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廖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暢銷濟世良方:評丹·布朗的小說《地獄》,電影失敗

(2016-10-30 17:13:07) 下一個

暢銷濟世良方:評丹·布朗的小說《地獄》

廖康

 

暢銷書與優秀文學作品在現代英語文學中涇渭分明,很少有兩者兼顧的情形。其實,暢銷書作家未必不知道自己的局限:他們在文字上僅限於流暢,卻沒有創新,沒有驚人之處;他們塑造的人物比較單一,性格沒有發展變化;他們描述的主要仍是外部世界,未能深入人物的內心;他們的作品還是以情節取勝,靠故事吸引人,沒有深邃的思想、博大的關愛,沒有直觸人心的激情和悲天憫人的情懷;他們不能用文字直接反映內心的直覺、事物的本原、真實的本體和真理的啟示。但他們的故事有趣、情節吸引人、人物性格鮮明、矛盾突出複雜,既有懸念,又滿足人們的期待,無須費力就能夠滿足普通讀者的需要——輕輕鬆鬆地跟著作者在文學泳池裏嬉嬉水,身心舒暢了,再與同好們聊聊,猶如仰身在躺椅上曬太陽;不一會兒,身上的水幹了,穿上衣服,回到日常生活中,再也不記得這次遊泳與上次有什麽不同。而這類書的作者因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暢銷數千萬冊。如此巨大的成功是難以讓人抗拒的;多數暢銷書作者都會依照自己成功的模式如法炮製,再創銷路的新高,或極力保持記錄。很少有人會摒棄這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另辟蹊徑,寫出傳世佳作。現世的利益和永世的名聲似乎就是這樣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然而,驚悚小說家丹·布朗與其他暢銷書作者有一點不同,他努力暢銷的不僅是小說,還有他的理念。如果在《達芬奇密碼》中他還僅僅是推銷一種顛覆性的思想,那在新作《地獄》中,他就是暢銷一種濟世良方了。

 

其實,丹·布朗的第一部小說《數字城堡》就表明了他不僅對密碼和破譯有無窮的興趣,而且對現世,對國家安全與民權和個人自由的矛盾關係有極大的關注。如果在此書出版的1998年人們對政府利用高科技監視普通百姓的隱私還不夠重視,有些人還以為是天方夜譚,那斯諾登2013年出逃並暴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棱鏡計劃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就令廣大民眾警醒並意識到布朗所講的故事並非空穴來風,提出的問題並非杞人憂天。他的成名作——第四部小說《達芬奇密碼》——雖然和第二部小說《天使與魔鬼》有許多共同點:主角同是哈佛大學的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手法是類似的暗殺、解謎、尋找、破譯,用來吊讀者的胃口欲知後事,但《達芬奇密碼》遠非一個有關個人野心的故事,而是一部顛覆天主教本身的作品。關於《聖經》的成書,康斯坦丁大帝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上接受基督的神性並欽定《聖經》的正典,耶穌與瑪麗亞傳聞中的婚姻與政治聯盟,對女性的崇拜和對女巫的迫害,尋找聖杯的目的和意義,聖殿騎士和共濟會的作用,對名畫《蒙娜·麗莎》的解讀等這些頗具爭議的話題在《達芬奇密碼》中都通過人物的講述和作者的敘述得到非正統的闡釋。各家書評褒貶不一,無論丹·布朗講得是否正確,他的目的達到了——這部暢銷書使這些問題不再僅僅是學者和神學家關注的議題,而且引起了大眾的廣泛注意,相關書籍和文章得以重印、出版和發表,天主教會的權威進一步受到質疑。

 

丹·布朗的第三部小說《騙局》和第五部小說《失落的密符》在我看來僅僅是有趣的故事而已。類似的揭露政治黑暗,描寫爭權奪利的故事不少。這兩部雖然讓我對新式間諜武器和古老神秘符號大開眼界,但對於西方世界的思想和現實沒有在實質上增添新的內容。他的第六部小說《地獄》則不同,雖然寫作手法還是老套子——暗殺、綁架、解謎、尋找、破譯——這些小男孩永遠玩不膩的遊戲,內容還是充滿文學、藝術、語言、宗教和曆史的通俗有趣的議題,主角還是一成不變的、睿智機敏的羅伯特·蘭登,但結果不同。當然,我不會透露關鍵情節,但要指出,這部小說涉及一個全人類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如同《數字城堡》所涉及的問題絕非杞人憂天一樣,暢銷書《地獄》讓廣大讀者充分意識到這一問題的緊迫性,同時也展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就是人口過剩。根據2011年聯合國的報告,人類從文明之初經曆了一萬年左右,全世界的人口於1804年才發展到10億。隨後盡管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全人類的人口僅僅用了123年就於1927年翻了一翻,增長到20億。之後僅用了47年就於1974年再加倍到40億。之後不久,由於中國嚴格地控製了人口出生,全球人口的增長速度基本穩定在每12年增加10億左右。到了2011年,全世界人口已經達到70億。根據一些科學家計算,人類在地球上開發出來的資源僅夠持續維持40億人的理想生活。即使這個計算太保守,加上一倍也不過就是80億人。這個數字哪怕按照最保守的估計,也很可能在2024年達到。照此速度增長下去,到21世紀末,世界人口至少會達到120億,但我們的資源幾乎沒有可能突然劇增,滿足需要。

 

後果是什麽?馬爾薩斯早就警告過人類:饑饉、瘟疫、戰爭。如老子所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自然必將用霹靂手段無情地大規模減少它無法承擔的人口。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人類自身也可能會采用極端的手段互相競爭,殘酷殺戮。和平時期所恪守的道德很可能會被拋棄。戰亂和饑饉的曆史記錄告訴我們,為了生存,最溫和、最善良的人也可能不擇手段,六親不認。但丁描繪的可怕的地獄就可能出現在人間。

 

在毛澤東時代,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被當作政治錯誤批判過,捎帶著批判了馬寅初。結果,20年後中國多出兩億人。當中國痛切地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後,不得不采取嚴格的,似乎是不近人情的手段來控製人口。這種小殘忍實際上是大慈悲。然而,並非每一個國家都能夠這樣做,印度的人口直追中國,非洲許多國家也無法實施嚴格的人口政策。尤其具有反諷意味的是,迄今為止,人類的醫學發展、保健進步和營養改良都在延長人類的壽命,都在加重地球上人口過剩的問題,都在促使人口過剩問題飛速接近其爆發的臨界點。

 

和平解決這個問題隻有三個方法:減少人口出生,找到新的生活資源,遷居其它星球。顯然,第一個方法最容易實現,而且中國已經做出了成功的榜樣。丹·布朗在小說《地獄》中設想了一個更有效、更仁慈的減少人口的方法。且不說那方法能否在生物學上實現還是個問題,而且那方法的實施還涉及倫理道德,連他自己在書中都不能堅定表態,還在醫生西恩娜·布魯克斯的結局裏表現了修訂的意圖。但至少丹·布朗通過這本趣味十足的暢銷小說引起了上千萬普通人對這一重大問題的廣泛注意,並將他的濟世良方暢銷全球。以我自己有限的知識來看,也實在想象不到還可能有什麽更好的方法。遺傳學家們、生物工程學家們,努力吧!避免地獄之災,全靠你們了。

 

2014年11月11日

 

今天看了電影Inferno,明知評價很低,但還是去影院看了。感覺還挺不錯,挺抓人的。但有一點改編砸了鍋,書寫得合情合理,電影改得無法讓人理解了,難怪評論都說這電影胡謅八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ingjia 回複 悄悄話 Inferno拍得太令人失望了。Ron Howard 導的丹·布朗係列片都比原書差。湯姆。漢克斯也不太像教授。
鄙視藤奴 回複 悄悄話 書就不怎麽樣,比前幾本差遠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