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暴說不

普及關於家暴的心理以及法律知識,澄清家暴的心理與法律誤區,幫助受家暴荼毒的姐妹,推動國內關於家暴的立法。
個人資料
正文

婚姻中的變和不變

(2014-08-04 02:26:16) 下一個

婚姻中的變和不變
反家暴義工
禾口/ 文

凱麗和喬是非常恩愛的一對,夫唱婦隨,雖然很年輕,他們早早的開始認真規劃以後的退休生活,每次的討論都是那麽的和諧融洽一致,總是能讓彼此確認對方是自己的靈魂伴侶。但是最近凱麗和喬經曆了一場的比較大的衝突,焦點正是退休地點。

凱麗因為最近經曆了些事,所以對原先已選定的退休地點,感覺不再喜歡。這種感覺在心裏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清晰,以至於她覺得有必要和喬談一談。結果她開口一說。喬反應激烈,表現得非常的生氣,撂下一句“你怎麽隨意改變我們討論很久的決定。
” 就拂袖而去。凱麗從沒有見過喬這麽生氣。感到很受傷,她想,如果自己的伴侶無法理解自己內心最深的需求,如果喬不是那個,她一直以來以為可以讓她自在的做自己的喬,那是讓人幻滅的。她決定和喬談一談,甚至有了破釜沉舟的想法。

她找喬談了。喬聽了她的傾述後給的回應是,不是地點的問題,不是凱麗不能追隨真實的自己去改變想法。而他恰恰擔心的是,她不能追隨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現在凱麗的解釋,讓喬進一步理解了,所以他就放心了。

喬的回應也讓凱麗雲開霧散。

不變帶來穩定,好像能帶來更多的安全感。但是人的想法會變的。在不隻一個人的婚姻關係中,變的因素更多,而為了穩定又更加渴望不變。變和不變是婚姻中的矛盾和衝突。

在良好的婚姻中這種衝突是能協調化解的。因為雙方建立有正常穩定的邊界,所以很清楚各自的底線,以及雙方共同的認可的不變是什麽。故事中的凱麗和喬因為退休地點的變化產生了摩擦,然後通過溝通找到了雙方一直有默契的不變點:必須忠於內心真實的想法,和對方一起做真正的自己。

所以在婚姻關係中,一方麵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但是另一方麵關係中的雙方卻一直試圖在不斷的變化中,尋求著一種“絕對的”不變。這個尋求的過程無非是發揮各自的同理心(empathy),明確邊界(boundary),不越界(尊重),運用驗證(Validation)最終獲得雙方的統一感,同一感。每對夫妻認可的同一感的具體內容可能不同。但是這種能讓人感到安然舒適的同一感都不可避免的歸根於愛。所以愛才是那絕對的不變。如果愛變了,這個關係就出現了瓦解的風險。就算不瓦解,婚姻中的雙方也是貌合神離,同床異夢,毫無幸福感可言了。

在不良的婚姻中,因為不理解愛才是不變的本質。為追求穩定,就會苛求表麵上的不變。從而對事物的變化特別的敏感,在這樣的家庭中,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驚濤駭浪。因為沒有意願去尋求愛這個本質的不變,所以同理心,邊界,尊重,驗證都是不需要也不存在的。存在的隻是較量,通過較量的勝出來獲得控製權,最後由權力維持不變和穩定。

有調查發現在控製型的婚姻中,夫妻往往不能一起製定計劃,比如旅行計劃,家庭預算等。因為討論計劃,意味著很多的變化。所以一方或雙房控製型人格的,往往難以忍受這種變化帶來的不安全感。極度控製型人格的人,有時甚至都不能忍受對自己的有利的變化。比如一方提出個方案,另一方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事實上對家庭更有利,從理性的角度講,這時選擇更改原方案是合理的。但是這種變化是應和另一方的不同意見而做出的,所以是被動的。控製型的人就不能接受這種被動,在他們眼裏這種是被迫。因為從較量的角度看,接受對方的不同意見就是證明對方對,自己錯。自己就因較量失敗而失權了,如果視權勢為最高利益
,改變就是變成不合利了。所以一個極度控製型的人不願聽從他人的意見,對自己的想法作出合理的調整,變化。為避免變化的風險,自然是要極力回避討論計劃。本質上這種類型的人也也在追尋一種不變,這種不變的內涵是強權,也就是說控製理念源於相信權是最大的理。當然如果能跳出權力權柄的捆綁,用更高的理性看,這種行為模式的代價其實是自己和家庭的失利。

綜上所述,認識和發展愛這個真正的終極理性,是保障個體及個體組成的婚姻,在不斷地變化中,安全的獲得愛的不變。

原文作者禾口附注:文中的故事來源於一網友。在此表示感謝。

【原文鏈接:
婚姻中的變和不變。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221/201407/31866.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