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代之賜 曾幾何時

(2014-08-04 08:37:25) 下一個

時代真的是變了,國內學者不時公開“高調批評中共弊政”、並且也能見諸報導了。曾幾何時,報導中的座談會都是一個模式:歌頌黨的政策路線、暢談大好革命形勢。各行各業概莫能外。細微區別也是有的,工農兵學商,“活思想”較少,多半人雲亦雲;知識分子則能在歌頌“主義”之精深、“形勢”之喜人時,有所發揮、有所創造、有所前進。越高級的知識人士,領悟越深,闡述越詳,有時還對中央有所啟發呢。

時移世異,兩大社會階層,對政治的參與向相反方向走去。平民百姓對於時政基本不聞不問;有“社會良心”之譽的知識精英,則從鼓手、轎夫變成判官或醫生。政治就是這樣改革的,社會就是這樣進步的。從一盤棋到多元化,從信仰馬列到自由思想。文化和科技知識普遍提高,民眾可以常識評判政治主張的社會適宜程度;旁征博引、深思熟慮,學者或可提出中肯的社會改造方案。

近代中國,風雲激蕩,社會改革時不我待,什麽方法都試過了,什麽代價都付過了。今天的局麵是以往一切努力的結果和延續,既留有昨天的遺跡,進則上天、退則入地的前景也綽約可見。“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的朝野學人,當然會有急迫的事業心和危機感。仿佛“中華民族向何處去”係於他們之手;政府官員則不是茫然失措、就是忙於殃民禍國。

現實責問國人:改朝換代之後,“社會進步還是後退了”,已經不止一次。百年前,帝製被推翻,若幹年中,國家既未強大、民生也未改善;各地軍閥混戰、人民流離失所。孫中山曾沉痛地說:革命主義未行,革命目標未達,僅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並重新考慮救國救民的道路。二戰日本投降,立即開始大規模內戰,知識分子忙於奔走呼籲和平。“共和”取代“民國”,統購統銷,一切都是配給;政治運動,惶惶不可終日。改革開放又是一個曆史階段,卻弄得:貧富差距,大到社會動蕩臨界點;道德滑坡,為五千年之未曾見。看似孫文百年前的革命目的都未實現。

其實,中國社會確實進步了。不過,不是按照設計好的步驟走的。令知識精英不能容忍的另外一點是:社會的發展居然那麽不理性、不順暢、不合規範。然而,民族的進步、曆史的發展,就是這樣跌跌撞撞、代價高昂,損益參差、似非而是。近代中國之崛起,幾代知識分子不畏強暴、犯難進言,給予統治者的揭發、批評、監督,對製約他們胡作非為、促進社會向好、向善,貢獻良多。

專製,原為人性本能。中國的專製製度長達兩千多年,諫官言臣製度從來徒有虛名。拜時代之賜,終於可以公開批評時弊了。無論發言者何種居心、所說是偏是全,至少其譏諷的事是有的、字麵道理是對的。響應他們、傳播他們的主張,對督導政府、淨化社會,都有必要。

出於相信我們民族的優秀素質和文化活力,對於批評者的聲嘶力竭、義憤填膺,可以視做“居安思危”。曆史經驗告訴我們:社會還在改變,並且不會直線發展;無論好的勢頭還是錯誤走向,都不會從一而終,到了某個程度就會有因素出來製約。知識的作用是提早辨別、抑惡揚善;學人的義務是條分縷析、不厭其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