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錄周遭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是個大舞台,男女老少皆戲子!
正文

早婚 (下)

(2012-05-28 14:55:10) 下一個

(下)

隔些日子,周靜嫻的先生馮耀宗和兒子馮傑果然如律師所言,以L-2簽證千裏迢迢抵達洛杉磯與她團聚了。接下來的路更長,更難走,因為他們一家三口的L-IL-2簽證很快就要到期了。

當初剛成立公司辦L-1時,移民局容許新公司還沒經營業績,但一年後就不同了。要想做L-1L-2延期,或者用L-1身份轉綠卡,移民局要求呈交跨國公司在美經營生意的業績證明,如進貨出貨發票、費用支出單據、員工薪資紀錄、會計財務報表、報稅繳稅憑證等等。周靜嫻他們的皮包公司什麽生意都沒做,幾個公司創辦人都各自在努力打黑工賺錢,誰都顧不上還要替皮包公司搞業績繳稅金。無論是真做業績,還是假造業績,都得花一大筆錢,報稅更要花錢,律師費又要花錢,想到含辛茹苦賺來的錢會像流水一樣嘩嘩而去,不由得一陣心疼。可是,沒有公司生意業績,就不能向移民局申請L-1簽證延期,更談不上以L-1簽證轉綠卡了。一家人眼看著在美身份要黑掉了,卻束手無策,奈何不得。

後來美國移民局發現好些中國大陸來的商務考察團中有很多人留滯不歸,特別是來自沈陽和福建兩地的人士,拆穿不少假考察和假公司,因而美領館的簽證更難搞了,移民局對L-1申請案的審核也更慎重嚴格了。並且,機場還把一些以L-2簽證抵美的跨國公司經理家屬扣押起來,關進拘留所,原因是所謂的跨國公司已被查明根本不存在。好在周靜嫻一家三口都已經來到美國了,融入洛杉磯大批墨西哥偷渡客和世界各地逾期非法居留者的茫茫人海中立足求生存,算是走運的了。

兒子馮傑很快就適應了美國小學的教育環境,英語進步神速,數學底子本來就比美國小孩硬,學習成績在班上遙遙領先,並在各種文娛活動及慶典場合演奏鋼琴,鋒頭甚健。周靜嫻看著兒子茁壯活躍地成長,很感欣慰,但想到丈夫來美後的情況,就有點惋惜。丈夫馮耀宗在沈陽是大學物理係副教授,但早期念書時讀的是俄語,英語底子差,隻是聽收音機學過廣播英語初級班。剛到洛杉磯就報名去成人學校學英語,但年齡大,記性差,事倍功半。他在餐館洗碗打雜、在車衣廠剪線頭燙衣服、站在街上商店門口替商家分發促銷傳單、在超市停車場收集四散的購物車。他後來去一個潮州老華僑家照顧中風癱瘓的老先生,給老人喂水喂飯、洗澡揩身、處理大小便,雖然工作又髒又累,但收入還不錯,便一直長做下去。

眼下馮耀宗與周靜嫻夫妻倆的共同願望和生活目標是積攢起一筆美金,供將來兒子上大學時派用場。夫妻倆商量的結果,反正一家三口都已經在美國了,身份黑掉就黑掉吧,決定不在移民身份方麵亂花冤枉錢,暫時不去想辦綠卡的事。一九八六年大赦已過去好多年了,說不定哪天美國政府又來一次大赦,他們等待著希望中的良機。

一晃眼,很多年過去了,並無大赦跡象。周靜嫻和先生曆盡辛勞,心力交瘁。有幸兒子馮傑已經十八歲了,長得一表人才,在好學區上高中,再一年就要畢業了。馮傑不但在校學習成績數一數二,還加入學校男生搖滾樂隊,彈奏電子琴。他上台表演時,雙手十指在琴鍵盤上飛舞,雙腳還不停地按節奏蹦跳,以配合同台歌舞並茂的吉他手和歌手,青春帥氣,魅力四射,贏得台下女同學癡狂尖叫。馮傑外表光鮮灑脫,內心卻充滿難言之隱,最難堪的是他和父母至今還沒有美國綠卡。

馮傑快要上大學了,沒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學生需要支付比有綠卡或美籍公民身份的學生多一倍以上的學費。再則,如果今後要在美國社會找工作發展事業,沒有合法身份是很難在大公司謀得一席之地的。他隨父母谘詢了好幾家律師事務所,都說像他們一家,身份已黑掉這麽多年了,又不願花錢搞假結婚,想辦綠卡實在是困難重重。

最後找到一家移民服務中心,負責人是一個越南老華僑,在移民事務中打滾了二十多年,不是律師,但比律師更有經驗。他在詳細了解周靜嫻一家的來龍去脈後,直言不諱:“凡屬合法入境抵美,但因逾期居留身份已黑掉的人,隻能通過與美國公民結婚,或由美國公民出麵替父母子女申請親屬移民,才能獲得綠卡。你們夫妻倆誰也不肯作出犧牲,不願花錢先辦假離婚,後辦假結婚,我看隻有讓你們的兒子作犧牲品嘍。”

夫妻倆連忙搖頭,異口同聲:“不行,不行,不行!我們決不能讓兒子做犧牲品,別,別,別!這萬萬使不得呀!”

馮傑趕緊插嘴,“爸,媽,你們不要這樣一口回絕人家,我們不是來谘詢的嗎?不妨先聽聽這位老伯伯怎麽講嘛。”

老華僑先生提議:“你們的兒子已經十八歲了,盡快物色個美國公民女孩結婚吧。一結婚,馬上到我這裏來辦親屬移民,填表格,送文件。一年後,保證你們的兒子可拿綠卡,再過三年,兒子入美籍,以美國公民身份替父母辦綠卡,又隔一年,你倆老也就綠卡到手了,前後約莫曆時五、六年,花錢也不多,僅僅隻是移民局規費和付給我的填表手續費而已,你們意下如何?”

周靜嫻一家人聽了麵麵相覷,啞口無言。夫妻倆日日夜夜望子成才,從來未曾想過要替十八歲的兒子操辦婚事。此刻兒子的神聖婚姻大事竟然由一個陌生人輕描淡寫地隨口提起,並與世俗的利害關係串通一氣,如同做買賣、談生意,有點無禮褻瀆,有點不倫不類,真是不可思議,難以置信。他們表示再考慮考慮,便倉促告辭,難堪退出。

回家路上周靜嫻對馮傑說:“你的曾祖父在山東鄉下與曾祖母拜堂時是十九歲。你的祖父闖關東,在東北小城鎮迎娶祖母時已是二十五歲。你的父母,我和你爸爸處於提倡晚婚的現代社會,在沈陽結婚時都三十多歲了。當今美國科學昌盛先進文明世界裏,哪有小孩子十八歲早婚的?別聽那糟老頭胡說八道,瞎扯!”

兒子接下來的舉動做派讓父母既驚訝又佩服。

馮傑開始在校內女同學中物色對象了,而且態度嚴肅,理智認真。早先父母與兒子隻是談論學校裏功課方麵的事,眼下兒子經常主動與父母溝通其他方麵的事,讓父母了解美國中學生的生活。美國高中生的派對聚會上,不隻有吃東西、聽音樂、跳舞之類,而是還有酒精、毒品和性交的。美國中學生有學校公開免費發給的避孕套,但女生中懷孕、墮胎、當未婚媽媽的人仍然為數不少。哪個男生沒女友,或哪個女生沒男友,是會被大家看不起的,而花心男孩或隨便女孩有時反而是討好討喜的。班上有幾個美國女孩對馮傑十分青睞,有意以身相許,但馮傑潔身自好,看不上眼,認為她們到處留情,朝三暮四,遊戲人生,絕非婚配對象。

有位華裔女孩,才貌雙全,知書達理,矜持莊重,應為最佳人選。可是她的父親在銀行當經理,她的母親開辦會計師事務所,這種高尚體麵人家,絕對不可能答應把女兒嫁給一個想辦綠卡的十八歲小男生,所以馮傑量力而行,不作非分之想。

馮傑最終選定了朱麗葉為女友。朱麗葉出生在美國,一落地便是美國公民。朱麗葉的父母是從柬埔寨以難民身份來美的華僑,都在超級市場打工,父親搬貨上架,母親櫃台收銀。因早婚是東南亞華僑的習俗,所以對馮傑與朱麗葉短暫相戀後便論及婚嫁之事,朱家父母並不足為怪,而是欣然應允。

馮傑與朱麗葉結婚不多時,就雙雙高中畢業了。馮傑已經收到幾所藤校的錄取通知書,本來應該可以去東部上大學了,可是朱麗葉懷孕了,他不能撇下她不管。他是個有責任感的男人,要負起撫養家庭的重擔,而且不要父母再給他任何經濟資助。他的父母逐漸老去,父母已把他養育成人,他是成人了,他要自力更生。

馮傑決定暫時放棄學業,在餐館打工,賺錢養家。他對做菜很感興趣,便向大廚學做各種菜式。朱麗葉接二連三地生孩子,他們很快就有了二男一女三個孩子。馮傑的做菜手藝越發高明,從跑堂升為掌廚,年薪已達五六萬,養兒育女,負擔家計足足有餘,但上大學的事就更延遲了。再後來,馮傑與一位廚師合夥在好萊塢鬧猛地段開起新餐館,自己當老板,全副精力撲在餐館業務上,上大學的心思便完全徹底打消了。

馮傑是在結婚一年後拿的綠卡,五年後周靜嫻與丈夫馮耀祖也終於如願以償成了美國永久居民,獲得夢寐以求的美國合法身份。

遺憾的是馮傑終究沒達成父母的願望,他沒上美國常春藤名校讀學士、碩士、博士、雙博士、博士後,也沒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風靡世界的鋼琴藝術大師、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好萊塢大導演等等。不是他沒有讀書的本事,他讀書成績一向優秀;也不是他沒有創業的誌向,他的餐館經營得有聲有色。他之所以讓父母失望,僅僅是因為他十八歲就結婚了,比他的曾祖父還早婚。(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