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輪泊靠聖馬丁島(圖1-3,St. Martin)。碼頭上的島名是荷蘭文拚寫。小島麵積僅33平方英裏,大概1/3屬於荷蘭和2/3歸法國,卻共用一麵島旗(圖4)。法國人挺小心眼的,像從前的土老財一樣,老盯著自己那院子裏的柴禾會不會被人順了。這地頭法國已經占了三百多年了,可還讓一舊軍艦(圖5)千裏迢迢跑這裏刷存在感。不過值更的水兵挺帥氣和親民的,不時有遊輪上的大媽路過要按標準姿勢叉起兩個手指靠上去合個影。看來全世界的大媽都有同樣的嗜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港灣裏微風拂起一派祥和怡人的氣息(圖6-9),可是加勒比海的颶風有時不甘寂寞地要光顧這座小島,並在岸上挾風帶浪地留下一些紀念品(圖10),提醒人們大自然是需要被敬畏的。
11
12
13
14
15
16
法荷兩國轄區邊界不設關卡,可以自由穿行然而各有千秋。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國治下有一天體海灘,人多勢旺,宜男宜女,可是不宜拍照。而在荷蘭區亦有一網紅海灘(圖11-16 ,Maho Beach)。人戲稱之為"剃頭海灘"。皆因機場跑道始於海灘至不遠的山邊,受限於跑道長度,飛機降落時需提前貼近海平麵,從沙灘戲水者頭頂掠過,猶如剃刀臨頭,蔚然成一有刺激感奇景。遊客多聚此一睹為快,捎帶在海水裏泡泡,兩美俱得。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月九日,遊輪泊於此航程中的第四個港灣-聖盧西亞(St. Lucia),一個被熱帶雨林複蓋的隻有不到20萬人的小島,在1979年獨立成為英聯邦國家。而這個國家唯一能引世人注目之處恐怕就是它的自然風光(圖18-22)。島上除海邊有些許平地之外皆為山巒,山上的風雨總是不期而至,幾分鍾後又是豔陽當空。圖25是拍“加勒比海盜”的外景地之一。恐怕從前的海盜也確實喜歡這種遺世獨立的小島。
路邊人家用一大鍋在烤粉狀的物體,打聽一下,那是從木薯(Cassava)榨出的澱粉,烤幹了就是當地人的主糧,當然也可以出售(圖24)。門外石頭上擺了幾個椰子和可可果,也是生意。當然他們不會被"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那種宏圖巨願所困擾。安於天命也是一種生活。
讀書時有一次和一位係裏的老教授閑談,談到新老強權的一些作為,他曾評說:英國人很有遠見。我理解是英國人在數百年身曆日不落帝國盛衰過程中熬出了獨有的審時度勢功力。從上世紀初,英國人很精明地算計著實施政治正確,應勢而為地陸續在世界版圖中抹去了許多前殖民地的印記,甩掉了日漸燙手的老帝國遺產。現在在那些前殖民地,看到的就是一幅陳舊的百年老照片。現在我知道50 -70年代西方人在中國旅遊時是一種什麽感覺了。
想起中國的一句世態點題:“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裏。”這個世界的勢力角逐也循這一腳本在重複上演,隻是演員和台詞換了。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遊輪抵達第五個港口,巴巴多斯(Barbados)的首府Bridgetown。因其地處加勒比海最近非洲大陸的位置,這裏一度是17-18世紀奴隸貿易的重要周轉港口。1966年成為獨立的英聯邦成員國。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曾經在附近的加裏森小鎮(Garrison)有一私宅(圖28-29),附近是一華盛頓當年常光顧的咖啡館(圖30)。城裏頗多舊建築(圖片31-33),加上殖民年代留下的跑馬場(圖34)。這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久遠的某個時光中,時間在這裏都放慢下來,按巴巴多斯的節奏運轉。在路邊走進巴巴多斯的國家博物館,想買一罐汽水,誰知道小賣部的店員花了15分鍾還沒有完成唯一在我前麵的顧客的收款。而那家小博物館恐怕都不用15分鍾就可以走完,我在我在耐性耗完之前放棄用汽水解渴的欲望。
有意思的是街上的房子均無門牌編號,識別房子用顏色為記(圖35)。不時看到居民在自家的門前擺賣青菜水果,一副閑適安逸氣派(圖36)。但街上還算幹淨,並沒有到處塗鴉的破敗景象。所以警察局安靜得像座小廟一樣(圖37),想來島上無治安不靖之虞。難怪我的一位來自前英屬圭亞那的舊同事,退休前在巴巴多斯建一所房子,按他誇張地描述,在這裏生活像國王一樣,輕鬆,不知時光。我聽了,猶豫了一下向他確認,你是說像酋長(Cacique)吧?他咧嘴大笑。
38
39
40
41
42
像其他的加勒比海國家一樣,巴巴多斯經濟倚仗旅遊業,它也的確有吸引休閑者的資本,整年都有適合下海遊泳的溫度,且海水清徹,海灘綿長,白沙幼細,一派讓人留連忘返的景致(圖38-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二月十一日扺達此行的第六個港口,聖基茨和尼維斯(St. Kitts & Nevis)。這是麵積隻有100平方英裏,人口約5萬的小島國。曾經是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殖民的第一塊跳板。1983年獨立為英聯邦國家。除了陽光沙灘之外,離港口半小時車程有一英國在十七世紀建立的硫磺石山要塞(Brimstone Hill Fortress),現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要塞雄踞山頂,俯瞰四周山野村鎮和海麵(圖48-54),易守難攻。1782年被數千法軍圍攻一個月才陷落。法國人還是有紳士之風地允許要塞守衛者不受屈辱地撤離城堡。一年後,根據凡爾賽條約,英軍重占此要塞。1966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曾造訪此地。不過那時硝煙已經消彌了多年了。現在登上要塞仍然感到它的險峻雄偉之勢。環顧四野,疾風勁草,有天地悠悠之感。
跟船轉悠了七天,挺自在的,但也有困擾人之處。雖說每天走不少路,然而天天去吃不同的套餐,結果把肚子撐大了一圈回家。幸虧我下一個旅遊計劃不是再跟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