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十月二十一(丁卯),唐玄宗李隆基從洛陽東都回到西京長安。
朔方節度使牛仙客,先前在河西,能節約用度,勤於職守,因此倉庫充實,器械精利。唐玄宗聽說後嘉獎了他,想加授他為尚書。張九齡說:“不行。尚書是古時候的納言。自從大唐興起以來,隻有曾經擔任過宰相以及名揚朝廷內外,很有德望的人才能擔任。牛仙客本來隻是河湟節度使的判官,如今突然位居顯要,恐怕會讓朝廷蒙羞。”唐玄宗說:“那麽隻給他加實封食邑行嗎?”張九齡說:“也不行。封爵是用來獎勵功臣的。邊將充實倉庫,修繕器械,隻是他平常的任務而已,不算是什麽大功。陛下要獎賞他的勤勉,賜給他金銀布帛就行了。裂土封疆,恐怕不太適宜。”唐玄宗默然無語。李林甫跟唐玄宗說:“牛仙客是宰相的人才,何止是尚書!張九齡是個書生,有點不識大體。”唐玄宗聽了很受用,次日便又提到給牛仙客封邑的事,但張九齡還是固執如初。唐玄宗勃然大怒,變了臉色說:“事情難道都得憑你的意思?”張九齡磕頭謝罪道:“陛下不知臣的愚昧,讓臣在宰相位置上待罪。事情有所不妥,臣不敢不盡言勸諫。”唐玄宗說:“你嫌牛仙客出身低微貧寒,那麽你又有什麽門閥閱曆?”張九齡說:“臣是嶺南近海地區的孤兒賤人,不如牛仙客出生在中原華夏。然而臣出入台閣,負責朝廷的誥命已有些年頭。牛仙客隻是邊隅小吏,目不知書,如果派與大任,恐怕不符眾望。”李林甫退朝後說:“如果真有才識,何必要有文辭學問!天子用人,有什麽不行的!”十一月二十二(戊戌),唐玄宗封牛仙客為隴西縣公,賜實封三百戶食邑。
十一月二十五(辛醜),東都地震。
當初,唐玄宗想讓李林甫為相,征求中書令張九齡的意見。張九齡回答道:“宰相關係到國家的安危,陛下要讓李林甫為相,臣擔心將來有一天他將成為宗廟社稷的憂患。”唐玄宗不聽。當時張九齡正以文學成就受到唐玄宗的依重,李林甫雖然恨他,還不得不曲意事奉。侍中裴耀卿和張九齡關係密切,李林甫因此也忌恨他。那時,唐玄宗在位已經很久,逐漸開始肆意奢欲,怠於政事。張九齡遇事不論大小都會據理力爭,而李林甫則總是迎合唐玄宗的愛好,日夜想著如何中傷張九齡和裴耀卿。
唐玄宗還隻是臨淄王時,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都得到他的寵愛。趙麗妃生了太子李瑛,皇甫德儀生了鄂王李瑤,劉才人生了光王李琚。唐玄宗即位後,寵幸武惠妃,趙麗妃等人逐漸失寵。武惠妃生了壽王李瑁,寵冠諸子。太子與李瑤和李琚在內第聚會,因為母親失寵各自都有些怨言。駙馬都尉楊洄娶了鹹宜公主,經常尋找三個皇子的過失去向武惠妃告密。武惠妃於是對唐玄宗哭訴道:“太子暗地裏勾結黨羽,想害妾的母子,也一直講至尊的壞話。”唐玄宗勃然大怒,轉告宰相們,想把三個皇子都廢黜了。張九齡說:“陛下即位已將近三十年,太子諸王從沒離開深宮,天天受到陛下的聖訓。天下之人都慶幸陛下享國長久,子孫繁榮昌盛。如今三位皇子都已成人,從沒聽說有什麽大過,陛下怎能一下子就因為毫無根據的謠言,在喜怒之間,把他們都廢黜了!而且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不能輕易動搖。從前晉獻公聽信驪姬的讒言殺了申生,導致晉國三代的動亂。漢武帝輕信江充對戾太子的誣告,結果引起京城流血。晉惠帝因賈後的譖言廢掉了湣懷太子,導致中原生靈塗炭。隋文帝采納獨孤後的進言罷黜了太子楊勇而立隋煬帝,因此失去了天下。由此看來,不能不十分謹慎。陛下如果一定要這麽做,臣不敢奉詔。”唐玄宗聽了很不高興。李林甫起初什麽都沒說,但退下後私下跟得到寵信的宦官們說:“這是主上的家事,何必要問外人!”唐玄宗猶豫未決。武惠妃暗中指使官奴牛貴兒跟張九齡說:“有廢必有興。張公如果能協助武惠妃辦成這事,可以長期擔任宰相。”張九齡將他痛斥了一番,把他的話轉告唐玄宗。唐玄宗為此動容,所以直到張九齡罷相為止,太子的地位都沒變。後來李林甫日夜在唐玄宗麵前搬弄張九齡的是非,唐玄宗慢慢開始疏遠了他。
李林甫引薦蕭炅為戶部侍郎。蕭炅曆來不學無術,曾對著中書侍郎嚴挺之將“伏臘”讀成“伏獵”。嚴挺之跟張九齡說:“中書省裏豈容得下‘伏獵侍郎’!”於是張九齡將蕭炅外派出任岐州刺史。因此李林甫也很怨恨嚴挺之。張九齡和嚴挺之關係很好,想引薦他為相,還曾跟他說:“李尚書正得到恩寵,足下應當去登門造訪,和他搞好關係。”嚴挺之曆來比較自負,看不起李林甫的為人,竟然不去。於是李林甫更加忌恨他。嚴挺之早先娶了個妻子,後來休了,他前妻改嫁給蔚州刺史王元琰。王元琰後來因貪贓罪被三司立案審理,嚴挺之想法營救。李林甫趁機讓身邊的人到禁中把這事告訴唐玄宗。唐玄宗跟宰相們說:“嚴挺之為罪人向辦案官吏求情。”張九齡說:“這人的妻子是嚴挺之的休妻,不應該會有私情。”唐玄宗說:“雖然離婚了,但也還可能有私情。”
於是唐玄宗把前麵的事積累起來,認定裴耀卿和張九齡結為朋黨。十一月二十六(壬寅),他改任侍中裴耀卿為左丞相,改任中書令張九齡為右丞相,同時罷免參知政事;改任尚書右丞相蕭嵩為太子太師;改任工部尚書韓休為太子少保;然後提拔兵部尚書李林甫兼任中書令;任命牛仙客為工部尚書(《舊唐書》作兵部尚書,疑有誤)兼同中書門下三品,照樣兼領朔方節度。嚴挺之被貶為洺州刺史,王元琰則被流放到嶺南。
唐玄宗即位以來,所用的宰相中,姚崇注重變通,宋璟注重律法,張嘉貞注重吏治,張說注重文采,李元紘和杜暹注重節儉,韓休和張九齡注重直諫,各自都有所長。張九齡獲罪後,自此朝廷人士,全都明哲保身,不再敢於直言。
李林甫想蔽塞唐玄宗的視聽,自己專擅大權,竟然公開召來各位諫官勸他們說:“如今明主在上,群臣都忙著順從他,哪裏用得著多進言!諸君難道沒見過那些儀仗馬匹嗎?吃著三品的飼料,一旦嘶鳴起來就被嗬斥下去。到時別後悔莫及!”補闕杜璡曾上書言事,第二天馬上就被貶黜為下邽令。從此朝廷諫爭之路斷絕。
十二月初三(戊申),唐玄宗任命太子太師慶王李琮為司徒。十二月二十一(丙寅),他讓牛仙客掌管門下省事務。牛仙客因為得到李林甫的引薦,所以隻會唯唯喏諾聽從他而已。然而他二人都還謹守朝廷的規矩格式。百官的升遷任命,也都依照常規,即使有奇異的才幹和操行,也不免終老在平常的職位上。然而奸巧諂媚和鑽營自進的人,卻照樣得到超秩升遷,自有他們的途徑。李林甫城府極深,沒人能看得透他。他喜歡用花言巧語哄人,同時又不露聲色地暗地裏加以中傷。凡是唐玄宗厚待的人,他起先都想辦法親近;然而一旦權勢稍衰,他就想法除掉你。即使老奸巨猾的人也逃不過他的權術。
開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春正月,朝廷首次設置玄學博士,每年通過明經考試選拔。
正月初七(壬午),唐玄宗下製說:“朕君臨盛世,要感謝哲王。然而由於哀憐百姓,所以事情不論大小,都十分謹慎。自從駕馭寰宇以來,養育黎民,未曾施行極刑,興起大獄。上天降下明鑒,以祥和回應朕的仁政。朕思慮安邦定國的章典,達到仁義長壽的疆域。自今以後有犯死罪的囚犯,除非十惡不赦之罪,其他的都必須經過中書門下省與法官詳細複審犯罪的輕重,具體奏聞朝廷。崇尚仁德,敬重老人,是三代的大義;敦化風氣,勸進習俗,是五教的攸先。曾任五品以上清資官,後以禮去職的,所司部門必須具錄姓名奏聞;年老多病不堪庶務的可以退休致仕。道士和女官(即女道士)必須隸屬宗正寺,僧侶和尼姑必須由祠部檢查核實。朝廷各部每十天可節休一日,不需要到曹司報到,可以任意遊玩為樂。應當將這道敕令宣示朝廷內外,讓大家都知道朕的用意。”
正月二十八(癸卯),唐玄宗任命道士尹愔為諫議大夫和集賢學士,並兼知史館事務。
二月,唐玄宗下敕說:“進士將熟知詩詞的聲韻當作學問,大多都不了解古今的大事。明經以背誦貼去的經文為本事,很少能懂得其中的深奧。自今以後明經的考試必須提問十條大義,對答時務必提出三道對策。進士必須考試十貼大經。”
二月初八(壬子),朝廷增加宗正丞一員。二月十四(戊午),朝廷取消江淮的漕運,也停止了河北的漕運。
二月二十四(戊辰,《舊唐書》作二月初),新羅王金興光去世,他兒子金承慶繼承王位。唐玄宗派讚善大夫邢璹攝理鴻臚少卿,前往吊祭,並正式冊立金承慶為王。
三月十一(乙酉,《舊唐書》作二月二十九癸酉,但通鑒與新唐書一致),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在捺祿山打敗契丹,殺死和俘獲了很多敵兵。
早先(《舊唐書》說二月十一乙卯),河西節度使(《新唐書》作副大使)崔希逸自涼州南部率眾進入吐蕃界內二千餘裏。
當初,崔希逸派使者跟吐蕃的乞力徐說:“兩國通好,如今已是一家,你們何必還設置兵馬守衛,甚至隨便捉人,妨礙漢人在這裏耕田放牧!請把兵馬都撤了。”乞力徐說:“常侍(崔希逸兼散騎常侍)為人忠厚,說話一定不會欺瞞。然而貴朝廷未必專以邊事委托與你,萬一有奸人挑撥離間,然後趁我不備,前來偷襲,那麽我將後悔莫及!”崔希逸堅決要求,於是雙方殺了白狗為盟,各自撤去守備。因此吐蕃在青海一帶的畜牧漫山遍野。當時吐蕃人又西擊勃律,勃律來長安告急。唐玄宗命令吐蕃罷兵,但吐蕃人不肯奉詔,最終攻破了勃律。唐玄宗為此非常憤怒。剛好崔希逸的隨身差役孫誨入朝奏事,自己想求得功名,便奏稱吐蕃人毫無防備,請求朝廷出兵突擊,必定大獲全勝。唐玄宗命令內給事趙惠琮和孫誨一道前往,了解那裏的形勢。趙惠琮等人到了後,就偽造詔令讓崔希逸襲擊吐蕃。崔希逸不得已,隻好發兵自涼州南部進入吐蕃境內二千多裏。三月二十五(己亥,《新唐書》作三月十七辛卯),崔希逸率軍來到青海西部的郎佐素文子觜,在那裏與吐蕃大軍相遇。唐軍大獲全勝,斬首二千餘級。乞力徐脫身逃走。趙惠琮和孫誨都因此得到重賞。從此吐蕃再次斷絕了對大唐的朝貢。
夏四月初六(庚戌),陳、許、豫、壽四州開始開墾稻田。
四月十七(辛酉),監察禦史周子諒彈劾牛仙客,說他並非宰相的人才,並引用讖書為證。唐玄宗勃然大怒,命令禁衛在殿庭將他暴打一頓。周子諒昏絕過去後蘇醒過來,又在朝堂被杖責,然後流放到瀼州。到藍田時他顯然因傷勢過重而死(《舊唐書》說他在朝堂決杖而死)。李林甫說:“周子諒是張九齡推薦的人。”唐玄宗因此於四月二十(甲子),將張九齡貶為荊州長史。
楊洄又在唐玄宗麵前大講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的壞話,誣陷他們與太子妃的兄長駙馬薛鏽暗中密謀。唐玄宗召來宰相們商量這事。李林甫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並非臣等所應當參與的。”唐玄宗於是下了決心。四月二十一(乙醜),他讓宦官在宮中宣製,將李瑛、李瑤、李琚廢為庶人,將薛鏽流放到瀼州。李瑛、李瑤、李琚很快就被賜死在城東的驛站裏,而薛鏽被賜死在藍田。李瑤和李琚都很好學,頗有才識,無辜而死,人們無不憐惜他們。四月二十二(丙寅),李瑛舅家趙氏、妃家薛氏、李瑤舅家皇甫氏都被流放。因為此案被流放或貶斥的多達數十人,隻有李瑤妃家韋氏因為韋妃的賢惠得免於禍。
五月,夷州刺史楊浚因為貪贓,本當處死。唐玄宗命令將他杖責六十,流放古州。左丞相裴耀卿上疏認為“靠杖責贖免死罪,雖然皇恩優厚,但身體受到杖笞,十分受辱。臣覺得這樣的刑罰隻能用於皂隸,不應當用於士人。”唐玄宗聽從了他的建言。
五月初十(癸未),唐玄宗下敕,因為邊境基本安定,讓中書門下省和各道節度使一塊,根據各個軍鎮的具體情況,估計兵防的定額,在各種應當服兵役的常戶和客戶中召募壯丁,長期充當邊軍,增加他們的田宅,務必給予優惠待遇。
五月二十八(辛醜),唐玄宗命令有司部門選拔有才幹的宗室子弟,授以台省京官以及法官或縣官。敕令說:“違背道義,輕慢倫常,固然不能因為私情有枉王法;然而修身養性,效力盡節,豈能因為宗室關係而輕薄他人!朕期望你們以身作則,激勵良好的風氣。”
六月十九(壬戌),熒惑犯房(火星進入房宿區域),到了心宿時越度而過。
秋七月初七(己卯),唐玄宗下敕,要求各座山陵和宗廟全都隸屬宗正寺管理;宗正寺官員從今以後必須由宗室枝葉擔任。
同一天,大理少卿徐嶠上奏說:“今年全國判處死刑的隻有五十八人,幾乎達到了設置刑罰而不用的境界(即所謂幾致刑措)。大理寺的詔獄,曆來相傳說殺氣太盛,鳥雀都不棲息在那裏的樹上。今年有喜鵲在樹上造巢。”於是朝廷百官因為幾致刑措,紛紛上表稱賀。唐玄宗將這歸功於宰輔,並於七月初八(庚辰)賜李林甫為晉國公,牛仙客為豳國公。
唐玄宗早先命令李林甫和牛仙客與法官刪改修訂的《律令格式》完成,朝廷於九月初一(壬申)將這製訂的《令》、《式》、《格》及《事類》一百三十卷(根據《舊唐書》)頒布施行。
先前,西北邊塞的數十州大多駐有重兵,地方征收的租賦和部隊屯田都無法滿足軍隊的食用,朝廷首次開始使用“和糴法”(在豐收年份或者糧食盛產地區,政府利用低價收購糧食來避免饑荒)。有個叫彭果的人,通過牛仙客向朝廷獻策,請求在關中采用和糴法。九月十七(戊子),唐玄宗下敕,因為糧食豐收造成穀價低廉,傷害了農民,命令增加時價什之二三,並用這個價錢買進東、西京畿地區的穀粟各數百萬斛,同時停止今年的江、淮漕運。自此關中的糧食儲存非常豐足,禦駕再不用前往東都避免糧荒了。九月二十二(癸巳),唐玄宗下敕,讓河南和河北地區本來應當輸送到含嘉和太原倉的租穀,都留在本州。
太常博士王璵上疏請求建立青帝壇用以迎春,唐玄宗同意了。冬十月初一(辛醜),他下製說,自今以後,在立春那天將親自到東郊舉行迎春典禮,其他三季的祭祀則如常。他還規定在十二月初一朔日在正殿接受朝拜,並宣讀時令。
唐玄宗比較喜好祭祀鬼神,所以王璵專門研究祠堂祭祀的禮儀投其所好。唐玄宗很高興,便任命他為侍禦史,兼領祠祭使。王璵在祠祭時要麽祈禱,要麽焚燒紙錢,行為類似女巫男覡,讓熟悉禮儀的人都感到羞恥。
自從李林甫掌權和張九齡被廢之後,唐玄宗的開元治世開始走下坡路,從而開始了李林甫和楊國忠奸臣當道的時期,最終導致安史之亂。要想知道唐玄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個係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