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窺

唱著“東方紅”長大,過著“社會主義好”的日子,勤勤懇懇工作,窮得隻有“毛澤東思想”,又碰上“摸著石頭過河”。歲月無情,過上清閑的退休生涯,跑到海外,看看西洋景,似乎天下烏鴉一般黑,聽聽還是有些不一樣,想想我是否由“聰明”變成“愚昧”,忍不住當起“二販子”。
正文

一樣的紅,黃,綠

(2009-06-03 05:29:25) 下一個
一樣的紅,黃,綠

在國內不管那個城市十字路口,經常看到在黃燈變紅燈的一刹,猛衝的汽車,像突然發現獵物的豹子一樣猛撲過去,闖紅燈。駕車人絲毫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正走在違法的邊緣,正在醞釀著殘酷的情節。這種擦邊球打不得。也正在這個時候行人趁機露一手竄奔過去。這種危險動作已成了家常便飯。在多倫多這種場景幾乎為零。駕車者和行人通過自我約束來維持交通暢通,真正做到了友好相處。在道口經常能看到二個互不相識的駕車者互相讓行,自覺遵守先到先行,後到緩後的規則,而“汽車讓自行車,自行車讓人”更是屢見不鮮。駕車者都很謹慎小心,對行人也很尊重,對自己很嚴格,在這裏在沒有紅綠燈的道口都有一塊停牌標誌,駕車者行駛到這種道口即使沒有行人或車都會在這裏停幾秒鍾;確認沒人或沒車後才會開走。有幾次我和車同時抵達道口,趕快站住想讓車先走,車就是不走。隻見駕駛員在揮手讓我先走,隻好揮手示意感謝先行。像這樣的事經常能碰到。互相謙讓已經有了這樣的道德基礎。人車互讓分流,根本不會發生爭道,事故當然就會少。十字路口設有行人穿越馬路的信號按鈕 , 行人一定要先撳自己要穿越方向的按鈕 , 當顯示屏顯示閃爍的快速步行圖像時 , 行人方可通過 , 這一點比國內一些城市好,也不知這與 " 以人為本 " 有何關聯 , 但隻有點點滴滴的積聚沉澱才會有人和、社會和諧 . 道德規範既靠自覺也要監管 . 這兒的紅、綠燈沒有時間顯示 , 這一點比中國遲後 . 在汽車的行駛路上 , 司機隻要見到有行人穿越馬路 , 都會減速慢行甚至等候 , 讓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先過馬路 . 這種寬容的自覺行為 , 而不是靠外部力量強製 , 是人與人 , 人與生活環境的自然和諧 . v 人少路寬也堵車

多倫多堵車現象時有發生 , 主要發生在上下班高峰地段 . 由於大部份中產階層住在郊區或遠郊 , 上班都趕點 , 車多開不快或能見度低設定的紅綠燈時間內過不完 , 絕對沒有因互不相讓 , 爭先恐後鳴喇叭掄道導致堵塞 . 用不著交警來指揮 . 即使偶爾發生汽車拋錨或意外事故 , 後麵的駕車者決不會置之不理 , 揚長而去 , 都會停下來給予幫助 , 或急救或報警維護現場 , 設圍欄 , 把受傷者送醫院 . 人人為善 , 互助互救 , 肇事者也決不會逃之夭夭 . 自覺等待交警的檢查和處理 . 路過的行人也都會過去幫忙 , 真正體現了一人有難大家幫 , 這種順乎有情 , 其德 , 其明 . 其愛,其序與國內那種袖手旁觀 , 觀猴出把戲有著本質的區別 . 危急時大家保持冷靜和禮讓 , 相互扶持和包容 , 德的可貴會使一切困難都會比較容易渡過 , 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 每個人對社會盡一份力 , 一個和諧社會就會回饋給生活中的人們一份舒服與安定。 v 紅綠燈不亮的時時候

在閑逛的路上,經過一個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發現路口四麵的交通燈不亮了,而且沒有一個警察在場,更無舉小紅旗戴袖章的人員在協管。這種看不到管理者的管理,恰好顯示出管理的內在水平。這是多倫多一條很繁忙的路,離一個特大型 MALL 很近,每天的車流量很大。當我正擔心沒有交通燈是否會發生交通擁塞的時候,見到的不論是開車的還是行人都很禮讓,二個方向排成長龍的汽車輪換地開過,就像是有一個無形的交警在指揮。南北幾十秒,東西幾十秒,汽車的速度都很慢,遇見穿行的行人便耐心等待,人人都約束自己的行為 , 即使有急性駕車人想搶道 , 見到別人都這麽禮讓 , 也就不好意思爭先衝過去了 , 縮在一邊做個手勢表示謙意,理性麵對意外。身臨其境 , 真正受到教育 . 就這樣在交通燈不亮和紅綠燈亮的時候一個樣 . 不會發生爭先恐後 , 硬闖打尖的交通混亂 , 交通依然流暢。

紅綠燈雖有不亮的時候 , 似乎失去遵守交通規則的條件和標誌 . 實質上人們也是自覺遵循著某種規則,“先到先行,汽車讓自行車,自行車讓人”就是一種公認的規則,它要求人們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寬容謙讓,注重個人的社會行為和操守。自覺遵守傳統道德,規範自己的言行,人人如此。這個社會就能夠讓大家生活得祥和和舒服。 v “叮當車”還在,設施以人為本

多倫多市中心的有軌電車仍舊存在。聽著;“當,當,,,”清脆的鈴聲,立刻就勾起了我的無泯心思,想起了上海的有軌電車。出於滿足尚在的好奇心,更是想找遺忘的感覺。在這完全陌生的城市裏,乘坐著久遠的有軌電車,無目的的來回閑逛。盡管這不是上海的老電車,車外的街景也不一樣,但是那種愜意感依然如初,著實讓我過了把癮。感覺上好像正在青少年。

香港的“當當車”已經為香港市民服務了一百多年,市民仍不嫌棄它。今天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當年,因為它又快捷又省錢還環保,沒有理由不選它作為一種代步工具。上海的“當當車”不知碰了誰的神經,影響了誰的喜愛,心血來潮全拆了。更有甚者南京連無軌也拆得一幹二淨。

多倫多公共交通係統,每天必須同時應付來自市中心地帶和周邊地區運輸壓力。大批乘客都在市區上班,家住很遠卻分散而公交服務範圍是以市中心為圓心, 100 公裏為半徑畫的園,這麽大的服務範圍其難度很大。路上的私家車越來越多上班族每天路上平均要化 63 分鍾,依賴公交的上班族可選擇的交通工具也多。有火車( CN , CP , GO )( CN ——國鐵, CP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 GO ——省市直轄下跨地區公交)。地鐵和巴士,它們之間互為銜接,轉換站很多,乘客換乘很方便。每個地鐵站出入口很多,眾多的人流能迅速分散,通過很長的地道直達目的地。減少了車站內的擁擠,也減輕了地麵街道的壓力。

不管火車,地鐵和巴士,車箱裏設有長者孕婦和殘障人員的多個坐位。加拿大人自律性很強。大部份人寧可站在一旁,也不會去占用空著的讓坐座位,或許有人認為他們太憨厚或傻,相對我國一些坐著的乘客,寧可選擇看不見眼前的長者或孕婦,那些人是否太精明。

多倫多的許多巴士站的看板上有三個“ L ”字母為首的告示: listen (聽) look (看) love (活)意為眼看八麵,耳聽六方,確保交通暢通,安全地活著,這種感染安全重要的溫馨體貼有人情味的提醒與國內公交站的廣告欄含有金錢商品宣傳形式的反差不是有違設牌的初衷。

這裏公交車的票價分成人,耆老,學生及兒童,周末和星期日各異。售出的票價均為最終票價。與國內不同的是可以免費轉乘,即在當日不間斷地單乘行車路線中使用,轉乘車票是免費的,可在上車時間向司機或地鐵站的自動售票機中索取。用於某些地鐵站之間及某些地麵接駁線路,出示轉乘車票不用重新購票。市區郊區車票不通用,換乘時要重新購票。不管是市區還是郊區同一線路下車後隻要不超過 2 小時,就不需要重新購票。因此有些老人清晨去超市買菜控製在 2 小時內回程,當巴士駛離上一站時 , 如欲下車 , 可拉一下車上的電鍾線或按掣。晚上 9 時至淩晨 5 時之間,獨自乘搭巴士的婦女,可以請求司機讓她在一般固定巴士站的任何地方下車。

國際橋梁,隧道和渡口通常收費。但高速路不收費。隻有一條電子收費高速路例外。全路沒有收費亭。道路出入口的攝像機將所有車輛的牌照拍攝下來,然後將賬單寄給車主。與北美的許多轄區有互惠安排。並為經常使用本高速公路者提供一部導頻雷達收發機,安放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每當汽車進入公路收發報機就會發出信號,月底將賬單寄給車主。如果開的是租來的車,租車者除了支付通行費外還要支付服務費。此費用由出租公司轉到租車者的信用卡上。

法律規定,凡體重超過 18 公斤的成人和兒童不管在前座或後座都必須要係安全帶 8 歲以下的兒童還需要使用加高座椅,且學步前兒童必須臉朝後,能走路的臉朝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