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國

天涯浪跡 四海漂泊 多少故事
正文

懂醫,更健康 (《健康話題》序)

(2010-07-02 07:20:41) 下一個

 

——關心健康、預防疾病並不是近幾年才熱起來的。上年紀的人們也許還朦朧地記得,當年投身到“打雞血”時候的熱情。隻要有人振臂一呼,當時就有成百上千萬人響應。盡管積極參與者中,多數人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周圍認識的人都這麽做”、“連醫院工作的人都信”、“某某用了之後氣色好多了”之類聽起來顯得十分樸實的理由、就成了說服自己加盟最有力的根據。據說打雞血那陣子,每天一大早就有人抱著雞到醫院門口排隊。雖然抱什麽雞的人都有,但若能抱上羽毛雪白的“來航雞”才最讓人感覺驕傲。因為這種雞的血按“理”說療效最好,打到人的肌肉裏能直接獲得精品雞的抵抗力。整個過程大致是由專業的白衣天使把從雞身上抽出來的血注射到人身上。當時流傳,打雞血的可治之症不下二十幾種。因為沒有人站出來說哪種病不能治,所以有人幹脆說能“包治百病”,聽起來似乎也不過分。一時間全國雞貴。會抽血打針的人也從“孩子見了就哭”,抖身變成了街道裏人見人追的大紅人。許多年以後人們才終於恍然大悟!假若打雞血能取代艱辛漫長的醫學實驗、排解人類對疾病和死亡的深切憂慮,那麽起早排隊的熱情怎麽能會隨著冬季的來臨、匆匆降溫呢?

——醫院門口排隊的人和雞消聲匿跡之後,相對比較溫和的保健偏方一個接著一個、先後被發掘出來。其中流行比較廣泛的養生抗病之道包括“養紅茶菌”、“泡橘子皮”、“甩手療法”、“飲水療法”等等。經曆過打雞血考驗的人們,對這些不痛、不癢、不殺生的辦法當然連眼睛都不用眨,就成了積極的追隨者。時至今日,人們尋求健康捷徑的積極性依然不減當年。然而,時過境遷。很多傳播保健偏方者心裏想的已經從當年“狠鬥私字一閃念”,飛躍到今天“一夜暴富做老板”。在重彩渲染的商業大背景下,新一茬的保健偏方往往要付出大價錢才能搞定。以各種形式出台的有意誤導或無辜謊言也常常一齊打包,讓人真假難辨。最近十幾年的經驗告訴人們:想要健康,最好懂點兒醫學知識。

——回憶起來,不懂醫、隨大流付出的代價很可能超出一個人、甚至任何人的支付能力。並不是每一個看上去善良、無辜的健康指導都能以預期的結果告終。曾幾何時,有些獻血的人因為相信把處理後的血液成份回輸到體內可以減少失血損失,卻從來沒有聽說過輸血也會帶來傳染疾病的風險。當他們發現自己已經被其他獻血者攜帶的艾滋病毒感染的時候,已經無法用錢買到第二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麵臨著生死攸關的選擇,然而和當年決定是不是加入到“打雞血”行列當中時需要下的決心相比,今天的決定所意味著的、早已遠遠超出了一隻來航雞的價值。不久前,正當一位老先生為妻子的肺癌焦慮不堪的時候,參加了一次有關癌症治療的免費講座。專家講解中提到的抗癌藥好像正是為救妻子的病發明的!尤其是這種藥專治晚期肺癌,不僅抑製轉移,還能化解原位腫瘤。老先生為了湊錢買藥動用所有積蓄、抵押全部財產、由近而遠地向親友籌借……,想盡一切辦法給妻子湊齊了幾個療程的藥。最後,還是沒能救妻子的命。

——如果多懂點醫學常識,就知道醫藥市場上同樣有真有假,知道遇事該問什麽問題,知道怎樣了解新藥的療效,知道如何區分醫學科普和商業廣告。

——比如說,懂醫的人知道一種藥的療效不是一兩個人的親身經曆可以證明,不是個別專家經過推理可以包辦,也不是獅子大開口喊出的天價可以誘導,更不是宣傳媒介的來頭所能暗示的。隻要衡量藥物療效的臨床指標是實驗室化驗、儀器診斷能夠查出來的具體數據,那麽證明真假的唯一標準就是臨床實驗。臨床實驗的結果一定會發表在經過同行審閱的科學期刊或學術年會上。懂醫的人也知道,讀醫學科普讀物不僅僅要留心專家是怎麽建議的,還要知道為什麽這樣做,是不是所有專家都同意這種做法;假如讚成和反對的意見爭執不下,爭論的焦點又在哪裏;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采取哪種方法更為恰當。醫學發展的曆史證明,僅僅強調一種理論的長處,閉口不提這種理論的短處,隻能加快它被人遺忘的速度。懂醫的人還知道,懂醫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醫生對診斷、治療的解釋。理解透徹了,才能和醫生一起做出合理的選擇。

——在人們熟悉的現實生活中,讀懂醫生的診斷不容易,會提問題更困難。很少有病人聽了醫生的陳述後、真能把其中的含意溶化在血液裏、落實在行動上。相反,多數病人雖然表麵上不住地點頭,腦子裏對醫生說的話還是一頭霧水。其實,病人對醫生的解釋感到摸不著頭腦是很正常的事。有了最基本的醫學知識,就能把不理解的地方轉化成一句邀請醫生做進一步解釋的問題。有時候多問一句話,也能省不少錢。

——曾經有一位關節炎病人。或許因為她的痛苦喚起了醫生的同情。醫生決定給她開最好的止痛藥。好是好,就是貴了點。事實上,比普通止痛藥貴10倍。其中一多半費用都要她來買單。幸好這位病人從前的職業是護士。記得在她給病人發藥的年代裏,這種好藥還處在研究階段。出於好奇,她麻煩醫生給她解釋這種好藥究竟好在哪裏,具體說來有什麽獨特的有效成分。醫生當然也很樂意展示一下自己對藥理學的透徹理解。原來,這種好藥是在原來有效成分的表麵塗了一層膜,讓這種藥躲過胃酸的消化,等移動到腸道後再被溶解吸收。這樣一來,原本對胃刺激性強的化學成分,就不會因為它的副作用而影響治療作用了。然而,所謂“好藥”是不是對誰都適合呢?這位病人仔細考慮了自己的健康狀況和經濟條件,決定用相同有效成分的“老藥”,也能起到同樣的治療作用。隻要記住每天吃藥之前先吃點東西,就能降低老藥成分的副作用。

——除了降低副作用,現代製藥業為方便病人治療,減少服藥次數、降低不良反應、當然,也為了維護專利保護下的市場優勢,在製劑方麵動了許多腦筋。雖然有效成分相似,與它搭配的附加成分卻經常變化。標簽上的價格自然也隨著向上浮動。僅僅一個簡單的“好藥”,其中的含意也許和人們腦子裏所期待的大不一樣。

——從來航雞招搖過市到醫藥廣告滿天飛,經過三、四十年的風風雨雨,從前盲目的消費者正朝著將來有見識的消費者飛躍。同樣是消費者,區別就在會不會看成色。既然誰都難免跟醫藥市場打交道,懂一些醫藥知識想必早晚都能用得上。相信每一個關心《健康話題》的讀者都會驚奇地發現,懂醫的過程並不像從前想像的那樣艱辛乏味,醫學知識本身也並非一定是苦澀難嚼。經常翻一翻,想一想,也許你就能理解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都讚成這樣的說法:懂醫,更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