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八:穆宗為政之九:唐穆宗赦免幽州朱克融與魏博田布自殺

(2018-08-04 17:33:26) 下一個


長慶元年即公元821十月二十五(戊子),名將李愬在洛陽去世。李愬死後次日,唐穆宗李恒任命戶部侍郎崔倰為工部尚書,仍兼判度支;任命山南西道節度使崔從為尚書左丞;任命秘書監許季同為華州刺史,出任潼關防禦兼鎮國軍使。十月二十八(辛卯),昭義(澤潞)節度使劉悟上奏,說他親自帶兵進駐臨城。也在這天,靈武節度使李進誠和吐蕃人在大石山交戰,打敗了他們。


十一月初一(甲午),鎮州招討使裴度上奏,說他在會星鎮打敗叛軍。兩天後,幽州都知兵馬使朱克融的叛軍大舉入寇定州,義武軍節度使陳楚出兵拒戰,打敗了二萬叛軍。十一月十二(乙巳),徐州主帥崔群上奏,說他派節度副使王智興率軍趕赴行營。十一月十五(戊申),唐穆宗任命司農卿裴武為鎮州行營供軍使。


十一月二十五(戊午),唐穆宗登禦宣政殿,親自策試製科舉人。


十一月二十八(辛酉),淄青節度使薛平上奏,說淄青牙將馬延崟陰謀叛逆,薛平殺了他。當時幽、鎮的兵馬進攻棣州,薛平派大將李叔佐帶兵前往救援。刺史王稷供應的糧草稍嫌菲薄,軍士抱怨憤怒,在夜裏潰散,然後推舉馬延崟為主。馬延崟接著召集了士兵,多達七千餘人,徑直緊逼青州。城中兵少,無法匹敵。薛平征用府庫以及自家錢財召募人馬,得到精兵二千人,然後和叛軍交戰,擊潰他們,並殺了馬延崟。他的黨羽死了數千人。


同時,唐穆宗下詔,讓中書舍人白居易、繕部郎中陳岵、考功員外郎賈餗一同主考製策。


十二月初三(丙寅),唐穆宗任命前容管經略使留後嚴公素為容州刺史兼容管經略使,並於次日將諫議大夫李景儉貶為楚州刺史。早先,李景儉在退朝後,與兵部郎中知製誥馮宿、庫部郎中知製誥楊嗣複、起居舍人溫造、司勳員外郎李肇、刑部員外郎王鎰等人共同去謁見史官獨孤朗,並在史館飲酒。李景儉趁醉到中書省去謁見宰相,直呼王播、崔植、杜元穎的名字,還當麵指責他們的過失,言辭頗為悖謬傲慢。宰相用謙遜的態度製止了他,但將這事奏聞朝廷。李景儉因此被貶斥。


橫海節度使杜叔良率領各道兵馬和鎮州人交戰,一遇到敵兵就馬上敗北。鎮州人知道他膽怯,經常率先攻打他。十二月初八(庚午),監軍謝良通上奏,說杜叔良在博野慘敗,失散和陣亡的多達七千餘人。杜叔良僅逃脫了性命,回到兵營,還喪失了他的旌節。


十二月十二(乙亥),唐穆宗下敕,讓各道除了上繳朝廷之外,在留州留節度使的那部分錢裏每貫抽取二百文以讚助軍用,待叛匪平定後再恢複舊製。


十二月十四(丁醜),義武節度使陳楚上奏,說他在望都及北平打敗朱克融的二萬兵馬,斬獲萬餘人。


十二月十五(戊寅),唐穆宗任命鳳翔節度使李光顏為忠武軍節度使,取代李遜,並兼任深、冀行營節度使;任命李遜為鳳翔節度使。


也在十二月中旬,唐穆宗將卷進李景儉事件的員外郎獨孤朗貶為韶州刺史,起居舍人溫造貶為朗州刺史,司勳員外郎李肇貶為澧州刺史,刑部員外郎王鎰貶為郢州刺史。兵部郎中兼知製誥馮宿和庫部郎中兼知製誥楊嗣複各罰一季度的俸料。他們也和李景儉一同飲酒,然而先離開了,所以不貶官。


十二月十八(辛巳),李光顏前往忠武軍赴任,百官在章敬寺為他餞行。唐穆宗登禦通化門親臨送行,還賜給他玉帶和名馬,並下敕任命神策副使楊承和為深、冀行營都監押。次日,他從內庫拿出五萬貫前讚助軍隊。


自從唐憲宗派兵到各地征伐以來,國用已逐漸空虛。唐穆宗即位後,對身邊侍從和宿衛諸軍又賞賜無度,所以當朝廷對幽、鎮二道用兵而長久沒有進展時,府庫的儲藏開始枯竭,無法繼續支持戰爭的費用。執政大臣們於是建議說:“王庭湊殺害田弘正,而朱克融保全張弘靖。兩人罪有重輕,請陛下赦免朱克融,專心討伐王庭湊。”唐穆宗同意了。十二月二十二(乙酉),他任命朱克融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出任幽州盧龍軍節度使;並赦免了他拘囚張弘靖和殺害幕僚的罪行。


十二月二十五(戊子,《新唐書》作次日己醜),義武上奏,說他們攻破莫州的清源等三座營柵,斬首和俘獲千餘人。


這年,戶部統計說,全國共有二百三十七萬五千八百五戶,人口一千五百七十六萬二千四百三十二,原來沒有登記戶籍的軍州不算在內。


長慶二年即公元822春正月初一(癸巳),唐穆宗因為用兵而取消元會。正月初三(乙未),他任命夔州刺史王承弁為安南都護兼本管經略招討使。


正月初五(丁酉),幽州兵馬攻陷弓高。先前,弓高的守備很嚴,有個中使夜裏來到,守將不肯接納,到第二天一早才讓他進城,導致該中使憤怒地大罵。叛軍的細作得知後,便派人扮作中使,在半夜來到城下。守將連忙開門迎納,結果埋伏在附近的叛軍隨之而來,因此攻陷了弓高。他們又進圍下博。


中書舍人白居易上言說:“自從幽、鎮二道抗拒朝命以來,朝廷征召諸道兵馬,共計十七八萬,四麵攻圍,已超過半年。王師不但無功,賊兵的勢力還依然強盛。弓高失陷,將導致糧道不通;下博和深州的饑荒和緊迫將日益危急。這都是由於節度大將太多,軍心不齊,沒人願意率先,全都互相觀望。又有,朝廷的賞罰,近日都無法實行;尚未立功的人或許早已拜官,已經戰敗的人也沒聽說因此獲罪。既然沒有賞罰,自然導致拖延。如不改弦更張,這場征戰必然沒有希望。請陛下命令李光顏率領諸道勁兵約三四萬人從東盡速進發,開通弓高的糧道,聯合下博諸軍,去解救深、邢二州的重圍,與牛元翼合並軍勢。再命令裴度率領太原全軍,兼任招討舊職,從西麵壓迫敵境,找到空隙再出動。如能趁虛得便,即下令他同力翦除敵寇。如果戰勝而賊兵勢窮,也允許他受降納款。這樣一來,將通過夾攻分散賊兵的勢力,通過招諭動搖他們的軍心。那時不用進行誅夷,他們內部自然就會發生變故。臣又請求陛下下詔,讓李光顏挑選諸道的精銳留下,其餘不能使用的兵馬都遣返本道,守衛自己的疆土。這是因為兵多而不精,將不但空費資糧,也擔心會敗壞軍陣。如今既然隻留東西二帥,請朝廷各置都監一人,而其他各道的監軍,必須同時予以取消。如此一來,則號令統一,必能成功。又有,朝廷本來使用田布的目的,是讓他為父親報仇。如今他率領全師出境,度支部門供給他們的軍餉費用,但幾個月以來,都沒看到他進討。當然並非田布定要這樣拖延,也許還有其他理由。聽說魏博一軍,屢經優待獎賞,搞得兵驕將富,都不肯賣力。何況這支軍隊一月的費用,估計得有二十八萬緡。如果繼續拖延,朝廷將如何供給?這正是為何尤其要讓他們盡早退兵的原因。如果兩道一共隻留六萬兵馬,那麽費用不會太多。既然容易支持,自然他們也會感到充足。這事應當抓緊,其間的變故遠不可知。如果他裁減軍隊的數量,軍費就無法削減。糧食如果不足,大眾如何心安!在軍心不安的情況下,什麽事不會發生!況且有司部門迫於軍隊的供給,不得不百般征斂。朝廷如果不答應,就會用度欠缺;如果都答應,則人心散失。自古以來安危都在於人心,還希望陛下的聖慮明察,考慮到這事。”奏疏呈上後,唐穆宗沒有省閱。


正月初七(己亥),度支部門送往滄州的糧車六百輛,到下博時全被成德的叛軍給搶去了。當時諸軍供給匱乏,朝廷送到供軍院的軍服和糧食,往往到不了供軍院,路上就被各路官軍給奪走了,而孤軍深入的官軍,往往得忍饑挨凍,一無所得。


當初,田布跟從他父親田弘正在魏州,待他的牙將史憲誠很好,屢次推薦提拔他,結果史憲誠官至右職。當田布成為節度使後,便將他當作心腹,任命他為魏博先鋒兵馬使,軍中的精銳也全都交給他。史憲誠的祖先是奚族人,世代都是魏博將領。魏博與幽州和鎮州本來關係密切,所以當幽、鎮反叛時,魏博的軍心也都動搖。田布率領魏兵討伐鎮州,在南宮駐軍。唐穆宗屢次派中使督戰,而將士驕恣懶惰,全無鬥誌。又遇上大雪,度支的供給跟不上。田布征發六州的租賦供給大軍,結果將士們都很不高興,說:“按照慣例,軍隊出境作戰,供給都來自朝廷。如今尚書搜刮六州百姓的血脂來供養軍隊,即使尚書把自己搞窮而肥了朝廷,但六州百姓又有什麽罪過!”


史憲誠暗中懷有野心,便利用將士的不滿,進一步離間煽動。剛好朝廷有詔書,要分出部分魏博軍隊交給李光顏,讓他去救援深州。正月初八(庚子),田布的軍隊在南宮縣潰散,多數士兵都逃歸史憲誠,田布隻帶著中軍八千人回魏州,並在兩天後抵達魏州。


正月十一(癸卯),田布再次召集部將們商議出兵事宜,他們卻更加驕橫傲慢,說:“尚書如果能照河朔以前的辦法(即成為割據勢力),那我們將舍命相從。如果讓我們再去征戰,那是不行的!”田布無可奈何,隻是歎道:“功業不成了!”當天,他寫了一道遺表,詳細奏報了自己的處境,大略意思是:“臣觀察眾人的心意,終究將會辜負國家的大恩。臣既然毫無功勳,怎敢貪生怕死。還希望陛下盡速增兵去救援李光顏和牛元翼。不然的話,義士忠臣將全被河朔人給屠殺殘害!”然後他手奉表疏,失聲號哭,下拜著將遺表交給幕僚李石,讓他轉交給朝廷。田布於是到他父親的靈堂前,抽出寶刀說:“臣子此舉,上以謝君父,下以示三軍。”於是一刀刺進心窩而死。


田布是田弘正第三子。當初,田弘正作為魏博節度使田季安的裨將,鎮守臨清。田布年齡尚幼,但知道田季安處境必定危險,便秘密請求他父親率領所鎮部眾歸附朝廷,田弘正因此對他感到驚異。當田弘正節製魏博時,他讓田布掌管親兵。唐憲宗出討淮、蔡時,田布率領偏師隸屬嚴綬,在唐州駐軍,被授任檢校秘書監兼殿中侍禦史。前後十八戰,攻破淩雲柵,拿下郾城,田布都立了功,因此被提擢授任禦史中丞。當時裴度任宣撫使,曾到沱口視察官軍。淮西叛軍大將董重質率領驍騎突然來到。田布帶領二百騎兵突出溝中出擊,保護了裴度。很快各路官軍趕來,叛軍這才退去。淮西平定後,他官拜左金吾衛將軍兼禦史大夫。元和十三年,他因母親去世丁憂離職,但朝廷起複他擔任舊官。元和十五年冬,田弘正移鎮成德軍,朝廷也任命田布為河陽三城和懷州節度使。父子都擁有節旄,同日拜任。當時韓弘也和他兒子韓公武都擔任節度使,然而多數人覺得要說忠誠勤勉,還是應歸田氏。


長慶元年(821)春,田布移鎮涇原。同年秋季,鎮州軍隊發生動亂,殺害了田弘正,都知兵馬使王廷湊成為留後。當時魏博節度使李愬因病不能治軍,無法鎮壓王廷湊的叛亂;並因為魏州軍隊是田氏的舊部,朝廷便下急詔派田布前往,起複他為魏博節度使,還升遷他為檢校工部尚書,讓田布乘坐驛馬赴任。田布後來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當時的輿論都覺得田布才幹雖然不足,但能以死向家國謝罪,決心和誌向都很剛烈,深得燕、趙的古風。唐穆宗得知他的死訊時震駭哀歎,為他取消三天朝會,下詔說:


“以故魏博節度使、起複寧遠將軍、檢校工部尚書、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禦史大夫、賜紫金魚袋田布,朕以寡昧,臨禦萬邦,威刑不能禁止幹預綱紀的黨徒,道化不能馴服眾多荒僻的習俗,致使上公罹禍,田氏銜冤。於是派出整旅出征,總是停下飯碗浩歎。自此派兵吊民伐罪,不斷經曆嚴寒酷暑。雖然良將銳師,全都同心協力;然而也曾待時觀釁,並未立即齊驅並進。嗟歎朕的忠誠臣下,因自己的哀痛悲憤,將軍隊的拖延歸咎自身,奮剛烈的意誌謝罪君親。白刃置於肝心,鴻毛論其生死;忠臣孝子,一舉兩全。晉稱卞氏之門(卞壼為國捐軀,家人為他而死;晉明帝追封他為忠貞公,旌表他家為忠孝之門),漢表屍鄉之節(田橫五百壯士在屍鄉自刎,得到漢高祖的表旌),田布可與之相比,英烈今古為鄰。況且他在臨死的須臾,泰然處之;書寫遺表,更顯示他的忠誠。使者走間道送來他的遺奏,朕無比悼念,痛心疾首。跟從先臣於厚載(即地下,地厚可以承載萬物),你則無愧;目睹遺像於麟閣,朕何所堪!端拱崇名,職垂彝典,據斯以報,聊攄永懷。可贈尚書右仆射。”這是後話。


魏博中軍先鋒兵馬使史憲誠得知田布已死,便向他的部眾宣諭,說自己要遵照河北從前割據的方式行事。部眾都很高興,簇擁著史憲誠回到魏州,推舉他為魏博留後。正月十六(戊申),魏州奏報田布自殺的表章抵達朝廷。次日,唐穆宗即任命史憲誠為檢校工部尚書,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和魏博節度使。史憲誠雖然很高興得到節度使的旄鉞,外表奉戴朝廷,然而內心其實要與幽、鎮連結。


當天,長安刮大風,並有大霧霾。這期間,海州沿岸海水結冰。


正月十八(庚戌),唐穆宗任命德州刺史王日簡為滄州刺史,出任橫海軍節度、滄德棣觀察等使,取代兵敗的杜叔良。王日簡本是成德的牙將。兩天後,唐穆宗因為杜叔良早先獻計出討幽、鎮,接著出師無功,最後還兵敗,並喪失所持的旌節,所以將他貶為歸州刺史。


正月二十二(甲寅),唐穆宗任命工部尚書兼判度支崔倰為檢校禮部尚書,兼鳳翔尹,出任鳳翔隴節度使;任命鴻臚卿兼禦史大夫張平叔為判度支。朝廷重新將弓高縣改為景州。同時,青州上奏,說那裏沿海海水凍結了二百裏。


次日,唐穆宗任命前鳳翔節度使李遜為刑部尚書。但他上任沒幾天便於正月二十七(己未)病故。李遜字友道,是後魏申公李發的後裔,在趙郡人稱申公房。他曾祖父李進德曾任太子中允,祖父李珍玉曾任昌明令,父親李震曾任雅州別駕。他家世代寓居在荊州的石首。李遜登進士第,被聘為襄陽掌書記。後來他到湖南擔任從事,主持留後事務,頗有名聲和政績,累次出任池、濠二州刺史。先前,濠州都將楊騰剝削克扣士卒,州兵三千人陰謀要殺了他。結果楊騰覺察,自己逃到揚州,家屬卻全被害死。濠州士兵不能自律,因而趁機搶掠。當李遜上任時,餘亂尚未平定。他慢慢深入亂兵之間,為他們陳述逆順和利害關係,士兵們都脫下甲胄請罪,濠州因而得以安寧。湖南觀察使要他限外征役,他都不肯。李遜不久就入朝任虞部郎中。


元和初年(806),他出任衢州刺史,因政績特異而升遷越州刺史,兼禦史大夫、浙東都團練觀察使。先前在貞元初年,皇甫政出鎮浙東,曾遇到福建兵亂,驅逐觀察使吳詵。皇甫政率領所鎮兵馬壓迫閩境,請朝廷暫時為他增兵三千,等賊寇平定後再遣送回去。兵亂平定後近三十年,而他增益的士兵還在。李遜主政後沒幾天,便上奏將這些士兵都取消了。李遜為政,以貧富平均、扶弱抑強為己任,所以每到一處地方都得到治理。元和九年,他入朝成為給事中。李遜覺得根據舊製,皇帝隻在隻日即單日才上朝麵對群臣。李遜上奏爭論道:“事奉君主的大義,在於從不隱瞞君主的過失。陳述真誠,開導啟沃,不必選擇時辰。如今群臣上奏,都必須等到隻日,這樣一來,臣下才有多少時間能目睹天顏和敬獻可否?”唐憲宗十分嘉許,於是允許不擇時日可以隨時奏對。很快他就升遷戶部侍郎。元和十年,他官拜襄州刺史,出任山南東道節度和觀察等使。襄陽先前管轄八郡,唐、鄧、隋也在內。當時朝廷正出討吳元濟,朝議覺得唐、蔡接鄰,便將鄧州改為隸屬唐州,這三郡另外形成節度區,讓高霞寓掌管,專門等待攻討淮西。李遜用五州的租賦為大軍發餉。當時李遜取代嚴綬鎮守襄陽。嚴綬在唐州率領八州兵馬討伐叛軍。後來因為長久沒有進展,嚴綬被罷了兵權。唐憲宗任命高霞寓取代嚴綬在唐州領兵,而襄陽軍隊也改為隸屬高霞寓。軍士家屬在襄州的,李遜都優厚安撫,所以很多士卒都拋棄了高霞寓逃回來。後來高霞寓被叛軍打敗,便將罪責歸咎於李遜,說他對軍隊的供給很不及時。高霞寓本是禁軍出身,宦官們都支持他。他貶官之後,宦官們都指責李遜有意阻擾高霞寓的軍隊,才導致他戰敗。唐憲宗派中使到襄州了解事實真相,他們回奏說李遜沒有道理,朝廷於是將他貶為太子賓客分司,又進一步降為恩王傅。元和十三年,李師道歸順朝廷,唐憲宗任命李遜為左散騎常侍,讓他奔赴東平宣旨曉諭。李師道得到詔書動了心,當即請求歸順,但很快又被部下迷惑而重新不順。因此李遜剛回來時,因功被提拔為京兆尹,但很快又因為李師道的變卦而改任國子祭酒。元和十四年,他官拜許州刺史,出任忠武節度、陳許溵蔡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當時,那一帶經曆戰亂,很難短期內得到恢複。李遜到任後,召集大軍,對他們加以約束,嚴格表示賞罰必信,還發布了幾百字的號令,將士無不感激喜悅。


長慶元年(821),幽、鎮二道又發生動亂。李遜請求親自帶兵討賊,但唐穆宗沒有答應,隻命令他帶兵一萬到行營會合。李遜奉詔當天就帶兵出發,所以在其他官軍之前抵達;唐穆宗於是進位他為檢校吏部尚書。很快他改任鳳翔節度使,但在回到京師時生病,因此要求辭職,唐穆宗於是改任他為刑部尚書。這時他病故,終年六十三歲。唐穆宗為他取消一天朝會,追贈他為右仆射。李遜幼年時就成了孤兒,寓居在江陵。和他弟弟李建都安於貧窮困苦,經常換著衣服穿,吃飯也都在一塊,然而兄弟卻講習不倦。李遜兄長李造,知道二弟賢能,便自己終日操勞,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誌業。李建先李遜一年去世。兄弟倆同為顯貴,因而得到士君子的稱道。他的諡號是恭肅。李造很早就去世了。


要想知道唐穆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