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錯船 - 曆史,經濟,藝術

曆史,經濟,藝術,同人女,上錯船的工程師
正文

斯皮爾伯格,斯科塞斯,斯科特...

(2005-07-08 19:04:28) 下一個
Steven Spielberg 在他和Katzenberg, Geffen組建DREAMWORK時,我以為會有無數以視覺效果取勝的影片上市。後來才意識到,從DREAMWORK之後,Spielberg已經從一個導演轉成Executive,然後成了一個精明的影視投資商人。好萊塢的電影市場呢,從1999年到2002年都沉悶如斯,倒是經濟危機把娛樂業振興起來了。DREAMWORK插手的片子中,成功率還是蠻高的。 他自己導的影片,山人認為Schindler's List是過譽的片子之一。影片解釋Schindler對猶太人的觀點轉換很生硬,至少讓我感到難以被說服。穿梭於納粹黨人的酒會之後,遠遠看到一個紅衣小可愛的身影便突然深感內疚而有所舉動,而且是搭上畢生心血,對於一個出場背景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來講,可信度甚低。曆史中的Schindler其人可能有其他動機和原因(辛德勒本人是靠走私,雇傭罪犯起家的,所以不要期望太高),但Spielberg解釋給觀眾的原因太淺顯了。美國人,而且是坐在電影院的美國人或許能接受,其他的其他就未必了。Spielberg很天真的把這應繼續研究的心理轉變拍成了非常戲劇化的一略,更不幸的,那件紅衣還成了半個經典。一串蒙太奇的轉換就象“大紅燈籠高高掛”中不停出現的四合院俯視鏡頭一樣拙劣,使本來就要身臨其境的觀眾突然跳出影片,意識到:啊,導演要表現壓抑的感覺,果然很壓抑嘛。大家看懂了,於是很開心,紛紛評論是部好影片。山人對好影片的定義是大家的“沉浸感”(套個VR的術語)很高,少數人或影評人看了很沉重悲哀的片子。那個小女孩把大家從沉浸感中硬生生拉出,罪過不小。糾其原因,Spielberg還是孩子氣十足在作怪。在Empire of Sun中,那個為飛機而瘋狂的孩子就是Spielberg童年的寫照。當那個孩子對呼嘯而過的美國飛機大叫,對日本飛行員行軍禮時,簡單而樂觀的國際主義精神使觀眾深受感動。這是一個孩子眼中的二戰,不必糾集其他的細節,這部片子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表現真善美的成人童話的表達方式被應用於Saving Private Ryan中就顯得氣力不足了。Saving Private Ryan是要展示更深刻的主題的:戰爭,生命,愛和死亡。想嚐試把這些永恒的主題在兩個小時內囊括的人往往是一敗徒地。畫卷的主題太大,畫麵就隻好作管中窺豹,於古典戲劇的三一律類似,但千萬別窺到豹屁股上去。Saving Private Ryan窺到了豹身的一斑,美麗但平淡。在“西線無戰事”中第一個在銀幕上為一隻蝴蝶而喪命的戰士絕對是大師級的作品,但用濫了就成了垃圾。SPR就充斥著這種意外的死亡,戲劇的生命之類的垃圾。最大的垃圾是主角Captain Miller。Tom Hanks一貫善於表現美國居家好男人。這種樣板式的角色一般是一家之主,有個帶後院的房子,一家四口加條狗。他愛家人,愛戰友甚至愛敵人,憂鬱的眼神似乎飽經風霜。佛曰,汝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十全十美的主角是片子的致命傷,除了基督教益片。指望通過這種戰爭片看人性,一定很失望。不過有一段鏡頭值得一提。在最後決戰之前,士兵們享受著暫時的平靜,留聲機的田園伴著黃昏的廢墟。場景片刻的完美使人黯然淚下。 後記:自打我成為二戰“哈德派”後,別說Saving Private Ryan's Ass,就連兄弟連也看不下去了。恭勸諸位,如果要客觀研究二戰,美國人的材料看不得,還是看英國人的和蘇聯人的吧。德國資料雖多,但據說很沒係統。 但童心未泯的Spielberg在處理Indiana Johns係列時就遊刃有餘了。Indiana Johns象TOM貓一樣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百折不撓而且樂觀無比,當然還具備好萊塢經典動作片男主角必不可少的神速恢複能力。再誇張一些,他完全可以在被一個熨鬥壓平之後抖兩抖,蓬,完美如初。同James Cameron在動作片(相對嚴肅些的經典,T2一類)中的表現一樣,Spielberg絕不會在這裏令觀眾失望。 Martin Scorsese 說來心虛,Scorsese的片子我沒有看多少。因為立場原因,還把Kundun歸入了在主題上嘩眾取寵一類,因為攝影實在平淡。同樣的立場原因,我倒蠻推崇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原作是對傳統基督教(也包括天主教,東正教,無數分支教派)的一刻薄的嘲笑。但誰能說清Christ上十字架前的心情呢?我不相信作者和Scorsese是反基督的。影片隻是展現了一個新視角而已。記得一個影評說Scorsese擅長拍中下階層的苦難生活,Robert De Niro那張飽經風霜的臉成了Scorsese的標誌。當 The Age of Innocence出來的時候,大家驚歎,原來他拍上層社會的奢華也如此得心應手。可是我看起來,也不過是很多沒有聯係的靜物鏡頭的堆砌而已:銀質燭台,燙金餐具,眼花繚亂的綾羅和May手邊永遠的鈴蘭。Daniel Day-Lewis倒是蠻隨意的享受著這刻意造出的華麗。尤其是他彎腰點雪茄時,他不動聲色的作給觀眾看,“禮貌上升到意識階段是道德,上升到潛意識階段是修養”。 James Cameron Cameron是很奇怪的導演。不知好萊塢還有多少這樣“少產”但質量頗高的造錢機器。他導的影片用一雙手可以數清,但都是經典中的經典:Terminator I/II,Aliens, The Abyss和Titanic。我是Cameron的Trademark的崇拜者:他對腳的專注不亞於吳宇森對鴿子的專注。所有的Si-Fi作品中,都籠罩著深藍的色彩。 Titanic?不提也罷。一生英明毀於一旦,全是拜男女主角所賜。。。。。 Ridley Scott 此人是一個善於用對比的大師。在Gladiator中第一場戰鬥裏,灰蘭的天幕下,無數火箭從站得紋絲不動的羅馬士兵頭上呼嘯而過,愈顯得戰爭機器的挺拔和堅若磐石。可憐張藝謀在“英雄”中調動了解放軍若幹個旅,學了半天“古代箭陣”的氣勢,竟然沒有學會動靜對比才能造出震撼-秦國大軍僵硬如亞運會場上的太極拳表演。 Scott最近的幾步片子有“哽咽於喉,有口難辨”的感覺。首先是“黑鷹墜地”。他不耐其煩的表現美國大兵的勇武,伴隨著如蒼蠅般成堆倒下的索馬裏人。與掙紮著交共和黨費的美國士兵相比,索馬裏人的生命如此之輕,使觀眾不由懷疑,導演到底要說什麽?是十幾條人命和一千多具死屍的對比?還是索馬裏力對生命的理解本來就和好萊塢的理解大相徑庭?Scott本人似乎還不甘心,又拍了部Kingdom of Heaven。這次,他很坦然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十字軍和穆斯林,沒有完全正確,也沒有完全邪惡的一方。(十字軍的長袍把大家的身材都趁得歧長,從未見過如此精悍的重騎兵。感謝服裝設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