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看天地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又見希臘,那有一片蔚藍色的海(1)

(2022-05-16 19:38:56) 下一個

這兩年,先後訂了去埃及,兩次去波羅的海旁邊的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兩次去俄羅斯的旅行團,然後因疫情緊張和戰爭而取消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種感覺挺令人沮喪的。

四月中終於找到到了走出來舒氣的時候了,就選希臘這個有濃鬱古風的地方。這是第二次來了,但大部分的行程都安排在愛琴海上,去那些我期望踏足的島上,指望用帶著世紀遺韻的愛琴海中的海浪清風可以拂洗去這兩年堆積起來堵心的鬱悶。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入雅典,一人行天橋的造型很別致地向遊人致意,像待發的渡輪,像靜候的豎琴(圖1),自有不言而喻的寓意和祝願。傍晚走向憲法廣場,看看異鄉的剪影,是紓解也是樂趣。噴水池旁的少女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默然而笑,伴隨著追逐鴿子行影的小女孩,把一個遠離喧囂紛爭的人生維度拉近到身邊(圖2-3)。希臘議會大廈前的無名烈士紀念碑每小時一次的衛兵換崗很考驗那些儀仗隊員的平衡能力,因為他們每邁一步或摔手一次都需要保持在某個位置若幹秒。衛兵們肩扛二戰款的步槍和輟在鞋頭的一球瓔珞讓人覺得有點滑稽,以致於要一些不帶槍的漂亮女警察來增加必要的嚴肅感(圖4-6)。畢竟,這種儀式是為了銘記和致敬,而不是為了炫耀權勢和威嚴,圍觀者很隨意地吃著雪糕在幾步之遙看著衛兵們像木偶似地抬手踢腿。

圖7

圖8

圖9

圖10

在雅典瞎逛,不經意之間就在街頭巷尾看到各色古意盎然的建築或廢墟(圖7-9)。也許是擁有太多,也許希臘人也沒法攪動自己那團太濃厚的曆史,他們都懶得立個介紹牌。我走進圖7的小教堂裏有點心有不甘地問了教堂裏的執事,他雲淡風輕地說那是11世紀時建的。入夜,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的燈光依然照亮那片帶著千年謎色而沉默不語的廢墟(圖10)。明天,我將再次踏進希臘古文明的門坎裏。

走在街上,看到希臘人在夜裏舉著我看不懂的標語牌在示威。一問原來挑夜裏遊行示威是一種特色,盡管示威的對象多半不會在夜裏來傾聽呐喊聲,可是這裏的地中海氣候,夜裏比白天涼快得多,於是現代希臘人選用舒服的環境條件來表達異議和抗爭。這迥然不同於他們的祖先習慣在沙場上用劍盾與戰車作為談判語言的傳統。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圖19

雅典朝雨浥輕塵,陰霾中景色難免晦暗。希臘把奧林匹克運動(圖11,首屆奧運場)和亞曆山大(圖12的塑像)的征戰同列為民族世襲的榮耀和不可複製的驕傲。而希臘古文明留下更為經典的傳奇是雅典衛城上的那幾座殿堂。公元前五世紀落成的帕特農神廟、雅典娜神殿,厄瑞克忒翁神廟匯集了古希臘文明借建築藝術向世界展示的精巧和宏大。那些高達十幾米的多利克廊柱無不被後世奉為莊嚴和尊榮的必備裝飾。人們至今也無法解讀25個世紀前的希臘人把多少奧秘鑲砌進他們的文明中。據說帕特農神廟中的地板看似平坦寬闊,其實中間比邊緣高了13厘米,兩千多年前的希臘人居然已經能在宏大的建築中演繹出這種現代工程視覺效果。後來的羅馬帝國繼承了這一文明,在衛城邊上建起的劇場(圖19)可以不借任何裝置把舞台中表演者的聲音送到寬大的觀眾席中。

 

圖20

圖21

圖22

圖23

圖24

重入衛城依然有如入聖殿的崇敬之感,雖然裏麵的許多實物已經湮沒在戰亂與災害中,人們仍然收集和複製了一些片斷,試圖重新串起文明斷裂的殘片。圖21-22就是帕特農神廟東西門楣上的複原雕像。雖然說希臘神話裏的眾神不受拘於人間倫理,老愛從心所欲地演繹些凡人認為是不堪的故事,人們依然把他們的傳說活化出來。圖23-24的石像展現出古希臘技藝的極致,那種用大理石表現出來飄逸輕柔質感使人懷疑石頭的自然屬性是否有誤。仔細端詳那些宛如真人的雕像,他們臉部和肢體精妙地呈現出七情六欲各色儀態,就有恍若置身於那些古老傳奇中某個意境的感覺。

 

圖25

圖26

圖27

圖28

意猶未盡地從神遊回到人世間,看到街道櫥窗裏的雕塑複製品(圖25-26)還能勾起一種令人流連的感覺。夜雨中的雅典小街(圖27-28)還是一片安靜祥和。順帶說說,我的防水衣和背包上的雨滴幹了,留下是點狀的塵垢。街上的車身也多披著土黃色的塵埃。可見雅典的塵土之盛,據說那是很不安分的北非的沙塵越海而來的留下的印記,看來它們比那些揮舞阿拉伯彎刀的騎士們更容易踏進這片土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