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窺

唱著“東方紅”長大,過著“社會主義好”的日子,勤勤懇懇工作,窮得隻有“毛澤東思想”,又碰上“摸著石頭過河”。歲月無情,過上清閑的退休生涯,跑到海外,看看西洋景,似乎天下烏鴉一般黑,聽聽還是有些不一樣,想想我是否由“聰明”變成“愚昧”,忍不住當起“二販子”。
正文

阿拉斯加(ALASKA)驚魂

(2009-05-14 07:23:15) 下一個

 阿拉斯加(ALASKA)驚魂

飛機突降阿拉斯加,稀裏糊塗踏上了這塊原本是俄羅斯的土地,那個愚蠢的沙皇賣給了美國美國化了720萬美元就買到了150多萬平方公裏麵積的巨大半島及其周邊的阿留申群島。

不過,粗暴野蠻貪婪的沙皇並不傻,采用又打(戰爭)又賴(下三流)手段一分未化,就搶奪了中國東北150多萬平方公裏麵積的土地。俄國佬比美國佬“聰明”。

 

第一次搭乘國泰航空公司的飛機經香港回上海,事先也沒注意航線,突然飛機降落阿拉斯加,稀裏糊塗看到大家都在取隨身攜帶的行李等待下機,原意會是飛機加油讓旅客去機場休息,何必多此一舉,因此也就毫不猶豫跟著走出機艙。

    沒有想到進候機室還那麽麻煩,又拍照又按手印,最多不過個把小時,美國佬也真是小題大作。跑去喝咖啡的並不多,大多是坐在沙發上聊天,快一小時了,令人心煩意亂,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大家都在焦急,就在此時廣播中傳來了英語和廣東話,說是飛機水管出了紕漏等待香港來人和令件等等。一陣騷動也是一場驚魂,各自紛紛打電話,小賣部擠滿了人兌換硬幣,原來那個電話機不認加幣。等到我們醒悟時小賣部已無硬幣可換,急得六神無主,到處找人換都是白費口舌,辛好遇到一位年青人,他看我們比較急,說他的手機可打多倫多,是的,我可通知多倫多向上海打電話,趕緊取電話號碼,待取來時那小夥身旁已圍了一大堆人,真不好意思,為了幫我們讓他破費了很多電話費,提出補償小夥堅持不收,好說歹說像征性各自給了一元加幣,小夥連忙走開,否則成了公用電話。

心裏達實了,但等待的滋味不那麽好受,四小時後發食品又通知出關去旅館。又是一輪拍照按手印,不過,護照有了簽證,幾個香港人一路關照,叫我們不要走了,他們意會美國是天堂,連做人的尊嚴都可不要。不過,航空公司也比較老到,並沒有漏洞讓那些想法的人鑽,入境就把中國護照收走了。想想也真氣,有幾個中國人想偷渡的?不過也不能全關他們,以往可能有過此類不光彩事件,經驗不能不讓他們小心。堂堂正正的人不做要去當低擋流民,中國人也真悲哀。

旅館很不錯,至少四星以上,吃自助餐時發電話卡,接下來的活動就是休息和遊覽。

 

見到冰川奇觀

 

乘坐的巴士沿著山邊景觀公路行駛,蜿蜒的公路,一邊是連綿起伏的山峰一邊是並不十分寬闊的水麵,岸邊的山巒的魅力令人目不暇接,汽車行駛在這有山有水的岸邊狹窄的公路上,恍惚隻見樹林匆忙地爬在陡峭的斜坡,群山從四麵向汽車圍堵凝視無路又堵不住,地形奇峻,山壁高峭,山上的白雪在陽光照耀下散發出懾人的光芒,一會山巒中融雪正流淌著幾道潺潺的清溪。司機兼道遊說:那處海彎水域夏季北冰洋的海水湧入,常有鯨魚來這裏覓食和戲耍,躍而起、浪花飛濺的刹那,都將帶給你終身難忘的記憶!那個荒島上有時會有突然驚飛的白頭海鵰,振翅高飛,張開那逾兩米的翅膀俯衝而下,姿勢非常優雅;有時那側的棱脊山腰間常有“道爾山羊”在跳動----這是阿拉斯加特有的高地山羊(同車有人看到正才指點),愈是陡峭險峻的崖壁他們愈愛居住,好利用這峻峭的地形來躲避強者的攻擊。好奇妄想的心態,聽而不見的缺憾這輩子已無法補償。

巴士行駛了30分鍾突然前麵出現一片白色的冰封,遠處顯露出宏偉而寬闊的冰川。陽光照在晶瑩的冰麵上,冰川的裂縫處咉射著一道道蘭色的光芒,鑲嵌在群山合抱的白色山巒裏,眺望那壯闊的冰川,那種興奮和激動掩飾不住任何人的表露。

大家都急不可待地下車走近冰川。跋過沙岸,踏著冰川下奇異的卵石,走近再走近誰都想細睹芳容,可那沁人的冰涼,涼透的空氣對老年人來說幾乎成了一場災難。

冰川的遠處山顛罩著萬年的積雪,冰河蜿蜒而下形成的冰川,顯現著猙獰的裂縫,更覺其氣勢磅礴,時而咉射出神秘玄妙的蘭色光暈,奇葩的景致給人一種如山似海變幻不真的感覺,隨著天氣忽晴忽暗,這座冰川的顏色也跟著變化,看到淺蘭、灰蘭的冰影,真是妙不可言的迷人景觀!

久久不願離去的年輕人,在領隊的催促下,那種戀戀不舍的神態既讓人同情又覺得時間一點也不寬容,因此很少有人去責怪他們不守時。隨後回Juneau(阿拉斯加州府)的特色購物處和一家純手工巧克力工場,可購商品從皮貨到阿拉斯加寶石,從三文魚到各種旅遊紀念品,款式繁多,琳琅滿目,既集中又好客,但我們大都隻是看客,沒有幾個有購買欲望,讓美國佬大失所望。

 

偉大的土地

 

Alaska(阿拉斯加)源自阿留申語(Alaxsag),意指偉大的土地。其麵積將近150餘萬平方公裏,美國最高20座山峰有17座於此。到處山巒起伏,散布著無數冰河和壯觀的冰川;有世界上極其珍貴的、稀有的極地植物及野生動物;地下埋藏著5·7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和300億桶原油;地上布滿著隨時待命的導彈防禦係統,火藥味極濃,但它人口稀少,隻要你想來,通過合法途徑獲準後你將無償得到人均0·4英畝的土地,因此戶與戶間的距離拉得較遠。荒蕪的阿拉斯加充滿著原始自然之美,更有“最後的荒原”的美譽。我有幸踏上這塊美麗的土地,在阿拉斯加的天空下,領略其大自然荒野之美,更深深領悟到“偉大的土地”之含義!

隨著國際資源價格的不斷彪升,這塊身價不非的土地肯定會讓俄羅斯人為當初這個魯莽的決定悔斷了腸。

不過,你也小看了俄羅斯人,其實他比猶太人還要精,非常擅長“堤上損失堤外補”。

 

沙皇能搶不會賣

 

阿拉斯加成為美國領土的過程非常滑稽。19世紀初,世世代代居住在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同入侵的俄國人接連進行了兩次戰爭,最終被火力強大的俄國人征服。但是,1856年克裏米亞戰爭後,俄國元氣大傷,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決心賣掉這塊不掙錢的土地。他把買主鎖定在美國人身上。

由於膽心美國對購買阿拉斯加不感興趣,俄國人花了10萬美元收買美國一些新聞記者和政客,企圖通過他們來遊說美國政府。18673月,俄國派官員到美國洽談出售阿拉斯加的事。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是個狂熱的擴張主義者。他在同俄國談判時,出價500萬美元,後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同俄國在一夜之間達成了協議,並急不可待在第二天淩晨就簽字。美國以絕對便宜的價格,每平方公裏不足5美元,就買到了150多萬平方公裏麵積的巨大半島及其周邊的阿留申群島。

當時在美國,隻有少數漁民希望得到出入阿拉斯加港的權利,一部分加利福尼亞商人謀求在那裏從事毛皮貿易的特權,多數人對阿拉斯加一無所知。西沃德簽訂協議後立即在國內引起一陣反對聲,批評這是“一筆最糟糕的交易”、“一個異乎尋常的錯誤”,阿拉斯加是“西沃德的冰箱”。西沃德被國內輿論罵得躲在家裏好多天。

精明的西沃得還是堅持不懈地爭取得到了國會的支持。18674月和7月,參眾兩院分別以多數票獲得通過。現在看來,美國人的確應該感謝這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而俄國人則應該詛咒那個苯蛋沙皇鬼魂永不能超生。

美國佬用戰爭和金錢巧取豪奪了相當於獨立初期3倍多的領土,領土的擴張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和今天“超級大國”地位的形成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美國佬又搶(戰爭)又買,在100多年中,隻用了5000多萬美元,卻奪取了相當於獨立初期3倍多的領土。而俄國佬又打(戰爭)又賴(下三流),一分未化,就奪取中國150多萬平方公裏麵積的土地。俄國佬比美國佬“聰明”。

 

慈禧會割地賠款

 

邊界曆來都是“動蕩之源”。中國與俄羅斯1014日在黑瞎子島舉行界碑揭幕儀式,黑瞎子島西側靠近中國的一半島嶼,正式歸還中國。這表誌中俄長達4300多公裏的邊界線全部確定,中國軍隊在儀式結束後登島駐防,邊防部隊開始按新國界線執行巡邏任務。

真不是滋味,實在太苦澀。雙贏?怎樣詮釋,大可見仁見智。不過國人大都選擇不啃聲,但並不說明沒想法,更不說明誠服這種雙贏。也許是因為找不到可以表達意見的渠道,或者覺得表達了也沒用,於是就把想法藏在心裏。

半個黑瞎子島不過是327/2平方公裏的領土,它不過是沙俄通過《中俄璦琿條約》割去土地的一個另頭,區區1/8000而已。弱國無外交,清朝的曾紀澤卻爭還了伊犁。維護國土、國體是一種責任、一種尊嚴、一種對得起祖宗和子孫後代的良心。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輸給日本。李鴻章以73歲的高齡遠赴日本乞和,在簽喪權辱國條約時,除割讓台灣還要賠償白銀三億兩,日本方肯休兵。這時有激進日人向李鴻章開槍,子彈射中左眼下方。事件令日本政府非常尷尬,除派日皇禦醫急救外,連日本報紙也從攻訐一改為讚揚。李鴻章乘機以尊嚴受損,要求日方減收賠款一億兩。日本同意並停止了戰爭。李鴻章以他的尊嚴換回一億兩白銀,卻得到漢奸賣國賊的萬世罵名。罵他簽下《馬關條約》,他自知有愧,躲在天津裝病三個月不敢上朝陛見。召見時,皇帝聲色俱厲:“你身為重臣,受命談判,弄得喪權辱國!兩萬萬兩巨欵從何而來?台灣一省割與外國,失民心,傷國體!”於是不再讓他任直隸總督兼北洋總督,給個閑差,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冷遇。想想也真怨,有點不太公平。誰願意去簽這種屈辱的條約,當時主子背後的影子弄權,皇帝也不一定能說了祘數,國力和環境不簽行嗎?

那些我們曾經擁有的土地就是這樣割出去的。回顧一下不尋常的曆史記憶,還其本來麵目變得非常必要。

1840年後,帝國主義侵入中國,用槍杆子迫使清朝簽訂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中國大片領土,有的甚至條約都不簽訂,憑借實力造成既成事實。〈中俄尼布楚條約〉將兩國邊界最東段烏第河以南一塊列為“待議地區”,沒有劃定歸屬。但在俄國勢力擴張到遠東後,未經任何談判就占據了這一地區。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乘機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強行割去了黑龍江北岸大片中國領土(60多萬平方公裏),並規定璦琿(今黑龍江黑河市)對岸精奇裏江以南“江東六十四屯”仍由原住中國人永久居住,歸中國政府管理。烏蘇裏江以東至海則劃為中俄共管。當時清政府拒絕批準,但在二年後的〈中俄北京條約〉中被迫確認;該條約還進一步將烏蘇裏、鬆阿察二江直到興凱湖至圖門江一線以東原中國領土劃歸俄國。第二年勘定邊界,繪圖立碑。1886年重勘,增立、改立界碑多處,中國方麵又作了不少讓步。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俄國占領東北,用燒殺手段驅趕中國居民,強占了江東六十四屯(40多萬平方公裏土地)。

庫頁島本來是吉林三姓副都統轄境,但清朝隻接受“納貢”,從不管理,以至在俄國和日本侵入該島後還一無所知。 1850年,俄國單方麵宣布庫頁島是俄國領土,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竟置此島於不顧,還同意規定島上的“土人”不能再過海向清朝納貢,實際上承認了俄國對該島的占領。

〈中俄北京條約〉規定的新疆段中俄西界,已將原來屬於中國的自巴爾喀什湖東南至特穆爾圖淖爾之間的土地劃歸俄國。1864年訂立〈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後,俄國又利用具體查勘過程驅逐中國的卡倫(哨所),搶占沿邊土地。1870年,俄國官員將他們單方麵確定的邊界強加給中國,清朝官員隻能在俄方界碑的左側另立中方的界碑。邊界劃定不久,俄國就開始了新的侵略步驟,趁阿古柏在新疆叛亂之際與1871年占據了伊犁。1877年清朝左宗堂出兵新疆,平定叛亂,要求俄國退出伊犁。俄國以改訂《中俄北京條約“有關條款為撤軍條件,逼清朝於1881年簽訂了〈伊犁改訂條約〉,根據這兩個條約而進行的勘界產生幾個具體的界約,一直到1884年劃定從沙賓達巴哈至烏孜別裏山口的中俄邊界,20多年間中國西部共失地50多萬平方公裏。

《伊犁改訂條約》明確帕米爾高原屬於中國,但從1884年後,俄國繼續向南擴張,以武力強占了薩雷闊勒嶺以西的帕米爾地區。英國也通過其保護國阿富汗侵入帕米爾。1895年,英俄兩國趁中國甲午戰爭失敗之機,私自在倫敦訂約,瓜分了帕米爾的大部分,中國隻剩下今塔什庫爾幹縣。

 ——-摘自《中國曆史地圖集》清時道讀文字-——

 

這些屈辱喪權失地之恥全都發生在那個西太後垂簾聽政時期,曆史的罪人,人人唾罵之。不過,昔日曾經的老大哥直到現在也還並不那麽仗義!

數百年來,中俄邊界糾紛都不是中方之故,在中華朝貢體係時代,中國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邊界問題,沒有明確清晰的邊界線,隻存在習慣線。即使對邊疆有效管理的朝代,皇帝也不知道自己的帝國邊界究竟在哪裏。沙俄不笨,賣掉阿拉斯加就先後攫取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又是一個阿拉斯加。麵積一點損失都沒有,相反賺取了720萬美元,精明透頂!

曆史問題的處理難度很大,要做足功課,善待時機翻牌(蔣介石要回台灣就是選了最好的時機),用不著跑得飛快,雖然“人喜其捷”,其實很容易跌到摔跟頭。反而走得慢些,“人苦其遲”,卻不懂得這才是最穩定的。日本人要求歸還北方四島,俄羅斯不於置理,捂著。聰明的話,日本人趕快摸口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那頭熊很會吃,不等蒂落瓜熟,就成囊中之物,吐出來就難了。不過,話又要說回來,那幾個島說得時間遠一點,那也是中國人的,失之並不可惜,也不用大驚小怪。

 

注釋1:黑瞎子島

1929年以前,島上仍然駐有中國軍隊。1929年中東路戰爭爆發,中央政府命令張學良抵抗,但中國軍隊戰敗張學良所部三艘海軍軍艦全部被蘇聯海軍擊沉,蘇軍隨後占領大黑瞎子島,並將島上的漢族居民用繩索綁到輪船上送回對岸。

小黑瞎子島地處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主航道大陸一側,是一塊中國一側的陸地被衝積而成的三角洲,而不是江心島。大黑瞎子島麵積350平方公裏(和新加坡大小相仿),扼守著黑龍江到烏蘇裏江的通航咽喉,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如果中國收回大黑瞎子島,中國軍隊從黑瞎子島進攻俄國,可以直插伯力市區,兩邊合圍可以順利拿下伯力;而如果俄軍進攻中國,他們首先需要渡過黑龍江或烏蘇裏江,運輸大部隊渡江作戰,會受到我陸空軍的致命打擊,另一方麵,如果中國軍隊可以占領伯力,海參崴則成為甕中之鱉而不戰自降。相反,如果俄國據有大黑瞎子島,則俄國陸軍和重型機械化部隊不需渡江作戰即可直接進攻中國,中國軍隊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印度容忍達賴的企圖

 

不言而喻,印度想要的是藏南達旺的區(阿魯納恰爾邦)主權,印稱第24邦,中國從來就不承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東段9萬平方公裏的藏地為印度領土。留住達賴為的是為他加分,變非法為合法。就像他想獨吞克什米爾一樣,不到手決不罷休,經常挑起戰爭,遭殃的是印巴兩邊的老百姓。當年中印邊界戰爭,印度想撈一把,結果偷雞不著蝕了一把米---慘敗。盡管中國撤回到傳統習慣線一邊,讓印度在領土方麵占了便宜,但由於具有戰略意義的製高點全部為中國軍隊所控製。這些海拔均高達5000米以上的製高點,令印軍高山仰止,無可奈何。

麵對寸土必爭卻又頑強著稱的中國軍隊,印度在中印邊界部署了將近印度1/3的軍事力量,將印度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和十個山地步兵師中的九個部署在這一地區與中國對陣,號稱“絕對軍事優勢”,而且在目前的軍力對比下,它的確有能力在邊境線上占上風,甚至將中國邊防軍趕走。但是,印軍即使憑借數質量優勢在戰事初起時占有便宜,隻要中國軍隊堅持1·5個月,中國軍隊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開上高原,印度的所謂軍事優勢將化為泡影。

中印邊界線的戰場環境,更本展不開印度麵向中國的大軍,它部署在中印邊界上的大軍實際上功能隻有一個,那就是緊緊守住侵占的中國領土,防止中國軍隊從西藏衝下來“守複失地”。其實,中國政府一再聲明,願意在“麥克馬洪線”的基礎上談判邊界爭議。貪得無厭的印度統治者還想得到更多,妄想把西藏變為他的保護國。無恥的達賴也為之呼應,紅頭阿三的胃口也真大,不怕撐破肚皮。

中國需要一個安穩的環境,一個“和諧世界”,對周邊國家實行安鄰、睦鄰、富鄰政策。對於曆史遺留問題,在邊境上一些居民過境或越境居住地區,大家在平等、相互尊重、合情合理、利益大體均衡的基礎上進行靈活調整。

時代在進步,威風凜凜的騎士,擴張侵淩思維不符合潮流。搶奪地盤,就是強盜行為,當強盜總是不那麽光彩,同時也不可能不引起被搶者的反抗。與其這樣,不如談判協商,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又啥不好!

中俄領土糾紛的解決,中國展現的胸襟難道還看不出來?中國人不要人家一寸土地,但是,祖先留下的賴以生存的土地也不會隨便恭手相讓。領土完整、國家主權、民族尊嚴,世界上有那一個國家不捍衛的?中國當然不會例外。

 

海域劃界要爭朝夕

 

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邊界最長(2·2萬多公裏)、陸上鄰國最場多的國家(14個)。是世界上邊界問題最複雜的國家,僅三國交界點就有十六個。此外,全世界十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有六個在中國周邊;世界軍事力量排名前二十五位的國家中,有八個在中國周邊;公開宣布擁有核武器的八個國家中的四個在中國周邊;當今世界五大潛在熱點衝突地區中的四個,中東、中亞、朝鮮半島等在中國周邊。現在除了印度和尚未有外交關係的不丹外,十二個鄰國的陸地邊界全部確定。從此“動蕩之源”的中國邊界,成了亞洲穩定、和諧、發展之本。

中國可管轄海域有三百萬平方海裏與八個國家相鄰,其中越南、馬來西亞、汶來、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南海為鄰;朝鮮、韓國、日本以黃海和東海為鄰。

    中國的海洋始終風不平浪不靜,海域的52%與這些國家存在劃界爭議,其中有45個島嶼和珊瑚礁已被外國非法佔據。這對中國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以及威脅,尤其今天中國對能源和資源有巨大需求,中國地大而物不博,能、資源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海域的保護、合理開發利用,事關炎黃子孫生存發展的重大決策,非同小可。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個好主張。中國不是“軟柿子”,談判、公平、諒解、合作、雙贏。如果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獨吞獨占,造成既成事實,那是白日點燈白費蠟,中國人決不會答應的。

現今的世界,值得注意的是主權問題的國際化趨勢,那些幕後操盤者或利益推手或明或暗的推波助瀾,使主權糾紛更加激烈,原本屬於中國與鄰邦數成員國之間區域性主權爭議,隨著美英等國際石油巨頭利益的漸漸介入,勢必使沿海主權爭議相關方多元化,也使問題解決變得更加複雜。光靠“一紙聲明”已經解不了問題,任何敲山震虎的策略都是無濟於事,強化控製離岸島嶼,提高海域防禦能力,保護海洋資源利益, 已經是最最緊迫的事情了。

 

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據日本《產經新聞》200925日報道﹕日本海上保安廳已在中國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海域常駐了可搭載直升機的PLH型巡視船,自稱目的是「防範中國海洋調查船的入侵」。日本此前曾計劃按實際情況需要向釣魚島海域派駐PLH型巡視船,但常駐PLH型巡視船尚屬首次。

去年128日,中國兩艘海洋調查船進入釣魚島海域,日本反誣中方「入侵其領海」,隨即將常駐這一地區的常規巡視船數量由2艘增加至3艘,還從日本航空自衛隊的石垣基地派出了直升機進行監視。報道稱,PLH型巡視船常駐釣魚島後,常駐的巡視船將恢復到原來的2艘。

海上保安廳的一名官員說﹕「PLH型巡視船可以搭載直升機,具備更高的機動性,可以維持比以前更高的警備能力。」

此外,日本此次將PLH型巡視船常駐釣魚島海域,是因為常規巡視船無法進入釣魚島海域的一些死角。釣魚諸島的東南海域、釣魚島的西方和周邊水麵因為通道狹窄,常規巡視船無法進入,因為日本海上保安廳認為「投入直升機,可以更好應對事態的變化」。

《產經新聞》報道稱,消息人士稱PLH型巡視船從21日起已經派駐到釣魚島海域,但是日本海上保安廳則回應說「沒有接到通知」。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去8128日晚表示,中國有關船隻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正常的巡航活動是無可非議的。劉建超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有關船隻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正常的巡航活動是無可非議的。

另方麵,日本傳媒指中國最新、最大的核潛艇「晉」級核潛艇,將於年內部署射程達8,000公裏的長程彈道導彈。

中國年內部署超長程導彈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中國考慮到今後領土及資源問題上可能會出現爭端,軍方正討論導彈的開發和部署。據美國國防部分析,「晉」級核潛艇將在今年至2010年間部署射程為8,000公裏的彈道導彈。「晉」級核潛艇又名「094型」核潛艇,外界一般估計潛艇於05年服役,核潛艇裝載有16枚新型「巨浪-2」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35枚核彈頭,導彈射程逾8,000公裏,可達美國本土。

20090205 10:37菲律賓通過立法加緊對南海島嶼的爭奪,反襯出中國在通過立法保護海洋權益方麵的不足.

 

 

釣魚島位置圖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華發自馬尼拉 遼闊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掀起了一次新的波瀾。

這裏的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是我國南海諸島的主要組成部分,習慣上被合稱為西南中沙群島。這些島嶼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然而,菲律賓等周邊國家由於覬覦當地豐富的海洋資源,一直對我國南海諸島中的部分島嶼抱有領土野心。

近日,菲律賓參眾兩院相繼通過法案,妄圖通過立法手段侵吞所謂的“卡拉延群島”和黃岩島。所謂“卡拉延群島”是指菲律賓當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侵占並實際控製的馬歡島、南鑰島、中業島、西月島、北子島、費信島、草沙洲和司令礁等8個島礁,位於菲西南部省份巴拉望以西230海裏左右,總麵積約為79公頃。黃岩島是我國中沙群島東部邊緣島嶼,北距廣州600海裏,西距菲律賓蘇比克灣123海裏左右。

參眾兩院一軟一硬

22日晚間,菲律賓眾議院三讀通過了一項名為“關於劃定菲律賓群島基線的法案”(即“3216號法案”),企圖將南沙群島中所謂“卡拉延群島”和中沙群島中的黃岩島劃入菲律賓的海岸基線範圍內。

無獨有偶,菲律賓參議院也於上月28日三讀通過了一項類似的“2699號法案”。所不同的是,這項法案沒有將所謂“卡拉延群島”和黃岩島包含在菲律賓領海基線內,但把這些島嶼列為菲律賓的“離岸領土”(offshore territories),稱其適用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的“島嶼製度”。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規定,“島嶼是四麵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麵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島嶼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應按照本公約適用於其他陸地領土的規定加以確定。”

“劃入‘海岸基線’和列為‘離岸領土’的差別是很大的。”一名海洋法專家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如果按照眾議院的法案,則菲律賓不僅在這些島嶼周圍擁有12海裏的領海主權,還擁有從基線算起200海裏的專屬經濟區;如果按參議院的法案,則意味著隻宣示擁有主權。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以前,菲律賓對中國擁有黃岩島主權從未提出過任何異議,當時黃岩島處於美國的控製之下。依據1898年的《巴黎協議》、1900年的《華盛頓協議》、1930年的《英美條約》,東經118°線為菲律賓領土的西部邊界,而黃岩島在此線之外。

 

 

資料圖:南海海域部分島嶼地理位置圖

 

然而,繼1992年美國從菲律賓撤軍、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專屬經濟區的法規頒布實施後,菲律賓政府以黃岩島位於其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內為理由,宣稱對黃岩島擁有海洋管轄權,後來又改為稱對黃岩島“擁有主權”。目前,菲律賓控製著黃岩島的周邊水域。

菲國內也存在爭議

分析人士認為,參議院法案的立場要比眾議院的要軟。有人批評說,參議院之所以通過這樣的議案,是迫於中國政府的外交壓力。然而實際上,菲律賓國內對海岸基線問題也存在不同看法。

菲律賓外交部海事委員會秘書長亨利·本蘇托表示,眾議院“3216號法案”將至少6個不屬於菲律賓的領海基點劃在菲海岸基線內,這是國際法所不能認可的。因此菲律賓外交部更傾向於采取“島嶼製度”來處理“卡拉延群島”和黃岩島問題。

目前,菲律賓參眾兩院已宣布即將舉行兩會會議,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並拿出最終意見交由總統阿羅約簽署,未來走向還待進一步觀察。(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