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偶像無知 人心有數

(2014-07-14 08:29:49) 下一個

有個故事,大意說:某君走在野外,遇到深溝跨不過去,見旁邊有座小廟,供有木雕菩薩,便把那木雕請下神壇,放在溝上當橋踏著、揚長而去;後麵來了一位信眾,看到菩薩遭此橫禍,忙不迭地將木雕抱歸原位,焚香禮拜一番。不想,還未起身就是一陣頭痛,不免大呼“菩薩,這是為何?”那菩薩顯靈道:前麵那位膽力過人,料定惹他不起,而你……。偶像也者,技止此爾。隨意擺放“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塑像的人,不懼天譴,顯然深通此理。

 

偶像崇拜,自古皆然。先民以為對神仙和英雄表示敬畏就有回報,於是不惜金雕玉塑;現在的人則多半拿偶像當象征,立個榜樣讓後人效仿其行為精神。雖說神話的色彩衝淡,但是被塑之人被扭曲成“高、大、全”的弊病還是難免。比如孔子,兩千多年前那個孔家行二的孔丘,到底長什麽樣子?音容笑貌、舉止言談?至於思想,四書五經的文字,哪些是孔子的、哪些是後人的,也難厘清。把他塑成那個樣子,多半因為被歸類為思想家、哲學家,“按理說”應該端莊、沉穩、頗有體量。為了與這個想像相配,說他幽默喜歡開玩笑的考據,似非“先師”之所宜、不提了;史書裏“子見南子”一節也“不宜擴散”:一上祭殿神壇,任憑你是何等真身、全部變成工具:無論材質是用金銀銅鐵錫,都按模子鑄造了。

 

好像是列寧說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民大眾莫不想有番作為、出人頭地,事半功倍的捷徑就是效仿。古往今來,個人形像能被銅澆鐵鑄出來,矗立在公園裏、廣場上的畢竟是極少數。平民百姓每一行經,就能看到,輔以文字影像宣傳、逐漸深入人心。其實,在中國,古代的塑像多半建在室內,露天裏雨淋日曬是西洋的習慣。人們到歐洲旅遊,街頭巷尾到處都有塑像,或青銅或石雕、或仗劍或騎馬,各有來頭。保存比較完整的多半是科學家、藝術家的替身,若是有所損壞,則不是政治家就是宗教首領-----成了政權更替、文明衝突的史跡。

 

中國人最早給孔子造像起於何時,無從查證,目前可考的好像不晚於西漢景帝時期,至今已經兩千多年了。這期間,一尊儒,則孔像林立;一批儒,則打砸焚毀,反反複複不知凡幾。其它人等如釋迦牟尼、玉皇大帝、關公雲長等等,也有類似待遇。看似與現實政治需要緊密相連。但是,能在跨越千年的曆史中載浮載沉而不消失的,說明民族、文化、政治、人心對他們的需要,證明了他們的不可替代性。懸想這些神仙、大人,每被膜拜,大約心裏安慰:人心向善、如此甚好;每逢被毀則心中暗笑:勞民傷財,看怎麽把我請回來!-----貴為神祉者,會在乎芸芸眾生的輕率淺薄嗎?

 

時代在進步,沉重又緩慢:前幾年,孔聖人的塑像曾經出現在天安門廣場,沒幾天就又不見了。然而,隻是移走不是搗毀,並且請進了博物館內。令人感歎----算是社會進步,雖然步履蹣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