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革瑣記之:分田分地真忙

(2013-09-19 07:03:25) 下一個
中國農村,為了吃糧而致人口爆增的逆行性現象,恐為人類發展史上所僅見,實乃計劃經濟之必然。解放初期實行的戰時供應體製,一切憑票憑證,有其不得已的原因;隨即擴展為統購統銷,又成了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的需要。他們順勢把生活所需限製在最低程度,勒緊腰帶為經濟建設積累資金。民眾生活享受的欲望,則以政治信念約束限製起來——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結果證明:“抓革命”不能“促生產”。

國策如此,夫複何求?那些年,除去糧棉油都有專屬票證之外,並為鋁鍋、毛紡製品等等印發了工業券。還不夠,還有單項證券,如自行車票、縫紉機票、手表票等;家具,則立櫃、書桌、書架……一種一票。連年貨都是憑證的:每人半斤帶殼的炒花生、二兩瓜子雲雲。幸而那會兒講究過“革命化的春節”;平時也是“先生產、後生活”。不然,過半數國家工作人員,怕要陷在設計、印製、發放這些票證的事情裏麵了吧?可是,那時政府工作的思路就是這樣:一遇物資短缺,馬上緊縮供給,此事駕輕就熟;而非發展生產,此事一籌莫展。
 
常言道:東方不明西方亮。動蕩總會製造出不和諧的小角落。那時的“委托商店”(類似今天的當鋪)聚集了大量的生活物資。大到各式家具,小到家用器具,不但一應俱全而且物美價廉,很多古董、舶來品、名牌貨哦。因為,被抓的人工資停發,家人隻能典當度日;下放的人,以為真的紮根農村,身上需要現錢;受到革命浪潮衝擊,如抄家、住房被擠占、成為批判對象等等,生活方式和條件改變,許多東西都能與“封資修”掛鉤,不能再留。隻好送到委托商店寄賣。而這裏,卻是唯一不用票證,就能買到一切的地方。當然,升鬥小民囊中羞澀,隻能背著手在櫃台前轉轉,暗暗咽下口水,說聲“破舊東西,不值不值!”昂然離去。

如今回想,對於人民生活所需,看似中央心裏有數。他們總把“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一語掛在嘴上。終於啟發了民間的自助聯想。本來國人動手能力就強。於是,缺錢少票的人們就地取材、比學趕幫,在工作時間、用公家的材料、設備,為自己打家具、蓋小房,製作各種各樣的生活必需品。單位領導其實也有同樣的需要,並不認真阻止。社會風氣,逐漸從熱衷政治向生活享受轉變。為後來的改革開放鋪墊了社會基礎。

曆史學家被問到:人類曆史上為什麽戰爭不斷時,多半會直揭謎底:“戰爭就是生產力。”意謂獲取生產、生活資料最便捷的辦法就是發動戰爭。多半為了國家。革命與之類似,特點在於參加是為自己撈、為一部分人撈。勝利碩果須以實物體現。正如毛澤東《清平樂·蔣桂戰爭》的尾聯道:“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革命取得了勝利,該論功行賞了。

做法之一是,“抄家物資”辦過展覽後犒勞有功之臣。狼多肉少,還是憑票。須得出身好、政治運動中表現突出者才能享此殊榮。我們住的機關宿舍,前後院子一共九戶,隻有一家符合相關標準。那家孩子多,有事動靜大。但是他們的家長心裏是有分寸的。知道此舉屬於趁火打劫、集體分贓。得到購買“抄家物資”票一事不宜張揚。一再製止不知輕重的孩子。但是已經晚了,或曰所得太值了,孩子們興奮之情按捺不住。搬著象征性付了點錢的家具什物歡天喜地回來時,得意洋洋如數家珍:這個三塊、那個五塊……滿操場的好東西啊。

至於票證引得群眾之間矛盾叢生、幹群關係惡化的事情就更多了,不提也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