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 第六章 穀神不死

(2017-02-03 08:45:57) 下一個

老子《道德經》八戒傳習錄:第四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

                                                            

這一章在講道的特性,講道是區別於我們肉眼可見的物質世界,是看不見摸不著,但能力強大。道生養並影響所有有形的人和物

道衝,而用之或不

衝是衝虛,像空氣一樣充滿我們的房間,而人也不感覺得被擠迫。相比較其他的有形的東西,多了少了都不好。既使是香味,太濃人也受不了

道以虛己無形的方式存在,當你用他的時候他就給你使用,不會因此就驕傲就給你提要求---說的是“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

雖說衝虛不爭,但能感覺到它的厚重與深不可測,因為道有生養萬物的能力,而且事實上,每時每刻都在生養著這個物質世界,是這個物質世界的母親和祖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

這句講的是道發生作用時的行為方式。挫去人與萬物的世俗有為之銳氣,使他們謙虛順服於道。對看似沒有頭緒雜亂無章的物質世界進行整理,叫解其紛

河上公對“解其紛”的解釋是:人與物過分交構為“紛”,把人從被物質奴役的狀態中解救出來,就是“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

“道”來屈身就低,盡量與萬物同波共舞。讓人和萬物更容易依靠,更具有親和力,而不是光潔得耀眼,拒人於千裏之外

猶太版道德經認為:道離開了自己的高位,降卑為有形的肉體人,從頭到尾嚐盡人間的苦難哀樂。道也告訴世人,如何以一個肉體的人與看不見的道進行溝通交流。這裏道作為有形與無形世界之間的橋梁,改變了整個西方世界。這就是基督耶穌的故事,真正的大有能力又與卑微的人和光同塵

湛兮似或

道既深不可測,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給人一種似存非存的感覺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

說明老子作為人,對道的認識是有限的。道作為造物主遠高於人,人永遠不能完全吃透。象帝之先,是說道的存在早於天地,早於任何有形的物質

總結:這一章講的是道的特性: 看不見,能力巨大,時間遠在人與萬物之先。《道德經》的高級目的不僅僅是知識層麵,而是為了把我們帶到道的麵前,讓我們直接與道溝通

------------------------------------------------------------------------------------------

 

子《道德經》八戒傳習錄:第六章 穀神不死

 

這一章在講道的特點,講道的永恒性、生育性和屬靈的性質,即看不見摸不著,卻像空氣一樣用之不盡。

穀神不死

穀神是指道,不死是指道的存在是從亙古直到永遠。天地萬物如花開花謝,但背後作為園丁的道卻是永不滅亡的。

在猶太版道德經中,這樣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  意思也是永恒不死。

是謂玄牝

說道有神秘的生育功能。玄,神秘幽冥不容易理解,是指道有屬靈的特性,非眼可見,亦非手可摸,但是它可以與人的心靈相溝通。牝,母性的生殖器官,來表述道的生育功能。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這神秘幽玄的生育之門產生了天地萬物,是天地萬物產生和汲取營養的根源.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綿延不斷看不到邊,感覺似存非存,但用起來卻如空氣一樣沒有窮盡。

總結 :老子從那種對道說不清,講不明,卻又實實在在的感覺,來闡述道的特性如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