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老子《道德經》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 (帝王篇之一)

(2017-06-22 18:41:21) 下一個

老子《道德經》第17  太上,下知有之 (帝王篇之一)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主旨:上一章由“公乃王”點題,接下來的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都是在講君王的為政之道,中心意思就是君王治理結果的好與差,與他跟道的遠近直接相關。

 離道愈近,進道愈深,國家治理的愈好,君王也最省力;相反的話,國家愈亂,君王到處救火,甚至江山難保。

 畢竟君王因素對一個社會的影響很大,所以許多經典都是用很大的篇幅講君王的為政之道,有人說《道德經》是一部帝王之書也是這個原因。

 橫看猶太版道德經這個傳播更廣泛的經典,也是用了很大的篇幅講君王為政之道,既有正麵的如大衛,所羅門,也有反麵的如亞蘭,耶羅波安等。以色列以外的亞述,波斯等王的成敗也寫了不少,原因結果交代得比較清楚,曆史事件考證相對較容易,應是各國為王的必讀之書。相比較,許多的雞湯快餐型為政治之書,與猶太版的道德經不可同日而語。 

十七章的主線是,從君王的有道降為失道而後德,而後仁,其次再降為失仁而後義;直到天下'道德仁義'盡失之後,而以禮文飾太平的光景。

 太上,下知有之;

 最成功的君王百姓僅僅知道有此人而已。他在道的層麵。因為這樣的君王進道最深,凡事依道而行。他們已經在百姓的靈魂深度做足了工作。在百姓的不滿,在起心動念之前做工作。他們以身作則,信仰上緊緊盯住大道,持守聖潔。大道有能力幫助他在人靈魂層次上去除人的欲望---就是原罪。這個原罪的相當於中國文化中陰陽五行中的陰五行,包括貪欲,情欲,戀物,羨慕嫉妒與憎恨刑殺。

 這樣的百姓他幾乎不需要費心管理,自有屬靈的道在百姓心中引導。君王隻需要緊盯大道,持守聖潔,持守公義,百姓上行下效,天下也就無為而治了。 

太上中稍低一點的也會在“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的層次上處理完問題,行為上讓人看不出有為。

太上層次的君王基本上除了祭天,守潔,進道之外沒有什麽政事可處理。多為把關國家及高層管理團隊的心在不在道上。這樣的國度中,他的下層機構也依道而完善,有點事情也達不到君王。

 太上作到了:“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這就是太上:無名、無譽,無英武稱號。

 其次,親而譽之;

 比太上低一個檔次的君王,百姓對他親近,讚譽。

在道之下的級別。這個層次的君王離道稍微遠一點,沒能在靈魂層次上處理好問題,社會稍有波動。但他的行為上還是依道而行,關注弱勢,實行公義,平抑社會。

 因為他有形的作為,使他的慈愛和公義彰顯,得到百姓讚譽愛戴是必然的。有形才能被百姓看見。

 有的君王喜歡這樣,他覺得這樣才算盡職盡責。 

對大道而言,他的信靠信心不足夠深,不敢完全放手。

 對自我而言,心中那個我沒有被“致虛極”

給完全虛掉,還有名利之心。

 對百姓而言,心中有低度的貪欲,情欲等陰五行級別原罪。但程度較低,大多存在心裏,外在行為少見。有少量的違法犯罪。社會基本穩定。 

其次,畏之;

 比“親而譽之”更低的是百姓害怕他。在失道,失德,失仁之後,進入“義”的層次,這個層次道很弱,施仁救急也無法控製社會的動蕩。欲望在人心中為大,在社會上有不少違法犯罪行為,想消停一下也辦不到。不得不舉起“公義”這個法律的大旗來平易社會。 

這個層次就是不能夠在“心”的層次上施治,隻能對欲望催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整治。治得了行為,卻無法改善人內在的欲望。所以關了,罰了,還會再犯。

 特點是君王辛苦,疲於救火補漏。百姓心中的欲望燃燒,貪婪的內心永不滿足,也就不會愛戴與讚譽。

 剩下的僅是害怕你手中“公義”之劍,行為有所收斂而已。

 法律法製的實施是在行為階段,離靈魂實質遙遠。也達不到“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有形無形交匯的層次。人心中的原罪---“欲望”這個魔鬼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惡劣的形而上階段,而是轉化成危害社會的具體行為。這個級別的君王的目光也達不到形而上的層次,隻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借一個笑話比喻法製:一個人被箭射傷,外科醫生不是把箭頭拔出來施治,而是把外邊的部分鋸斷了事。

法製也是這樣,是下遊處理問題,是下策。法製不能做強國之本,但法律作為維持公平正義的工具,仍然是不可少的 

 其次,侮之。 

道德仁義盡失,進入以禮來文飾化妝的階段,連最後一個行公義的底線也沒有了。百姓憎恨侮罵他們。 

“失義而後禮”,'就是行公義。相當於法律公正,有法必依的層次。是一個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 。一旦出現法律失去公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法治癱瘓狀態,社會將迅速惡化。社會動蕩嚴重,人心欲望如虎,危法犯罪普遍。在位的君王也是回天乏力,實在沒有辦法,就實施出了沒有什麽約束力的'文明規條'---禮,來文飾社會。僅對簡單的行為表現進行褒貶,遠未及人心。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趁機沽名釣譽。到了這一步,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看中國2000多年曆史,幾個大治年代,也叫盛世,背後都有道的影子 ;而儒家的禮教,尚無一成功案例。孔子在時沒有成功,他之後的2000多年也沒有。 

因為孔子代表的儒家是形而下的“人”的哲學,眾人多多少少都會明白一些,所以接受度較高。而老子的教導來自上天,靈魂被提到天上可以明白,在地上基本不能正確解讀。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因為君王對道的信心不足,因為人的小信與不信,導致了與道的關係漸遠,才有了“侮之,畏之”的結果。 

人與道關係的遠近,“信”是核心。信他,接受他的教導,你就進道越深,道也為你成就。 

人的不信,甚至認為道是子虛烏有的不存在,那麽道也不會為你開門,你就與道沒有任何關係。

 另一種解釋是:因為君王的無信,不夠信實,所以導致了天下百姓對他的不信任。這也對,但重點應當是君王與道的關係,而君王與百姓的關係在其次。“惚兮恍兮,其中有信”,信是道的一個重要特性。道創造生養著天地萬物,道有能力去守信。君王不能得到道的支持,他即使想守信,怕也辦不到。君王要先有道,才能有信。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概括太上級別的君王,靜如湖水,寡言少施,社會有序,鮮有新的政令。

 百姓安居樂業,事情辦得好,辦得順,就說:這是我自己做到的,我沒有靠誰。

 百姓不會去追溯君王在極上遊所做的努力,是不見於行為的信仰文化,是形而上層次。這是大部分人的自然表現。正如你我很少去感謝,很少去想'風調雨順,藍天白雲'背後的道之關愛。

--- 每一片雲的來臨,有道的旨意。

--- 每一絲風的拂麵,有道的關愛。

 總結:太上,在靈魂級別處理問題,緊盯大道,持守聖潔。其次,失道而降為德與仁,要行為配合才能較好施治。再次,失道,失德,失仁而降為義,要藉法製這麵大旗來施治。最後一個是“道德仁義”盡失之後,就落到了隻好用“禮”來文飾社會的不治亂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