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畢業了 (上)
1990年6月下旬。清華大學學生宿舍16樓。
五字班的男生住在三層。所謂五字班,即1985年入學的本科生。清華學製五年,85年入學,到90年正好畢業。
按照往年的慣例,清華大學今年也應該在全校範圍內搞一個本校的研究生資格考試。這種關起門來的考試,其難度自然遠遠高於曆年的國家統一的研究生考試,這樣大致有50%的本科畢業生能通過並留下來讀研;篩選後剩下的畢業生還有一次機會,可以參加幾個月後的國家統考,這中間又有約80%的人考取。這樣扣除了能讀研的,每年參加分配的畢業生屈指可數。而這些直接參加工作的畢業生,通常每個人手裏都有5到10份工作可供挑選。
那幾年清華高層為此挨了不少抱怨,很多難聽的話,比如“近親繁殖”等,都一股腦地甩給高層。高層對自己辦學成功相當滿意,但是對外的身段也同樣的軟:我們其實非常願意招收外校的畢業生來讀研,這樣利於學生的發展,可惜符合要求的沒那麽多;至於參加分配的學生供不應求麽,那是社會各界對我們的肯定,我們將繼續努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今年卻非比尋常。由於去年眾所周知的原因,1990年全國開始“治理整頓”,經濟緊縮。研究生比例大幅度縮減,很多用人單位沒有新缺,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出現了自1977年恢複高考以來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盡管如此,清華大學受到的影響相對其它院校還是要小一些,10%的學生仍然有機會保送讀研,其餘的學生雖然參加分配,但總會有工作。各班的輔導員或班主任為自己的學生忙前忙後,出了大力。過了6月中旬,每個同學基本上都有了著落。
為了緩解就業壓力,1990年在畢業分配問題上國家教委繼續執行前兩年推出的“雙向選擇”的方案。大學生可以自己找工作,或者服從國家分配。如果自己找到了事業性單位的工作,而這個工作又占用了國家幹部的指標,也算服從了國家分配;如果“下海”,國家從此就不再管了。
袁科的畢業課題是穆斯堡爾譜分析。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恰好有一個研究室做這個方向,當然研究對象不再是固體物理樣品,而是高分子蛋白。經過一輪麵試,袁科輕鬆地拿到了這份工作。按照1990年中國科學院的標準,袁科每個月的基本工資70元,加上北京的副食補貼等額外收入,每個月淨收入121元。人事處答應5年後可以適當考慮解決住房問題。但是由於近幾年來年青人紛紛出國留學,生物物理所又加了一條限製:新人必須簽5年合同,在這個期間如果走人必須繳納一大筆違約金。望著那一筆超過了這5年工資總和好幾倍的金額,袁科在簽字的那一刹那猶豫了。
這一猶豫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午飯的時間到了。袁科一點胃口都沒有,但是又不能不吃。他隻好下樓,到十食堂買好了午飯,準備回宿舍慢慢吃,出食堂大門的時候碰上了老秦。老秦來自湖北,跟袁科是好哥們,過去同班,分專業以後老秦學的是近代物理,也就是核物理,就不在一個班了。倆人一起往宿舍方向走,路過十食堂的後院,到處是摞在一起的一筐筐的蔬菜,老秦看了看,順手拿了棵卷心菜。袁科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聽說回原籍的特別多。”老秦把卷心菜的最外一層剝下來,丟在地上。
“是啊。據我所知,小關回東北石化總院,還算不錯吧;老劉去太原七所;小駒回包頭;隻有軲轆留京了,去國營261廠;大山回濟南,也下工廠了。”
“學物理的下工廠,真好笑。”
“那又有什麽辦法?----聽說你要去南方了。”
“汕頭,那兒有個醫療器械進出口公司。主要業務就是推銷這些進口器械,推銷對象是長江以南的各家醫院。”
“專業對口麽?”
“這沒的說。主要做X光機,CT,超聲波譜儀,這些都屬於醫學物理,算是應用物理的分支。”
“我是說你做推銷,這你行麽?”
“那有什麽行不行的。不然怎麽辦?去做研究?我倒是想。那你不得先念個研究生吧?現在怎麽念?你說怎麽念?”老秦說著說著就來了氣。
袁科啞口無言,隻好勸他。老秦氣哼哼地發了一通牢騷,最後扔下一句“國家再這麽搞幾年就完了”,然後倆人就分了手。老秦的宿舍在13樓,與16樓隔了一條馬路。
回了宿舍,袁科慢慢吃著飯,時不時將飯盆裏的幾塊大肥肉片挑出來,準備等一會兒倒掉。同屋的大壯已經回來了,正剝著一棵順回來的大蔥,準備放在菜裏。
清華學生食堂的夥食在80年代末的全國重點高校中算是中下了。袁科曾經和三個同學在大二的暑假騎車去了趟天津找同學玩,在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各吃了幾天,大家吃得讚不絕口。天大的同學卻說,他們經常因為對夥食不滿而跟食堂的師傅幹仗。袁科他們不禁感慨萬千。天津真是吃貨的天堂。清華如果能吃成這樣,他們早天天給師傅們燒高香了。看來清華還是課業太重,學子們實在沒有精力計較夥食,也就給啥吃啥了。五年學下來,畢業生裏極少能看到胖子。
袁科胡亂吃了午飯,到水房倒掉了那些肥肉片,洗幹淨了飯盆。回來時在走廊上正好碰到了鄰屋的大江。大江當年以貴州省第四名的成績考入清華。
“定了去哪兒了嗎?這幾天一直見不著你呀。”
“九院。”
“開什麽玩笑?!”
這次袁科室真吃驚了,同學中有不少回原籍的,甚至下工廠的,但都是在東部各省。大江說的是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卻是在四川綿陽。九院屬於大三線,待遇自然不錯,但是地理位置畢竟過於偏僻。
九院一直渴望從清華物理係要到新人,但是這些年清華物理係的畢業生讀研比例太高,而少數沒有讀研的學生工作選擇又太多。在過去的十年裏,九院年年來清華要人,卻從來沒要到過一名畢業生。今年情況特殊,九院撿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