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六:石氏建晉之四:晉高祖巡幸大梁與安撫魏帥範延光

(2019-12-01 18:45:56) 下一個

天福二年即公元937年正月二十五,後晉高祖石敬瑭下詔說:“應天開國,恭己臨人。應當加深存亡繼絕的恩典,用以增廣延續洪祚的正道。請在唐朝宗屬中取一人封為世襲公爵,加上隋朝的酅公,成為二王後(前兩朝的後代),並以後周介公為三恪,主持祖上的祭祀,並參赴大型朝會。”晉高祖還要求在唐朝宗屬中,不論原先在朝或在諸道為官的,各自根據資曆,在考限滿日,依照品秩順序升遷;已有出身的,聽任參選官員。同時,他任命前鎮國軍節度使皇甫立為神武統軍,前宗正卿李鬱為太子賓客。兩天後,晉高祖讓吏部侍郎龍敏兼判戶部。

這期間,南吳太子楊璉納權臣齊王徐知誥的女兒為妃。

徐知誥開始修建太廟和社稷,將金陵改為江寧府,牙城稱作宮城,廳堂稱作宮殿。他還任命左右司馬宋齊丘和徐玠為左右丞相,馬步判官周宗和內樞判官黟縣人周廷玉為內樞使。其餘百官也都如同吳朝的編製,並設置騎兵八軍和步兵九軍。

二月初,南吳主楊溥任命新來投奔的前後唐安遠節度使盧文進為宣武節度使兼侍中。

二月初三(丙戌),晉高祖任命尚食使安友規為葬明宗皇後監護使,並任命河陽節度使安審暉為鄜州節度使。

二月初五(戊子),南吳主派宜陽王楊璪前往西都江寧,正式冊命齊王。齊王受冊後宣布大赦境內。南吳主還冊齊王妃為王後。

同時,吳越王錢元瓘的弟弟順化節度使兼同平章事錢元珦得罪了錢元瓘,被廢為庶人。

二月初十(癸巳),晉高祖下詔撤銷北京(太原)西北麵計度司。同時,他為吳越國王錢元瓘增加食邑實封(隻是名義而已,吳越早已是獨立王國),並改賜功臣名號。

二月十六(己亥),晉高祖下詔說:“所有諸道行軍副使等,被替代之後,暫且回歸私家等候安排,限一年後才得奔赴宮闕,朝廷將根據方便給予擬定官職。”

遼太宗耶律德光自上黨歸國經過雲州時,大同節度使沙彥珣出城迎侯。遼太宗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到鎮所。節度判官吳巒在城中,跟部眾說:“我們屬於禮義之邦,怎能向夷狄稱臣!”眾人於是推舉吳巒暫領州事,閉城不受契丹的命令。契丹人開始攻城,但無法攻克。應州馬軍都指揮使金城人郭崇威也為向契丹稱臣感到可恥,挺身南歸。

遼太宗經過新州時,命令威塞節度使翟璋征斂民眾,然後進獻給自己犒賞大軍的錢十萬緡。遼太宗慰勞翟璋說:“我會派人取代你,好讓你回到南邊去。”也在二月十六,翟璋上表請求晉高祖內征他回朝。

當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十分強盛,室韋、奚、霫等異族都從屬於他。奚王去諸苦於契丹人的貪婪暴虐,便率領他的部眾往西遷徙到媯州,依附燕帥劉仁恭和劉守光父子,號稱西奚。去諸死後,他兒子掃刺繼立。晉王李存勖消滅劉守光後,賜掃刺姓名為李紹威。李紹威娶了契丹人逐不魯的姐姐。逐不魯後來得罪了契丹主,便逃奔李紹威。李紹威接納了他。契丹人很憤怒,出兵攻打,但無法征服李紹威。李紹威死後,他兒子拽剌繼立。這期間,當遼太宗自上黨北還時,拽剌出城迎降。當時逐不魯也已死了。遼太宗說:“你誠然無罪,然而掃剌和逐不魯卻很對不起我。”因此下令發掘他們的墳墓,取出骨骸銼骨揚灰。各處奚人畏懼契丹的暴虐,大多叛逃。

這時,契丹讓翟璋帶兵討伐反叛的奚人,並進攻雲州。翟璋作戰有功,契丹人也就不再遣返翟璋。

再說,淪落到契丹的翰林學士張礪自契丹逃歸,但路上被追騎俘獲。遼太宗責備他道:“你何故要舍我而去?”張礪說:“臣是華人,飲食衣服都和這裏不同。留在此生不如死,還希望大王盡早把我殺了。”遼太宗望著通事高彥英說:“我常告戒你要善遇此人,為何讓他感覺如此不適,而要逃亡離去?如果失去了他,又能到哪裏再找到這樣的人才!”因此鞭笞了高彥英,向張礪致歉。此後張礪事奉遼太宗非常忠誠耿直,遇事總要直言,無所隱避。遼太宗非常器重他。這是後話。

二月十九(壬寅),晉高祖下詔說:“所有諸道馬步都虞候,自今以後朝廷不再補任,全都委托藩臣在本州衙前大將中,謹慎選取長久曆事並通曉刑獄的人出任,以三年為限,並不得在元隨職員內補任。”同時,他任命左散騎常侍孔昭序為太子賓客,並為尚書左仆射劉昫和右仆射盧質增加食邑實封。

二月二十一(甲辰),晉高祖任命滄州留後馬全節為橫海軍節度使,太子賓客韓惲為貝州刺史,左羽林統軍羅周敬為右金吾衛上將軍。三天後,他任命皇子左驍衛上將軍石重信為檢校太保和河陽三城節度使,任命代理河陽軍州事務周瑰為安州節度使。晉高祖下詔說:“朝廷內外臣僚,如有人因被派往州鎮出使,全都不許推薦自己的屬下給藩鎮,希望求得職務。如有違犯,將依照唐長興二年的敕條處置。”

二月二十五(戊申),晉高祖改任中書舍人陳乂為左散騎常侍。所有在朝文武百官及現任刺史,先父未獲封贈的,這時晉高祖都給他們加封贈;母親和妻子未有敘封的,也一並給予敘封。二月二十八(辛亥)是天和節,晉高祖登禦長春殿,遵循舊製,召左右街僧到威儀殿內講論佛經。

三月初一(甲寅),晉高祖下製賜給北京留守、太原尹、皇子石重貴食邑三百戶,並改任刑部侍郎張鵬為兵部侍郎。

當初,吳越王錢鏐的小兒子錢元珪多次立有軍功,錢鏐賜給他兵仗。當吳越王錢元瓘繼立後,錢元珪任土客馬步軍都指揮使和靜江節度使,並兼中書令。他恃恩驕橫,增置兵仗多達數千,很多國人依附他。錢元瓘開始忌妒,便指使人去暗示錢元珪,要他交出兵仗,到溫州出鎮,但錢元珪不肯。銅官廟吏向錢元瓘告密,說錢元珪派親信去祈禱神祗,企求成為吳越江山的主子;又用蠟丸派人帶著從下水道裏出入,與兄長錢元珦密謀。三月初五(戊午),錢元瓘派使者召錢元珪到宮中赴宴。他來了後,錢元瓘身邊侍從謊稱錢元珪在袖子裏藏有匕首,當即將他格殺了。錢元瓘接著也殺了錢元珦。錢元瓘想對和錢元珦和錢元珪有來往的將吏立案調查,他兒子錢仁俊諫道:“從前光武帝打敗王莽和曹操攻破袁紹時,都把得來的書信全都燒了,以此安撫人心。陛下應當效法他們。”錢元瓘聽從了。

三月初六(己未),後晉禦史台上奏說:“唐朝製定令式,南衙常參文武百官每天退朝後,在廊下賜給食物,稱作常食。自從唐末天下離亂以來,常食逐漸被廢除,但依然在大臣入閣問候起居那日賜食。每次入閣禮儀完畢,閣門宣布撤去儀仗,群臣全都下拜,稱作謝食。到了偽主(末帝李從珂)清泰年中,入閣禮儀完畢,偽帝派中使到正衙門口宣布賜食,百官站立班次重新謝恩。這樣做則有失唐朝賜食的本意,在禮儀上也實在過於煩瑣。臣擔心如果因循守舊,將逐漸失去根本。自今以後入閣賜食,還希望不用派中使口頭宣敕,隻依照唐明宗朝的事例進行。”晉高祖準奏。

也在這天,晉高祖加宣徽南院使楊彥詢為左監門衛上將軍。兗州李從溫上奏,說節度副使王謙引誘軍士作亂,但很快就被鎮壓。同時,中書上奏:“根據敕令,將於三月七日以王禮安葬已故庶人(即末帝),其妻兒等也一並以禮安葬。臣請求在那天取消朝參一日。”晉高祖準奏。早先,有人找到後唐末帝李從珂的脊梁骨及髀骨獻上,所以才有這一奏折。三月初七(庚申),朝廷以王禮將末帝遺骨安葬在徽陵南麵。

晉高祖派使者前往後蜀,告知自己即位的事,並敘述姻親的友好。後蜀主孟昶用對等國的禮儀答複了他。

這期間,魏州節度使範延光聚集士卒和修繕兵甲,並將屬內刺史全都召集到魏州,將要作亂。剛好晉高祖正考慮遷都大梁,樞密使桑維翰說:“大梁北控燕趙,南通江淮,水陸都非常方便,資源也十分富饒。如今範延光的反狀已露,大梁距離魏州不過十個驛站而已。他要是有變,大軍很快就能抵達,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於是晉高祖在三月十三(丙寅)下詔說:

“帝王巡省萬方和遍設教化,不害怕辛勤勞累;養育士人和安撫民眾,必順從人的方便。朕以淺薄仁德,興啟大政宏圖,常想著如何去掉煩苛,希望逐漸帶領百姓走向富庶。念及京城在混亂之後和舟船焚毀之餘,饋運頓時斷絕,國家開支欠缺。將要另外考慮運輸問題,又擔心會將困難轉嫁民眾。朕因此內心愧疚,寢食不安。如今因為夷門是個重地,梁苑又是雄藩(夷門和梁苑都指的是開封即汴梁),水陸交通十分方便,舟船車輛也都畢集。為了考慮財政,必須到那裏巡查。寧可自己暫時疲勞,也希望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定於本月二十六日巡幸汴州。”等等。

同時,晉高祖任命前貝州刺史史圭為刑部侍郎,出任諸道鹽鐵轉運副使;任命前澤州刺史閻至為戶部侍郎。他還下詔說:“車駕經過各州府境內,所有的名山大川、帝王陵廟、名臣祠墓,如位於離大路十裏之內,本州都必須安排恭候。車駕經過那天,以酒脯(肉幹)加以祭告。”

左仆射劉昫等人建議建立宗廟,立晉高祖上頭四代的親廟,和始祖一廟,並恭候晉高祖的聖裁。禦史中丞張昭遠建議,請求依照隋、唐的製度,建立四廟,推四世之中名位高的為太祖。晉高祖於是下詔讓百官定議。百官請求依照唐製,追尊四廟為定。晉高祖同意。

南吳國齊王徐知誥立兒子徐景通為王太子,但他一再推辭不受。齊王追尊父親(其實是養父)忠武王徐溫為太祖武王,母親明德太妃李氏為王太後。三月十九(壬申),齊王自己更名為徐誥。

三月二十一(甲戌),晉高祖任命右龍武統軍楊思權為左衛上將軍,並於次日為前鄜州節度使張萬進加檢校太傅,前宋州節度使李從敏加檢校太尉。他還任命吏部郎中兼侍禦史和知雜事薛融為左諫議大夫,兵部郎中段希堯為右諫議大夫。三月二十五(戊寅),他任命戶部尚書王權為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崔居儉為戶部尚書,兵部尚書李鏻為太子少保,退休的兵部尚書致仕裴皞為工部尚書,東上閣門使李守貞為右龍武將軍,照兼閣門使。

三月二十七(庚辰),晉高祖的禦駕離開洛陽,並留下前朔方節度使張從賓為東都巡檢使,留守洛陽。

這期間,南漢主劉?因為病愈,宣布大赦。同時,交州將領皎公羨殺了安南節度使楊廷藝,自己取而代之。

四月初一(癸未),晉高祖禦駕抵達鄭州。防禦使白景友進獻祭祀用的牲口和器皿,晉高祖問他:“沒有叨擾百姓吧?”白景友答道:“臣畏懼陛下的律法,全都用自己的俸祿辦理。”晉高祖這才下令接受。次日(通鑒作四月初四丙戌),禦駕進入汴州。四月初五(丁亥),晉高祖宣布大赦。製書說:

“天福二年四月五日黎明以前,諸道州府在押囚徒,大辟死刑以下,罪無輕重,一並釋放。天福元年以前,諸道州府拖欠的租稅,也一並特予蠲免。諸道和各種人拖欠朝廷省司的錢物,自偽清泰元年年終以前所欠的,除了已經上交之外,一並予以蠲免。前幾天,朕行至鄭州滎陽縣界,路旁見到有蟲害和幹旱損害桑樹和麥田的地方。現委托有關部門派人檢核,酌量蠲免租稅。河陽管轄內的酒戶百姓,如有在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以前拖欠,並無法上交年度定額酒曲錢的,也一並蠲免。各處經曆戰亂的地方必須處理後事:有罪當誅的必須用常典處置;既往不究和值得憐憫的,應當表示朝廷的深厚仁慈。偽清泰年間,臣僚內有被殺戮的,一並允許收葬。年齡八十歲以上的天下百姓,免除一個兒子的徭役,並就地署任上佐名譽官職。梁朝已故滑州節度使王彥章,效命當時的朝廷,為所事奉的君主獻身,稟承千年的正氣,流芳百代的名聲,應下令超贈他為太師,子孫量才予以敘用。諸道州府管轄界內,自從偽命抽取鄉裏壯丁之時,很多人淪為劫盜,並因此畏懼朝廷的刑典,藏匿在山穀之中。現應下令各地官府加以曉諭招壞,讓他們各複本業。自今年四月五日以前為非的,一律不予過問。如兩月內仍不歸業的,將治罪如初。”

吳越王錢元瓘利用北方改朝換代的時機,重新建國,如同當年後唐同光年間那樣。四月十四(丙申),他大赦境內,立兒子錢弘僔為世子,任命曹仲達、沈崧、皮光業為丞相,讓鎮海節度判官林鼎執掌教令。

四月十五(丁酉),晉高祖加宣武軍節度使兼侍衛親軍使楊光遠為兼侍中。四月十七(己亥),他又為陝州節度使兼侍衛都虞候劉知遠加檢校太保。次日,北京(太原)與鄴都和徐兗二州一同上奏,說那裏幹旱嚴重。同時,晉高祖下詔說:“今後立妃,拜免三公宰相,及任命將帥、分封親王公主,都必須正式下降製命,其餘則根據朝廷令式處置。”

這期間,閩主王昶(即王繼鵬)修建紫微宮,用水晶裝飾,土木工程的盛況比於寶皇宮的規模還大出一倍。他又派使者分散到屬下各州,尋找地方長吏隱匿的過失。

也在四月(據《五代會要》),後晉禦史台上奏說:“按照慣例,文武百官每月朔望(初一十五)入閣禮儀完畢後,朝廷通常要賜廊下食;在京時隻在朝堂幕旁兩廊下賜食。如今身在行朝,可將正衙門外暫且當作幕旁。然而房廊狹隘,臣擔心五月一日朝會禮儀完畢後,照例在幕旁賜食,恐怕很難安排。臣見到唐明宗時,兩省官員在文明殿前廊下賜食。如今臣還不太清楚,入閣日暫且在正衙門內兩廊下安排賜食之外,陛下是否還有其他安排?”晉高祖下敕說:應當依照明宗時的舊規,在廊下賜食。

夏五月初一(壬子),晉高祖登禦崇元殿接受朝賀,仗衛正式。他下詔說,因為洛京和魏府管轄區內略有幹旱,所以蠲免今年應征夏苗稅等的五分之一。

也在五月初,南吳國齊王徐誥采用宋齊丘的策略,想聯結契丹奪取中原,便派使者帶著美女和珍玩從海上出使契丹,和他們修好。遼太宗也派人回使南吳。

五月初四(丙辰),後晉禦史中丞張昭遠上奏說:“汴州在梁室朱氏稱製那年,有京都的稱號。當唐莊宗平定河南後,又將汴州恢複為宣武軍。到明宗行幸汴州時,掌權的人趁機修複衙城,並掛上梁室時宮殿的門牌和匾額;當時有些有見識的人私下表示非議。前些天車駕巡省萬方,暫時停留在梁苑,臣觀察到衙城內齋閣牌額,都和明宗行幸那時一樣。汴州沒有京都名號而有宮殿名稱,臣擔心這樣做不符合章典。臣私下尋找秦、漢以來的先例,發現四海之內,凡是鑾輿所到的地方,大多建立宮名。近代隋室在揚州建立江都宮,在太原建立汾陽宮,在岐州建立仁壽宮。唐朝也在太原建立晉陽宮,在同州建立長春宮,在岐州建立九成宮。宮中的殿閣,全都題署牌額,類似皇居。所以臣請求依照慣例,在汴州衙城門暫且掛上一個宮門牌額,其餘齋閣可以隨便取名。”

晉高祖於是下敕說:汴州行宮應以大寧宮為名。同時,朝廷根據從楚王馬希範的請求,將舊封安流侯的湖南青草廟進封為廣利公;將洞庭廟進封為靈濟公;將舊封昭靈侯的磊石廟進封為威顯公;將舊封懿節廟的黃陵二妃廟改封為昭烈廟。

五月初七(戊午),晉高祖任命前成德軍節度判官張彭為太府卿。五月十一(壬戌),他下詔,要求在朝文武臣僚,每人各進一件密封奏事,並必須實封通進(由通進司直接上呈,不通過宦官),務必對朝政有所裨益,好滿足他的虛懷。

五月十三(甲子),晉高祖任命虞部郎中兼知製誥於嶠為中書舍人,戶部郎中於遘為虞部郎中兼知製誥。他還為已故太子少保致仕朱漢賓追贈司空。次日,六宅使王繼宏被送往義州衙前收管,前洺州團練使高信被送往複州收管。早先,他二人在崇禮門內喧鬧爭吵,結果被台司彈劾,因此受到懲罰。

五月十七(戊辰),晉高祖改任翰林學士、戶部員外郎、知製誥竇貞固為工部郎中、照樣兼知製誥;改任翰林學士、都官郎中、知製誥李慎儀為中書舍人,並賜給金紫官服,依舊兼職翰林。

五月十九(庚午),他下製封皇第二十一女為長安公主,皇第十一妹烏氏為壽安長公主,皇第十二妹史氏為永壽長公主,皇第十三妹杜氏為樂平長公主。

五月二十一(壬申),晉高祖進封天雄軍節度使、守太傅、兼中書令、興唐尹範延光為臨清王,並增加食邑三千戶;想以此讓他放心。同時,他也進封鳳翔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西平王李從曮為岐王。

五月二十五(丙子),他又進封平盧軍節度使兼中書令王建立為臨淄王;並改任昭信軍節度使兼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景延廣為寧江軍節度使,照樣掌管禁軍。同時,太常卿梁文矩上奏製定四廟諡號、廟號、陵號;太常少卿裴垣上奏製定四廟皇後追尊的諡號。晉高祖都依從了。

五月二十七(戊寅),晉高祖任命中書舍人兼暫管貢舉王延為禦史中丞;任命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知製誥崔棁為兵部侍郎和翰林承旨;任命翰林學士承旨兼兵部侍郎程遜為檢校禮部尚書兼太常卿,改任檢校吏部尚書兼太常卿梁文矩為吏部尚書;任命禦史中丞張昭遠為戶部侍郎,吏部尚書盧文紀為太子少傅。

次日,晉高祖下詔說,太社內先前所藏的唐朝罪人首級,現聽任他們的親屬故舊予以收葬;但喪葬的規模不得超過禮製。當初,武衛上將軍婁繼英曾侍奉後梁均王(即梁末帝)朱友貞,擔任內諸司使。這時他請求得到均王的首級,要將它安葬。

要想知道晉高祖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