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中醫理論並非源於《周易》

(2014-04-19 03:53:49) 下一個

[原創]中醫理論並非源於《周易》

 新西蘭注冊中醫師公會  羅鴻聲


中 華醫學,源遠流長,其起源實情,因年代久遠,已無從稽考,有文字可考者,始於殷商,其時甲骨卜辭中已有疾病記載,但尚無理論體係,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 變革,各諸侯國養士之風盛行,士人著書立說,欲以經世致用,故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麵,三教九流,雜說紛紜,其中尤以精氣、陰陽、五行等哲學學說 盛行,當時的醫家也深受影響,逐漸將這些哲學理論引入醫學,用以解說醫理,例如:《左傳·昭公元年》(公元前541)記載秦名醫醫和在為晉侯診病時開始將陰陽概念應用於醫學理論之中。曰:“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又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了扁鵲用陰陽的對立給 人解釋病情的事。至秦漢時,醫家將其著於竹帛,就形成了中醫理論,例如《漢書·藝文誌》所載的七部醫經。近十多年來,許多所謂的中醫教授、專家為了沽名釣 譽,極力鼓吹“醫源於易”的謬論,盲目誇大周易中醫理論的影響,歪曲了中醫理論的本源,一時間牽強附會之說,捕風捉影之論甚囂塵上,使中醫變成了玄學。如 今竟有人打出“醫易”治病的幌子,用占卦為人診治疾病,還在廣播電視上介紹這方麵的所謂經驗,這種複古倒退的行為對中醫的發展是極為有害的。

隋 唐以前之醫家,其著作基本不談易,考查《靈樞》、《素問》、《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脈經》、《針灸甲乙經》、《肘後備急 方》、《小品方》、《劉涓子鬼遺方》等隋唐以前醫書,沒有一本書提到《周易》或引用《周易》之語。隋唐以後,某些醫家始援易入醫,自隋唐至宋的醫家,在他 們的著作也隻有一些零散的醫易言論,如巢元芳用《周易》八卦配合方位來表示邪氣的陰陽剛柔,僅此而已。孫思邈並未說過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的話,隻是在《千金要方》卷一“大醫習業”說“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髒六腑、表裏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範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在這裏孫氏提的是《周易》六壬,將周易是視為卜筮之書,不與醫學著作相提並論,而與陰陽祿命、諸家相法、灼龜五兆列在一起,其用意非常明確。而且在兩千金方中再也沒有看到易醫關係的論述。王冰注《素問》引《易》原文以釋醫也隻有20處。到明代張景嶽則提出“醫易同源”的學說,他說:“《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含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他說的醫、《易》同源,是同在陰陽變化而已。其後有有人將“醫易同源”附會為“醫源於易”。所謂“醫源於易,的“易”是指《周易》。縱觀中醫發展史,事實並非如此,眾所周知,現今所說的《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 經》為卜筮(卜卦)之書,大約成於西周末或東周初,用於占筮,周人以其中卦象、卦辭和爻辭推斷人事吉凶。《易傳》乃解經之文,有一定的哲學原理。其哲理基 於《易經》之卦象衍繹而成。《易經》主要由卦象、卦辭和爻辭組成,可以說與醫學毫無關係,而《易傳》則有談到陰陽、精氣等哲學範疇,因此,提倡“醫源於易”者則認為中醫古籍《素問》《靈樞》中的陰陽學說,直接來自先它成書的《周易》。其實這種論調從表麵上似乎很正確,無懈可擊,所以迷惑很多人,但認真去考查,這種觀點是毫無根據的。鼓吹“醫源於易”者所犯的錯誤在於將《易經》和《易傳》的成書時間混為一談,前提一錯,其後所得的結論全錯。因此,“醫源於易”是一種誤導,也是對中醫理論本源的歪曲。要證明“醫源於易”的錯誤,我們必須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一、《易傳》的成書年代:《易傳》共710篇, 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係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這些文章並非一人一時之作,分別寫成於戰國 末年至西漢初期,是當時研究易經的人用當時的哲學原理來闡發和解釋《易經》的文章,叫做“注”或“傳”,這類文章很多,這類“傳”都是單獨流行的,並未成 集,也不附於《易經》之中。到了西漢初期,漢儒將與儒家學術有關的解《易經》之“傳”文選出710篇附於《易經》而稱為《易傳》,猶如羽翼 故又稱《十翼》。所以西漢前所稱之《周易》或《易》,特指《易經》。自漢儒將解經之《十翼》合入六十四卦經文後,則”“並行,因而西漢以後所稱之《周易》或《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

二、 《靈樞》《素問》的成書年代:《靈樞》《素問》是中醫理論的源頭。此二書約成於東漢中後期,並非《漢書藝文誌》所載的《黃帝內經》,其中的某些篇章可能取 自《漢書藝文誌》所載的七部醫經,而七部醫經之文又源於先秦。因此,《靈樞》《素問》是東漢以前中醫理論集大成之書。也就是說,中醫理論在先秦時已經形 成。

三、精氣、陰陽學說出現的年代。

   從文獻記載來看,“精氣”首見於《管子》一書,《管子》中的《心術》上下、《白心》、《內業》《水地》等篇,以精氣為中心,構成統一而獨立的精氣思想體係,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論述精氣的著作。

    陰 陽的概念大約形成於西周末年,當時人們已開始應用陰陽來分析、闡釋一些難以理解或不能直接觀察的複雜事物變化的機理。春秋時,陰陽學說已被用於各個領域, 在《左傳》和《國語》中有很多事例。《孫子兵法》老子《道德經》《管子》等書都有陰陽內容。這就說明,在《易傳》產生前,精氣、陰陽學說已形成。

我 們清楚以上三個問題後,就可以分析“醫源於易”的錯誤了。首先,《易經》中是沒有陰陽思想的,到戰國末期及西漢初期,易學家利用當時的陰陽學說來解釋《易 經》筮法中的變化法則,從而將陰陽思想附會於《易經》中。而中醫引用陰陽較《易傳》為先,例如:《左傳·昭公元年》記載秦名醫醫和在為晉侯診病時開始將陰 陽概念應用於醫學理論之中。《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扁鵲用陰陽的對立給人解釋病情。在醫和和扁鵲熟練地運用陰陽學說的時候,《易傳》還沒有寫成呢。其 次,再從《靈樞》《素問》內容來看,精氣、陰陽、五行之說貫串始終,其精氣學說源於《管子》、陰陽之說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陰陽哲學,五行之說則源於《尚 書》《管子》等書,而《易傳》不載五行之說。此外,《靈樞》《素問》所論有髒腑、經絡、腧穴、病因、病機、 病證、診法、治則、針具及刺法等,更與《易傳》無關。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醫源於易”的觀點是錯誤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