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當樂兒!

世上的事兒,敘不完。世上的友兒,結不盡。世上的情兒,理不清。今朝有樂共分享,他日紅塵誰識君?四腳並用打哈哈,呼呼大睡到天明。
個人資料
xiaola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阿憨的老人園

(2010-09-23 11:16:01) 下一個

“老人園” 是阿憨兒時的故居。 它實際上有著一個詩般美麗的名字“朗潤園”.。幼時的阿憨識字有限,不知是哪幾個字,照貓畫虎,愣是把個大人口中的“朗潤園”聽成了“老人園”。

這園子坐落在燕園未名湖北岸。前世也曾做過帝王的“賜園”,屬於清代八大古園遺址。但阿憨記憶中的“老人園”,毫無特別之處,一潭死水擁著個安逸而略顯頹廢的小島。進島的唯一路徑是條不寬的土路,路口立了塊狀如寶座的太湖石。幼時的阿憨常和玩伴兒們爭著爬了上去“登基”。 環島的死水是阿憨兒時的樂園,冬天待冰凍三尺,便架著自製的簡易冰車兒與玩伴兒追逐其間,夏日的池塘裏荷花盛開,岸邊是捕蜻蜓的好去處。島上除了有幾幢斑駁不堪的四合院,便是後人搭建的臨時平房。這座夕日恭親王的消夏別園,經曆了百年滄桑,早已被改造成了無產階級的大雜院兒。

71 年 夏,剛從鯉魚洲幹校勞改歸來的阿憨父母,安家心切,聽說“老人園”有兩間平房,便一口應了下來。待一切安頓停當,才發現這次是名符其實地和全世界無產者站在一起了。這院子分前後兩進,前院兒住著胖三兒一家四口兒,胖三兒爸是食堂的掌勺。居家過日子也不忘老本行,院裏養著走地雞,常把幼時的阿憨攆的四下逃逸。一次胖三兒爸當院演練庖藝-解羊,血水流了一地,處目驚心,很是駭人。同住後院兒的有兩家鄰居,左手住的是校衛隊的保安。右手的鄰家是校材料廠的門房兒,有個兒子叫鐵蛋兒,是個小偷兒。不過說起鐵蛋兒犯的事兒,還真是很體現勞動人民勤勞質樸的本色。在那個物資奇缺的年代,鐵蛋兒居然在北大精神薈萃的三角地,打了一條地道,挖通了那裏的小買部,偷吃巧克力。

在那個紅色的年代,北大教師們除了政治學習, 都無所事是。阿憨的爹媽也不例外,本著向勞動人民學習的精神,在院子裏自己動手搭了個簡意小廚房。這大大的啟發了阿憨的創造欲,很快地他在院中央的空地上用四塊磚頭搭起了個簡意廁所,並向其開了一炮,以示剪彩。阿憨爹大怒,一腳踢飛了這個違章建築。更讓阿憨爹自豪的是,他的小廚房居然經曆了唐山大地震,而隻裂了一條縫兒。阿憨爹的另一項自力更生的壯舉是:種了兩棵葡萄。那年頭唯一給葡萄上的起的肥料便是阿憨的尿。從下葡萄秧起,阿憨盼葡萄盼得口水都快流幹了,更是不忘了天天給它上“肥”。夏末終於結了兩串稀疏秀氣的葡萄,隻可惜還沒等到熟,便被鄰家的孩童偷吃了。 阿憨爹一怒之下砍了葡萄樹,從次再也沒種過任何農作物。

阿憨上小學四年級時,舉家搬離了“老人園”。先後住過十三公寓,蔚秀園,暢春圓,而後飄洋過海去了地球的另一端。八大古園也算是住了三分之一了,但“老人園”還是很快的淡忘在阿憨的記憶裏。直到2005年3月21日,偶然看到一則新聞:美國國務卿-來斯,親訪了坐落於北大”朗潤園“的國際關係學院。上網一查,這國際關係學院居然正坐落在阿憨幼時故居的廢墟上。

後記:
小賴記阿憨童趣。憶,百年名校,昔日的皇家賜園,在二十世70年代住著象牙之塔裏的一群下裏巴人。時過境遷,三十年後的今天,它又搖身一變重登國際舞台。近日有傳聞,北大將大規模拆遷此園。阿憨有感,賦詩一首:
百年名校博雅塔,一座小島阿憨家。
夏捕蟲蛙冬溜冰,卻笑貴腳賤地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