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談談海外華人的尷尬心理

(2010-04-06 07:56:22) 下一個

談談海外華人的尷尬心理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有許多網友曾涉及過。我自己就曾寫過幾篇,例如“海外華人的孤獨感與文化混血”,和“剪不斷的德意誌情結”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每當西方國家與中國之間發生無論什麽樣的衝突,網上一定會旗幟鮮明地形成兩大陣營,唇槍舌劍,互不相讓。依我之見,辯論的雙方除了政治觀點不一致,更主要的是,存在於海外華人內心的那種尷尬心理在作崇。

什麽心理?又何以稱其為尷尬?任何心理的產生都是由社會存在所決定的。海外華人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當然其心理活動也就極具特殊性。

之所以尷尬是由兩個因素造成的,一是對所居住國而言,海外華人有一種文化邊緣人的心理,也就是某些人所謂的“不融入”;二是對於中國而言,海外華人都或多或少地懷有故國情結。這樣兩種心理交織在一起,自然會將人的心理帶入一種極其尷尬的境地。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崛起似乎指日可待,更使一些海外華人生出越來越酸的感覺。本來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乃人之常情,本來無可厚非。

對於這第一個因素,即“邊緣人”與“融入主流”,我們倒是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移居海外十幾年,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第一代移民,包括德國人,俄國人,波蘭人,阿拉伯人,日本人,韓國人,南美人,還有其他許多亞洲和非洲國家的人,總之是數不勝數。但是給我個人的感覺是,中國人似乎更在意是否融入美國社會這個問題。為什麽有那麽一些華人總是在不停地問自己“我是否融入了主流社會?,既然選擇了漂流的人生,就要拿出漂流的心態和勇氣去承受這一切。

反過來想,融不融入主流有那麽重要嗎?看看周圍的一些歐洲第一代移民(當然數量上少很多),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來美國定居。他們就是那樣平平靜靜地過日子,享受生活,似乎擁有了這一切也就夠了。

我一直也弄不明白有一些人,總是刻意地追求融入主流,不曉得這種主流是指上流社會,還是美國人的政治圈子(據我所知,想競選總統是絕對不可能了),抑或是領導階層。如果說把這些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那麽,選擇移民美國加拿大絕對是另一個錯誤,個中原因,不說自明。即使你講一口道地的英語,你可以與美國人攜手進出酒吧舞廳,你甚至可以混跡於所謂的上流社會,有了這一切,就證明了你已經融入主流了嗎?其實,說到底,融入與否是個心理作用,而非物化。

說到第二個因素,即海外華人(主要指第一代移民)對於祖國的故國情結,這確實是因人而異的事情。就如同家有五子,這五子對父母情感的深厚程度,絕不會是分毫不差的。這也是為什麽人們在對中國許多問題的批評上,會發生立場的截然分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巨變又使得海外華人的尷尬心理多了一層微妙的比較成分。試想,退回十幾年前,有幾個海外華人會屑於同國內的人做關於生活品質的對比?但今天不同了。如果你非要將二者比較一番,也隻能說是各有所長罷了。

我有一位朋友,八十年代中期就來了美國,她對中國的印象仿佛永遠定格在了八十年代。無論提到哪,她總是以“髒兮兮,亂糟糟”來形容中國,即便她也曾不止一次地往返於美中之間。從她身上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麽才叫“偏見”。那就是她絕不輕言她所看到的真實,卻永遠說她所想象的“真實”。這種偏見完全是由於那種微妙的比較心態造成的,實際上她是希望以此來平衡自己那種與日俱增的不平衡心理。我很理解這種心理有多尷尬。在她看來,所有的中國人都應把美國當作夢中的天堂,隻可惜,這種天堂隻存在於夢幻之中。

文章最忌諱以偏概全,此文說的是海外華人,如果你是海外華人,但卻根本沒有這種尷尬心理,那你該當屬於幸運一族。身為海外華人,時常存有尷尬心理,也實屬正常。關鍵是要學會平衡自己的心態,別太尷尬就好。

如果從更高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追求的不是融入美國,而是融入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如果總是把眼光停留在如何融入所謂的主流,勢必會使本已尷尬的心理更加尷尬,而尷尬總是令人有些不爽。到時候就不是能否入流的問題,而是我們留在這裏到底值不值得的問題了。

2010 4 6


閱讀相關文章:

千回百轉移民路(三)---- 剪不斷的德意誌情結

海外華人的孤獨感與文化混血


舒怡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3)
評論
粼粼 回複 悄悄話 如果你有一種欣賞自己,也欣賞別人,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的生活態度,在哪裏都不會尷尬。不卑不亢,不媚不俗,真正是很瀟灑。(其實洋人是很好相處的。)前年和去年,曾遊曆了大半個中國,農村城市,山山水水都映射著成長和進步。大連甚至比溫哥華更潔更美麗。誰不思念故土故鄉?多少次夢裏淚淋漓。不料的是,當今年麵臨回歸的時刻,我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尷尬:也無比熱愛加拿大這片土地。
sunflower28 回複 悄悄話 哈哈。俺隻能說說美國。在美國的第一年,第五年,第十年,第二十年,感覺會不一樣。在國內你的運氣如何,在美國你的運氣如何,如果海歸你的前景如何,都會影響你的感覺,和你在美國生活的太度。這如何概括。難怪鮮花磚頭收了一大堆:)

俺猜您是一個在國內時運氣還行,海歸的前景也還行,來美國五至十年。俺猜得對嗎:)
gemini68amy 回複 悄悄話 There is NO paradise in this world. Deal with it.
gemini68amy 回複 悄悄話 how about a big nice cup of shut the up.
彭定康 回複 悄悄話 頂頂。
BUGFYE同誌,一碼是一碼,咱也不能到處咬呀,是吧。
龍城強哥 回複 悄悄話 支持!說得很好!
zczc 回複 悄悄話 無所謂尷尬不尷尬,過去的選擇也好現在的選擇也好,都是自己的選擇,最起碼咱們還有(或者說有過選擇)。在國內的大多數人到是沒有尷尬,因為他們不能選擇隻能認命(這包括有些因為各種原因上了岸的海龜)。還有不能因為誰說了中國不好就認為她(他)就不該再去中國了,先不說在中國可能有他們的父母或親戚,我想一個人去什麽地方不一定就得是去欣賞那裏的環境,打個不一定合適的比方,沒有人會把廁所作為觀光地但是沒有誰能不去那裏。
draintank 回複 悄悄話 海外華人 is a very f'd up term, what's 海外華人? Chinese live in US? or Americans born in China? If you are an American, act like one, if not get the hell out.
tao1977 回複 悄悄話 弄不懂為什麽要尷尬。
在國內人擠人,您跟誰打招呼?您真這麽要來一下,大媽們一定以為您是神經病患。小姑娘一定以為您是吃她豆腐。把手套往腳上套行嗎?
公道者 回複 悄悄話 有的人總說溶不進主流,自己不學好英語與別人交流,怎麽溶?不主動與別人交流,離人遠遠的,怎麽熔?都是自卑作怪,我有一個朋友,女性,交了一個白人男朋友,父母很反對,親自來美國處理,可耒了以後,180度轉彎,因為到社區散步,碰到美國人,都給他們打招呼,碰到中國人,沒人理他們,我這個朋友是離婚的,有一個女兒,前夫中國人,女兒隨外公外婆這次一起來了,隔壁美國鄰居把她家的很多玩具送來了,兩天後,社區有一家美國人在燒烤,她父親好奇的去看了一下,過一會人家牛排雞腿的送耒了一大盤,她男朋友聽說她爸愛吃花生,早幾天就到另一卅訂購“名牌”花生10磅寄到家……原來美國人也是熱情、好客、拍老丈人馬屁的。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有啥好尷尬的?高興就留下來,不高興就走路。完全是自己的決定。主流,逆流都不應該是阻擋自己生活的動力。人應該對自己負責,如果自己對自己都覺得尷尬,又有誰能使你不尷尬。我們在海外,該做的事多了,居然還有閑情去考慮自己是否有尷尬的時間。百思不得其解。也許是閑的無聊了吧。
fugang 回複 悄悄話 吃著自己碗裏的紅燒肉,不去眼饞別人碗裏的牛排,就沒有什麽尷尬了。
請和咖啡好吧拉? 回複 悄悄話 把自己定位好了,就沒那麽多的亂七八糟的想法了。在哪無非是生村!中國人在國外的患得患失心態跟小時候受的中國式的教育有關:都有遠大理想,遠大報複。都想當頭,沒有人想平凡。別以為美國讓你成為美國公民居民就是拿你當人才了。隻不過人家這會兒需要你而已,而你也不過是養家糊口,有得有失,失去的是鄉情之類的,得到的是良好的環境,想到國內的汙染,在國內給多少錢也不去!
capt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ugEYE的評論:
Chinese lack of sense of law. They are not hesitate to take dramatic actions and offend it. If it was in U.S., they would be sent to jail long time ago.
仙蓬老人 回複 悄悄話 基本同意樓主的說法,尷尬和偏見的程度會取決於海外華人所處的階層不同,雖然不是絕對,但層次不同,看問題的角度是會有很大差異,因為各人追求的理想已經不同了。
任何社會形態都沒有完美,中國、美國都一樣,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像樓主所說,平衡自己的心態就好。
許多網友移民後的生活已經安頓好了,或者事業還略有建樹,到文學城這個平台來侃侃中國政事,也算一種交流,是吧?隻要打開你的思想,多看看,多學學,尷尬的心理會越來越少。
曉賾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很好. 其實就是這麽回事. 有人說舒怡然把這個問題看得太簡單了. 依我看,搞那麽複雜有必要嗎?
紅勝火 回複 悄悄話 不要牢騷滿腹,找到自己的位置,哪個國家更適合自己生活就在哪裏生活。
jianp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hom的評論:


yeah,yeah
做一個總結不容易
whom 回複 悄悄話 樓主試圖跳出五行外,總結大陸海外移民的心態是隻得肯定的。不過言中的總結,未免過於簡單。
中華文化是非常強調“容”的,而且“客隨主便”是中國傳統。這本身是一種美德。每個人掌握的度有不同,但是對於移民來說,尊重本地人的習慣於傳統是禮貌的表現。這和西人初道美洲唯我獨尊形成鮮明對比。即使現代,看到一些其他族裔移民目無他人,忽略甚至刻意挑戰移民國家的風俗習慣,中國移民期望融入主流社會的態度是無可厚非的。

誠然,度的不同導致中國移民內部常有50步笑百步者,以至時有爭論。
uco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曉青的評論:
其實這樣的人就是在國內也一樣,他們從來就不會正確看待自己的生活
而且,這樣的人還很多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不錯!
BugEYE 回複 悄悄話 “髒兮兮,亂糟糟”是偏見?還是你隻看過上海北京的富人區。
大城市到處施工,就算給轟炸過也不過如此了。
對於目前依然超過兩億的赤貧人口來說,現今的中國也不比地獄好多少。犀利哥就是其中又可憐又可悲又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代表。
今年以來為了不被拆遷,自焚的已經好幾起了,年齡最大的是92歲。
這豈止是“髒兮兮,亂糟糟”,這分明是“血淋淋,鬼淒淒”。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說的很好,很多人就是這樣的,其實這樣的人就是在國內也一樣,他們從來就不會正確看待自己的生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