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南北朝係列十:兩魏相爭之八:兩魏相持與南梁拓地

(2017-01-31 07:17:44) 下一個

公元538年八月初,西魏丞相宇文泰率領大軍和東魏大行台侯景等人在洛陽附近黃河邊的邙山進行了一場空前猛烈的血戰,結果兩敗俱傷。宇文泰撤軍西回。

西魏東征時,關中留守的部隊很少。他們先後俘虜的東魏士卒散在民間,聽說西魏兵敗後,紛紛陰謀作亂。西魏開府李虎等人撤退回到長安時,無計可施,隻好和太尉王盟和仆射周惠達等人帶著太子元欽跑到渭北避難。百姓因此互相搶掠,關中大亂。在沙苑戰役中被俘的東魏都督趙青雀和雍州平民於伏德等人趁機起來造反,趙青雀占據了長安子城,於伏德則占據鹹陽,和鹹陽太守慕容思慶各自收羅東魏的降卒,抗拒從前線回來的西魏士兵。長安大城的百姓互相聯結,起來對抗趙青雀,每天都和他對戰。大都督侯莫陳順帶兵出擊這些叛軍,屢次打敗他們,因此這些叛軍不敢出來。侯莫陳順是侯莫陳崇的兄長。

扶風公王羆鎮守河東。他大開城門,把部下將士集中起來,跟他們說:“今天聽說大軍失利,趙青雀趁機作亂,大家都失去了信心。我王羆在這裏受任,以死報答國家的大恩。有能夠同心協力共同固守的人可以留下。如果有人擔心城池必然失陷,那麽可以隨意出城。”大家被他的感慨陳詞感動,都表示沒有二心。

西魏文帝留在閿鄉。宇文泰覺得屬下兵馬已經十分疲弊,無法快速前進,並且覺得趙青雀那班人不過是烏合之眾,不可能成為禍患,便說:“我到了長安,隻要率領輕騎兵臨城下,他們必當綁了自己前來投降。”通直散騎常侍吳郡人陸通諫道:“那些賊寇的逆謀很久以前就決定了,必然沒有改邪歸正的打算。蜂蠆有毒,怎能輕視!況且這班賊寇騙人說東邊的寇盜即將來到,現在明公如果率領輕騎去麵對他們,百姓會以為真像他們說的那樣,一定會更加驚擾。如今大軍雖然疲弊,但精銳還是很多。以明公的威嚴,總領大軍兵臨城下,還怕拿他們不下!”宇文泰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帶兵西進。地方父老見到宇文泰回來了,莫不悲喜交集,士族男女也都互相慶賀。同時,華州刺史宇文導也帶兵襲擊鹹陽,殺了慕容思慶,還生擒了於伏德。他接著南渡渭水,和宇文泰會合進攻並打敗趙青雀。太保梁景睿因病留在長安,卻和趙青雀通謀,宇文泰把他殺了。

東魏太師高歡從晉陽率領七千騎兵來到孟津,還沒渡河時就聽說西魏軍隊已經逃回去了。於是他渡過黃河,派別將追趕西魏軍隊,但直到崤關都沒趕上後,隻好撤軍回來。高歡接著進攻金墉。長孫子彥在棄城逃走前,一把火將城中的宮殿房屋全燒毀了。高歡於是毀了金墉城後撤軍回去。

東魏遷都到鄴城時,主客郎中裴讓之留在洛陽。獨孤信戰敗時,裴讓之的弟弟裴諏之跟隨宇文泰入關,擔任他的大行台倉曹郎中。高歡將裴讓之兄弟五人關了起來,裴讓之辯解說:“當年諸葛亮兄弟,一個事吳一個事蜀,各盡其心。何況我的老母在這裏,不忠不孝的事我們一定是做不出來的。明公如果推心置腹地對待他人,他人也會歸心明公。如果明公用猜忌去當政,那麽離霸業就遠了。”高歡因此把他們都放了。

九月,西魏文帝元寶炬平安回到長安,宇文泰則回到華州。

同時,東魏大都督賀拔仁出擊海隅的邢磨納和盧仲禮等人,把他們都鎮壓了。範陽人盧景裕本是個儒生,但因為謀逆罪被關押。太師高歡釋放了他,並在家裏設置學館,讓他教育自己的幾個兒子。盧景裕的講論精細入微,和他意見不同的人,有的會詆毀訶斥,甚至大聲嚴厲地指責他,出言不遜。然而盧景裕總是神采儼然,風調如一,從容不迫地往複回答問題,一點看不出生氣的樣子。他生性清靜,擔任官職屢有進退,卻從無患得患失的神色。他生活也是粗茶淡飯,補丁衣裳,卻總是恬然自安。他一天到晚端莊嚴肅,仿佛總是麵對賓客的樣子。

冬十月,西魏將高敖曹、竇泰、莫多婁貸文的首級歸還東魏。

同時,南梁散騎常侍劉孝儀等人出使東魏。

十二月,西魏大將是雲寶帶兵襲擊洛陽,東魏洛州刺史王元軌棄城逃走。同時,西魏都督趙剛襲擊並占領了廣州(估計在河南南部靠近襄陽的地方)。於是自襄、廣以西的城鎮再次被西魏擁有。

北魏自正光(魏肅宗元詡中間的年號,520年左右)以後,全國各地出了很多事情。百姓為了逃避賦役,出家當了僧尼的人竟然多達二百萬,寺廟也有三萬多座。到這時,東魏才開始下詔說:“擅自修建寺廟的州牧,郡守、地方令長,根據投入的勞工程度,將以枉法論處。”

當初,魏伊川地方豪紳李長壽擔任防蠻都督,因為累積的功勳官至北華州刺史。魏孝武帝元宏西遷時,李長壽率領他的門徒抗拒東魏,因此西魏任命李長壽為廣州刺史。後來侯景攻拔了他的壁壘並殺了他。他兒子李延孫重新招集了他父親的兵馬,繼續抗拒東魏。北魏的重臣廣陵王元欣和錄尚書長孫稚等人攜家前往依附,李延孫還資助並派兵護送他們,使他們安全抵達關中。東魏高歡對他很頭疼,多次派兵攻打李延孫,但無法消滅他。西魏任命李延孫為京南行台、節度河南的軍事兼廣州刺史。李延孫以澄清伊河洛水一帶為己任,而西魏覺得李延孫的兵馬太少,便任命李長壽的女婿京兆人韋法保為東洛州刺史,配給他幾百士兵去幫助他。韋法保名祐,自己通常用字稱呼。韋法保到了後,和李延孫的部眾聯合,在伏流設置柵欄。獨孤信當時進入洛陽時,想要修繕宮室,因此派外兵郎中天水人權景宣帶領三千士兵和民工出外采運材料。剛好遇上東魏大軍前來,河南各地紛紛反叛,權景宣隻好走小路逃到西邊,和李延孫相會,然後一道攻打並占領了孔城,於是洛陽以南很快也都歸附了西魏。宇文泰當即留下權景宣守衛張白塢,節度東南地區響應西魏的各路軍事力量。這年,李延孫被他的長史楊伯蘭所殺,韋法保當即帶兵占據了李延孫的柵寨。

東魏將領段琛等人占據宜陽,派陽州刺史牛道恒去引誘西魏邊境的平民。西魏南兗州刺史韋孝寬十分擔心,便偽造了一封牛道恒寫給他的信,談到自己有歸附西魏的意思,然後派間諜把這信留在段琛軍營裏。段琛果然開始懷疑牛道恒。韋孝寬趁他們互相猜疑時出兵襲擊,生擒了牛道恒和段琛,於是崤關和澠池一帶也被平定。西魏東道行台王思政覺得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地形險要,請求朝廷在那裏修築城池,然後從恒農遷到那裏鎮守。西魏朝廷下詔加授他為負責汾、晉、並三州軍事的都督、並州刺史,照樣兼任行台。

同時,東魏任命高歡的世子高澄為吏部尚書,開始改變崔亮當年建立的全靠資曆晉升的製度,大舉提拔賢能。高澄又開始淘汰不稱職的尚書郎,認真挑選有真才實學的人擔任。凡是才名俱全的人士,即使沒能得到提拔,他也都把他們招引羅致到自己門下,和他們一道遊宴、講論、賦詩。士大夫們也都因此稱許他。

公元539年正月初七(辛酉),東魏任命尚書令孫騰為司徒。這期間,東魏丞相高歡覺得徐州刺史房謨、廣平太守羊孰、廣宗太守竇瑗、平原太守許惇既有政績又清廉能幹,所以親自寫信給各位刺史,極力稱讚房謨等人,用以勉勵他們。

正月中旬,西魏丞相宇文泰在他的行台設置學府學官,挑選他府裏品學兼優的丞郎或府佐充當學生,並讓他們白天辦公,晚上就學。

五月二十二(甲戌),東魏封丞相高歡的女兒為皇後,並在次日為此大赦。

同時,西魏任命開府儀同三司李弼為司空。秋七月,西魏又任命扶風王元孚為太尉。

九月十四(甲子),東魏發動京畿內十萬民夫去修建鄴都宮殿,並在四十天內完工。十月二十三(癸亥),東魏因為新宮建成而大赦,並改元為興和。

同時,西魏在陽武門外安置紙張和筆墨,鼓勵任何人直言朝政的得失。

十一月二十六(乙亥),東魏派散騎常侍王元景和魏收出使南梁。同時,東魏朝廷覺得《正光曆》的誤差逐漸明顯,便命令校書郎李業興加以修正,以甲子為元,並將新曆法稱作《興光曆》。新曆法確定後,朝廷當即實行。

魏(正史通常將西魏當作正統)自從西遷以來,有關禮樂的規章和樂器都散失了。於是西魏丞相宇文泰命令左仆射周惠達和吏部郎中北海人唐瑾根據舊的章典加以補充或淘汰;到這時稍微恢複了一些。

這段時間南梁沒什麽大事,一些簡單的事在這裏簡略羅列一下。這年即公元539年正月初一(乙卯),梁武帝蕭衍任命尚書左仆射蕭淵藻為中衛將軍,丹楊尹何敬容為尚書令,吏部尚書張纘為仆射。張纘是張弘策的兒子。自晉宋以來,當朝宰相都以文義悠然自處,隻有何敬容勤於朝廷文書簿策等日常事務,起早摸黑,因此被時俗所鄙視。自從徐勉和周舍去世以後,當權的重臣,外朝算是何敬容,內省則是朱異。何敬容資質謹慎坦誠,雖然缺乏文采,但總以維護朝廷綱紀為己任。朱異則文采飛揚,思想敏捷,善於利用輿論提高自己的聲譽。他倆作派不同,但都得到梁武帝的寵信。朱異善於觀察皇上的臉色,有阿諛奉承的嫌疑。他當政三十年,廣為收受賄賂,欺君罔上,朝廷內外無不對他十分憤慨。他家的園宅、器玩、飲膳、聲色等都非常奢侈,在當時都是無人可比。每次休假在家,他府上總是車馬盈門,隻有王承和王稚以及褚翔不肯去巴結他。王承和王稚都是王暕的兒子;褚翔則是褚淵的曾孫。

正月初三(丁巳),禦史中丞參禮儀事賀琛上奏說:“南北二郊以及皇家藉田,陛下往返時都應當乘坐禦輦,不應當再乘坐大輅車(即由玉石裝飾的大型玉輦)。”梁武帝下詔準奏,但祭祀宗廟時仍然乘坐玉輦。賀琛是賀瑒弟弟的兒子。正月十七(辛未),梁武帝到南郊祭祀。

十一月底,散騎常侍朱異上奏說:“近來設置的州,不但麵很廣,而且也不管大小。臣請求將各州分為五品,各位州牧位秩的高卑,參僚的多少,都根據品位高低來決定。”梁武帝下詔準奏。於是製定了上品二十州,次品十州,其次品八州,再次品二十三州,下品二十一州。當時梁武帝正忙於征伐,想恢複和拓廣領土,因此往北超越了淮河和汝水,往東延伸到彭城,往西打開了牂柯,往南又平定了俚洞。朝廷在這些新開拓的地方建置州郡,顯得有些混亂,所以朱異請求這麽區分。下品的州郡基本都是前來歸附的異國人士,徒有州的虛名而沒有土地;有的則是在少數民族居住的邊遠荒僻村落設置州和郡縣,刺史以及太守和縣令也都讓當地人擔任,尚書根本管不到。這些地方山川險惡,路途遙遠,派人上任或要他們上貢都很不方便。除了五品之外,還有二十多個州根本不知道在什麽地方。這樣算下來總共有一百零七州。又因為邊境的鎮戍至關緊要,雖然管轄的百姓很少,朝廷還希望出任那裏的將帥重視自己的責任,便將它們建成為郡,有時一人兼領二三郡的太守,所以州郡雖多而戶口卻日益減少。

要想知道兩魏和南梁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