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兩宋係列五:劉後聽政之十四:北宋開放鹽禁與遼聖宗駕崩

(2020-12-11 07:29:17) 下一個

天聖八年(遼太平十年)即公元1030年九月初二(癸醜),宋仁宗趙禎重新設置各路提點刑獄官。九月初四(丙辰),朝廷取消百官轉對(輪流入宮應對)的做法。自從恢複轉對以後,上言政事的人很多,執政大臣不很高興,所以又把它取消了。

九月十四(乙醜),樞密副使薑遵去世。薑遵字從式,是淄州長山人,進士及第後出任蓬萊尉,就地被聘為登州司理參軍,接著出任開封府右軍巡判官。開封府有個疑難案件,犯人即將被處死。薑遵接手辦案後,為那人解脫了。他後來升遷太常博士。宰相王曾推薦他為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開封府判官。吉州知州高惠連和薑遵有矛盾,因而揭發薑遵在廬陵時貪贓的事。經調查後沒有事實,但朝廷依然將他降為通判延州。後來他重新入朝任侍禦史兼判戶部勾院。利州路發生饑荒時,朝廷任命薑遵為體量安撫使,又升遷他為邢州知州。宋仁宗即位後,改任他到滑州。他接著成為京東轉運使,後改任到京西。沒多久,他作為刑部郎中兼任侍禦史知雜事。他上言說三司(鹽鐵與度支和戶部)和開封府每天都忙於接待賓客,因而荒廢政事。朝廷為此下詔禁止。他曆任三司副使,經兩遷成為右諫議大夫兼知永興軍。他還奏請取消鹹陽富人元氏每年進貢梨子的事。宋仁宗接著召他入朝,拜樞密副使,升遷他為給事中。這時他病故,朝廷追贈他為吏部侍郎。

薑遵長於吏事,為政崇尚嚴苛凶猛,被他誅殺和摧殘的人很多。在永興軍時,劉太後曾下詔讓他營建寶塔浮屠。薑遵為此摧毀了許多漢朝和唐朝的碑碣,拆下來當寶塔的磚瓦用。寶塔建成後,他得到太後的欣賞,所以被召回朝廷重用。

再說,太後兄長劉美的一個家婢經常出入禁中,並趁機撈取權勢和私利。樞密直學士兼刑部侍郎趙稹厚結於她。九月十八(己巳),朝廷提擢趙稹為樞密副使,取代薑遵。任命還沒出來,就有人騎馬飛馳去告訴趙稹。趙稹問道:“是東頭還是西頭?”原來他的目標還在中書。世人將此傳為笑話。

冬十月十一(壬辰),朝廷派人將宋太祖的禦容安放(奉安)到太平興國寺的開先殿。

宋初,鹽利全都歸於官府,其中解池靠引水煉成的稱作顆鹽,淮、浙、蜀,廣煮海水和井堿煉成的稱作末鹽。最初兩種鹽都能通商貿易。宋真宗鹹平中年,梁鼎請求官府自己專賣解鹽。沒多久,因為由此帶來不少官府和民間的煩擾,所以朝廷恢複商人販鹽的做法。宋仁宗剛即位時,設置計置司商議現行茶鹽法的利弊。於是茶法改變了貼射法(由商人先付錢然後憑券到各地取茶),而鹽依然由官府自賣。結果利潤微薄而害處極大。兩池堆積的鹽如同丘阜,上頭還長出合抱的大樹。候選人王景上言,請求允許商人販賣,用平估(對應於輕估與重估)銷售;這樣可以減輕百姓的負擔。聽政的劉太後覺得有理,因此命令翰林學士盛度和禦史中丞王隨商議更改鹽製。

王隨和代理三司使胡則討論後,得出通商五利的結論,上奏說:“禁止販鹽通商時,官府不但得伐木造船,還得提供車輛運輸,致使兵民勞累疲弊,無法忍受。通商將去掉這一弊病。這是一利。最初靠的是陸運,官府不但得派帖頭(帶隊),又得役使車主。窮人害怕徭役,連年逃跑躲避;一旦通商,這些全都取消了。這是二利。船運有沉沒的危險,負責運送的綱吏又經常侵盜,甚至將泥沙硝石混雜在鹽裏,以致鹽味苦澀,害得食用的人生病腳腫;通商將讓百姓得到真鹽。這是三利。國家的錢幣,稱作貨泉,目的就是為了方便通流;而富室大家大多將錢幣藏起不用,所以民間缺乏錢幣。一旦通商,今年就能得到商人的六十多萬錢幣,幫助了國家的經費。這是四利。通商還能減少鹽官鹽卒,以及雇用民工的費用。這是五利。”

十月十五(丙申),宋仁宗下詔取消三京、河中府、穎許汝鄭鄆濟衛晉絳虢亳宿等二十八州軍榷法(專賣法),聽憑商賈到京師交付錢幣金銀,然後由榷貨務發給鈔票,讓他們到解池去取鹽,並重申取消私自販鹽的禁令。詔書一下,蒲、解二州的民眾都開設感聖恩齋。此後雖然商賈流行,然而每年官府的收入卻大為減少。

十月二十一(壬寅),朝廷設置天章閣待製,位置隻在龍圖閣待製之下,讓鞠詠和範諷擔任。

這月,遼聖宗耶律隆緒在長寧澱停留。

十一月初一(辛亥),遼都統蕭孝穆等人平定了大延琳的叛亂後自東京凱旋歸來,身穿戎服入見。遼聖宗賜宴慰勞了他們。次日,他封蕭孝穆為東平王,賜佐國功臣稱號;進封駙馬蕭實迪為蘭陵郡王;為蕭曾努加侍中;任命蕭惠為南京統軍使。很快他又任命蕭孝穆為東京留守。東京遭到摧殘破壞之後,蕭孝穆招撫接納流民,為政務必寬簡,那裏的百姓因此安居樂業。遼聖宗下詔敘用有功勞和才幹的渤海舊族,讓其餘的分居來、隰、遷、閏等州。

十一月十六(丙寅),宋仁宗到景靈宮朝享(祭拜),並於次日去祭享太廟。第二天即十一月十八(戊辰),他到圜丘合祀天地,宣布大赦,然後到會慶殿去向皇太後道賀。

十二月初三(癸未),宋仁宗因南郊大禮告成,為百官加恩。十二月十二(壬辰),他改任被貶斥的前相雷州司戶參軍丁謂為道州司戶參軍,為他開恩近移。

十二月二十一(辛醜),宋仁宗為定難節度使西平王趙德明(即已故西夏王李繼遷兒子)和交阯王李德政一同加賜功臣稱號。十二月二十七(丁未),趙德明派使者前來,獻馬七十匹,並請求朝廷賜給他《佛經》一藏。宋仁宗答應了。

這年,河中府同判範仲淹上疏,請求太後歸政給宋仁宗,大略意思是:“陛下擁戴太後聖躬,聽憑決斷大政,日月已經很久。如今皇帝年齡已大,為人睿哲明聖。太後繼續掌握乾坤的綱紀樞紐,並非是黃裳帝王的吉兆;哪裏比得上在長樂宮永保壽慶,將大權還給真主,以享受天下人的奉養!”奏疏呈上後,朝廷沒有答複。

這年,高麗、占城、卭部川蠻派人前來納貢。

天聖九年(遼太平十一年;六月為景福元年)即公元1031年春正月初一(辛亥),宋仁宗下詔說,遇到南郊祭祀時,可任命諸路轉運判官和員外郎以上官員的子弟為官。正月初六(丙辰,此處疑有誤;長寧節應是初五,如果那樣,初一則是壬子,非常不可能)是長寧節,百官首次到會慶殿為皇太後上壽。

正月初九(己未),龜茲國和沙州都派使者前來進貢地方特產。次日,資政殿學士晏殊上言說:“占城、龜茲、沙州、邛部川的蠻夷往往帶著家人入貢。臣請求依照先朝慣例,委托館伴使了解他們的道路風俗,並繪製他們的人物衣冠,交付史館。”宋仁宗準奏。

正月十一(辛酉),宋仁宗任命刑部尚書兼許州知州張士遜為定國節度使兼檢校太傅。當時張士遜到京師上朝,希望再次入相。天章閣待製鞠詠上奏說:“曹利用擅自作威作福。張士遜和他關係親厚,靠曹利用的援引才官至相位。陛下特因他是東宮的僚屬而任用了他。臣希望陛下割舍舊恩,伸展公議,催促他回到藩鎮。”張士遜這才回到許州。

正月十七(丁卯),宋仁宗任命祠部員外郎晁宗愨為知製誥。晁宗愨是退休的太子少保致仕晁迥的兒子。翰林學士宋綬曾說:“自唐朝以來,唯有楊於陵生前親眼見到兒子楊嗣複繼他出掌書命(即製誥)。如今開始有了晁氏。”

正月二十一(辛未),朝廷改任陳州知州錢惟演為判河南府。錢惟演托病長期留在京師,在被任命陳州知州後,他繼續拖延不肯赴任,而且希望得到相位。天章閣待製範諷上奏說:“錢惟演曾擔任樞密使,因是皇太後的姻親而被罷免。為了表示天下無私,今天不能重新啟用他。”殿中侍禦史須城人郭勸也催促錢惟演上路。錢惟演自稱說:“先人的墳墓都在洛陽,臣願意到那裏掌管宮殿鑰匙。”宋仁宗於是任命錢惟演判河南府,並催促他赴任。

也在這天,朝廷減少畿內民眾的租賦。同時,翰林學士盛度請求讓他兒子奉禮郎盛申甫到館閣讀書,宋仁宗同意了。

二月十四(癸巳),宋仁宗下詔恢複郡縣職田(用收來的田租作地方官俸祿。

三月初四(壬子),禮部員外郎兼天章閣待製鞠詠去世。鞠詠字詠之,是開封人,父親鞠勵曾任尚書膳部員外郎和廣南轉運使。鞠詠十歲就成了孤兒,但好學自立。舉進士後,他試秘書省校書郎兼錢塘知縣,後改任著作郎兼山陰知縣。宋仁宗即位後,他作為太常博士被召入朝任監察禦史。錢惟演自亳州來上朝時,希望再次入相。鞠詠上言說:“錢惟演為人奸險,曾和丁謂聯姻,這才得到重用。後來他揣知丁謂的奸狀已經暴露,害怕被牽連得禍,因此極力攻擊丁謂。現在如果讓他為相,必然讓天下人大失所望。”太後派內侍拿著他的奏折給錢惟演看,但錢惟演還猶豫不肯回亳州。鞠詠跟諫官劉隨說:“如果朝廷任命錢惟演為相,應當取來白麻任命書,當廷撕毀。”錢惟演得知後急忙上任去了。

大安殿柱生出靈芝草時,宋仁宗召群臣前往觀賞。張詠上言說:“陛下剛剛即位,黃河的決口尚未堵塞,連綿大雨又損害莊稼,本應當考慮如何順應災變。臣希望陛下將引進忠良和退斥奸佞當作國寶,以訓勸兵農和積累倉廩作為天瑞。草木之怪,何足崇尚!”當時王欽若恢複相位,而鞠詠嫉恨王欽若阿諛逢迎,多次對他斜視,揭發他的短處,所以王欽若心裏很忌恨他。剛好鞠詠兼任左巡使時,率府率崇俊入朝時有失儀態。鞠詠為他辯護,說崇俊少年時一直在邊境,如今老了,不熟悉朝廷禮儀,這不足治罪。王欽若奏稱鞠詠無視朝廷禮儀,因此將他支出朝廷去擔任通判信州。又因他在處理陳絳案件上失實,朝廷將他改任到邵州。王欽若死後,禦史中丞王臻上奏,請求恢複鞠詠殿中侍禦史的職位。他接著出任三司鹽鐵判官。曹利用被貶斥冤死時,他先前推薦的人大多領兵守衛邊鎮;朝廷想將他們全都免職。鞠詠上言,請求對他們全都不予治罪。

天聖六年(1028)夏,大星在白天隕落,響聲如雷。張詠逐條上奏了五件事,還說:“太子少保致仕晁迥,雖然年老,然而很有器識。朝廷應當征求他的意見,必定很有裨益。”又說:“三司使胡則是丁謂的黨羽,生性貪婪傾巧,不能將財權交給他。”當時河北和京師發生幹旱和饑荒,鞠詠奏請拿出太倉的十萬石大米賑濟饑民。江、淮製置使鍾離瑾利用上報財政計簿的機會,送了很多東南地區的特產去賄賂權貴。鞠詠請求禦史台對他彈劾調查。宋仁宗當麵勸諭鍾離瑾趕快回到他的任上。鞠詠接著以尚書禮部員外郎的身份兼任侍禦史知雜事,和代理同判吏部流內銓,並成為三司鹽鐵副使。天聖八年(1030),朝廷特置天章閣待製,任命鞠詠和範諷出任。他還判登聞檢院。鞠詠後來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這時他病故。鞠詠曾著道釋雜言數十篇,還另外修建了一間淨室居住,自稱深寧子。

三月初六(甲寅),朝廷派人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的禦容安放到會聖宮。

三月十五(癸亥),朝廷聽從宰相王曾的請求,賜給青州州學《九經》。此後各州郡興學的人都得到賜書。

遼聖宗自春初前往混同江,很快又轉到長春河。遼聖宗晚年時得了消渴疾(即糖尿病),周圍人說話都很忌諱。凡是有人死亡,他身邊的侍臣都不敢提到。到這時,他的病情加劇。

夏四月初一(戊寅),宋仁宗下詔,因為隴州誤判平民五人為劫盜,將他們處死;主要官吏雖然因大赦免罪,還是要重罰他們(《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說:隴安縣民誣告平民五人為劫盜。縣尉將他們逮捕,還將其中一人拷打致死;其他四人隻好服罪。他們家人到州裏申訴,但州裏不理,將該五人全都叛處死刑。沒多久,秦州捕得真盜,隴州官吏本當被治罪,但遇到大赦得免。宋仁宗非常憤怒,將知州孫濟特貶為雷州參軍,其餘也都除名流放到嶺南。他還賜給受害的五家人錢粟,免除徭役三年。宋仁宗還因此下詔警戒州縣)。

四月二十八(乙巳),宋仁宗檢閱大樂。五月十八(乙醜),他親自重審囚犯。六月初四(庚辰),宋綬上呈皇太後的儀製。

這期間,遼國境內各條河流因大雨而到處泛濫,河水橫流,失去了原來的河道。

六月初,遼聖宗耶律隆緒病危,急忙派驛馬去召東京留守蕭孝穆和上京留守蕭孝先及左丞相張儉前來,讓他們輔立太子,交代他們不要失去對南朝的和平信誓。六月初三(己卯),遼聖宗在大斧河的行宮駕崩,終年六十一歲。遼人諡他為文武大孝宣皇帝,廟號聖宗。

遼聖宗堅守澶淵和約,從未開啟邊隙。他在位四十九年,處理拖延遲滯的冤案,啟用有才幹和操行的大臣;明察貪婪殘暴,抑製奢侈僭越;錄用死於王事的功臣子孫,賑濟各個部落的貧乏百姓;責備近臣的迎合,拒絕高麗的女樂;在遼國諸帝中算是明主。他去世後,太子耶律宗真即位,成為史上的遼興宗,改元為景福。

當初,遼聖宗知道元妃與皇後有嫌隙,在病中交代太子說:“皇後事奉我四十年,因為她沒有兒子,所以讓你成為嗣子。我死後,你們母子千萬不要互相殘殺。”元妃聽說後,更加怨恨。遼聖宗病危時,元妃怒罵皇後道:“老東西,寵幸到底也有盡頭!”下令身邊侍從將皇後扶出去。遼聖宗遺詔以皇後為皇太後,元妃為皇太妃。元妃將遺詔藏匿起來,自尊為皇太後,攝理國政。

皇太後(即原來的元妃)得誌之後,將蕭孝先召來密謀,想誣陷皇後。因為皇後很喜歡駙馬蕭實迪,太後便非常忌恨他。秦晉公主私下得知太後的陰謀,便告知蕭實迪說:“你即將無罪被殺。與其死於非命,還不如投奔女真,以保全性命!”蕭實迪說:“朝廷怎肯因流言蜚語而殺害忠良?我寧肯死也不會流亡他國。”剛好護衛馮嘉努和帳下醫師耶律喜遜為了迎合太後的旨意,告發捏造的事變,誣陷北府宰相蕭綽布和蕭實迪一同謀逆,想要奉戴皇後攝政,再慢慢商議該立哪個皇子。太後命令立案調查。六月二十五(辛醜),太後誅殺了蕭綽布和蕭實迪及其親信七人,獄詞還株連了皇後。遼興宗得知此事後,說:“皇後侍奉先帝很長時間,並撫育朕自身。她本應當是太後,如今沒奉戴她,反而加罪,這樣行嗎?”太後說:“此人如果還在,恐怕會成為後患。”遼興宗說:“皇後既沒有兒子,而且年老,即使還在,也無能為力。”但太後不肯,最終還是用小車載著皇後,將她囚禁到上京(今內蒙巴林左旗)。當時遼國權臣都懾於太後的淫威,沒人膽敢進言。隻有樞密使蕭樸獨自上書,辯白皇後的冤情。太後沒有答複。蕭樸無比感憤,以致嘔血。

北宋雄州將遼聖宗的訃告奏聞京師開封。也在六月二十五,朝廷為此取消七日朝會,並在京師及河北和河東緣邊地區禁止音樂七日;接著派使者前往祭奠和吊慰,並祝賀遼興宗即位。

秋七月初一(丙午),遼太後率領大批皇族成員親臨太平殿,高麗派使者前來吊慰。遼興宗召晉王蕭普古等人飲酒博弈,直到夜晚才結束。

同時,遼國奉陵軍節度使耶律吉實到京師開封告哀,宋仁宗為遼聖宗在內東門的幄殿身穿哀服,向著遼國方向哭悼,五次舉音(放聲哀哭)後才停止,皇太後劉娥也向宋仁宗那樣舉哭。宋仁宗然後派近臣到館舍向遼使表示吊慰。近臣身穿常服,腰紮黑帶,係上奚石,但不佩魚符袋。

七月初二(丁未),遼興宗開始擊鞠(類似馬球)玩耍。七月初五(庚戌),遼興宗派人去賑濟薊州饑民。七月初十(乙卯),遼國因為近年糧食豐稔,不再給東京(今遼寧遼陽)統軍司發放糧食。七月十二(丁巳),遼興宗去拜謁遼聖宗的禦容,哀悼慟哭了許久,然後令人畫出北府宰相蕭孝友和南府宰相蕭孝穆的畫象,掛在禦容殿。

七月十三(戊午),北宋朝廷任命龍圖閣待製孔道輔為賀遼太後冊禮使。遼太後冊禮使就是自此時開始的。

七月二十七(壬申),遼興宗去拜謁神主帳。當時奧隈的蕭氏剛入宮,遼興宗也讓她一道拜謁。

七月二十八(癸酉),北宋朝廷任命翰林侍講學士兼兵部侍郎孫奭為工部尚書兼兗州知州。孫奭三次請求退休致仕,但宋仁宗召他到承明殿來,當麵勸諭他。孫奭因自己年逾七十,所以一再請求,甚至流下眼淚。宋仁宗也感到惻然憐憫。於是他下詔,讓孫奭和馮元講解《老子》三章,賜給他倆布帛各二百匹。因宋仁宗沒答應他退休的請求,孫奭便希望到近郡任職,所以有了這道任命。宋仁宗還下詔,要宴請他後才讓他上路。

次日,朝廷罷免了右正言陳執中度支判官的兼職,讓他到諫院供職。當時諫議大夫、司諫、正言都不行使諫官的職責;隻有朝廷另外降敕讓赴諫院供職的人,才稱作諫官。

要想知道宋遼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