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費用高,醫藥市場廣告信息的含水量更是高深莫測。於是,任何能在幫助大眾省錢的大前提下實現保健、甚至治病的辦法都是網頁新聞媒體的熱門題材。以“尿療法”為例,起碼可以算是個千人頂的溫熱話題。如果依照各種“療法”的“性價比”排名次,名列前茅的恐怕要數“尿療法”。尿療說白了就是喝自己排出的小便。這種辦法具備一個理想療法應該具備的前兩個條件:不求人、不花錢。然而這第三個條件最重要。那就是每個人一聽到這種療法後憋不住想知道的問題:喝尿管用嗎?相信的人津津樂道飲尿的好處:滋潤皮膚、降血脂、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清除體內垃圾雜質、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腸胃蠕動、去痛去病、防癌抗癌、清肺止咳;雖然媒體報導的大多是喝尿有效的實例,依然有人持懷疑觀望的態度。假如尿療法真的有效,為什麽醫療保險公司不站出來鼓勵實踐這種療法?為什麽大多數醫生不讚成尿療?難道說,凡是“苦口”的都能稱得上良藥?
問題五花八門,歸根結底、喝尿是不是我們如饑似渴要找的自治自救、防病抗病的最佳答案?
主流醫學不認可 首先,尿療法缺乏足夠的臨床觀察。現代醫學和以往任何時代的醫療實踐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堅持用臨床試驗的方法確定療效。曆史上,治病方法大多來源於前人傳授、邏輯推理、醫生經驗、和個別成功的病例。同一種病,常常因為患者居住的地理位置不同、遇見的醫生各異,而受到迥然不同的治療處理。比較各種治療方法,發現療效、費用、和預後等許多指標任意組合,沒辦法統一管理。經過四、五十年的努力,主流醫學已經完善了一整套確定藥物、手術治療效果的科學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隨機組合的臨床試驗。原則上說,無論前人如何肯定、邏輯如何上道、成功經驗如何豐富,隻要這種療法有可能對病人(1)造成傷害、或(2)價格昂貴,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鑒定之後才能推薦給病人。尿液雖然談不上昂貴,卻也沒有絕對的“放心尿”。做為血液的過濾產物,所有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都可能借助尿液擴散;環境和食物中、毒素的代謝產物更不能輕視。曾幾何時,假如喝錯了奶,尿液中還可能混有三聚氰胺釀成的結晶或者結石顆粒。隻有經過臨床試驗,比較喝尿人群與喝顏色味道與尿相同、卻沒有尿液中“有效成分”的對照人群的治療指標,才能確定值不值得冒各種風險嚐試尿療法。目前雖然沒有符合標準的臨床試驗證明尿療法有無療效,然而生物科學積累的大量事實表明,即便尿液中存在值得循環使用的成分,人類也已經有更安全、更有效的攝取途徑。
生命科學不支持 尿液裏含有什麽舍不得丟棄的有益成分?古人的說法是“生命活力元素”;現代生命科學分析化驗的結果包括:水、尿素、離子、含量不等的激素、酶和代謝廢物。其中水和離子在日常生活中供應充足,用不了才會從尿裏排出體外;尿素和代謝產物一旦被重新吸收、立刻會被送回尿液,再喝一次也是徒勞往返;激素和酶對確實需要補充的人來說不能依賴尿液回收:一來供不應求、二來不利吸收。況且,化合物的療效不僅取決於生物活性、還依賴有效劑量。目前,同一種藥至少要規定成人劑量和小兒劑量;將來,用藥量還會根據人群遺傳體質和代謝潛能進一步細分。試想,如果不考慮劑量,成人用兒科量無效、兒童用成人量中毒。對於每一個試圖用尿療法獲取某種活性物質的患者來說,怎麽能不化驗當天尿裏有沒有、有多少?一方麵,尿療法治病的臨床觀察有限;另一方麵,有限的臨床觀察卻證實了若幹副作用:惡心、嘔吐、胃腸不適、和腹瀉。假如尿療法真能像有些人說的“收縮原位癌、抑製轉移癌”,即使這些副作用一起發威也該堅持不懈。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通過科學方法驗證的結果表明,尿療法並沒有抗癌功效。在缺乏足夠臨床試驗證據的情況下,宣傳尿療法治癌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它的最大危害就是貽誤病情。隨著醫學研究不斷深入,許多癌症隻要發現得早、治療得法,已經不再是駭人聽聞的不治之症。相對而言,戰勝癌症的最大敵人正是諱疾忌醫。不久前,台灣健康專家林光常因為過分宣傳某種飲食配方、強調其未經證實的抗癌作用,結果是害人、誤病、吃官司。尿療法和林光常的飲食配方有兩個共同特點: 功效無雙、證據不足。
個人體驗不算數 假如一種療法沒有經過正規臨床試驗、又想讓人信服怎麽辦?目前用的最多的辦法就是講述個別患者治療成功的故事。尿療法入世也不例外,獲益者大多有過一個類似的經曆:身患絕症、久治不愈、偶遇奇人、最後尿到病除。雖然知道能用自己的尿來治自己病的人不多,但是仔細尋訪,不難發現從前古人喝過、現在有些村裏人喝、日韓人喝、西方人也喝。捫心自問,自己該不該跟著喝?一旦帶著這個問題去谘詢醫生,才知道尿療法在醫院根本不算什麽療法。根據現代醫學理論,一種療法在個別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表現受到許多偶然因素的影響。這些偶然因素有可能對最終治療結果負主要責任。比如說,用尿療法降血脂,很難說不應該歸功於飲尿前後飲食習慣和胃腸道內環境變化。有人發現,如果前一天肉吃多了,第二天的尿味喝起來又苦又澀;如果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排出的尿就好喝多了。於是,吃得清淡不知不覺成了第二天自己給自己的“獎勵”:一杯好喝得多的尿。從表麵上看,血脂不高好像是喝尿的結果,實際上卻是營養學家倡導了多年的清談飲食的功勞。最終,真想確定尿療法有沒有降血脂的功效不能隻看個別案例,需要建立比較對象。在兩組人群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相當的前提下,比較喝尿與不喝尿對血液中脂質含量的影響。
家常便飯或最後資源 生活在科學技術發達、信息流通快捷的今天,選擇一種療法或新藥最安全有效的途徑就是谘詢相關領域裏的臨床專家。大凡療效顯著的醫療手段都會在專業刊物、藥典手冊上明述用途、用法、禁忌。相反,沒有經過科學方法鑒定的“醫療手段”也具有它們的共性:臨床專家沒聽說過;治療效果奇佳;能治療多種疾病;證據主要由成功病例羅列而成;成功病例多在偏遠地區、甚至國外;治療理論與主流醫學不可同日而語;曆史上曾經被名人所偏愛,等等。尿療法乍一看能防治許多種讓人害怕的疾病;然而追根尋源,卻找不到用科學方法設計的臨床試驗或流行病學觀察。難怪有人到醫院裏打聽,沒有專業醫生推薦這種療法。從曆史的觀點看,尿療法曾經有過一定的醫療價值,主要因為一百多年前人類還不具備化學合成和生物提純的能力。今天,沒有病人需要、尿裏殘留的活性物質不能在衛生條件下人工提取製造、而必須依賴小便作為來源。再者,許多曾經在曆史上流行的治療方法,例如酒精麻醉、發汗療法、放血療法、顱窗療法等等,後來都因為實踐證明無效或風險太大而放棄使用。除非有一天身臨困境、資源過度危機、生命受到威脅;否則沒有必要把尿液當成生存、保健、治病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