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國

天涯浪跡 四海漂泊 多少故事
正文

應對腹瀉——丟掉旅行者的“包袱”

(2010-06-27 17:00:58) 下一個
多數人一生中都會有腹瀉的經曆。腹瀉指的是大便量大、次數多、或水分高。輕度腹瀉指的是24小時內排泄1-3次不成形便;中度腹瀉3-6次;6次以上、伴有發熱、便中帶血,都是重度腹瀉的征兆。人體一天當中經胃腸循環穿梭往複的液體以升來計算,而排出體外的糞便中隻含200毫升水分。可見,大部分液體都在腸道中被重新吸收。水分吸收過程受到幹擾、液體分泌量過大,都會使糞便水分含量超標。每當這種時候,人就不得不應對腹瀉的挑戰。 特別是出門在外,腹瀉常常使緊湊的旅行節奏變得更加急迫。旅遊季節到了,怎樣麵對那種不期而至的尷尬境遇呢? 找出病因腹瀉的原因有許多種。其中包括飲食習慣改變、病原菌入侵、精神緊張、藥物影響等等。病因不同,預防的方式也不一樣。飲食因素:突然改變食物成分對有些人來說往往反應劇烈。常見的刺激性食品包括辣椒、奶製品、油膩食物,等等。反應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吃一頓麻辣火鍋,不到第二天早晨就出現腹瀉;有些人不消化奶製品中的乳糖,於是吃了牛奶、奶酪後立刻有事;另一些人吃了大葷大膩之後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事實上,偏食任何一種食物都可能打亂正常的糞便組成,影響固體成分和水分之間的平衡,結果造成腹瀉。比如說,如果整天吃白菜,沒有其它食物,十有八九會出現腹瀉。了解自己的特質和飲食平衡的重要之後,就可以避免貪食不能消受的刺激性食物。細菌、病毒感染:人的腸道內有大約400種不同的細菌、默默地為人體消化吸收工作。有時吃的不幹淨,也可能引來陌生的病菌。這些病菌感染腸道粘膜、造成腹瀉。多數情況下,這些致病菌隻是過路客,稍作逗留之後穿腸而過。腹瀉症狀也不治自愈。少數病原體感染比較頑固危險,例如沙門菌屬和阿米巴寄生蟲感染,需要及時治療。病毒感染也許是造成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一般曆時比較短,而且不治自愈。精神緊張:有時情緒因素、心理衝突、應激反應都會造成腹瀉。正常情況下,人的腸道總是緩慢、有節奏地蠕動,讓內容物緩緩通過。高級神經活動可以改變腸道的蠕動節律。當腸道收縮劇烈,內容物中水分來不及被吸收就湧向直腸、出現腹瀉。相反,如果腸道蠕動緩慢,內容物長時間滯留體內,人體就會便秘。精神因素作用下,便秘和腹瀉常常交替出現,讓人防不勝防。要想恢複正常,首先要生活規律,放鬆情緒,注意兼顧工作和鍛煉。藥物因素:便秘的時候,醫生可能建議口服瀉藥。瀉藥的成分有鎂鹽,有時治療胃病、抗胃酸的藥裏也有類似成分,無意中成了腹瀉的誘因。有些抗菌素也有腹瀉作用。假如吃了一種新藥後發現有腹瀉症狀,應該及時谘詢醫生,調整治療方略。長期用抗菌素可能導致腸道內正常菌群失調,造成腹瀉。酸奶中含有酵母菌,有助於恢複腸道菌落。所以適當吃酸奶可以治療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 排除誤解麵對腹瀉,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該怎麽對付。下麵幾個例子很有代表性。不知你看後是否同意他們的做法?張先生去年夏天隨團到四川旅遊,一心想嚐嚐正宗川菜。到了重慶,第一件事就是點了一桌火鍋和炒菜。味道是否正宗張先生雖然說不好,但是盤子、碗裏麵加的麻辣佐料確實不惜工本。吃完飯在街上散步,張先生就覺著肚子裏“翻江倒海”。等不急回酒店就已經堅持不住,中途“掉隊”。為了跟腹瀉較勁,張先生決定不吃不喝,徹底斷了“禍”源。玩到第三天,張太太肚子也痛了起來,而且還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一路上重要景點都沒有心思看,卻留心記下了“訪問”過的每一處衛生間的位置,以便回來路上急需的時候方便。回到酒店第一件事就是把帶來的藥往床上一倒,止瀉藥、抗生素、止痛藥,每樣都吃到最大劑量。覺得這樣一來就能明確表態:和腹瀉勢不兩立了。眼看旅遊即將結束,突然接到家裏電話,說七歲的兒子因為發燒、拉肚、水樣便中帶膿帶血,被學校送進醫院。打了一天點滴外加加抗菌素、情況才逐漸好轉。讓他們放心。以上三種腹瀉,代表三種不同的病因。張先生腹瀉來的急,去的快,原因和一下子吃了大量刺激性食物有關,屬於功能性腹瀉;張太太腹瀉次數多、並且伴有輕微的全身不適症狀,像是腸道感染引起;兒子拉肚、發燒、便中膿血,是痢疾的典型症狀。得了痢疾,及時看病治療是非常明智的決定。一來可以控製疾病,二來又能防止傳播病菌。相對而言,在了解醫學常識、正確應付輕度腹瀉方麵,張先生和張太太都有進一步努力的餘地。首先,對付腹瀉不能不吃不喝,實行“餓”治。而應該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腹瀉容易造成脫水和電解質失調,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所以,喝水最好喝為運動員特製的、含有各種電解質的飲料;也可以喝稀釋後的果汁。腹瀉後進食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高蛋白食物;飯菜要容易消化、由稀到幹。根據恢複情況、逐漸適應正常飲食。其次,吃藥必須慎重。多數功能性腹瀉、病毒感染造成腹瀉都會不治自愈。況且,功能性和病毒性腹瀉用抗菌素治療無效。隨便服用抗菌素可能增加細菌的抗藥性,也容易殺滅腸道中對人有益的細菌,造成菌群失調。止痛藥有時抑製胃腸蠕動,掩蓋病情真相,也不適用於腹瀉、腹痛的情況。如果腹瀉次數頻繁,可以服用止瀉藥。止瀉藥最好從小劑量開始。因為腹瀉本身也是機體排除致病菌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所以止瀉治療不宜誇張。止瀉力度過大隻能延長病菌在腸道內逗留的時間。假如腹瀉症狀嚴重,出現膿血便、發燒、頭暈等症狀,必須到醫院查清病因,對症治療。靜脈輸液可以幫助人體恢複失去的水和電解質,避免脫水帶來的危險。抗菌素能夠殺滅侵入腸道的病菌,終止腸粘膜的損傷,值得注意的是,抗菌素治療必須徹底,不能症狀稍有改善就以為大功告成、擅自停藥。以免殘存的細菌有喘息之機,“卷土重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