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流年 · 花殤》 第一卷浮城之夢

(2025-11-13 06:50:44) 下一個

*美國南方出版社讓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內容簡介】繁華不過聚寶盆,興衰皆由流年定。

清末年間,遼東小鎮K市依傍大遼河之灣,因水得勢,因商而興。一道"井"字街巷勾勒出階層的界限,也串聯起煙火與浮夢。市井之中,有豪門張家,張老爺白手起家,一門富貴;有繡樓之上,明珠張穎兒,一笑傾城;也有廚房之中,學徒王長生,悄然而來,命途由此翻轉。

本卷講述的是靜水深流中的初動--商鎮的興起、少爺的婚事、學徒的崛起、少女的驚豔。富家千金嫁作貧民婦,嚐盡人間疾苦。偏執父女互不退讓,一別成永訣。王桂枝嫁良人、被二房、痛失嬌兒......流年似水,李家院子裏兒女漸成行,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浮城如夢,眾生沉醉,而命運的鍾擺,已悄然開始搖動。

風雨未至的日子裏,每一縷情愫、每一場相遇,都埋下了未來的伏筆。

第1章 聚寶盆邊的小鎮(內容節選)

清朝末期,地處遼東半島頂端的K 市,隨著南來北往的商旅和闖關東的人們不斷增加,從一個少數人聚居的小村莊,沿著奔騰入海的大遼河,慢慢變成了一個逐漸繁華的小城鎮。

奔騰不息的大遼河是K 市的母親河,從遙遠的發源地一路自西向東奔流到海邊,在入海之前突然轉了一個大彎,呈南北向進入茫茫大海。這一個大轉彎,在入海口附近,也就是小小K市北麵形成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幾乎是種什麽都可以豐收,被當地人們直接稱之為“聚寶盆”。在農耕為主的年代,在聚寶盆裏擁有一小塊土地,基本上是一家溫飽不用愁的保障。

有一位後世的偉人說過,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同樣的,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三六九等。在一百多年前,除了權貴,官宦,一般老百姓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對財富的擁有程度。K市這個新興的小小市鎮也不例外,人們從居住地上自然劃分成不同的族群。

小小的K市被兩橫兩豎的街道切成一個“井”字的格局。四條街道分別按照其地理位置被稱為東街、西街、南街、北街。絕大多數K市的人們主要聚集在東西兩條街,以及東南角的碼頭區域居住。

市鎮的最東南邊,靠近大河入海口的那一塊,因為南來北往的商船和出海捕魚的漁船聚集,形成了一片帶著海風鹹味兒,帶著魚蝦蟹腥味兒的繁榮碼頭圈子。 在這附近,聚居著靠著大海、碼頭謀生的一大批人群。他們當中,多數是出賣苦力的貧窮人家。一般是男人或者出海,或者在碼頭上出力,女人在家裏照顧老人小孩,操持家務,替人縫縫補補,艱難度日。以打魚為生的家庭都聚集在更加靠近海邊的南麵,而靠碼頭為生的家庭基本上分布在距離大河入海口有一定距離的東邊。

碼頭附近,也有不少依附於碼頭,商船,做一些小買賣的小商小販。一般都是開個小飯館,或者小小的雜貨鋪,為商船、漁民和附近的人家提供些日常生活用品,賺取些微蠅頭小利。

這些小商販中,相對富裕一些的店主並不住在這裏,晚上通常都是留一個小學徒,或者打更老頭看守店鋪,自己回到往西邊、距離碼頭稍遠一點的東街上的家中過夜。一些實在太小的商販,一般都是前店後宅,一家人擠在店鋪後麵的狹小屋子裏,甚至還有白天是店鋪,晚上是臥室的情況。

東街上聚集著K市大多數的平民百姓。碼頭上的小商小販、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普通市井人家、某些大戶人家的管事等等,都把家安在了這一條街上。這是最有人氣也最接地氣的一條街。

“井”字的中間,是K市的真正的中心。不僅僅是地理位置,而且還包含了商業、宗教、行政管理、教育等各色機構。K市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離不開這個區域,或者說,離不開這個區域的影響。一幕幕人間大戲、悲歡離合不斷在這裏上演,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傳奇、傳說和傳言。

在這個不大的區域裏,有一座寺廟,名為楞嚴寺,供奉的是佛祖與觀世音;一座神廟,名為老爺閣,供奉的是民間財神關老爺。每逢廟會,附近十裏八鄉的男女老少都會聚集在寺廟周圍,形成一片人頭湧動的人山人海。

所有大大小小的商家都會在廟會期間使出渾身解數,推銷各自的貨品。來自四麵八方的能人異士、草台戲班也都會紛紛搭台表演。人們可以在廟會上找到幾乎所有滿足各自需求的東西。在娛樂生活極度貧乏的年代,趕廟會是男女老少都很熱衷的一項重要社交活動。

從東街穿過楞嚴寺、老爺閣,繼續向前就是聚集了大商家、大店鋪和有錢人家大宅子的西街。西街和東街一樣,被南街與北街自然分成了三部分。同樣的,南街和北街也被東街與西街分割成三部分。 西街的最北麵,靠近聚寶盆的方向,是K市所有富裕人家的聚居地。街道兩邊都是一水的青磚圍牆,老遠才見到一個高大的朱漆或者黑漆大門。大門外通常都有幾個拴馬柱、一對石鼓、寬大的青石台階和高高的門檻。這裏居住著K市最有錢或者最有權的那一小部分人家,每家每戶都豢養著一大批傭人、幫工、護院。

西街的中間地段,也就是靠近老爺閣的部分,是K市的高端商業中心。沿街的店鋪都是很有實力的大商家,做的都是大買賣。各家各戶不僅占地寬廣,而且裝潢修飾上更是爭奇鬥妍,各具特色。

茶樓、飯店基本上走古色古香的路線,雕梁畫棟,匾額煌煌,或茶香幽遠,或酒肉香氣四溢,常常勾引得路人忍不住要邁步進去一坐,品品茶,或者喝上幾盅酒。可是,光是看看店麵的裝潢,一般人口袋裏的錢銀大約是不足以經常進去那樣的地方消費的。

賣綢緞布匹的商家大多數是把各自最鮮亮或者最新穎的貨品一一陳列在靠牆的展示櫃中,形成一片姹紫嫣紅的色彩,或者是深沉大氣的氛圍。經常光顧這些店鋪的人,多數是衣著光鮮亮麗,身邊跟著丫鬟、傭人的富裕人家的太太、小姐,或者老爺、少爺們。

最大的綢緞商家是赫赫有名的裕隆莊。裕隆莊不僅綾羅綢緞、各色花布等品質上佳,而且還兼售賣成衣。裕隆莊的成衣用料講究,做工精致,還有別致新穎的繡花。雖然價格不菲,依然是當地以及附近有錢人家趨之如鶩的追捧對象。

K 市最大的糧食商行興隆行和最有名的典當鋪也在這段街麵上。基本上占據了全市一半的米麵的收購和銷售份額。每年秋天新糧登場時,寬敞闊達的店鋪門前的馬車一直要排出整個西街那麽長。每年的那幾天,附近的人家和商戶都習慣了繞著走,免得因為車馬擁堵,耽誤了彼此的事兒。

興隆行興隆莊和裕隆行的東家是同一個人,就是被稱為K市首富的張家老爺。張老爺當年孑然一身從內地闖關東,來到K市之後,先是在聚寶盆租了一小塊地,種了幾年莊稼。看到港口慢慢興旺,他毅然放棄已經熟絡的莊稼地活路,在一片嘲笑和白眼中,開始走南闖北地跑單幫,做小買賣。憑著聰明、精明、幹練、勤奮、努力,加上一些抓住機遇的敏銳和運氣,短短幾年時間,那個穿著陳舊卻幹淨長衫,臉上總是掛著殷勤微笑的憨實小夥子,轉眼變成人們口中尊稱為張老爺的成功商人。

隨著人口增加,張老爺最先建立的興隆行果真生意興隆。張老爺的買賣越做越大,年齡也越來越大。他從老家娶回一房如花美眷,同時,創建了裕隆莊,開始在綢緞布匹生意中分了一大杯羹,並且一並售賣精美的成衣。人們傳說,裕隆莊的成衣刺繡是張家主母張太太從娘家帶過來的絕活,一般人是做不了的。

張老爺在K市富貴人家聚居的西街最北邊蓋上了三進大宅院,養育了一兒一女,過起了呼傭喚仆的富貴日子。張老爺的名諱漸漸被人們淡忘了,都知道是K市首富張老爺而已。

張家夫婦膝下一兒一女。

張家兒子名為張耀庭,生的英俊挺拔,儀表堂堂。自幼除了讀書識字之外,經常被張老爺親自帶在身邊,出席各種商業往來場合,小小年紀就沉穩大方,博得許多讚譽。

比張耀庭小了幾歲的女兒,名喚張穎兒,是張氏夫妻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張耀庭疼愛的妹妹。張穎兒自幼就長得粉妝玉琢,甜美可愛。在父母親和哥哥的精心嗬護下,在優裕的環境中,無憂無慮地長大。商賈人家的女孩子,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拘束,張家夫婦也不想讓寶貝女兒受半點委屈,張穎兒便得以比一般的女孩兒更多的自由自在,可以隨心所欲地帶著丫鬟上街閑逛。見過她的人們都被她純真美麗的天真爛漫所驚豔。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開始發育,張穎兒偶爾在街上走過的婀娜身姿,經常引起一些竊竊私語。在一些喜歡議論家長裏短,傳播流言蜚語的好事人之間,張穎兒的美名遠揚,被稱為“西街一枝花”。

世人隻看到並津津樂道張穎兒美麗的外貌,華麗的衣著,漂亮的珠寶,和極致偶然被人瞄到一眼的極其小巧的三寸金蓮,卻不知道她從小在母親的親自教導下,承襲了張太太娘家獨家的刺繡手藝,繡的一手精美的好活兒。隻是再寬鬆大度的家庭環境,也絕不允許閨閣內的物件兒流傳在外的,張穎兒的內秀並無人知曉。

“西街一枝花”在外麵名聲響亮,張家的人卻都蒙在鼓裏一無所知。即使是張老爺、長大了的張耀庭或者是張太太,甚至張穎兒本人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聽到一句半句關於“西街一枝花”的議論,都根本不會聯想到天真爛漫的穎兒身上。

【作者簡介】蘭草,熱愛文學的工科女碩士,加拿大女作協理事、終身會員。出版了長篇小說《花墮扶桑》,被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多所知名大學圖書館收藏。在網絡文學領域深耕十餘年,發表小說、散文、詩歌超百萬字。作品風格多元:懸疑中篇小說《誰是真凶》,反映移民生活的長篇小說《楓國遺珠》,玄幻小說《千年回眸隻為卿》,描述現代新移民情感故事的長篇小說《三嫁》,以及各種散文和古典詩詞、現代詩歌等

《流年 • 花殤》第一卷在巴諾書店上發行

《流年 • 花殤》第一卷也隨著亞馬遜在全球發行

購買此書請關注下麵鏈接或亞馬遜搜索書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37.html

點擊下麵鏈接可閱讀本書更多精彩內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538.pdf#toolbar=0

美國南方出版社簡介:

“圓作者一個夢想,助作者美國出書”是美國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網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國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國Alabama州注冊成立,多年來為諸多作者出版圖書,銷售不斷攀升,是美國出版界的後起之秀,現正逐漸為各界熟悉。

美國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通過自己的網站,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Noble),以及亞馬遜(Amazon)等網上和實體書店在全球範圍內發行。美國國會及各大地方圖書館均有收藏,美國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紛繁的世界舞台。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