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水寧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泡壇小結

(2019-10-18 23:35:14) 下一個

這次剛回論壇那會兒,信心正處於高位,好像晃一下就能溢出來。可能因為剛剛讀完麥肯納的書,對於他所說的“開悟”過程略有頭緒。麥肯納很確定地說,開悟就是無我。這比所有大師們雲山霧罩的說法都要清晰(但是因為語言的局限,越清晰越可能出錯)。自從知道自我是什麽,就信心滿滿地以為離“無我”的距離也不是那麽遙遠。最關鍵的是,麥肯納的方法很對我的胃口,簡直就是一條鮮花鋪地的捷徑。不用去死摳各種晦澀的經文(雖然我很希望自己能略知一二以便顯擺之用),也不需要去想盡辦法清除腦袋裏紛紛紜紜的雜念(較勁的時候我恨不能把腦袋殺掉)。據麥肯納的自述,他花了兩三年的時間閉門讀書並逐一拆解書中的概念和道理,把所有站得住腳的東西都擊倒在地,然後就開悟了。按我的理解就是,你的頭腦裏再也沒有任何框框或標準,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沒有喜劇也沒有悲劇,沒有有價值或沒有價值的東西連價值本身也沒有了(不知這是否算是一種“白骨觀”,反正肯定是放下那個叫作“自我”的東西)。到了最後你發現一切的一切都歸向存在,再也沒有其它的東西剩下了。這時候你似乎在用餘光看原先的世界,它變得模糊而變幻,失去了先前確鑿的穩固性。而那個永恒的存在卻像秋天高遠的天空那樣真實清晰映照著萬事萬物。

宅在家裏讀和寫甚至和外界隔離幾乎就是我的願望。小的時候我曾想做一個守燈塔的人,不是為了指引過往船隻,而是盼望有人定期送來食物,可以讓我在安靜的封閉的角落裏一本接著一本地讀書,了解這個世界上發生過的所有有趣的事。那時候沒想過人生需要意義,現在也許可以試著放下人生的意義。既然我還不需要去為了生活奔走操持,如不好好利用豈不辜負了這番恩賜?麥肯納說,一萬個人裏麵隻有一個人是“真心求道”的,而在一萬個真心求道的人之中,又隻有一個開悟的。他還體貼地提醒,開悟須謹慎。因為如果你完全看透了這個遊戲,遊戲就失去了它的樂趣。他說,做一個“人類成人”就好了。我已經毫不遲疑地將自己歸於那“萬裏挑一”的求道人之中。但開悟於我卻遠不及瀟灑今生那麽要緊。

寫那首《請來看吧》,就是在那個時候。專心凝視著眼前的一切,放掉已知的“真理”,放掉固有情感模式,一直看到他們退隱消失在永恒之中。。。那些天就這樣清淨地讀著想著寫著,日子恬淡逍遙。直到某天在論壇潛水,看見小謝兄評詩,興致忽起,順手將詩發上論壇。如此一晃夏去秋涼。宅居家中,泡論壇對我有點像“入世”。別管自以為修到什麽段位,拉出來遛的時候都會露怯,所以必須時常出來操練一番。奧修說,你可以在想象中經曆你的情感,然後把它化解掉。這樣你就可以避開在現實世界中因為這些情感引來的事件。那麽網絡更是一個理想的模擬操練場,一個有教具有陪練而且沒有學費的學校,一個你不會因為自己的愚蠢行為受到切實懲罰的地方。

網絡並不比現實更虛幻,現實也不必網絡更真實。這個網絡和現實交錯的時代,總會讓我驚詫不已浮想聯翩。

寫《知己》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們隻是將我們的需要投射出去然後接收回音。至於對方到底是誰有什麽關係?是男是女是AI,是善念或是惡念,是真情實意還是敷衍了事,是理解愛慕還是漠不關心。。。我們如何可能探知那個真相呢?當一切都經過自我這個過濾器,當一切都被抽象為符號和概念,難道我們不是在一個真空的玻璃罩裏和自己對話嗎?我們反反複複想去確定的被愛與被認可,不都是經過自我的加工和解讀嗎?而自我不是從來都隻看得見自己嗎?這世間所發生的故事,如果沒有我們的情感為它們畫上眼睛,那些故事能活過來嗎?然後我們就說,我們的故事塑造了我們的人生。

而現實又如何呢?當你了解網絡傳輸三維成像以後,你還能斷定現實不是一個Matrix嗎?若是喜歡恐怖故事的話,你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是一顆“桶中之腦”。你和你心愛的人相擁然後分離,你得到你夢寐以求的東西然後失去,你眼看著一場場歡宴落下帷幕,你目送著青春年少漸漸遠離。。。那些過往如今在什麽地方?除了你仿佛依稀的記憶,除了你手中的證物身邊的證人。某一天斷了電黑了屏,你徹底離開了這個遊戲,你還能用什麽去證實所有關於你的真實?當然你可以說,即使你消失了,真實的洪流依然滾滾向前,你的生命延續在你後代的血脈之中。那就是說,你其實在暗暗盼望自己是不死的,無論你寄情於山川大地或是花草樹木或是後代子孫甚或是你流芳千古的傑作。你並不情願並不接受自己會徹底泯滅。你內心不安卻假作坦然。因永恒看起來無望,不得不全身心投向現實,用一連串的謊言去疊加在一個真相之上。

。。。

網絡使很多難以想象的事成為可以想象。論壇讓本來無緣相聚的人聚在一起。泡論壇就是為了熱鬧,在打鬧碰撞中成長。隻是時間長了,似乎起初積攢的信心漸漸地淡了。隻剩下自我在喋喋不休高談闊論左右互搏,好像真理即刻將在這樣的爭論之中顯現。認真想了想,信心這東西似乎需要在靜室之中耐心地溫養,浮躁浮誇的心思與它無緣。到了寫完《一條大河》,想到渺小的個人在強大的命運麵前那種無力之感,深知依靠自己終究脫不開不安和恐懼的追趕。如此便要暫別論壇,在安靜之中尋回真正的力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水寧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onebench' 的評論 :
石兄差矣。石兄在正是我去論壇的一個原因。:)
那天看過石兄的回帖“對立存在,觀點存在,情緒存在,表達存在,這就是事實。在此之外另找一個和諧,不是在製造對立與和諧的對立嗎?”當時已經意識到石兄跟貼裏所說的問題。
我從來不能在論壇呆太長的時間,主要是因為自己定力不夠。首先是會浮躁。就像我在本文中所寫的,開始上論壇的時候信心很好,慢慢就把那些積攢下來的信心耗盡了。因為思維太過於活躍,不斷地思考別人的文章的深意以及自己如何回帖更加貼切等等。(這是我所說的“左右互搏”的意思,非指石兄。:))這時候所依靠的已經不是內心的力量而是頭腦的力量,就是那個“自我”,漸漸就感覺很枯竭。
另一方麵是論壇裏的爭吵會讓我有點難過。我知道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的那個“自我”的特點。看起來它很善良,其實還是希望能夠靠自己在其中“掌控”什麽,沒有“交托”出去。如果我在論壇,我一定會設法去做點什麽。當我不在論壇,我想我也許可以做得更多。譬如觀察,譬如禱告。。。這樣我的信心才可能增加。
“那麽悟道的人悟什麽?俺覺得他們悟的是意識的有限性與非實性,這個地方破了,人就解放了自由了”。我很同意石兄的說法。我想我的自我意識就是太強大了,太急於去到某個地方了。我在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忽略了太多生活中美好的東西。也許隻要好好活在當下就足夠了。
無論在我這篇文章還是留言裏,石兄看見我用了多少個“自我”。這個真的是被石兄講明白的。正打算好好去讀一讀石兄的幾篇“辣文”。謝謝石兄。:)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哈哈,水寧兄居然閉關了。俺私下裏琢磨,是不是跟俺對“對立的感覺”的解釋有點兒啥關係。今天看到水寧兄的小說,追到博客上來,看到這一篇,覺得可能確實有點兒關係。俺看到“左右互搏”就覺得心虛:)。
好吧,該俺跟水寧兄解釋一下了。
俺對一元二元問題本身確實有點兒心不在焉。因為這個問題很難說清楚,加上俺最近又更加浮躁,專注氣血之爭,所以沒有好好說。但雖然態度不嚴肅,但大概方向俺認為沒有錯。
一元,不在事相上,也不在意識中。意識上達到一元隻能是很短暫的現象,雖然意識到一下足以讓人欣喜半天。這個一元不是真的,隻是意識對一元的反映,還是意識中的事。而真的一元,不隨意識與事相的變化而變化。無論意識多雜亂,那個一元並不亂。無論意識多清明,那個一元也並不清明。這個東西,不是求來的,想來的,靜來的,修來的,也不因相反的狀態或者行為而消失。相反的,一切動靜都在這個東西裏發生。這個東西是真正的主體,永遠也不會成為對象被感知。那麽悟道的人悟什麽?俺覺得他們悟的是意識的有限性與非實性,這個地方破了,人就“解放了自由了”。而意識的有限性怎麽意識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轉一段《壇經》給水寧兄,俺想畫線的點是“分別亦非意”。好,不廢話了。請看: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雲:“仁者得法師誰?”
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
策雲:“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
曰:“願仁者為我證據!”
策雲:“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
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師曰:“如是,如是!”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師曰:“誰知非動?”
曰:“仁者自生分別。”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曰:“無生豈有意耶?”
師曰:“無意,誰當分別?”
曰:“分別亦非意。”
師曰:“善哉!少留一宿。”
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

閉關愉快!
水寧 回複 悄悄話 不泡論壇,專心寫博客。:)
論壇裏都是老朋友,一玩就瘋。可能一個人的性格需要平衡。在安靜的另一麵,我是很活潑貪玩那種人,所以經常需要自己有意識地調整一下。
謝謝!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宅在家裏讀和寫甚至和外界隔離幾乎就是我的願望
============同感!但過去的我是待不住家的,更別提在家還讀和寫,沒想到生活會完全改變一個人。你對很多事物很有感悟,希望還能讀到你的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