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至湯圓 (zt)

(2010-12-22 08:11:14) 下一個
來源 :http://www.yayabay.com/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11043


老家重視冬至節,除了吃豐盛的冬至夜飯,據說還要喝冬釀酒(一種白色的米酒)。至於湯圓,那更是過節必備。說起湯圓,北方人大約叫做元宵吧,本地的方言叫“湯團”。用水磨糯米粉做成外殼,裏麵可以加各色餡料,然後放在沸水中煮熟,和湯一起食用。本地人常吃的餡料有:豆沙、芝麻、豬肉和“菜豬油”。最後這種餡料頗為特別,是用青菜剁成碎末,加豬油和糖拌成的,我從來不敢問津,不過本地有些人卻無此不歡。

父親重視過節,如果母親在重大節日不做點特別的應節菜肴和點心,就會被批評為“沒年沒節”。這次湊巧,我在家過冬至,所以母親興致勃勃地買回糯米粉和豆沙、豬肉和芝麻三種餡料,要自己在家做湯圓。 餃子餛飩是家裏常做常吃的點心。 經過練習,母親現在包子也已經蒸得不錯了。唯獨湯圓一道,她還在摸索中。因為水磨粉頗為“疙瘩”,水加多加少,水溫是否合適都大有考究。稍有差錯,不是包不攏,就是下鍋漏餡。縱然餡料鮮美,賣相就很難討俏了。

昨天和母親一起做湯圓。根據別人的秘笈,糯米粉中還加了少許紅薯粉,再加溫水揉麵。母親怕不好包,所以開始水加得少,但這樣一來又捏不攏。後來父親也來作貢獻,幫著揉麵,母親又是急性子,在一邊催他。麵團總算揉得七七八八了,我們兩人做湯圓時卻又發現豆沙餡太稀薄、肉餡太碎,不太好包。芝麻餡倒結實,不過店裏買來的加了板油(豬油),恐怕不夠健康。

忙了半天,包了二三十個湯圓。外皮可能還是太幹,有點裂縫。我們決定上籠蒸,而不是水煮。可是以前沒蒸過湯圓,大家又對著電蒸籠研究了半天,不知該用多大火力、蒸多長時間。第一鍋火開得太大,蒸好了湯圓越發不成樣子。後來一研究,我們覺得可能自己做的湯圓外殼太薄,容易漏餡。

晚飯我們湊合著吃了幾個失敗品。不過,這次的湯圓樣子雖難看,味道還不錯。餡料好,外殼也很軟糯。隻是我們都覺得如此勞民傷財不合算,下次還是從店裏買些現成的湯圓回來煮食就是。反正也算應了冬至節的風俗,吃過湯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