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窺

唱著“東方紅”長大,過著“社會主義好”的日子,勤勤懇懇工作,窮得隻有“毛澤東思想”,又碰上“摸著石頭過河”。歲月無情,過上清閑的退休生涯,跑到海外,看看西洋景,似乎天下烏鴉一般黑,聽聽還是有些不一樣,想想我是否由“聰明”變成“愚昧”,忍不住當起“二販子”。
正文

聖經簡說

(2009-05-23 16:08:35) 下一個

聖經簡說

“聖經”是信仰、愛和持久希望的源泉,已細致滲透至世界各國社會基層。它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貢獻,不僅僅在宗教層麵的至高無上的真理見證,而且對人們心靈支柱的確立和信賴感屹立不動,對維係社會群體的精神走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耶穌”是為為人而存在的,“聖經”也隻想去證明耶穌的神性,引導人放一個希望在心上,去信:赦罪、救贖、望死後複活又望來世永生。

 

“聖經”是人類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它以超人的睿智、傳奇的事,深奧的哲理和飄文辭,成為一部曆經數千年而不衰的恒古及今的知識寶庫。三百多種不同語種譯本,數以百計的“聖經”無時不被全世界信與不信宗教的人們閱讀著;它在西方社會發展中,起了無比巨大的作用。它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規範、價值標準乃至社會結構,尤其對西方政治、哲學、軍事、外交、文學、美術等影響更為深遠。

“聖經”這本最古老的典籍,是希伯來(hebrew)民族文化最最寶貴的遺產,它記載了古代中東和南歐一帶各國的民族人和事、社會、軍事乃至社會風情和習俗,尤其是哲學和神學觀念,它孕育著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隨著基督教傳入世界各國,尤其對西方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聖經”並不是一 書構成,它由66卷或80卷書匯集。“舊約全書”(Old Testament)39卷和“新約全書”(New Testament)27卷組成,另有“後典”14卷,是基督教、天主教和猶太教的經典。基督教取“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作為“聖經”,天主教(以羅馬為中心)和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取“舊約全書”、“新約全書”和“後典”作為“聖經”,猶太教取“舊約全書”作為聖經。

“舊約全書”的寫作年代,最遠的距今已有3500多年(摩西五經)用希伯來文寫成:有律法書、曆史書、智慧書、先知書四類。“舊約全書”記載由創世主400年之間的故事,其中曆史書描述了上帝與立約選民——以色列——的緣起和發展,先知書記載上帝招呼其子民過虔誠生活的事跡。

“舊約聖經”是從猶太教繼承下來的。《摩西五經》是“舊約聖經”的主體。它包括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這五卷史記,其中包括摩西“十誡”的內容。“五經”除了論述法律之外還記載了3000年的人類曆史。其中“創世紀”是一卷“神書”,它包括上帝用泥土造人的神話、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以及諾亞方舟傳奇等等。

“新約全書”的成書年代,距今也有2000年,最近的在公元150年由猶太希臘文(Jadaeo——Greek)寫成。有福音書、使徒行傳、書信、啟示錄四類。“新約全書”的核心是四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主要記述上帝派遣自己的獨生子下凡,為人類贖罪而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的言行和事跡。

與其它宗教相比,基督教最完整地敘述了神創造世界萬物的經過。“舊約·創世紀”說:神用五天時間造出了自然界萬物,第七天歇息。神創論是基督教的核心。正因為神創造一切,它才被說成是至高無上的權威。

人類的始亞當和夏娃由於受蛇的誘惑,吃了“智慧之果”懂得了情欲,因而違反了上帝的禁令而犯罪,被逐出伊甸園,“下放”到地上。從此,人類世世代代都有了罪,貪心、虛榮、驕傲、自私、妒嫉等等都是罪,人的本性是有罪的,所以,人在塵世的最高職責就是向上帝贖罪。“罪”是無法自救的。人既然犯了“罪”,就需要付出“贖價”來補償,而人又無力自己補償,因此,上帝才差遣其獨生子耶穌基督為人類代受死亡,流出他的血以贖信教者的罪。耶穌基督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不久又複活升天,他將再一次降臨人世拯救信仰基督教的人。聖經的“啟示錄”用各種隱喻方式描繪了“世界末日”和基督從天降臨,審判死人活人,信教者將進入天國永生,不信教者將被拋入地獄受罪。

猶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都是以“舊約聖經”為基礎的,都是強調相信獨一真神的宗教。同樣表示得到從天而來所啟示的經典,也同樣相信亞伯拉罕所敬拜的獨一真神,但,這三個宗教的經典裏有關神的啟示既有共通點也有分歧所在。

共通點:1. 神的憐憫;2. 神的審判;3. 敬拜獨一真神;4. 永恒的生命;5. 全能的主宰;6. 對跟從者或信眾的要求。三大宗教經典中都可找到很豐富的教導。但,以下主題隻能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經典中找到:1. 聖經的應許;2. 舊約的先知;3. 神的創造;4. 十誡(誡名律和典章);5. 詩篇的重要性;6. 神的無誤。當然,一般穆斯林都表示他們相信和接納這些神的屬性以及神啟示的正確性,隻是古蘭經中鮮有教導。

基督教經典獨有而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不接受或鮮有提及的:1. 新約是神的啟示;2. 穌耶是神的兒子;3. 耶穌從死裏複活;4 .罪惡(神是審判人的動機和心)的觀念;5 .赦罪的恩典;6. 代贖的救法。這是基督福音內容不可或缺的主題,也是最關鍵性的內容。

“舊約”與“新約”的精神基本不同,前者的上帝用洪水把人類滅絕;後者的上帝卻派遣自己的獨生子下凡,為人類贖罪而慘死在十字架上,硬把這兩部形同冰炭的經書拉扯一起,原因何在?這不能用邏輯去解釋,必須由非理性的心理學去透視。人類曆史上成功的運動往往是迎合後者,不必合乎前者。

“聖經”是神所暗示的,它告訴我們人是神創造的,神的無形無聲無息卻又無所不在無所不知,如果否定神的存在,“聖經”言之鑿鑿;說它存在,又有誰能印證。隻好用精神界的“感知”(宇宙宗教情感)來解釋。基於感知的存在,這是個麻煩而棘手的事實,誰也難以將不為人知的一麵說得更清楚。人用靈魂感知一切,它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發生在地球某一暗隅的事它固然感知,發生在十億光年外另一星球上的事它也同時感知,此所謂全知。靈魂進入“靈性的”人腦前無形無聲無息,自然也沒有生老病死、成敗壞空,所以它永生。但靈魂並不全能,因為它不作為,沒有作為,就沒有能,也沒有不能。它隻有感知、祥和,沒有得失心,沒有喜怒哀樂。它就是上帝。

“聖經”的神話想象是一種道德哲學和宗教混合而成的共識。所涉及的文化具有持久的塑造影響力。它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分為二,罪與上帝隔絕,中國宗教傳統沒有這種劃分。早期的佛教文化極端否定現實世界,將其視為虛無,中國諸子百家也找不到任何類似的觀點。

直到16世紀末期,當時耶穌會教士來到東亞傳教,其中對文化敏感的利瑪竇很快就發現,中國宗教氣氛是非常容忍的,儒、釋、道(就是承認人類共通的價值和人類尊嚴)基本被視為一體的,就是這種宗教容忍的精神下,利瑪竇才得以使當時許多儒家精英皈依基督教。儒家認為人心同一及從皆可得“道”,這樣的信念促使某些中國基督徒宣揚一種基督教儒家的合成體,等於讓中國的“道”把基督教也包容進去。

科學正在進步,還在無窮無盡地對人類和宇宙的終極問題進行探索;而宗教似乎已經有了答案,信也好,不信也好,其目的隻不過讓信仰它的人獲得一種心靈的安寧和寄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