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九和大美人坐上車,一行五人離開地壇。很快驅車上了和平裏西街,過北護城河,右拐上了安定門東大街。一路往西,過安定門西大街,德勝門東大街、德勝門西大街,接著左拐上西直門北大街南開,一路過西直門南大街、阜成門北大街、阜成門南大街,在複興門處右拐上月壇南街西行。不久右拐駛入南禮士路北行,車很快停在月壇東天門前。
大美人知道,月壇的破壞和占用情況一點也不比地壇好到哪裏去,所以在車上,很快開始介紹起月壇的前世今生起來。
根據《欽定大清會典圖·卷十一》記載,“月壇,在阜成門外西郊,當都城酉位,製方,東向,一層。方四丈,高四尺六寸。壇麵甃金磚,四麵出陛,皆白石,各六級。壝東門內鼎爐各二,東門外北瘞坎一,鐵燎爐一。北門外正北鐵燎爐一。南門外之西神庫三間,東向。神廚三間,北向,均一出陛,各三級。井亭一,四麵閑以朱欞,北向。垣一重,門一,東向。南角門一,通宰牲亭。宰牲亭三間,垣一重,門一,東向。壝南門外為祭器庫、樂器庫,各三間,聯簷通脊,均北向。東南隅井一。壝東門外之北為具服殿三間,南向,一出陛五級;左右配殿各三間,東西向,一出陛,皆三級;周衛宮牆,宮門三間,左右門各一,均南向。西北鍾樓一。”
已經去過了幾個公園,其中包括明清皇帝老兒於春分祭日的日壇,夏至祭地的地壇,冬至祭天的天壇,那在秋分呢?則是祭月的月壇,即是大家正在前往的月壇公園。
月壇,即夕月壇,是明清兩代的皇帝老兒,於秋分日,祭祀夜明之神——月亮以及諸星宿神祇處。清朝滅亡前,月壇就被廢棄。抗日戰爭時期,月壇成為日軍駐地,所以月壇區域的古樹被砍光了。解放後,對壇區古建築進行了維修,並把原壇區南邊一塊60畝果園,並入月壇,才成為現在的規模。
破“四舊”時,門和殿的屋頂裝飾,譬如獸吻、蹲獸、垂戧獸等,都被毀壞殆盡。安置在壇區的銅鍾、銅鍋、鐵缸、大石屏回爐的回爐、砸毀的砸毀。壇牆幾乎所剩無幾。後來北京政府派遣了警衛部隊在此駐紮,才使得古建築殿院遭受到的破壞不十分嚴重。還有一個事,現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正在施工,正在祭台外建一座電視發射鐵塔,將讓祭壇的視野,受到不小的製約。另外,除了具服殿和鍾樓外,祭台、神廚、神庫、宰牲亭、樂器庫、祭器庫等處已被電視台占用。
因為沒有了圍牆,所以月壇用地被周圍居民蠶食。也有一些場所,譬如具服殿、鍾樓等已經被不同單位占用,情形跟地壇現狀類似。電視發射台已經在內壇原圍牆的牆腳處,建了一圈鐵欄杆。
目前,月壇的東天門和北天門、鍾樓、神庫保存得較好,而內圍牆、東天門以北的光恒坊牌樓和外圍牆不複存在,夕月壇、宰牲亭、具服殿、祭器庫、樂器庫等,都不完整。譬如祭台壝牆上的西、南欞星門被拆除,北欞星門被水泥堵死,而東欞星門的門扉被拆除,裝上了鐵門。裏麵的祭台已被拆除,所以夕月壇也無台可看。不過哥哥也不要泄氣,接著聽聽各處建築的情況,也不枉今日此行。
夕月壇的祭祀之處是一層14米見方1.5米高的磚台,其表麵原砌築白琉璃瓦,清乾隆時改為金磚。台四麵各一出陛,石台階六級,而台被以一方形圍牆環繞。這座方壝牆周長九十四丈七尺,高八尺,厚二尺二寸,覆以黑琉璃瓦,於正東建一三開欞星門,其餘三方各設一開欞星門。其中門楣、門閾、門柱為漢白玉石,門扉木質漆成朱紅色。
夕月壇建有正方形圍牆,覆綠緣青瓦,與祭台的壝牆之間形成內壇區。圍牆周長786米,設北、東二大天門,各3開間,單簷歇山綠琉璃瓦頂。兩門均為磚砌壁朱紅拱券門,門牆全長22米,門洞深4.5米,東天門為夕月壇正門。
東天門外正東方,建有柵欄門三座,還有一座照壁。北天門外有一座照壁,另外還有一座東角門。在月壇東北方有一座光恒街牌坊。牌坊兩側分列兩堵外圍牆,東側自牌坊東邊一直延伸到內圍牆東北角,構成外圍牆的東南隅,長二百六十丈;西側自牌坊西邊延伸到內圍牆的東北角,構成外圍牆的西北隅,長二百四十丈四尺。一條甬路從光恒街向南,轉向西再向南可到北天門。入門後,與內壇的神路相連接。神路向南後東,再折向北可到具服殿。來到壝南門外,可南至祭器庫,折向西可到神庫、宰牲亭等處。
鍾樓,為兩層,內有樓梯供人上下,重簷歇山綠琉璃瓦頂,每層每向開一拱卷門。原明代製黃銅大鍾,高3米重達2噸餘,存於大鍾寺,後被當作廢銅處理而銷毀。
具服殿,是一獨立院落,正殿麵闊三間,坐北麵南,單簷歇山綠琉璃瓦頂;左右配殿各麵闊三間,懸山黑琉璃瓦綠剪邊頂。院牆南設三門,磚石結構的中門,過木式方門,小歇山綠琉璃頂;左右側門,乃騎牆方門。
神庫院,獨立院落,神庫殿坐西麵東,正殿麵闊三間、深兩間,懸山綠琉璃瓦頂。配殿神廚殿,坐南麵北,麵闊三間,深兩間餘,懸山綠琉璃瓦頂。神庫神廚殿皆有一出陛三級石階進出。井亭,坐南麵北,四角攢尖黃琉璃瓦頂,麵闊一間方亭。院設一開東門為正門,另於院西南角設一開門,通宰牲亭。
宰牲亭,有一獨立院落,麵闊三間見方,懸山琉璃瓦頂,坐西麵東,院設一開東門。
祭器庫、樂器庫,無院牆,位於夕月壇壝牆南門外,各麵闊三間,深兩間,坐南麵北,聯簷通脊,懸山綠琉璃筒瓦頂。這些建築群的作用,跟其他壇類似,就不贅述。
夕月,在醜、辰、未、戌年於秋分日的亥時(晚上21點-23點左右),以夜明之神與五星、二十八宿共一壇,恭迎月亮出來。皇帝老兒親自舉行祭月儀式,即每三年皇帝老兒親祭一次,其他年份遣武大臣攝祭於夕月壇。如果祭月時,天氣不好,遇到風雨,則設小次(即小帳篷)於壇前,繼續完成整個儀程,而天子在鑾駕上設置的小次中完成夕月之禮。
雖然祭夜明之神儀程跟祭祀皇天上帝、大明之神和皇地祗神的類似,也包括鹵簿儀仗、樂舞和祭壇禮儀,但是規格較低,譬如祭天迎大明之神四拜,飲福受胙兩拜,送神四拜;祭夜明之神迎神、飲福受胙、送神皆再拜。另外皇帝老兒隻要在紫禁城齋戒兩日,每三年主祭一次。
飲福受胙中,福,指祭酒;胙, 指祭肉。一旦祭祀完畢,君臣與隨行人員,一起飲祭酒吃祭肉。皇帝先飲酒受肉,然後賜群臣祭酒祭肉。古人認為經過祭獻之酒及肉,已受神之福,故稱飲福受胙。
行飲福受胙之禮,在三獻之禮結束後進行,屆時按照司讚官朗讀的儀程,皇帝來到祭台的飲福之位跪下。奉爵官斟福酒,奉胙官奉胙,下跪進獻給皇帝老兒。皇帝接過爵和胙,向神位行三叩之禮, 起身站回原位,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禮,撤饌送神。飲福受胙之禮,隻有皇帝老兒主祭時才有,武將攝祭時,不舉行。
大美人不但在車上滔滔不絕地介紹,進了東天門,接著介紹。當讓警衛去通知管壇人員打開祭月壇的東欞星門時,也隻是揮了揮手,示意他們趕緊去,不要打斷她的介紹思路,可謂一口氣講完。見警衛回來報告,一切準備就緒,便拉著哥哥來到東欞星門,此時鐵門已經事先被打開。
通過東欞星門的鐵門,來到祭壇的壝牆內,董九看見,祭台已經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籃球場,臨時搭建的辦公樓,其他三座欞星門都失去門的作用,而殘餘的壝牆已經破敗不堪。
大美人見哥哥一臉失望,立刻安慰道:“祭壇區已經被中央電視發射台占用,所以月壇成為中央電視台的地盤,失去了憑欄懷古的意義。目前隻有南園是月壇公園的活躍部分。假以時日,月壇的核心部分總會得到恢複,哥哥不必介懷。”
“《欽定大清會典圖》裏,對京城所有的壇廟樓殿陵城等古跡,都有文字和插圖的記載,加上我國不乏能工巧匠,修建而恢複它們的本來麵目,不是什麽大問題。月壇內壇區,有鍾樓、神庫院和東、北兩座天門等處,保存得不錯,情形至少比地壇好一點,哥哥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董九被妹妹一席話感動了,覺得自己已經太幸運了,因為妹妹在百忙之中,抽時間陪自己參觀五壇,並一路給以詳細的介紹,雖然無緣一一參觀每處的樓台殿宇,但是已經親臨壇區,算很不錯了。
董九緊緊握住大美人的玉手,跟她咬了幾句耳朵,惹得大美人嬉戲不已,最後紮進他的懷裏說:“壞哥哥,一路上色心不死。人家是有夫之婦,怎麽可以不守婦道嘛?如果哥哥作詩一首,給今天五壇之遊園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妹妹就答應哥哥一個不太色迷迷的要求,怎麽樣?”
董九拉著妹妹,在夕月壇的壝牆內,漫無目的地溜達起來。雖然地麵殘留一些冬雪,但是絲毫不影響董九構思詩歌的心情,一邊走,一邊吟道:“攜手淑蒙遊五壇,祭天祈穀惹人歡。先農神側龍纏草,朝日牆頭雪作冠。方澤何須枯怨井,圓鍾應喜碎成丸。京城天地多遼闊,不似媚娘仁義寬。”
大美人聽完,雙手攬著董九的脖子問道:“妹妹一旦承接大統,哥哥就做妹妹的總理大臣,好不好?妹妹遵循仁的古意,砍伐異己,哥哥是持讚同態度嗎?”
董九點點頭,知道此乃成大事者的雷霆手段,雖然殘忍,但是他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夫,多說無益,反而惹禍上身。大美人隻要求別人忠於她,一旦發現屬下心生二意,便死無葬身之地。董九不想以身犯險,而是打擦邊球,盡所能拯救可憐的中國。
“妹妹,我們回10號樓吧!吃完飯,就去望海樓上看北鬥七星如何?”董九沉吟良久才建議道。“抱妹妹回車裏去吧!”大美人走了一天的路,雙腿都跑斷了,不禁嬌聲道,“沒人敢把我們兄妹的行徑告訴外人,否則妹妹割掉他們的舌頭,叫他們下輩子做一個啞巴,嘻嘻嘻——別亂摸,壞哥哥!”
天色已暗,雖然還不到下午5點。董九俯身抱起大美人,緊緊摟在懷裏,動情地說道:“妹妹嬌嬈可愛之至,真是哥哥的知音。今生與妹妹有這段奇緣,死而無憾!”大美人聽完,隻是伸手撫摸著董九的臉頰,一雙秋水,脈脈含情,知道這個老男人,喜歡上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