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拚到老

在字句裏看過去現在和未來
個人資料
chunfengf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朝比楊貴妃還有魅力的女人是誰?(轉載)

(2013-08-31 17:08:21) 下一個
    往事導語:楊貴妃與梅妃成了並立於玄宗後宮的兩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潔;楊玉環如一株牡丹,豐腴嬌豔。這倆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靜一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已過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經分出楊玉環和梅妃的高低。 


  今天的人們大多知道楊貴妃,而知道江采蘋的人恐怕不多。其實,楊貴妃和江采蘋是唐玄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對勢均力敵的情敵。

  江采蘋,即梅妃,出生於福建莆田江東村,父親江仲遜是個詩書滿腹的秀才,同時也是個懸壺濟世的醫生。江采蘋是家中獨生女,她聰慧靈秀,能詩能文,9歲就能背誦許多詩歌名篇,15歲時即已寫得一手好文章,所寫的八篇賦文,更在地方上傳誦一時,是當時有名的才女,被譽為福建第一個女詩人。

  多才多藝的江采蘋,不僅長於詩文,還通樂器,善歌舞,而且嬌俏美麗,氣質不凡,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
  適逢玄宗開元盛世,唐朝國家興盛,四海升平,內有賢相,外有名將,一派昌榮之景。這時,深受玄宗寵愛的蕭淑妃不幸離開了人世。唐玄宗極重夫妻之情,雖有後宮佳麗數千人,卻對蕭淑妃情有獨鍾。蕭淑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勝悲痛,日見憔悴。唐玄宗在萬分思念下,很想找到另一份寄托。

  有個叫高力士的近侍宦官,看到唐玄宗悲傷的樣子,自然憂心忡忡,擔心玄宗從此一蹶不振。於是,他力勸玄宗征選天下絕色多情美女,來改變悲傷心境,重新振作起來,玄宗采納了他的建議。高力士奉旨挑選秀女,親自出使閩粵,發現了剛剛及笄的江采蘋,他疑其為天人,如獲至寶。隨即把她帶進了宮中,侍候玄宗皇帝。

  當時江采蘋雖是淡妝輕掃,仍難掩如花容顏,她溫柔文雅的言語,優美大方的舉止,是一杯清香醇鬱的茶,霎時就擄獲了玄宗皇帝的心,玄宗對她疼愛有加,將當時眾多的後宮佳麗視為塵土,專寵江采蘋一人。

       梅妃比楊貴妃進宮早19年之多,她纖麗秀雅的風格令玄宗由衷敬佩,為之傾倒。恬靜嫻雅、端莊明秀的江采蘋,從小就喜愛和她一樣淡雅的梅花,玄宗皇帝因此封她為“梅妃”,並在她居住的宮中,種植了各式各樣的梅樹,每當梅花盛開,便與梅妃流連花下,賞花賦詩,其樂融融。 

  然而,當豐滿、冶豔,渾身散發嬌情媚態的楊貴妃出現之後,玄宗開始目眩神迷。

  楊貴妃與梅妃成了並立於玄宗後宮的兩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潔;楊玉環如一株牡丹,豐腴嬌豔。這倆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靜一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已過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經分出楊玉環和梅妃的高低。十幾年他麵對孤芳自賞、清雅高潔的梅妃,現在已經審美疲勞了,不免有些意興大減。而突然出現的楊貴妃,不但豐滿的體態充滿了性感,楚楚動人,還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潑的性格,就像一團熾熱的烈火撩撥著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這樣,楊貴妃與梅妃自然展開了明爭暗鬥。一個要死守“陣地”,一個要占領“陣地”,戰鬥異常激烈。而她們的戰鬥,開始表現出來的是一篇篇有感而發的詩文。我們先看梅妃寫的一首詩:

  撇卻巫山下楚雲,南宮一夜玉樓春;
  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

  這首詩中,表麵上讚歎楊貴妃的美貌,其實際上是在諷刺她原來是唐玄宗的兒媳,不顧人倫,從壽王府中轉入皇宮,竟然鑽進了公公的被窩,還迷惑皇帝,耽誤朝政,並譏嘲她如月般的癡肥。其實,當時梅妃說的都是事實。楊貴妃讀罷,立即反擊:
 
  美豔何曾減卻春,梅花雪裏減清真;
  總教借得春風草,不與凡花鬥色新。


  詩中的含義是說梅妃瘦弱不堪,而且也受寵得過頭了,哪能與新春的鮮花爭奇鬥豔呢!唐玄宗沒有為梅妃的詩鼓掌,卻為楊貴妃的詩叫好。楊貴妃的美,是另一種不同的風情,媚惑了唐玄宗,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轉移到了楊貴妃身上,漸漸冷落了梅妃。梅妃的愛情也從此陷入了困境。在受到了冷落的同時,還要承受楊貴妃時時在玄宗麵前的數落和誣告。後來,梅妃終於被迫遷入上陽東宮,過著和冷宮一樣的淒清生活。

    這時的楊貴妃,把她的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以及八姐秦國夫人全都招來了。她們四個就像四株香花,團團環繞在唐玄宗四周,粉白黛綠,奇幻萬千,使得垂垂老矣的玄宗青春煥發;她們又像四隻蜜蜂,在唐玄宗的身上,像采花粉一樣,吸取唐玄宗的“精華”。唐玄宗終日與她們周旋嬉鬧,無暇顧及朝政,更把上陽東宮的梅妃忘到了九霄雲外。
 
  然而,畢竟梅妃和楊貴妃風格不同,味道也不一樣,一個“葷”,一個“素”。唐玄宗過度香豔之後,不由思念淡雅。一段時間後,唐玄宗不曾與梅妃見麵,心裏就時不時想起梅妃,想起梅妃的樣子。一個梅花綻放的季節,唐玄宗漫步梅園,睹花思人,泛起一股似水柔情與刻骨相思,心中暗生一絲悲涼,一種愧疚,一種和梅妃相見的欲望。一天晚上,唐玄宗怕楊貴妃知道,借口身體不適,沒去楊貴妃宮中,獨宿在翠華西閣,密遣一貼身小太監,用馬把梅妃馱來敘舊。

  “既然是陛下寵召,為何要深夜暗中而來?”“堂堂一國之君,為何如此怕那個肥婆?”梅妃雖然心中覺得窩囊,卻不忍讓玄宗久等,還是乘馬來到了翠華西閣。一雙舊日鴛鴦又相擁在一處,說不盡的纏綿,道不盡的悱惻。

  這事還是被楊貴妃知道了。楊貴妃不待宣召,到翠華西閣推門而入,劈頭問玄宗:“你把梅精藏在何處?”玄宗假裝若無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陽東宮嗎?”楊貴妃見唐玄宗賴賬,話題一轉,說:“何不宣來,我們一同到驪山溫泉享樂一番!”說得玄宗支支吾吾,不知所措。楊貴妃裝出一副正經的樣子說:“這裏亂七八糟,床下有婦人金釵,枕邊留有餘香,這夜是何人為陛下侍寢。為何歡睡到日出還不上朝,陛下可去麵見群臣?”她竟然說,妾要留在這裏,等唐玄宗上朝回來。

  唐玄宗惱羞成怒,氣急敗壞,臉色已經鐵青,但他卻不大嚷大叫,就以蒙頭大睡的方式反抗。楊貴妃畢竟聰明,也怕事情鬧僵,無法收拾。她拿出看家本領,裝癡賣嬌,哭鬧了一番,然後憤憤而去,回娘家去了。楊貴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念,派侍使把她接回宮中,據說接了三次才接回來。

  當然,唐玄宗有時舊情難忘,常懷著一種憐憫和補償的心理對待梅妃。有次唐玄宗嚐荔枝時,又憶起梅妃,就派人送去一串珍珠,梅妃見珍珠,觸景生情,無限傷感,即寫了一首詩,夾在珍珠裏退還給玄宗。詩雲: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此詩人稱《一斛珠》。流光易逝,青春不再,梅妃在上陽東宮已經度過了10年寂寞歲月。她不知道玄宗的心目中,是否還有她梅妃的一絲影跡。她想,如果皇帝舊情不忘,梅妃就有一線希望。於是,她寫成一篇《樓東賦》,來陳述心中的許多感慨。  

    玉鑒塵生,鳳奩杳殄。懶蟬鬢鬢之巧梳,閑縷衣之輕練。苦寂寞於蕙宮,但疑思於蘭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乃花心恨,柳眼弄愁,暖風習習,春鳥啾啾。樓上黃昏兮,聽風吹而回首;碧雲日暮兮,對素月而凝眸。長闥深扃,嗟青鸞之絕信;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遊。憶昔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燕,陪從宸旒。奏舞鸞之妙曲,乘益鳥仙舟。君情繾綣,深敘綢繆。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無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氣衝衝,奪我之愛幸,斥我於幽宮。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朧。度花朝與月夕,羞懶對乎春風。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屬愁吟之未盡,已響動乎疏鍾,空長歎而掩袂,躊躇步於樓東。

  這首賦寫了她在上陽東宮的淒慘心情,抒發了她對玄宗,對貴妃的不滿和對新生活的向往。然而,不但於事無補,還差點被殺。如果不是觸動了玄宗的愛憐之心,恐怕她當時就在楊貴妃的挑唆下,命歸黃泉。

  在這場愛情的爭奪戰中,楊貴妃那一方是人多勢眾,風頭正盛;而梅妃這邊則人單勢薄,已經徹底敗下陣來。之後,“安史之亂”爆發了,唐玄宗攜楊貴妃逃往西南,後來,楊貴妃被逼死在馬嵬坡。被留在宮內的梅妃為了不讓叛賊汙辱,也為負心於她的玄宗保住清白之身,用白布將自己層層包裹,跳下古井而香消玉殞。

  1000多年過去了,家鄉的人們仍然懷念她,稱為“祖姑皇妃”,並修宮造像以供祭,宮名就叫“浦口宮”。該宮雄偉壯觀,八根大石柱支撐著巨大的頂棚鬥拱結構,神龕護欄鏤空木雕,極為精美,吸引了不少遊人前往瞻仰。舊時興化府衙門口的對聯寫道:“荔枝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文章來源:中新網論壇 作者: 福寧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雨煙塵' 的評論 :

多謝心雨一番用心的評價!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薔薇大花' 的評論 :

說得很有道理!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楊玉環有幾大特征讓李隆基欲罷不能:
1. 皮膚很細膩;有點像美國黑人的皮膚。
2. 如大花所說,才藝(樂器和歌舞)讓玄宗很欣賞。
3. 願意和她的姐妹分享李隆基。
4. 比較有情調。譬如和安祿山打情罵俏,讓自己的男人看在眼裏,充分展示女人的美麗和吸引力。
5. 楊玉環是李瑁的女人,讓李隆基有點亂倫的快感。
6. 楊玉環從正史來看不是一個好女人,但是從籠絡男人的心來看,是一個有魅力的女人。她知道李隆基是一個舞蹈和音樂迷,就在這方麵下工夫,李隆基指揮“霓裳羽衣舞”,親自作曲,過足歌舞癮。

要穩住帝王之心,不能光靠色,還要靠手腕和才藝,以及女人的嫵媚、氣質和夫妻之道。嗬嗬,多謝藍蟹探討。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網網名' 的評論 :

多謝網網來看!
心雨煙塵 回複 悄悄話 縱萬種風情賢才, 終為過眼雲煙,梅花竟落閑池,噓歎紅豔黯然空飄零。

落淚在風風文筆飄逸過的情仇恩怨裏。。。

嚴重向蘭兄的“楊玉環體胖植物靜電說”靠攏,看來蘭兄一定是喜歡纖枝細葉,有直、交流電流動電荷的風情內涵的女人。
薔薇大花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風風的介紹。我還真的沒聽說梅妃。,去過西安,同意蘭蟹兄,但楊貴飛一定有她獨特之處吸引唐太宗,我想她的才藝一定非凡超群。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雖然楊玉環是四大美女--閉月,羞花,沉魚和落雁--中的羞花,按今天的標準, 她不是一個美女, 太胖。根據史書, 楊玉環羞的是隻有含羞草。含羞草“羞”於見人,是由於植物電的緣故。楊玉環體胖, 多靜電, 因此"羞花"效果明顯。這隻是一個自然現象。
網網名 回複 悄悄話 Many thanks for sharing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