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之夢

孟教授是一位身在美國、熱衷藝術的華裔學者,自嘲為“不寫詩的杜牧、不畫畫的唐寅、不拉小提琴的維瓦爾第”。這部小說描繪了他鮮為人知的私人生活。
正文

(孟教授係列)秋刀魚之夢(一)

(2016-01-04 10:17:01) 下一個

從英國回來,參加了幾個委員會的會議之後,孟教授和一個博士生碰了麵。他們本來每周見麵,因為孟教授出國,錯過了一個星期。這次見麵,學生匯報了兩周的研究進展,談了他的新想法,也問了許多問題。孟教授覺得他很想畢業,也自認為博士論文不錯,隻是不知道導師是否欣賞。他迫切地想知道孟教授的意見,孟教授卻沒法給他,因為還沒細讀過論文。關於他的新想法,孟教授說挺有意思,但當務之急是寫論文。寫論文所費時間之多,是沉迷於研究的細節當中的博士生經常沒考慮到的。新想法可以放一放。

這位學生一直是個麻煩。他性格高傲,難以調教,幾位教授嚐試後都敬而遠之。因為理論課成績還好,問孟教授可否接納。孟教授答應了。既然此人願意琢磨自己的想法,孟教授樂得讓他去闖。他見過許多毫無主見的學生,每周像做作業一樣,把導師的想法測試一遍,匯報回去,由導師決定下一步。這些人如果基礎又差,是導師的克星,頭疼的起源。然而,如同事所言,這位獨立思考者也有可厭之處。他總想鑽研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些是孟教授一看就知道行不通的。結果的確行不通。可讓孟教授惱火的是,他並不試驗導師的建議,而是又有了新想法,特別想試試。折騰了兩三年,研究裹足不前。孟教授已經快放棄了——博士生不能完成論文,拿不到學位自動離開,這樣的事常有。突然收到他的郵件,說他已經五年級了,看到一個中意的學校的招聘廣告,問是否可以申請。孟教授說很抱歉,他認為成功的機率不大。雖然本學科在學術界的職位頗多,近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沒有已經發表的論文,就算孟教授再有聲望,寫出的推薦信也難以服人。何況他又不是科學院院士。這次簡短的交流成了轉折點。此後學生非常努力。以前見導師還遲到十分鍾。如今孟教授趕到辦公室,他已經等在門口。半年內一篇論文完成了,投了一家中等偏上的刊物;立刻著手新的研究。從他的匯報、提的問題,還有寫的論文,也看得出是成熟了。他仍然不喜歡考慮導師的建議,但比以前更尊重它們,至少給個不願考慮的理由。他們計劃再過半年完成剩餘的研究,答辯,畢業。

遺憾的是,經過了兩三年,孟教授對這項研究已經興致大減。他自己寫論文尚且提不起精神,哪有心思改學生的論文。盡管學生很急切,孟教授也一直沒仔細讀他的論文。孟教授安慰自己說,這不能算誤人子弟,權當是對學生兩年前不尊重導師的懲罰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