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關於從中醫理論中廢除“五行學說”的看法(初稿)
新西蘭注冊中醫師公會 羅鴻聲
中醫屬於自然主義哲學醫學模式,即用哲理來詮釋醫理的模式,這種模式在西醫的早期同樣存在,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提出反對祈求鬼神治 病,主張改變飲食、應用藥物治療,逐漸擺脫了天命論和盲從。這是對疾病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初步轉變,那時希臘哲學家主張物體由4種元素(即風、土、 水、火)組成。希波克拉底即以此4種元素來解釋人體現象,認為人體的固體部分由土形成,流體部分由水形成,兩者結合為風與火,為氣狀物,與液體混合流於全 身。他認為人體中流動成分最主要,由血液、黏液、膽汁、黑膽汁組成,這4種液體協調人就健康、失調就可致病。這種以樸素唯物論自然哲學來詮釋醫學的模式稱 為自然哲學醫學模式。但其後西醫經曆了“機械主義醫學模式”和“生物醫學模式”後,現今進入到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得到了很大發展而成為全球主流醫 學,在當今西醫,已經摒棄了“風、土、水、火”及“ 血液、黏液、膽汁、黑膽汁”學說,而西醫並未因此而消亡,這是用科學之理替代哲理以闡釋醫理的典範。中醫理論自2000多年前形成至今,仍然是以哲理闡釋 醫理,以哲理解醫理有很多局限,這就阻礙了中醫的進一步發展,
也造成了中醫普及的困難。中醫五行學說是一種通過“取類比象”,然後進行邏輯推理、歸納概括來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這種方法的長處在於當科學水平、認識能 力還很低下的時候,可以通過直接觀察和邏輯推理來揭示一部分客觀事物的初步規律,但是它也有很大的短處,這就是它所揭示的規律過於抽象、籠統、一般化。根 據這種過於抽象、籠統的規律,無法采取科學實驗的方法探討具體醫學現象的具體科學實質,無法認識到機體內部、病症發展的極其複雜的關係和具體規律,不能從 物質結構及其本身運動規律的角度,來揭示生理病理現象的實質。就是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談論中醫的五行,還離不開人體五髒,中醫的“五行學說”是依賴五髒而成立的,先有人體的五髒,然後才引入五行與五髒相配,由於古人對人體認識的局限性,他 們通過解剖觀察,看到了心、肝、脾、肺、腎以及胃、膽、大小腸、膀胱等實質性器官,但對這些器官功能的認識則是通過不同的方法獲得的,一方麵,通過解剖, 依據肉眼觀察歸納出髒腑的功能,如“心主血脈”、“肺司呼吸”、“肺朝百脈”、“肝藏血”、“腎主水液”、“胃主 受納”、“大腸傳導糟粕”“膽藏精汁”“膀胱貯存和排泄尿液”等。另一方麵,對於髒腑眾多的功能是難以通過解剖用目測直接獲得,於是就借助 “司外揣內” 和“取象比類”的方法,以五行的屬性附會於五髒,從而形成了中醫的髒腑學說。通過這些方法所得的五髒功能與五髒的的真正功能是不相符的,往往會出現張冠李 戴的現象,例如“心主神明” “脾主運化”“腎主生殖”“肝調情誌”等,造成了中醫髒腑的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分離的現象,中醫的這種髒腑概念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西醫進入中國之前。由於 中醫五髒的功能是以五行屬性推衍出來的,是不真實的,因此,以不真實的五髒功能為基礎形成的中醫“五行學說”,實際上也是一種推理性的假說,與真實情況不 相符,因而對臨床實踐意義不大,有時是矛盾的。從五行引入中醫的曆史來看,“五行配五髒”有兩種情況,古人認為“心”在人體中的地位屬君主之官,如《荀子 •解蔽》雲:“心者,形之君也”,《管子•心術上》雲:“心之在體,君之位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雲:“中央土者,君官也。”“一國之君,其猶一體之心 也,……內有四輔,猶心之有肝肺脾腎”。由於西漢為土德,五行中以土為尊,故“五行配五髒”以“心屬土”說,即腎屬水,肺屬火,脾屬木,肝屬金,心屬土。 主要反映在《禮記•月令》《淮南子•時則訓》《太玄》等文獻中。而東漢為火德,五行中以火為尊,故以“心屬火”。由於靈素成書於東漢,故其“五行配五髒” 為“心屬火”說,即腎屬水,肺屬金,脾屬土,肝屬木,心屬火。主要反映在《白虎通》《五經異義》《說文解字》等文獻中。
有人認為《素問》《靈樞》的五行配五髒不是來源於東漢的火德,而是來源於醫療實踐,關於這種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史記•倉公傳》中有兩個醫案均來自醫療 實踐,但其五行配五髒則屬於“心屬土”說,如①“齊中郎破石病,臣意診其脈,告曰:“肺傷,不治,當後十日丁亥溲血死。”即後十一日,溲血而死。破石之 病,得之墮馬僵石上。所以知破石之病者,切其脈,得肺陰氣,其來散,數道至而不一也。色又乘之。所以知其墮馬者,切之得番陰脈。番陰脈入虛裏,乘肺脈。肺 脈散者,固色變也乘也。所以不中期死者,師言曰:‘病者安穀即過期,不安穀則不及期’其人嗜黍,黍主肺,故過期。所以溲血者,診脈法曰“病養喜陰處者順 死,養喜陽處者逆死”。其人喜自靜,不躁,又久安坐,伏幾而寐,故血下泄。”此處有“黍主肺”之說, 黍色赤, 故配屬五行之火。《素問》謂黍屬心, 係因屬火之藏已改為心而不為肺之故。若倉公之學“皆出於《素問》”,則診籍不可能有“腎反肺”、“黍主肺”之說。②“臣意嚐診安陽武都裏成開方,開方自言 以為不病,臣意謂之病苦遝風,三歲四支不能自用,使人瘖,瘖即死。今聞其四支不能用,瘖而未死也。病得之數飲酒以見大風氣。所以知成開方病者,診之,其脈 法奇咳言曰“藏氣相反者死”。切之,得腎反肺,法曰“三歲死”也。”“腎反肺”之說, 提示肺與腎為相克而非相生關係,其所據五行學說則是“心屬土”說。這就說明五行配五髒模式並非來自醫療實踐,而是隨當時的政治需要而變換的。章太炎在《論 五藏附五行無定說》一文中對“五行配五髒”進行了有力的駁斥。章文雲:“自《素問》、《八十一難》等以五髒附五行,其始蓋以物類譬況,久之遂若實見其然 者。然五行之說,以肝為木、心為火、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及附六氣,肝為厥陰風木、心為少陰君火、脾為太陰濕土,猶無異也。肺亦太陰濕土,腎亦少陰君 火,則與為 金、為水者殊,已自相乖角矣。 五經異義:今文《尚書》歐陽說: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腎,水也。古《尚書》說: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腎,水也。 謹按《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 祭肝,冬祭腎,與古《尚書》說同。鄭氏駁曰:今醫病之法,以肝為木,心為火,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則有瘳也。若反其術,不死為劇。然據《周官•疾醫》 以五氣、五聲、五色眂其死生。鄭注雲:五氣,五髒所出氣也,肺氣熱,心氣次之,肝氣涼,脾氣溫,腎氣寒。釋曰:此據《月令•牲南首》而言,肺在上,當夏, 故雲肺氣熱;心在肺下,心位當土,心氣亦熱,故言次之;肝在心下,近右,其位當秋,故雲肝氣涼;脾於藏值春,故雲溫;腎位在下,於藏值冬,故言寒。愚嚐推 求鄭義,蓋肺為火,故熱;心為土,故次熱;肝為金,故涼;脾為木,故溫;腎為水,故寒。此與古《尚書》說仍無大異,然則分配五行,本非診治的術,故隨其 類,以悉可比附。就在二家成說以外,別為配擬,亦未必不能通也。今人拘滯一義,輾轉推演於藏象病候,皆若言之成理,實則了無所當。是亦可以已矣。”(章太 炎.章太炎全集(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心屬土”說與“心屬火”說相比較,前者五藏位置是與醫學解剖學相符的,如西漢末揚雄《太玄經•玄數》認為木髒脾;火髒肺;土髒心;金髒肝;水髒腎。許翰 注雲:“肺極上以覆,腎極下以潛,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西漢]揚雄撰.太玄集注.[宋]司馬光,集注.劉韶軍,點校.北 京:中華書局,1998.第195頁 )若改為“心屬火”,從解剖位置看,則變為脾土居中,心火居上,肝木居左,肺金居右,腎水在下。顯然與五藏解剖學位置不符,因而“心屬火”說並非來源於醫 療實踐,而是源於東漢的火德。由於的中醫五行學說不是來源醫療實踐,是一種隨意的附會,因而對臨床工作意義不大。中醫五行學說勉強的將五髒納入五行的套 子,並且要按五行生克規律反複循環,對千變萬化的五髒功能聯係及病理變化進行簡單機械的推理。按照五行周而複始的運轉規律,五髒功能聯係及病理變化變成一 種簡單的循環和重複。這實際上是一種循環論,帶有主觀、唯心的成分,所以難免主觀臆斷、牽強附會。比如在有些情況下五行生克的原理並不能完全正確解釋病理 現象。五音、五聲、五方、五色(尤其是藥物的顏色)與髒腑的關係也是主觀臆斷、牽強附會的。例如,按五行學說認為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黃色、 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鹹味入腎。其中的肝、心、脾、肺、腎是不是實質器官?如果是實質器官,那麽“五行學說”可以廢除,因為實質器官五髒根本 不能用五行學說來解釋。如果說肝、心、脾、肺、腎不是實質器官,那麽,這些食物或藥物又入到什麽地方呢?這就是中醫“五行學說”不能自圓其說之處。
此外,中醫治病以辨證論治為核心,以髒腑辨證為例,基本不涉及五行。傷寒論亦無五行學說。秦伯未先生說過:“臨床上具體運用五行學說,首先要注意兩個方 麵:1.必須以內髒為基礎,離開了內髒活動的真實反映來談五行,便會落空。2.必須依據病因和病情的發展,在辨證施治下適當地運用五行學說,否則也是不切 實際的”。“有些疾病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不是所有疾病都可從五行生克這規律來治療。”臨床上,即使有用到五行之處,多在髒腑兼證中,也可用 其他說法來解釋,反而更明了。如“培土製水法”,可用溫腎健脾法代之。抑木扶土法,可用疏肝健脾法或平肝和胃法代之。瀉南補北法,可用瀉心滋腎法代之。佐 金平木法可用清肺瀉肝法代之;木火刑金證,可以用肝火犯肺證代之。滋水涵木法,即滋養肝腎法。益火補土法,即溫補脾腎法。金水相生法,即滋養肺腎法。培土 生金法,即補脾益肺法等等。
既然五行學說在臨床上無太大用處,隻是古代中醫理論中遺留的殘物,因此,從中醫理論中廢除它也無損於中醫的療效及中醫理論的完整性。由於五行學說的缺 陷,故鄧老鑽了中醫一個空子,搞出一個“五髒相關”學說欲以取代“五行學說”但鄧的功底太差,正如太白俠於先生所說的鄧老的“五髒相關”變成了一盆漿糊。 但無論如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最終將會以科學之理代替哲理以闡釋中醫醫理,到那時,中醫的“五行學說”就像西醫的“風、土、水、火”及“ 血液、黏液、膽汁、黑膽汁”學說一樣不用廢除也將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