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統副總理 折成市場價

(2014-09-30 09:32:57) 下一個
在美國,競選公職要花大錢合理合法。人們習見並認可某人參選某職功虧一簣,隻因錢沒跟上之類的說法。上到美國總統下至州市議員,職位高低與競選經費成正比。而且是公開的。有學者說,當管理能在數字上進行的時候,就意味著這是個“現代國家”、能用相應的標準評說了;依此類推,要是官位都量化成金錢了,社會製度的這個部分是不是就能橫向比較了?
 
在中國,真正的選舉還沒實行,除了點綴性的“公開招聘”,官位都由黨政部門委任。無需陳述施政綱領、沒有公開競賽過程,一切都是暗箱操作。和美國不同吧,但是都得花錢卻是一樣的。比如被雙規的鐵道部長劉誌軍,想當副總理,備下的“活動經費”是二十億元人民幣。雖然這是傳言,具體價碼並無準譜,但大陸黨政軍早已承認:買官賣官蔚然成風。
 
在美國,競選要打廣告做宣傳買版麵買時段,巡回講演訂車票住旅館等等,其花費不菲看似直接導致層出不窮的讚助收受不當。在中國,買官賣官則是傳統陋規。有的朝代以此方式募集公共開支,有錢人而又無能的人,科舉考不上、習武也不成,想光宗耀祖就花錢買個頭銜。古書戲劇裏的員外們,有的就是這種人。員外也者,候補是也,非實缺無職權哦。不像現在,徒具虛名的閑差無人問津。所以,在中國,從中央到地方投資官職的,個個都像清河千戶西門慶,隻恐有過之無不及呢。
 
雖說中國美國很不一樣,其實,社會運作原理還是有些相同之處的:都由人組成、都被利益驅使;就像物理與化學,根子都是電子原子如何運行。所以,不論中、美,金錢都是萬向軸、金錢都是風向標、金錢都是興奮劑。而中國,個個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似也,要出人頭地隻有錢是不夠的,還得能幹。人們看到,貪官隊伍不乏幹吏能臣;劉誌軍之輩任內頗曾做了些事情的噢。在美國,運作競選製度則國家也有預算,派警察維持政見發表會秩序、保護候選人的安全、組織投票計票等等都是公帑開銷。比如那次小布什與戈爾在佛州重計選票,買單的就是納稅人。當上總統那位把美國弄成了什麽樣子?說好的似乎不多。
 
看來,美式選舉隻能不讓某人長期胡作非為或者屍位素餐,無法保證找到最合適的那一個;中國的幹部任免製度,有時也具追究處罰濫權瀆職者之功。而依賴不潔之金、造成社會負擔乃至災難則一。廉潔有效的官員上位製度,有待人類文明走到更高階段才會出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美式選舉隻能不讓某人長期胡作非為或者屍位素餐,無法保證找到最合適的那一個,,,,,,,,,中國現在也隻能幹十年。獨裁也隻是黨的事.美國二個黨是半獨才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