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廖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三遊五塔寺

(2015-04-28 19:46:56) 下一個

三遊五塔寺

 

廖康

 

 

北京的五塔寺離父親工作的單位——國家氣象局很近,兒時經常去玩,翻過籬笆,一溜小跑就到了。紅色的矮牆有些地方殘缺了,騙腿可過。其實,那年頭五塔寺並不收費,我們翻牆頭是懶得走正門。五塔寺的院子不小,繞到前麵得在農田裏走好一陣子。有時候,我們晚上去,為的是“練膽兒”。那年頭,寺院裏空蕩蕩,草木森森,就剩了那麽一座寺,好像正門旁還有個小門房,但看門的老頭對遊人從來都不聞不問。寺前有兩棵碩大的白果樹,據說是一雄一雌,好幾百年了,挺珍貴的。日落之後,宿鳥歸林。我們幾個孩子一到,總會驚動幾隻,撲棱撲棱,嘰嘰喳喳,時不時怪叫一聲,有點瘮人。

真正瘮人的在寺內。五塔寺和其它寺廟不同,四四方方一個大底座,上麵分東西南北中矗立著五個塔。底座多半是實心的,正麵也有一塊空洞處,就算是門廳吧,供奉著一個佛爺。四邊有寬約一米的甬道,每麵有一個佛龕。那時也不知道供奉的都是誰,也不在乎。隻記得沒有燈,沒有窗戶,一到側麵,就黑乎乎的,伸手不見五指。而且總有一股令人起疑的臭味,腳下有破磚亂石,要是踩到軟綿綿的東西,那懷疑就被證實了。正門兩側還有兩個門洞,洞裏是螺旋樓梯,通往寺頂,頂上就是那五個塔和金碧輝煌的琉璃罩亭。寺內牆上都抹著某種紅色的塗料,一蹭就掉。我們所謂的練膽兒,就是先在底下走一圈,再從一個門洞進去,登上寺頂,然後下塔,從另一個門洞出來,衣服不能蹭上一丁點紅。否則,就得算腿打軟,靠牆了。那門洞裏的螺旋樓梯又窄又陡,要想不偏不倚地走一遭,還真不容易。

文革初期,紅衛兵造反,五塔寺底座外牆上的佛像,但凡是低處的,臉麵都被敲掉了,坑坑窪窪,跟麻子似的。一天,我們聽說看寺的和尚,或許是方丈,因為護衛佛龕,被打死了,屍體停在寺裏,也不知是放什麽地方。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還敢去走一遭嗎?我們四條漢子——其實是四個男孩——又興奮,又害怕,說好了天黑後去練膽兒。

那天晚上陰沉沉的,沒月亮,似乎要下雨的樣子,隻有三五顆星星神秘地眨著眼睛。小風嗚咽,間或帶來一陣哭叫,不定哪家貧下中農正打孩子呢。俗話說“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嘛。很久以後,我才知道,“打”在這裏的意思是“製造”。我們在農田裏高一腳、低一腳地走著,一句話不說。我心裏直犯嘀咕:那老家夥的屍體放在哪裏?要是在門廳,還好辦,多少有點亮,繞過去就是了。要是在邊上或後麵放著,那走道可不寬,黑燈瞎火的,踩上會怎麽樣?我們練膽兒,是不許打手電的。其實,要是可以用手電,也許更可怕。看見一個死人在那兒躺著,還敢過去嗎?敢!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我已經學了不少毛主席語錄,也不信什麽鬼啊、神的。可是,怎麽我一想到死屍,雙腿就有點發軟?

五塔寺的門廳裏空空如也。難道他們把死屍放到邊上或後麵了?奶奶的!今天豁出去了。這次輪到我第一個走,我咬咬牙,硬著頭皮走入左邊的甬道,走入黑暗。開始,身後還有點蒙蒙亮,而且經驗告訴我,應該一直往前走。不一會兒,就沒譜了,得伸手摸,慢慢伸腳,試著一步步往前蹭,摸到牆往右拐,走入更長一個黑洞。那是完全徹底的黑暗,沒有任何反光的東西,黑壓壓的,什麽都看不見,仿佛走入無窮無盡的深淵。一旦進入宇宙的黑洞,我後來讀到,你會被拉長,像嘬麵條那樣被飛速吸進去。可是這個黑洞恰恰相反,我清楚地記得,那黑暗中的空氣好像有一股強大的阻力,頂著我難以前行。而且,地上還有磚石,我可不想絆倒,不得不慢慢走。其實,無論走得多麽慢,也不過幾分鍾的事。但在當時,好像走了一千年。

好不容易才走到了頭。隻見右側從後門隱隱約約透進一點蒙蒙亮。就是那點朦朧的淡灰色,如同曙光一樣,引導我大踏步向前邁進。後麵也沒有停放死屍,我一顆懸著的心放下了。但一走過後門,我就不得不再次慢下來,雙手前伸,期待著摸到牆壁。我後悔剛才沒有數腳步,否則,就不至於這麽沒譜了。一步步挨到頭,手指觸及牆壁了,右轉。這是最後一條絕對漆黑的甬道了。就在這時,我仿佛聽到前麵有窸窣之聲。我立定,仔細聆聽。卻聽到那三個小子在門廳那兒嘀咕,說什麽,可聽不清。我壯了壯膽,心說,這是最後一段了,別草雞,讓他們笑話。我打算走到頭時,悄悄拐過去,大叫一聲,嚇他們一跳。

我輕輕地,慢慢地,一步步腳跟貼著腳尖往前挪。好在這一路沒有踩上什麽軟綿綿的東西,也沒有聞到臭味。心中正感到慶幸,身體也放鬆了。突然,我覺得右肩碰到個什麽東西,但絕對不是牆壁,我摸了一把,滑溜溜、肉乎乎的。與此同時,右邊頭上一聲淒厲的尖叫,好像一把刀,劃開了黑暗的幕布。我不由自主“嗷”了一嗓子,噌地往前猛竄一步。也不管什麽黑不黑了,踉踉蹌蹌地拚命狂奔,一下就撞到南牆了,隨即右拐,朝著大門飛跑。那三個小子,早沒影兒了。竄出大門,我看見他們正撒丫子往回跑,我連頭也沒回,跟著他們跑。他們也不等我,一個勁兒地朝外跑。跑了一陣子,我才明白,他們大概以為我是那詐屍。於是,我喊起來,叫他們停下。好不容易才讓他們站住,這下我可知道心跳到嗓子眼是什麽滋味了。

他們問我怎麽回事,我怎麽知道?黑咕隆冬的,什麽也沒看見,跟你們一樣,我也就是聽見那麽一聲尖叫。不過我還摸到點什麽。鬼知道是什麽?沒準是那死老頭子吧?他可能是放到東邊那佛龕裏了?腿伸出來了?別胡扯了!他個死屍怎麽還會叫?好像還是女人的聲音,肯定是女的……我們胡亂猜想著,最後一致同意,大概是驚嚇了一對幽會的男女。他們一定是聽見我們來了,就躲到了佛龕裏。

回到家,我才發現我的腦門撞了個大包,衣服上盡是紅粉。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去練膽兒。而且,誰也沒有提過這件事。

再遊五塔寺是22年後,1989年清明節前,局勢尚平靜之時。幾個學生在我家吃過午飯,隨我踏青到此。隻見寺院裏置有很多石碑,前前後後都在大興土木,正在改建為石刻藝術博物館,因為塔座遍布浮雕,本身就是極好的石刻藝術。那天寺廟關閉,說是在修繕。我們看著塔座上殘破的佛像,唏噓不已。那次,我了解到這座寺院的曆史。它是明朝永樂年間朱棣下旨建造的。正式名稱為“真覺寺”,是印度金剛寶座塔的造型。那可是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真覺“緣起性空之義。那時,我剛讀過霍金的《時間簡史》。雖然佛家的“空”和道家的“無”重在其哲學意味,我還是納悶,那些先哲的論述怎麽會在宇宙起源的基本問題上與當代自然科學符合?尤其是佛家,怎麽會有“劫波”這種巨大的時間單位(432千萬年)?而且,竟然與地球的實際年齡如此接近(454千萬年)。怎麽還會有“成、住、壞、空”的說法?這難道僅僅是巧合嗎?我與學生們談起這些,但他們沒有讀過《時間簡史》,對佛教似乎也不感興趣,他們更關注寺的曆史。 

五塔寺曾經輝煌過,乾隆為了在此祝賀其母七十大壽,全麵修葺過寺院。有一幅畫顯示乾隆二十六年慶壽的盛況:寺前有牌樓、山門,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後麵才是金剛寶座塔、毗盧殿、後大殿,兩旁還有鍾鼓樓等許多房屋。可惜,這些建築早已灰飛煙滅。有一說是英法聯軍燒毀的,另一說是八國聯軍幹的,還有說是義和團燒的,但更為普遍的說法是在清末一場火災中被焚毀的。這麽簡單一件事情,過去了也就是一百來年,竟然說不清楚,政治似乎起了攪混水的作用。五塔寺的原始遺物,現在僅存一座金剛寶座塔和兩株白果樹。這種建築,中國有六個,數北京這個最為精美,從寶座全身殘餘的獅、象、馬、孔雀、鯨魚、龍女、金翅鳥、金剛和佛像浮雕仍可見一斑。那天寺院裏遊客極少,我們盤桓了很久,在那裏聊天,照相。誰也沒有想到,隨後不久的事件令我不僅和學生,而且和家人都天各一方,難以相見。

又是22年過去了。這天清晨,我一個人出氣象局東門,穿過一條繁忙的集市小巷,溜達到高亮河邊。農田不見了,被停車場、滑冰館及海洋局所占,但河流整治清爽了。有人釣魚,有人打太極拳,還有一艘五彩遊船緩緩經過。當我看見河上綠蔭映襯的那座通往動物園後門的小白石橋,就知道對麵是五塔寺了。但寺門已煥然一新,一隻巨大的石龜蹲在大門一側,身旁還立有華表。我覺得不倫不類,但它們絕對醒目,令遊人無法錯過。門牌上赫然豎寫“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九個大字。透過茂密的林葉,隱約可見五塔。寬大的石磚路通往正式的門樓,上麵掛著“真覺寺”的橫匾。我來早了,等了一會兒才開門。以往故地重遊的經驗是,什麽都比記憶裏的要小,要破舊。可這裏,盡管增加了許多館室,反而讓我覺得寺院更寬敞了。這些建築雖然新,卻不過分華美,且風格古樸。寺前那兩棵白果樹依然鬱鬱蔥蔥、碩大健壯。

五塔寺金剛寶座上的浮雕居然都修複了,真不知他們是怎樣仿造那些石雕的。不仔細看,連顏色的新舊都分不出來。寺內燈光明亮,正廳那尊佛像是釋迦牟尼,其它三麵分別是阿彌陀佛、燃燈佛、藥師佛。看著藥師那慈眉善目的樣子,讀到他的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想到那天晚上躲在藥師佛龕裏,被我驚嚇,也驚嚇了我們的那個女人,我不禁莞爾。她事後也會笑嗎?不至於極生厭離吧?四麵牆壁上掛著各種圖片和解說,我摸了摸牆,刷的是暗光漆,沒有蹭下紅色。可惜正門兩側的門洞有欄杆擋住,不準遊人使用那螺旋樓梯,因而也無法上到寺頂了,無法看到中塔須彌座上的石刻佛祖雙足,據說那是照著如來的腳畫下來,代代相傳,寫實的浮雕。小時候,我上去過那麽多次也沒有注意到。但看那照片,過於規整的一雙大腳顯然是經過後人美化的。其實,就算是真的又如何?佛教的真諦不在其中,也不在什麽舍利子中,不看也罷。真正讓我遺憾的是,不能登高俯視五塔寺全景。

五塔寺兩側有許多巨大的贔屭馱碑,也就是俗話說的王八馱石碑。多為明清之作,字跡清秀,雕刻風格處於拙樸和精美之間,殘損不多。有趣的是,“耶穌會士碑”和明清兩代功臣的“祠墓碑”親密無間地並列著,實現了人間少見的和諧。寺院兩側和後麵長達數百米的院牆都改建成為石刻展室。紅窗之間一塊塊仿拓片的黑壁白字,以規矩的楷書講解如何掌握字的間架結構,以優美的草書闡釋如何寫草體字,還有《難得糊塗》的帖子,《正氣歌》的節錄和《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內容雖嫌雜亂,書法還是很不錯的。室內陳列著不少好東西:漢朝的石闕、北朝的造像、唐朝和墓誌金元石雕清代法帖。最讓我難以忘懷的藝術品有三件:一)東漢的執盾石人,那造像乍一看簡直太稚樸了,如同孩子用橡皮泥捏的,但越看越覺得渾然天成,別有神韻;二)北魏太和年間獻給孝文帝的一座石佛立像,麵容豐滿、神情靜穆,本來塗有鮮豔的礦石顏料,但因不久前被偷盜,埋藏在地下而褪色了;三)納蘭性德夫人盧氏的墓誌,刻在長方形的臥式碑上,四周雕有龍紋,坐落在蓮花瓣中。銘文風格簡暢辭彩清綺音韻和美,含蓄地表達了納蘭對夫人的一往深情。然而,卻沒有記載她的名字。過去婦女地位之低,由此可見。

五塔寺幽靜古雅,遊人不多。有興趣仔細看者,流連一日,也未必能盡興。這裏沒有餐廳,直到腹中饑餓我才離開。下次再來,當自帶野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