼的。
自1989年離開兒時長大的上海虹口山陰路以來,血液裏流淌的都是山陰路的點滴熏陶。在大洋彼岸的日子漸漸過得多於山陰路了,對人生總結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如“堰塞湖”蓄勢欲將噴發。
離開大學以後,也不時地寫,大多存在了電腦裏。計劃大不過人生變化,筆耕快不過腳步遊蹤。
在彼岸的35年裏,從美國溽暑南方到四季明麗的東部,再輾轉滯留嚴酷大陸氣候中西部26年,以為人生就在芝加哥風城我的第二故鄉終了了。不料命運又把我帶到二千三百英裏以外,美國的西北角蒼山皚皚華盛頓州。
在異域顛簸走南闖北,把廣袤異鄉過成了故鄉,那顆生命樹,也日漸成熟。心緒變成了文字,生命的馨香不知不覺從深巷中彌漫出來。
這本集子裏收集了我多年的散文/隨筆創作。有故鄉兒時的回憶,血濃於水的親情,那生命之樹的根,記錄在了《故鄉情懷》裏;有命運轉變之際的大事件和感恩,更有在異鄉的人生領悟,生命的繁衍,疫情中家庭天倫之樂、和鄰裏的依靠信賴,這部分記錄在《彼岸蹉跎》中。第三部分《摯友文心》包含幾篇評論,海內外相見恨晚的文友們,以及對他們才華的仰慕,人品之讚賞。落筆之處流露眼觀世間的惆悵,迷茫,而信仰帶給我喜樂與平安,才有今日幡然醒悟。
促成我下決心編輯成冊,是2023年7月在溫哥華舉行的第二屆海外華人筆會。參會之間,我覺得身後有股力又把我推回了80年代大學中文係!遇見這麽多和我背景相似的海外作家,大家暢懷交流,眼見這麽多文集書著,涓涓清流匯聚成浪濤,打消了我“海外華文寫作少有市場”的疑慮。
搬來西雅圖地區後,有幸成為美國西北華文筆會的一員,並參與編輯工作。創會會長和理事們硬是 “耕耘” 了我這塊接近堅硬的 “土壤”,讓手中的筆又活躍起來,思路又靈活如初。感謝文友們會長們,助我重回文學之路。
珍惜當下,感恩生命,奮力筆耕。
正如鄉村歌手Alan Jackson (艾倫 ·傑克森) 的歌《當我越來越老》所唱的:
當我越來越老
禱告越來越長
不知道為什麽,
有更多話要講
當我越來越老
懷有更多感恩
為我擁有的人生
和眼前所有良辰
劉菲 01/06/2024
爸爸往事(內容節選)
爸屬兔。
當別人形容父親高大威嚴,父愛如山,我爸輪不上。頂多是溫良如兔一類。家裏除了媽的嬉笑和嗬責聲,爸是安靜溫順的。
爸喜歡孩子。我二三歲時,爸把我打扮得花枝招展後抱著去街頭,去上海的外灘公園,三四月早春裏凍到流著鼻涕回家,接著高燒,總被媽責怪。
五十年代爸和他老中央銀行的同事們,從外灘的人民銀行總行被分派到上海的區級,隨後十個郊縣工作。原先走路上班,後來一輛叮當四處響的自行車騎著上班,再往後是擠公交到耗時一個多小時的郊縣銀行上班。爸說政府用他們的老知識,挺好。
兒時跟著他去過小型的農村儲蓄所,一個獨立簡陋小房子在大片農田邊上那種。夏天烈日炎炎,儲蓄所門打開,門外是一片綠意盎然,對麵樹下農家的瓜攤擺著切開的西瓜,儲蓄所門內有滴滴的算盤聲,數錢聲伴著知了鳴聲。我幾片西瓜一支4分錢赤豆棒冰打發一天,等爸下班。以後郊縣分行建立,一個多小時車程之遠,我再也沒去過。在家爸教我練習算盤,那棕色沉沉的木珠進十進百的聚集多少中國人的智慧。爸在上海長江岸邊最北麵的遠郊分行營業部任副行長,每天往返上下班,前後三十多年再也沒變過。雖交通不便耗時長久,可他一直樂嗬嗬的。我怕爸還會被調到更遠,他笑著,再調就掉進長江了!
六月的一天,爸結束了兩個多月在長興島的下鄉勞動,要回家了。六十年代初,撥算盤、記賬,在銀行工作的爸,常被下放去長江口長興島勞動,一去就是一個月不止。小孩們在家魂不守舍地等爸進門,媽在灶披間忙活,嘮叨說長興島的渡船總會脫班,不知爸幾點會到。
門閂響了一下。是爸回來了!“爸!……”孩子們雀躍。隻見一個幹瘦黝黑的老農民進了後門。背鑼拐鼓地大包小裹,太陽曬褪色的草帽背在脖後,泛黃的白襯衣包裹消瘦的肩膀,肥大的褲腿兒挽著,光腳塑料涼鞋。爸把一個又髒又大的鋪蓋卷放到飯桌上,孩子們圍著爸,爭相看爸能背回來什麽好的。爸興奮著,顧不上喝口水,把那卷厚鋪蓋使勁解開,好沉好沉的鋪蓋,好死好死的結。我湊到飯桌前,聞到那鋪蓋不太好聞的味兒,像鹹魚?像醃肉?還是爸的被子整月未洗?那原先還好看的花被麵,不知被什麽勾出了洞,由於經久未洗,顏色變成了黑黃。我心裏湧起不好受的滋味,眼眶有點濕潤。年幼的我,想象不出爸是睡在什麽樣的鋪上度過的兩個多月。
媽幫助下鋪蓋終於打開。內裏層層包裹,鹹肉味越加強烈。爸用有破洞的藏青色毛衣包裹著什麽,打開一看:一條醃製大青魚!那魚鼓著眼睛,鱗色油亮,肉厚圓滾的魚肚魚身,堅硬的鰭和魚尾,整個占去三分之一的飯桌!六十年代長期的食品短缺,孩子們好久沒見著魚了。爸可真了不起,爸帶魚來了!媽問:沒人查你嗎?沒人說嗎?爸答:你看我包的?老徐頭幫我醃的,誰也不知道。
爸用長滿灰指甲的粗手指,又從被子裏摸索著取出一包牛皮紙。折皺之間露出一撮雞毛。果真!打開了是一隻帶著毛的醃雞!媽捧在手上端詳了一小會輕輕吐了一口氣:呀,你真有本事,弄了隻風雞回來?爸不回答,隻是笑著。 爸告訴媽,養豬場的老徐頭在雞喉部下刀放血後,提起雞腿倒掛,瀝淨餘血,不去毛,在雞翅膀下拉出全部內髒。均勻醃製後就是這風雞了。你既看不到雞頭也看不見雞腳,全塞進了翅膀下的體內了。
我上初中時弄堂對麵寬大人行道上,天天占滿了賣副食品的小販。一顆雞蛋五毛一塊,一隻雞賣到八十、一百元。小把綠葉菜要價更高。孩子們愛吃的黑洋酥大包,從五分八分漲到一元一個。裏弄裏辦起了公共食堂,大家買飯票,去食堂買綠色包菜和豆腐渣吃。媽總是絞盡腦汁想辦法給我們弄吃的來。這不?平時不管灶間事的爸,把一家過年的菜都弄來了!
按老徐頭的指令,雞在風幹時,要掛在無日光直照、通風涼爽的地方。要把這風雞存到過年,還有大半年時間。孩子們垂涎欲滴了。爸在石庫門家的客堂間四處一看,那高牆四圍有畫境線,爬上去敲一釘子,報紙把雞一包,就掛上南北通風的走道上了。那風雞安穩地高高在上,一撮雞毛漏在紙包外,孩子們每天在一樓客堂間穿梭玩耍,互不相擾。
受爸影響,我養過兩隻鴨子一隻灰兔。我的畜養生涯在爸的指導下開始。兩隻頭頂帶著黑點的小黃鴨,一搖一擺進了我家天井。上海梅雨中,小鴨在水門汀的天井裏倒也歡暢,吃剩的菜飯、切碎的萵苣葉是鴨食。在弄堂的天井裏養家禽,最後沒有好結果。夏天的味兒讓人們受不了。到宰殺它們的那天,是爸提著去了灶披間後門外。詳情不知。我不想看了難受。媽說,弄死那灰兔時,還叫了一聲。啊?兔子是在驚恐之下才叫的吧?為了弄食品,爸什麽都幹了。
悶熱梅雨天好難熬。家裏的黑貓長了虱子,把弟的腿咬了,小腿下部像穿著一雙紅襪子。問他:癢不癢?弟回:沒事沒事!每天早餐,弟總是把小貓抱在胸前,和自己分享僅有的一碗牛奶。一天早晨,那貓四尋不見。樓上樓下,床底櫃上都沒有。貓,不見了。等爸從郊區下班回來,和媽兩人期期艾艾在飯桌上吐了實情。一大清早,爸把毫無戒備的貓悄悄裝進了舊枕套,紮了袋口,帶去郊區扔了!喔喔哇哇!孩子們開始大哭!爸怎能做這樣的壞事呀?誰每天早上陪我喝牛奶?誰冬天暖我的腳聽我講故事啊?不行!天這麽黑了也要把它找回來!爸的臉色尷尬了,媽的主意爸做了惡人。爸輕輕從牙縫裏擠出一句:我把袋口解開了放走的,說不定它會找回來?我們疑惑地破涕為笑。三天了,我天天開後門看,有沒有我家的黑貓在門口蹲著。它的貓食碗天天裝得滿滿放在門口。一周後的上午,聽見三樓曬台上有貓叫!上去一看,它回來了!從紅瓦房頂上跳到牆頭,毛色雜亂!兩眼驚恐!肚子癟著,一看就知道餓久了,一路不知經曆多少次和眾野貓的廝殺!貓一路下樓,走到灶披間它的食物邊,又吃又喝。這次經曆後,爸再也沒敢碰我們的貓。貓的回歸,讓爸心頭負罪感減少很多。
爸愛拉胡琴。一把正宗的蛇皮二胡掛在房門後,晚飯後常拿下,撣去琴身上的浮灰玩幾下。什麽“四郎探母”,“蘇三起解”,那時辰連貓都蜷伏著挨著板凳腳不動彈。漸漸我也學會了把弄,拉著哆來咪發,但到不了爸那京劇票友的境界。爸媽在上海梅雨季過後曬黴,是他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孩子們從曬黴的倒騰裏,也了解了爸媽以往的生活,那些西裝革履,皮包皮襖,英文雜誌水果罐頭,懵懂中知道了爸媽以往的日子與我們眼前的略有不同。爸愛給我講故事。總是以南京老家的某個李媽媽王媽媽開始,帶著南京老家口音,以自己編的滑稽結局告終。我們笑啊,第二天睡前再聽李媽媽的滑稽故事。爸編故事,與他四十年代看了不少好萊塢大片有關。前年疫情中我們每夜一片奧斯卡,看到《窈窕淑女》,《three stooges》(三個臭皮匠),不由得想起是爸提到看過的片子。那些情節進了爸編的故事。後來小學期間有幸跟著爸看了很多電影。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的片子爸差不多每片必看,什麽《警察與小偷》、《偷自行車的人》、《聖彼得的傘》……等。我上初中後,每看到放映廣告,便替爸去排隊買票。冬天下午從中學的自修課堂溜出來,走10分鍾去四川北路永安電影院邊弄堂裏排隊等買票。上海冬天的穿堂風嚴寒凜冽,手凍得紅腫。男人隊伍中站了我一個的小姑娘,我不怕,我是為爸等票。當人群開始騷動有人在胳膊上劃號,並告訴七、八十號以後不用再排之類。漫長等待後每人限購4張票,上海那時似沒有黃牛?愛譯製片的市民能安穩購票。每當我把《戰爭與和平》(俄)、《白夜》(俄)、《她在黑夜中》(意)、《父與子》(俄)、《複活》(俄)等緊俏票交到爸手裏,他總是很高興。八十年代當我坐在中文係課堂聽老師分析歐洲、俄羅斯名著時,爸和我度過的五六十年代又浮現在眼前,一同看過的名著改編譯製片全在我腦海裏。爸是我欣賞歐洲電影,認知世界文化的啟蒙老師。
老爸一表人才。我從小就想象長大找個像爸這樣的男朋友,到臨了從農村倉皇回城,無奈剩下的男生們多屬矮瓜裂棗般。女同學們都是七十年代的“剩女“,慌忙個找出路嫁人。成家以後我有了出國的念頭。記得熱暑的黃昏,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經養過小鴨的天井地麵潑了一桶涼水,和爸坐在竹椅上聊天,蒲扇啪啪,天井上空有一方藍天夕陽。
爸,我想去美國。
喔,好地方啊, 怎麽去呢?
創造條件,想辦法也要去。
噢,……我說呢,想想可以……不要太認真,是你的丟不了。不是你的,求也沒用。 爸掐斷了話頭。
背著爸媽我還是去簽了證,第一次背著他們做了這事。
1997 年首次回國,爸高興地帶我去看早期破牆開店的四川北路,我母校的圍牆下變成了不夜城商業鋪,油煙漫布的餐飲街。發展啦,現在改革啦,大不同啦!爸興奮之極。到家的第二天,爸自告奮勇地要替我去兌換外幣。他健步踏上幾級台階進到銀行營業廳,摸摸金光閃爍的玻璃大門把手,那門同他以前上班儲蓄所的鐵鏈拉門大相徑庭,他小心翼翼走進去,大理石地麵溜滑。爸最愛同櫃台後的小姑娘們聊天,他靠在溜滑雪白的櫃台前同她們聊,她們一個個身穿嶄新銀行製服,笑容可掬頭發挽起戴著相襯的蝴蝶結,一切都表明金融業新時代的開始。而爸爸們那一代,是那最辛苦奠基的。他有事沒事常往那兒跑,大家都知道爸是老銀行,女孩們都認識他。爸幫我們開第一個存款戶,往往把我帶到他的熟人麵前辦業務。爸高興離家九年的女兒從國外回來,職員們高興爸替銀行帶來了業務。回家時爸心裏是否有那麽一絲絲落寞?多少年前這些業務都屬他親自負責管理。
爸的職業是管錢,但自家沒足夠的錢要管。爸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個性,也傳承到了我們。爸的金融特長管賬基因說不定有十分之一也流在我血液裏?如今我坐在摩根大通銀行的理財師桌前,窗明幾淨,寂靜無聲,玻璃圓桌上斜放著一本《摩根大通的一百年》。我腦後往往浮現的是爸的諄諄教導。
隨遇而安,知足常樂。
還有一件事需交代。六十年代爸帶回家的那隻風雞,他自己最終沒嚐到。過年以前,爸被審查,被帶離家達兩年半之久。關於那段至暗時刻,親友們都怪罪於掛在高牆上的那隻風雞。
2023 年6月3日, 父親節
作者簡介:劉菲,上海出生,高中畢業後務農務工十年。1978年考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後曾在上海交通大學文學院任教。1989赴美留學,獲教育碩士,在弗吉尼亞州和伊利諾州任職。現退休定居華盛頓州。曾在華師大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在《上海文學》發表隨筆若幹,作品被收入多本文集。 現任美國西北華文筆會編輯,美國中文作家協會會員。
《少年山陰路》在巴諾書店上發行
《少年山陰路》在Books-A-Million上發行
《少年山陰路》也隨著亞馬遜在全球發行
購買此書請關注下麵鏈接或亞馬遜搜索書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630.html
點擊下麵鏈接可閱讀本書更多精彩內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6159.pdf#toolbar=0
美國南方出版社簡介:
“圓作者一個夢想,助作者美國出書”是美國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國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國Alabama州注冊成立,多年來為諸多作者出版圖書,銷售不斷攀升,是美國出版界的後起之秀,現正逐漸為各界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