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對家暴說不”群組義工SELF-HELP翻譯
譯者(SELF-HELP)簡評:與市麵上大多數控製憤怒的書不同,它教你如何傾聽自己內心的憤怒, 而不是簡單地壓製這種情緒. 作者告訴我們憤怒本身是一種正常和健康的情緒,告訴讀者不要為此感到羞恥,憤怒是一個信號,提醒你:肯定有什麽不對勁。
傾聽內心的憤怒, 找到使你憤怒的根源,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有時候解決問題的辦法隻能是轉身離開,從而從根本上改變或改善你與他人交往的一貫方式。
==================================================================================
一個人經曆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或跟某個人發生了矛盾,如果問題不得到解決,那麽他/她的壞情緒不可避免地會帶到另一件事或發泄到另一個人身上。
比如公共汽車上一名乘客拿著大額鈔票買票,因為售票員沒足夠的零錢找他,就大發雷霆,而背後真正的原因是這個人剛剛跟老板吵了架,被炒了魷魚。
如果我們認識到這個問題,就能回到正軌,並會跟無辜的第三方(比如上麵說的售票員)道歉,比如:“對不起,我不該跟你發火,我今天心情壞透了。”
但是,有時候人們並不能認識到,自己跟A發火其實是因為跟B之間有問題或矛盾,或者,因為一件事大發雷霆,其實是因為自己在為另一件事惱火或擔心。
從心理學上講,這種“火力轉移”其實並不是簡單地找個替罪羊,更重要的是,通過把站火引向第三方(雖然多數情況下並不是有意識那樣做的),原本存在與第一和第二方之間的緊張氣氛會得到緩解。
以上說的“三角”關係,在人們的家庭,工作,朋友等各種關係中可以說隨時存在,並隨時變化。但如果三角關係一旦變成一種固定模式,就不利於身陷其中的人認識和解決真正的問題,也不利於心理的健康成長,並會引起其它更多的問題。
原書作者通過下麵的例子解釋了三角關係的成因,影響,以及打破三角關係的過程及結果。讀者或許從中可以得到啟發,看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避免卷入三角,以及如何從三角中抽身,但又不傷害親人之間的感情和關係。(當然,對方真覺得受傷害了,那是他/她自己的事,你自己對得起良心就行了,也不必自責,這又是另一個話題, 可參見“好女孩綜合症”一書或本博的係列文章)
以下的“我”是指心理醫生。
安娜來見我那天,正好是麥可的34歲生日。安娜說:“我兒子麥克跟一個非猶太族的女人談戀愛,已經三年了,她叫真尼,根本配不上我兒子,她毛病太多了。我和丈夫都知道,如果麥可娶了她,肯定不會幸福,但是他就是不聽我們的勸。”
安娜說她很擔心兒子,可是外人很容易看出來,她其實很生氣。事實上,她跟兒子的關係多年來一直被一種緊張和憤怒的情緒籠罩著。
我了解到,麥可在家是老小,現在還跟父母住著。他雖然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但之後工作換來換去,一直不穩定,他也沒什麽明確的目標和打算,家裏人都挺為他發愁的。麥可在家一直處於被人照顧的弱勢地位。
而安娜,雖然她一直在努力改變麥可,但她的努力絲毫沒有改變一種老狀況。根據安哪的描述,這種老狀況就是,指責-緊張-疏遠。
她有時候會抱怨真尼,說她不為他人著想;有時候會抱怨麥可,說他跟真尼在一起是出於逆反心理,而不是真正成熟理智的選擇。麥可為自己或為真尼辯護的時候,安娜就很生氣,然後就不理他。同時,母子之間關係緊張的時候,父親就躲到一邊,同時疏遠自己的妻子和兒子,然後,又因為對兒子不放心,跟妻子一起操心。
在母親-兒子-女友的三角關係中,母親是一個“外人”,而兒子和女友是同盟軍。安娜在兒子麵前說真尼不好,其背後的意義其實就是邀請兒子跟自己同盟,排斥兒子的女友。但是實際結果往往不是兒子加入母親,而是兒子為女友辯解,對母親來說,兒子這麽做無異於跟自己做對,這時母子之間就容易出現衝突。
難道安娜不應該讓兒子知道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擔心嗎?她應該的。對這種重要的事情,她應該讓兒子知道,作為一個猶太家庭,她不希望兒子找個外族人做老婆。比如,她可以向兒子解釋為什麽她覺得外族人不合適。但是實際上,她不是批評,就是出主意,然後就是指責。
長期下來,這種狀況讓安哪覺得很生氣很不滿意。
母親-兒子-女友這個三角關係,實際上對家裏其它的矛盾起到了隱藏作用,大家都忙著這件事,別的事就放在一邊了。這個三角也“保護”了安娜和麥可之間的關係,他們就不用麵對他們母子之間真正的問題了。
安娜怎麽做才能從這個三角中抽身呢?抽身有三個要素:保持平靜,保持距離(不摻合),保持關係。
保持平靜的意思是,有問題出現的時候,安娜可以保持低調,盡量少做反應。激動或緊張的情緒往往會促成或加固三角關係。
保持距離的意思是,安娜不要摻和兒子和女友的事,他們的事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去解決。也就是說,對兒子和他女友的事,當媽的應該這樣做:不出主意,不出手相助,不批評,不指責,不分析,不表達立場(他們小兩口之間有矛盾的時候,媽媽不要表達站在誰的一邊或反對誰))。
保持關係的意思是,安娜應該與兒子保持感情上的親近,也應該與真尼建立一定的感情。保持距離不等於疏遠,感情上的疏遠往往改變不了三角關係。當然,如果遇到比較激烈的矛盾,安娜可以臨時性地疏遠,躲一躲。
等安娜從心理上準備好了抽身,她這樣對兒子說:
“麥克,我對你和真尼的事管得太寬了,我向你道歉。兒子跟一個外族人談戀愛,我原來覺得真是難以接受,其實現在我還是覺得不舒服。有時候我對你反應太激烈了,也傷害了你的感情。但是我現在已經意識到,我怎麽感覺是我自己的事,是我自己的責任,你沒有責任非得讓你媽高興。你的責任是為自己找一個合適的伴侶,也隻有你才能決定真尼到底是不是適合你。我不應該為你做決定,其實我也不知道到底什麽人最適合你。我原來根本不想給真尼一個機會,這對她太公平了。”
麥克瞪大了眼睛盯著媽媽,象看一個外星人一樣。
安娜接著說:“我雖然老是批評你,給你壓力,但我也知道,你自己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你知道嗎,我前兩天剛在想一個事。我和你爸爸認識之前,曾經有過一個男朋友,當時我父母強烈反對。我那時雖然也成年了,而且也自己工作掙錢,但我還是不敢當麵跟父母說我的想法。當時我怎麽做的你知道嗎?我偷偷溜出去跟他約會!後來,我跟你爸戀愛的時候,我父母還是強烈反對,我幹脆就跟你爸私奔了!”
安娜說到這裏哈哈大笑,本來目瞪口呆的麥克也放鬆下來,他對母親忽然充滿了好奇。這次母親第一次跟他分享自己的經曆,第一次坦率地麵對母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那你跟外族人談過戀愛嗎?”麥克這樣問著,但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麽答案。
“沒有,我從來沒想過要找個外族人。我覺得那根本不可能,對我來說那根本不是一個選擇。”安娜想了想,接下去說:“不過,那是我,那是另外一個時代。你跟我不同,時代也不同了。”
這次談話之後,安娜感覺好多了,但是當天晚上臨睡覺的時候,她又覺得稍微有點鬱悶,因為一點小事朝丈夫發了一頓火,才覺得心裏的壓力減輕了一點。安娜的這種反應是很正常的,每當我們開始改變親人之間的關係(比如抽身於一個三角關係),心理會自然地感到一種不適應,一種不安。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種更成熟更健康的關係,但是這種關係也意味著每個人變得獨立起來,相對於原來那種互相依賴的那種親近感(要知道吵吵鬧鬧也是一種親近的表現),獨立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安。
所以,我們應該注意,不要被這種不安拉回到原來的狀態中。
兩個星期之後,安娜又經曆了一些嚴峻的考驗。怎麽回事呢?兒子麥克跟她說,他和真尼打算結婚了。這次,安娜保持了平靜,控製著自己沒做太大反應。她坦率地說明,自己原來一直想有個猶太兒媳,但是她的態度很平靜,沒有表現出任何指責的意思,而隻是表現出對兒子個人選擇的尊重,尊重他的判斷和決定。
後來,麥克表現出一係列要把母子關係拉回到原來那種狀態的行為。這也是正常的,因為他對新的關係也感到一些不適和不安。
具體表現為,他開始主動說真尼的不好,比如,“媽媽,你知道嗎,今天是真尼爸爸的生日,但是我催她好幾次,她不僅不去看看他,連打個祝福的電話都不肯!”麥克開始越來越頻繁地“邀請”媽媽加入譴責真尼的行動,而且看得出他真的對女友有意見。
安娜知道不能回到原來的三角狀態,她使勁忍著不“上鉤”,她說:“哦,你對真尼的了解比我多多了。如果真的有什麽事情讓你不舒服,你也許應該跟她交流交流,讓她了解你的感受和想法。不管是什麽問題,我相信你們兩個能找到解決辦法。”安娜自己也跟真尼多了一些接觸,她也發現了真尼身上的一些優點。
如果安娜跟兒子一起譴責真尼,她就會不可避免地回到原來的三角關係中。隻是,新的三角關係中她和兒子成了同盟,而真尼成了他們共同反對的外人。這種轉化也是很常見:三角不變,但是三個人的相對關係發生了變化,真正的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
我們討論過了,三角關係會掩蓋每兩個人之間的真正矛盾,如果三角被打破,又會出現什麽結果呢?下麵讓我們來看看,安娜抽身之後,她的家庭發生了什麽變化。
情侶關係
麥克和真尼開始認識到他們之間的問題,以及問題的嚴重性。麥克開始認真地考慮真尼到底是不是適合自己,他覺得真沒把握。其實他跟真尼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他也有點顧慮該不該找個外族人,但是由於母親的指責,他沒有機會好好考慮自己真正的感受,而是隻顧著地去為自己和真尼辯解。
自從安娜退出了三角關係,並給了兒子真心的尊重和祝福,兒子和女友之間的矛盾才開始浮出水麵。這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如果他們之間確實合適,安娜的退出會使麥克和真尼的關係變得更好。但是,事實上,他們之間並不太合適。
母子關係
安娜停止了對兒子的戀愛指手畫腳之後,她和麥克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平靜,彼此之間也越來越坦誠。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真尼身上了,母親和兒子開始麵對他們兩人之間的問題。
安娜對我說:“不考慮真尼了,我現在在想,麥克是不是對父母太依賴了。一個成年人老是跟父母住在一起算怎麽回事呢?我也在想,是不是他對我的依賴,也是因為我對他的依賴?是不是他不想離開父母,我也不想放手讓兒子走?其實我自己也一直對我母親很依賴,她反對我跟我丈夫交往的時候,我跟他私奔了,而且好幾個月不跟她聯係。我從來沒有勇氣當麵告訴她:'媽媽,我愛你,但我也愛他,我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我要為自己做主。'但我那時隻是簡單地切斷了跟她的聯係,並沒有麵對我們母女之間的真正問題。”
夫妻關係
安娜的丈夫傑瑞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性格也有點孤僻,不太喜歡跟人接近。原來的母親-兒子-女友的三角關係對他來說正好,他們三個人忙著,誰也顧不上上,他樂得清靜。他和妻子之間也頂多就是為兒子的事操操心,誰也不用去想夫妻間有什麽問題。
安娜不再管兒子那麽事了,他們夫妻之間的疏遠和不滿就顯現出來,這就逼著他們麵對自己的問題。結果是,安娜和傑瑞告訴兒子,他應該搬出去了,因為老兩口年紀大了,需要自己的空間和時間。麥克出去租了一個公寓,但是開始的時候他也試探了多次想留在家裏,試探看看父母到底是不是在玩真的。但後來他發現,父母確實不想讓他再搬回來,他不在家老兩口過得好好的,這樣他也開始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關注自己在工作和戀愛中遇到的問題。
安娜自己
安娜原來一直摻和兒子的事,其實也“保護”了她不必考慮自己到底想要什麽樣的生活。退出老的三角關係之後,她忽然開始麵對一些嚴肅的問題:她的生活現在的重點到底是什麽?她為自己的生活目標做過什麽努力?她應該為自己做什麽?
安娜終於開始認真地麵對她自己,可以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回想起來,關注別人的問題比關注自己的問題容易得太多了!而社會和習俗就是一直鼓勵我們女人為家庭為孩子奉獻和犧牲一切的。當安娜把精力從兒子身上轉移開,她開始關注自己,而麥克也開始麵對自己的問題。
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的改變勢必影響到身邊的其他人,但是長遠來說,與其糾結在一種狀況中徘徊不前,不如從自身做起尋求改變,從而建立起健康成熟的人際關係。
------------------------------------------------------------------------------------------------------------------
本文是基於THE DANCE OF ANGER一書中的一個案例,經過節選,翻譯,並稍加改寫而成的。
書名:The Dance of Anger: A Woman's Guide to Changing the Patterns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作者:Harriet Lern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