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方出版社讓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將散文和花道結合在一起的文集。作者精選了多年來創作的近七十篇散文,內容從描述大自然之美到人間煙火之豐饒。每篇文章配有作者親手製作的插花,花材很多取之作者培育的植物。書中八十多件插花是從她近三百款花道作品裏挑選出來的。字與花的獨特連結,使文字可讀可賞,也使花道的意向延伸。
自序 我的無用之功
這本書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將花道和散文交融在一起,是插花和寫作的跨界組合。 它不是插花的教科書,也並非出於傳統的花道流派。 而是寫作的主題用插花增添生動形象,插花又是書寫的延伸和心緒表達,讓它們之間互相成全。
這本書收集了我的六十八篇散文,每篇文章配有我親手製作的插花圖片。 這是從三百多件花道作品裏精選出來的,許多花材取之於我培育的植物。 我在打磨數年的舊章新作,為之配上插花時,竟不斷有新驚喜。 這是對歲月的燭照,也是用文字與花道記錄某個人生階段的自己。
對於我來說,已到了不拒不隨的年歲境地。 沒有什麽宏偉的事情等著,曾經追求過的詩與遠方也變為滄海桑田。 如今安安靜靜地坐在書桌前,麵對窗外的山水讀一本喜歡的書,或者從花園裏采摘一些花朵枝葉,插在器皿裏變另一種模樣,又將一些心緒記錄下來,隻覺生活可以簡樸而美好。
這世界大多是由平凡人組成的,不追求高大上或無緣發揮救世雄心,隻想從傳統文化的茶道,花道,樂器,書法,文學,戲劇……裏, 芬芳自己,陶冶心智, 拓闊神往的空間。 這世界太豐富又太複雜,太美好又太 醜陋,太柔情又太殘酷。 花道並非是教人 如何用身體堵子彈,而是軟化子彈變 玫瑰。 我想說的是,世界平和富足,也許就是眾望所歸。 我在《柔軟的玫瑰》一文有敘述。
這本書以《荷風來》為開篇,講述我當年在寒冷的明尼蘇達,種植荷花的體會。 花兒不虛偽不負人,隻要你肯下功夫,這些自然界的花葉總是會給你帶來穩定的新鮮感和寧靜。 這是我喜歡和它們相處的原因。 如今雖說是網絡時代,信息應有盡有,但精神食糧有時得靠自產自足。 從寫作到花道,用成功來定義,我一生都在浪費時間,“人生可以自由而無用”,這本書就是我的無用之功。 換言之,對追求身心快樂精神滿足來講,我覺得這樣揮霍生命也值得。
花與人的關係從何說起? 我問ChatGPT, 據它說, 開花植物在地球上的出現可以追溯1.4億年前,而現代人類大約隻是30萬年的存在。 這不禁令我對花木更增添了一份敬意,我們人類對花卉的喜愛多是欣賞,而對它們的生命起源略識之無。 比起人類,花在大自然裏的地位更長遠,更珍貴。 如人所言,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
說起花道,它起源於中國佛教中的供花,興盛於唐朝,發揚光大在日本,稱之為花道。 我修學花道草月派,最初從師美國老師紫園(Sue Bagge),後又跟隨日本草月流名師Rumi Rice精進。 如今,幾乎每個國家和課堂都有不同流派的花道團體和課堂。 但花道與文學創作一樣,有做不完的功課。
插花是一門不僅造型也造心的自然藝術。 除了花材鮮器皿美,還要講究“少即多”的意境美,留下空白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即通感。
如何將花材固定在最佳位置,裏麵有物理學的動作原理。 簡言之,當你看著感覺舒服的時侯,便是對的造型。
十幾年來,我修完了日本草月派的全部課程,也拿到了結業證書,仍然覺得功力未逮。我常常麵對萬紫千紅的花枝,一時不知如何下手,心裏便默默用語言傾訴,這不是植物學意義上的書寫,插花隻是呈現出它們在我心裏的一種禪意追尋。正如《莊子·人間世》曰: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
寫作是使用文字創造思想,插花就是利用植物營造意境。 於是, 插花與書寫,都是在進行心靈上的修煉。 經常是手持著花草,構想著它們的色彩和形狀,如何在器皿劍山清水裏保持別致姿態,活出新鮮生命。 這是最難之處,也是花道師追求的境界。
日本花道家上野熊次說過,“插花是我對殘酷人生的溫柔反抗。” 插花和寫作都是我應對複雜生活的簡單方式,也是對過去激越困苦歲月的補償和內省。
就這樣,寫字插花修成一本閑書,獻給熱愛生活的你們,是為序。
乙巳年於聖地近水亭
荷風來
題記:
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到荷塘問候荷花。 看見荷葉一圈圈擴展,荷蕾一天天膨脹,心裏便不由地充滿元氣,這一天的日子便緩緩明亮起來。
迷上種植荷花,是在一個本來不適宜植荷的地方。
我居住了三十多年的明尼蘇達州,號稱“萬湖之國”,也被比喻為“美國冰箱”。 它的冬季寒冷漫長,氣溫經常降到零下,而夏季短暫。 雖然七八月份氣溫可達八九十度,但在這裏,湖麵蓮花處處可見,但是荷花卻是很難覓。
這也是為什麽當地人常把蓮花誤認為是荷花。
有一首佚名古詩:“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重複單調的句子呈現的是一幅無實用主義的美麗畫麵。 這也是我在不適宜荷花生長的地方種植荷花的初衷。 恰巧後院有一方池塘,有幾尾錦魚,冬天是需要從池塘裏撈出放在室內過冬的。 想必荷花也可以在冬天活下來。
其實,這種植荷花的探索,並非如想象中那樣簡單。
種植荷花的那些年,生活並非輕鬆。 世界充滿恐懼氣息,新冠病毒正在奪走無數人的生命。 起初我種植荷花,也沒有想到它們會成為我們應對這場大瘟疫的良藥。
英國知名科普暢銷書作家,神經科專家奧利弗.薩克斯在臨終前回望人生,寫下了《最初的愛,最後的故事》。 他在書中寫道:
“在鬱鬱蔥蔥的花園或無邊無際的荒原中漫步,在河畔或海邊散步,或是登山。 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恢複平靜,還能激發活力,讓我們的精神變得更專注。 從生理和心理上都煥然一新。”
他還說,從我四十年的臨床經驗來說,我發現隻有兩種藥物療法,對慢性神經疾病至關重要,聽音樂和逛花園。
黃嶽淵和黃德鄰的《花經》裏早也說過,“既渾濁之日,百無可一,唯花木差可引為知己。”
在人類生病蒙難,整個世界戴上口罩的日子裏,我和老公每天在家與植物和湖水相伴,渡過了精神上的心理難關。 以美對抗醜陋,以花消除恐懼,種植荷花成為我的抗疫秘方。
荷花一向被賦予了聖潔的象征和意義。 我從2020年初夏開始種植荷花時,眼見瘟疫橫行,奪去無數生靈。 深感虛空至極,生命無常。 俗曰花開見佛,佛祖皆以蓮花為座。 荷花有靈性,似能解救塵世間眾生於水火。 荷花,傳說是百花中唯一花,果(藕),種(蓮子)並存的。 它的包容和無我,也許能讓我虛無之中心有安放。
開始培植荷花是在五月初,明州的氣溫逐步升高。 按照教科書的說法,先找齊沙土黃土膠泥,在圓形大盆將三種土壤混合攪拌,再將郵寄過來的荷花莖塊小心埋在圓形大盆土壤裏,以便荷根盤結。
圓形大盆注滿水,,每日查看。 陽光澎湃,一周有餘,泥水中悄悄冒出一支支嫩綠的芽,像是嬰兒微閉的雙眼。 接著,荷葉如紐扣大小,掙紮著一日日展開。 當荷葉如銅錢般大小時,才開始施肥。 施肥過早過多,會燒死荷芽。 當一片片浮在水麵上的荷葉變闊,從羞羞答答到咧開嘴大笑時,算是對我這個初次植荷者的獎賞。 當這六盆荷花長到半尺高,再移進池塘裏,水剛剛漫過大盆,荷花安好了家。
日日張望,看著池塘裏的荷花一天天生發起來。
白天,我用清水慢慢澆在荷梗上,衝洗掉上麵爬滿的黑蟲。 好像每天淋浴衝掉身上的病毒一樣。
傍晚,我要在池塘邊坐一會兒,觀察荷蕾初綻後,花瓣合攏的樣子。 如同陪伴一個新生兒進入夢鄉般滿懷期許。
荷花和陽光最親,是向陽而生的植物。 夏季,荷花經曆了發芽,闊葉,含苞,盛開。 伴隨著它們的生命輪回,不知不覺日日心裏有光,忘卻了病毒的存在。
我的《荷花日記》裏,記錄了與荷花相依相親,從它們發芽抽葉到盛開時的自然現象。 這裏摘錄幾段:
起初,一根根筆挺的荷莖從泥土裏冒出來,像是毛筆杆子,隨時準備書寫生命新篇章。 荷莖長到齊腰高的時候,水麵上荷葉層層疊疊,隨風卷滾。
荷花第一朵花骨朵開始出現的時候,像是一根毛筆尖。 接著,從錐形到棒槌形,孑然挺立,飽滿精壯。 花蕾鼓脹的幾乎要爆開,荷塘溢滿盛氣。 當花骨朵頂部的口悄然而張,像是憋不住的能量終於蓬勃而發,花瓣傲然綻放。
細想,花兒也很辛苦,等待一個最好的日子。 它能綻放也能隱忍。 有風雨的時候,平時很謙卑地生長著的荷葉,隨風搖動著身子,大把大把將雨水拋灑出去。 荷藕的根部萌發出的荷花尖尖隱蔽在荷葉下麵,一寸寸漸漸粗壯,然後猛地挺直出來,幾乎和荷葉齊高,開始分享從縫隙裏透出的陽光。 接著,它們開始搖曳多姿,在被荷葉荷梗推搡抑壓之中,一邊順從一邊生長。 當一荷風舉時,連荷葉也仰麵讚歎荷花之美,魚兒也雀躍。
看到荷花瓣兒伸展的清晨,如見新娘子款款邁出花轎。 它不勝嬌美,無比神氣。 我頓時覺得整個世界安靜下來,身體像被注入河流和森林,還有花草。 我被一種無形的力量震住了,癡癡站了很久,一直到太陽收回熱量,光線轉暗。 荷花在暮色裏不動聲色的合攏了花瓣。 它是不喜歡黑暗世界的。 它睡了,天亮時會再醒來。
向陽而生的荷花,早晨八九點鍾最有生氣。 當小鳥們在瀑布流過的石板上抖動著翅膀洗澡,魚兒在池塘裏匆忙穿梭在荷葉下麵,荷花隻是微微地張開口,仿佛歎氣說,還早,急什麽。
隨著陽光的光線絲絲縷縷粗壯起來,荷瓣隨著這光線緩慢而優雅的綻放,直到完全自由自在。 我是親眼觀察荷花是怎樣被陽光喚醒的,它不在乎鳥兒的喧鬧和魚兒的搖動,唯有陽光能讓它醒過來。
豔陽當空,大把的陽光籠罩住了荷塘和大地。 荷花中心綠裏透黃色的花蕊,與太陽遙遙對望,荷花激奮難以自製,完全展露出它的全身。
八月的陽光,不必透過層層荷葉直接傾瀉在荷花身上。 這是它的盛年,蓬勃自信且成熟。
在不同陽光時間段裏,荷花的形態和顏色也隨之變化著。
風一吹,淡淡荷香環繞後院。 有鄰居來到池塘,看到荷花十分驚喜,他們在寒冷的明尼蘇達州很難看到荷花,常常分不清荷花和蓮花的區別。 問我如何養荷,答,除了愛荷,無它。
我一直相信荷花有靈性。此靈根一說出於李時珍藥典《本草綱目》:
“夫蓮生卑汙,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孔竅玲瓏,紗綸內隱,生於嫩弱,而發為莖葉花實;又複生芽,以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
荷塘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花蝶飛舞,金魚吐泡,一汪青蓮映碧天。宇宙間充滿了我們不知道的秘密。盡管我們對荷花賦予了無數想象和意義,它有自己的生物規律密碼。
一群閨蜜約下日子來看荷花,是疫情下難得的歡聚。荷花盛開受天氣影響很大。我擔心七月聚會的那天下雨,一場暴雨足可以讓荷花敗落。這年養育的新品種裏,有一款名叫“新娘的紅臉”,深粉紅色,正在浪浪陽光下綻開,笑中含羞,像是新娘豐滿的圓臉。還有一種印度品種,象牙色的白荷花,花瓣修長厚重,極其素雅高貴。
記得前日,預報中的暴風雨沒有來。一早起來蹲在池塘邊,看著剛剛綻開的荷花舒緩著身板,水麵上幾尾金魚一動不動隻是搖尾,青蛙蹲在荷葉上鼓著腮幫,一派生氣平和,不由心頭泛起喜悅的漣漪。
傍晚,天空突然滿布烏雲,像撲向大地的鬥篷。荷花的顏色也失去了明豔,不和這陰暗顏色較勁。當滂沱大雨從雲中瀉出,荷花竟有些妝容淩亂。那雨,時大時小,仿佛也沒有過於難為一池荷塘秀色。但也沒有停住淅瀝的雨聲。
我站在荷塘邊,任憑雨箭射在頭上身上,體驗一種涼絲絲的雨水滲透力,陪伴荷花接受洗禮。雨珠滴滴答答,敲打著荷葉。似水銀瀉在青玉盤上,有像是我胸口上的一粒鑽石項鏈。這是我為賞荷會上一款荷花長裙的配飾。在封閉的生活裏以荷花之名舉辦的這次聚會“荷花匯”,被好友們看作是消減新冠病毒壓力的舉動。荷花如被暴風雨打的落花流水,明天,荷花如何向來客們展現“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灼灼神采呢?
我在焦慮擔心之時,被好友一句話點醒,“讓荷花做主吧”。後來,荷花果然自有主張,不負眾望。
你看,奇跡出現了。首先,白蓮花,我今年的精神靈師,它正從容地合起一片片花瓣,形成一個鼓鼓橢圓形,像是一枚晶瑩的青白玉石。而紅臉的新娘,也悄然合攏,如同蒙上了紅蓋頭。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會再次綻放,我知道,荷花與我心靈相通,它們不會辜負我的辛勞,我的期望。
遺憾的是,今年種植的雜交品種蔓越深吻,花瓣紅火,莖根細弱,在零零落落的雨絲打擊下,花蕊灌滿了水,無力合攏花瓣,垂下了沉重的腦袋。我用竹竿和麻繩將荷梗支撐著,也還是看著它們四散落紅。但它們的荷梗是絞纏在一起的,主杆是另一枝荷花,像伸過來的手高擎著。這是生物的自然屬性,還是扶著公主後腰跳舞的王子再現,就看你願意怎樣相信了。
荷花還有一個獨特的授粉手段。它通過自身發熱的生理機製,為甲蟲提供溫暖的避風港,並散發香氣,吸引它們停留更長時間,提高授粉成功率。我在荷花綻放之初,觸摸花托,手指感受到溫和的暖氣。花朵與人類的情欲有共同之處,超出了你的想象。荷花的愛,真是可以觸摸到的。
兩年前,我們從四季分明的中西部遷移到陽光明媚的南加州,帶了六粒荷花種子。科學研究證實,荷花種子保存千年仍具有發芽能力。“蓮實有心應不死”。荷花從曆史深處走來,隻聽陽光和水土的話。我無法和它們商量是生是死,又何時開花。
種植比往年早了一個月。我從四月就開始培育荷花。從種子發芽到抽出荷葉兩個星期左右。如同孕育新生兒一樣滿心期盼,就這樣將它們在新居安頓下來。填土,換盆,澆水,施肥,又是一年輪回。令我意外的是,種植在大缸裏的荷花也很給麵子,開得風情萬種。
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到荷塘問候荷花。看見荷葉一圈圈擴展,荷蕾一天天膨脹,心裏便不由地充滿元氣,這一天的日子便緩緩明亮起來。
夏季,海風從山坳裏吹來,荷花輕輕搖曳,悠悠荷香彌漫,漫上滿臉,滲入心肺,我微微閉上雙眼。
荷風來,掀動我的衣衫,近水亭角上的掛鈴發出細碎的聲響,好像在念台灣詩人鄭愁予的那首詩《眾荷喧嘩》:
眾荷喧嘩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靜,最最溫婉的一朵
要看,就看荷去吧
我就喜歡看你撐著一把碧油傘
從水中升起
我向池心
輕輕扔過去一粒石子
你的臉
便嘩然紅了起來
驚起的一隻水鳥
如火焰般掠過對岸的柳枝
再靠我近一點
便可聽到
水珠在你掌心滴溜溜地轉
你是喧嘩的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靜的
夕陽
依舊如你獨立眾荷時的寂寞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輕聲喚我
寅卯年初夏完稿於聖地近水亭荷風徐徐之時
作者簡介 簡妮 ( Jenny Sun ),作家,前新聞人,美國中文作家協會永久會員,國際花道協會教師級會員。簡妮七十年代從軍,當過戰地記者。八十年代她是活躍在北京的資深記者編輯,各種報刊撰稿人,發表過新聞特寫,報告文學,小說,散文等作品,曾獲過全國好新聞一等獎。九十年代初她赴美任明尼蘇達大學新聞學院訪問學者,後進入美國商界,並創辦太陽畫廊任策展人14年,也是民藝雅物鑒藏家。人生雖涉獵領域多元,但寫作始終不斷。2024年她獲得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最佳IP獎。作者現居住在南加州,她的長篇小說《戰愛》即將出版。
《荷風來》在巴諾書店上發行
《荷風來》在Books-A-Million上發行
《荷風來》也隨著亞馬遜在全球發行
購買此書請關注下麵鏈接或亞馬遜搜索書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13.html
點擊下麵鏈接可閱讀本書更多精彩內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293.pdf#toolbar=0
美國南方出版社簡介:
“圓作者一個夢想,助作者美國出書”是美國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網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國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國Alabama州注冊成立,多年來為諸多作者出版圖書,銷售不斷攀升,是美國出版界的後起之秀,現正逐漸為各界熟悉。
美國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通過自己的網站,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Noble),以及亞馬遜(Amazon)等網上和實體書店在全球範圍內發行。美國國會及各大地方圖書館均有收藏,美國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紛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