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國

天涯浪跡 四海漂泊 多少故事
正文

一目了然看缺陷

(2010-08-15 20:07:42) 下一個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幾年前的一項研究成果不止一次地給重視孩子視力問題的家長們提了個醒。
因為多種多樣的原因,少數嬰、幼兒養成了用一隻眼睛看東西的習慣。通常人的兩隻眼睛必須和要看的物體成規則的三角關係,才能使雙眼都輕鬆地看清楚。否則,一隻眼睛看得清,另一隻眼就可能隻見虛影。大約有2%的兒童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隻眼上。久而久之,大腦竟然能夠自然地忽視另一隻眼睛傳入的信號。這樣下去,棄而不用的那隻眼就可能趨於退化,致使視力下降。在醫學上,這種視力障礙稱為弱視。弱視引起的視力下降不能用矯正眼鏡糾正,也不是由眼內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盡管弱視幾乎總是發生在一隻眼睛,然而有時雙眼的視力都有可能受影響。
    許多時候人們把弱視和斜眼病(斜視)混為一談。其中原因也許可以歸結為:斜視是弱視的誘因之一。斜視問題人人可以看得出來,而弱視卻不總是表現得同樣明顯。隻有眼科醫生才能有把握地診斷和治療孩子的弱視問題。
    絕大多數嬰、幼兒的弱視問題都是通過常規視力檢查發現的。一般兒童從出生到6歲這段時間很少看眼科醫生,所以,許多弱視病曆直到上小學以後才被發現。從理論上講,治療、糾正弱視應該愈早愈好。2歲之前是最佳年齡。盡管家長不能代替眼科醫生的工作,但若能發現某些線索、也可以提醒父母盡早給孩子做視力檢查。比如說,小孩看東西的時候如果隻用一隻眼跟蹤移動,或者習慣將所看的物體與一隻固定的眼睛保持距離,而不是通過轉頭動作將物體置於兩眼之間,等。
    發現弱視如不盡早治療,最終會導致失明,從而喪失對物體遠近距離的感覺。人對物體遠近的立體感依賴於兩隻眼睛的協同工作。一個簡單的實驗可以證明這一點:如果將一個手指立於眼前約一尺左右的位置,然後閉上一隻眼,試著用另一手指碰它,十有八九都會碰不到。用兩隻眼睛做同樣動作,一下就變得容易許多。對於弱視嚴重的患者,即使兩眼大睜,也不能如意完成這個動作。
    治療弱視的原則是加強廢用眼的使用率。可以通過眼鏡、眼藥、和專用的鍛煉方法幫助恢複視力。盡管治療的最佳時段是6個月到2歲之間,然而6歲以前矯正的成功率也很高。即使更大年齡的患者經過治療,視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小兒眼科醫生在2004年11月的眼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證明每星期兩次眼藥治療弱視、可以得到以往每天上眼藥所取得的療效。為了鼓勵患弱視的兒童使用被廢棄的眼睛,醫生常常給健康的一隻眼點上一種名為阿托品的眼藥,目的是暫時讓好眼視力變得模糊,使患者用另一隻眼多看多見。經過兩周療程,便可以使廢眼視力趕上好眼。在最近發表的文章中,總共168名弱視兒童參加實驗,其中約一半人(53%)接受每日治療,而另一半(47%)卻隻有周末兩天上眼藥。兩周後,兩組弱視兒童的視力都恢複到了正常水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