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調理脾胃防百病
新西蘭注冊中醫師公會
“調理脾胃”是中 醫的術語,也是中醫的一種保健方法。通常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防,第二個層次是治。防的層次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治的層次則是醫師的職責。中 醫的“脾胃”是一種功能性概念,不是指具體的器官,這與西醫脾胃的概念不同,其原因與古人對人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之間的關係認識不足有關。從中醫古籍記載 來看,在2000多年前,醫學解剖是古人認識人體結構最直接的方法,古人通過解剖,看到了心、肝、脾、肺、腎等器官實體,而對這些器官的生理功能的認識則是通過兩種方法獲得的,一種是通過肉眼觀察歸納出髒腑的功能,如“心主血脈”、“肺司呼吸”等等,但對於髒腑眾多的功能是難以通過解剖目測直接獲得的。所以,古人又借助了“司外揣內” “以象測髒”的方法,從人體的一些外在的生理現象及病理表現去推測它們與髒腑的內在聯係,並將這些外在表像歸納劃分為各髒腑的功能,這就形成了中醫的“藏象學說”。因為通過“司外揣內” “以象測髒”的方法所獲得的許多髒腑功能與髒腑的的實際功能是不相符的,往往會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例如“心主神明” “脾主運化”“腎主生殖”“肝調情誌”等,造成了中醫髒腑的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分離的現象,中醫的這種髒腑概念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西醫進入中國之前。自從西醫進入中國後,中醫發現了古人的髒腑理論中有些是結構與功能不相符,為了與西醫的五髒進行區別,因而將中醫的五髒看成是各種不同的生理活動的功能單位。
西醫的“脾”是人體的一個免疫器官,西醫的“胃”也隻是一個消化器官,而中醫的“脾胃”則是一個功能性單位,具有多種生理功能。中醫“脾胃”的功能如果從西醫的角度去理解的話,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麵:1胃腸道的的所有功能(運動功能、感覺功能、分泌功能、屏障功能、排便功能等),這一功能中醫稱為“胃氣”,對正常人來說,胃氣充足是機體健康的體現。2物質代謝功能(包括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能量代謝、水液代謝)。3免疫功能:包括兩方麵,一是胃腸道局部的免疫功能,另一個是全身整體的免疫功能4脾胃是人體“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與大腦之間有一個由三級神經係統(腸神經係統、植物神經係統、中樞神經係統)以及胃腸道激素共同組成的一個雙相調節網絡,叫“腦-腸軸”,大腦可以通過“腦-腸 軸”調節胃腸道功能,胃腸道的變化也可以影響大腦的功能。“脾胃”能通過消化吸收以及物質代謝功能,從食物中吸收和利用各種營養物質,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 動,明朝的李中梓將“脾胃”稱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另外,“脾胃”還能提供營養物質營養免疫係統,增強全身的免疫功能,所以,東漢的張仲景提 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論。由於“脾胃”的這些功能對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人體受到某些因素的作用導致“脾胃”功能減弱時,就 會導致上述功能紊亂而發生多種疾病,所以元朝的李東垣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1、不良的情緒反應:不良的情緒反應往往是由不良的社會因素(如經濟條件差、人際關係不協調、家庭不和睦、工作壓力大、家庭的不幸事件等等)和不良的心理狀態(孤僻多疑、妒嫉偏激、怨恨恚怒、虛榮)引起。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表現,緊張、恐懼、失望、焦慮、煩惱、抑鬱、憂傷、孤獨、悲觀、怨恨、憤怒、絕望等。過度或持久的負性情緒反應,可以幹擾高級神經中樞的正常活動,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和胃腸激素分泌紊亂,然後通過“腦-腸軸”的介導,引起胃腸道運動障礙和胃腸道的感覺異常而導致脾胃虛弱。
2、不良的生活方式:①不良嗜好:吸煙、喝酒、咖啡、濃茶對胃腸道粘膜有損害作用。②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不節(暴飲暴食、節食減肥)、飲食偏嗜(喜歡辛辣、煎炸、燒烤、生冷的食物)、飲食不潔(食物不潔或餐具不潔易導致幽門螺旋杆菌(HP)感染)這些因素均可以引起胃腸運動障礙。③不合理的飲食結構:膏粱厚味,肥膩或味道濃厚的食物,例如過多的脂肪、蛋白質等易使胃排空延緩,也可導致胃腸運動功能障礙。④不規律的作息:勞累(體力和腦力)、熬夜也可以影響高級神經中樞的活動,然後通過“腦-腸軸”的作用導致脾胃失調。⑤缺乏運動或運動不當,可使胃腸道血液循環障礙而影響胃腸道功能。⑥濫用藥物,亂服“補品”:濫用阿司匹林、糖皮質激素、抗生素和亂服“補品”可損傷胃粘膜,引起胃腸道運動障礙和胃腸道的感覺異常而導致脾胃虛弱。
以上這些因素可以是單方麵的作用,也可以合而為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當社會因素和不良心態引不良情緒反應時,會幹擾高級神經中樞的正常活動,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和胃腸激素分泌紊亂,然後通過“腦-腸軸”的介導,引起胃腸道運動障礙(胃腸道張力下降,對機械性膨脹耐受性降低)及胃腸道感覺異常(對多種有害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如對胃腸激素及胃酸呈超敏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當受到外在因素(如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刺激性食物,吸煙,喝酒,細菌感染等)作用時,細菌感染等就會加重脾胃功能的損害。
脾胃功能虛弱以後通常可有下列表現:
1、消化不良的症狀:例如食欲減退,口淡無味,不思飲食、上腹不適、上腹脹、腹脹常於餐後加重,餐後飽脹、早飽、噯氣、惡心等。大便稀溏或先幹後溏。
2、身體虛弱的症狀:麵色萎黃、容易疲勞、肢體倦怠、常感精力下足、少氣懶言、頭暈、耳鳴、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
3、情緒和心理方麵的症狀:例如情緒低落,焦慮,抑鬱,恐懼等表現。還有一些人有疑病傾向,較為突出的是“恐癌”症,常常造成患者失眠。這些情緒和心理方麵的異常又可以通過腦-腸軸的介導加重。
這些症狀的出現,表明我們的脾胃功能減弱了,如果我們不引起重視,日久之後就會發生各種疾病。例如:1、胃腸道的運動功能失調:可以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等。2、胃腸道的屏障功能失調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潰瘍病、腸源性內毒素血症。3、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可以引起營養不良性疾病:缺鐵性貧血。4、物質代謝功能失調可以引起代謝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目前將這四種病稱為死亡四重奏。5、免疫功能低下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容易患感冒、兒童可以有反複呼吸道感染。
中醫的“脾胃”對人體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調理脾胃以健全和脾胃的功能對預防病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調理脾胃呢?可根據不同階段進行三級調理,I級:避免或者消除導致脾胃功能減弱因素,也就是說,在“脾胃”功能尚未虛弱時的調理。Ⅱ級:出現了脾胃虛弱的症狀時,要積極的找中醫進行調理。Ⅲ級:出現各種疾病之後,必須進行治療。下麵隻談I級調理,因為I級調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Ⅱ級和Ⅲ級則是醫生工作。I級調理是針對導致脾胃功能減弱因素來進行,關鍵做好兩大點:
一、調整心態,消除不良情緒:①逐漸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例如豁達開朗、樂觀自信、平和寬容、淡泊寧靜。②避免或設法消除引起焦慮、恐懼、抑鬱、煩惱、憤怒等不良情緒的因素。③盡量保持愉快的情緒。通常來說,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愉快的情緒可增強食欲和胃腸道功能。
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改掉不良嗜好:不吸煙、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濃茶。不濫用藥物,不亂服“補品”。
2、要合理飲食:①飲食有節(不要暴飲暴食、不要節食減肥)②飲食清潔(盡量在家裏就餐,預防幽門螺旋杆菌感染)③食不偏嗜:要求我們食物要多樣化,但食物多樣化不是一餐同時吃很多種的食物,而是
⑤製定健康的飲食結構:原則是“穀類(包括米、麵)為主,雜糧(玉米、小麥、高粱) 為輔,葷素搭配”。 主食(穀類)量每人每天300克-500克之間,這個數量可根據人體
⑥選擇適合的食物:原則是“胃喜為補”,人所吃的食物,進入胃腸後,如感覺舒服的,就
是“胃喜”的食物。凡是“胃喜”的食物,一是符合身體需要,二是易於消化、吸收。這樣
的食物,對身體就是有營養的。
3、適當運動:早晨和晚間應適度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健身活動。在此,提倡有養運動),有氧
代謝運動是指那些以增強人體吸入輸運以及使用氧氣能力為目的的耐久性運動。在整個運動過
程中,人吸人的氧氣,大體與需求相等.即達到平衡。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
續時間較長;如慢跑、快步走、健身操、遊泳等。
4、作息規律:工作、學習、勞動的時間要有規律,不能過勞,要安排好休閑時間。每天起床和
入睡時間必須規律,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成人每天7~9個小時,有條件時,可以午
睡1~2小時。每天最好在晚上11點以前睡覺,次日早上7點鍾醒。
下麵我們來談談人們的一些飲食誤區,一是認為碳水化合物沒營養,多吃會引起肥胖,或
血糖升高,易患糖尿病。二是認為膽固醇對人體有害,因而社會上提倡所謂的“低糖、低脂、低鹽、高蛋白質食物結構”,認為這是健康的。實際上,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首先,我們要談的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現在通稱為“糖類”,目前的醫學上將糖與核酸、蛋白質並列為生命體中最重要的3種生命物質。糖對人體具有很重要的營養作用和生理功能。
①氧化供能作用:糖通過氧化可以放出大量的能量,人體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供應。
②保護大腦的作用:大腦所需的能量唯一的來源是由糖的無氧酵解,缺乏糖會影響大腦的功能。
③糖是構成人體組織結構的重要物質,並參與多種生理活動的調節。
④提供碳源:糖的結構中含有碳,為蛋白質、核酸、脂類的合成提供碳源。
⑤協助脂肪氧化產能:如果糖的攝入不足,脂肪就不能徹底氧化產能。
⑥節約蛋白質作用:當膳食中供應充足時,不需要用蛋白質來供能,可以避免蛋白質的消耗。
⑦糖類所含的膳食纖維促進腸蠕動,排出腸道毒物,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增強腸道免疫功能。
但 是,無論是碳水化合物還是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過多,都會變成脂肪在體內儲存。食物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在體內更易被利用,食物脂肪更易轉變為脂肪儲存。近年來 肥胖和糖尿病發病率明顯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由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並不是糧食吃得多,而是其它食物特別是動物性食物和油脂吃得太多了。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膽固醇的問題,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內源性的,主要是由肝髒合成,是人體內膽固醇的主要來源;二是外源性的,即機體從食物中吸收而來。 膽固醇的生理意義可歸納如下:①參與細胞膜和神經纖維的組成;②內分泌腺合成類固醇激素的原料,如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③在人體內形成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轉變成維生素D;④形成膽酸鹽乳化脂肪,促進脂肪的消化;⑤啟動T細胞生成IL‐2;⑥有助於血管壁的修複和保持完整,若血清膽固醇含量偏低,血管壁會變得脆弱,有可能引起腦出血。外的一些研究顯示,膽固醇水平過低可能影響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性格改變,也可能使發生某些惡性腫瘤的危險性增加。 但是過多地攝入膽固醇,可引起血脂水平升高。近年研究表明,自身脂肪代謝對血中膽固醇的影響要遠大於膳食中膽固醇攝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