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私房年菜紛呈,好火啊。上個小食,雖然不是年菜,卻也是家鄉的味道。
記憶中的上海大餅,一點點柔軟,一點點酥脆,一點點甜蜜。。。雖然貌不驚人,卻讓你一口鍾情!
上海大餅分兩種,圓圓扁扁的是鹹大餅,長長細細的是甜大餅。
師傅在大筒裏燒上炭,把大餅貼在桶內壁,灑上芝麻,出爐香噴噴的,甜大餅裏還會有甜漿流出來。
好吃死了。
她不是純粹的酥皮點心,一口酥脆,片片而下,層層剝落;更不是純粹的發麵點心,軟綿綿,一口全是溫柔。
大餅是由發麵包油酥做成的,大餅包油酥的麵是無油的, 不同於一般的酥皮和發麵點心,剛出爐時咬一口,溫柔而酥脆,
你會感到一種軟軟的卻又是酥酥的口感。一個上海吃貨朋友的描述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正宗的上海大餅在包油條對折時,大餅是不會斷的。
小時候其實很少有機會吃大餅,雖然隻要三,四分錢一個,不算奢侈品,但也隻能偶爾吃吃。
長大後條件好了,還是很少吃大餅。早上上班匆匆,也還是偶爾吃吃。
後來出國了,吃不到大餅了,卻天天想吃了,人哪。。。
最近幾次回上海,天天早上跑去屋裏附近最好吃的路邊店吃大餅,吃了不夠,還帶一些回來繼續吃。
為了能想吃的時候有得吃,就隻好自己動手了。
跑去大餅攤問了做法,大餅看似簡單,但試了幾次總覺得不像。
幾次三番的試驗,終於做出了自己比較滿意的大餅,雖然柔軟度還沒達到“正宗”的程度,但已經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認可和喜歡。
喜歡的東西要大家分享,希望你也愛上她!
![](/upload/album/5f/ae/40/6423b24a7459ZVcCvXao.jpg)
![](/upload/album/5f/ae/40/6423b24a7477ULbud1os.jpg)
![](/upload/album/5f/ae/40/6423b24a7485e1CASdDh.jpg)
![](/upload/album/5f/ae/40/6423b24a7500pv2rX6EU.jpg)
![](/upload/album/5f/ae/40/6423b24a7514tgP1WluP.jpg)
2.5杯麵粉加一杯水,一點點鹽,一勺糖,一小勺yeast做的發麵, 分20份, 發麵大概30克一份
油酥:1.5杯麵粉加0.5杯油, 分20份, 大概15克一份
這個大餅量不需要很精確的,大點小點都可以的
預熱烤箱450,看到大餅鼓起,表麵有點金黃,大概8-9分鍾就可以了。
剛出爐是口感最好的;冷了以後吃,會更接近酥皮燒餅口感,又是另一番風味;再回爐toast一下,大餅又回來了。
1. 發麵個油酥麵 2. 一份發麵包一份油酥 3. 輕輕擀開 4. 對折 5. 卷起 6. 醒15分鍾 7. 兩頭往裏按一下
8. 按一下成圓形 9. 抱歉,漏了 10. 擀開,中間厚四周薄 11. 包入一小勺糖 12. 再擀開 13. 沾水放上芝麻
然後就可以入烤箱了
![](/upload/album/58/91/39/3e363aa21447Fghz0D41.jpg)
最後附一篇上海方言隨筆
早飯
記得小辰光,阿拉屋裏額早飯通常是泡飯加醬菜特腐乳。勿要講肉包子,菜包子鞋看不見滴。 再講阿拉是南方人,阿娘雖然能幹,麵食是做不來滴。
記憶中最好額早飯就是大餅油條了。油條4分一根,阿爸把我8分錢,我就乃一根筷子,興衝衝地跑去勒了小菜場額油條攤,耐心的排隊,再招呼煎油條額師傅煎老一點,然後乃筷子穿進兩根油條,飛快地衝回屋裏,油條一冷就不好切了。回去後還要乃油條一分兩半,阿娘隻切半根,剩下的就由我跟阿爸瓜分了。
油條當然不是空口切額,沾點醬油,過泡飯滴,半根油條鞋就可以對付一碗泡飯了。
阿爸歡喜切粒頭硬一點額泡飯,真正用水泡額飯。伊總歸先乃開水衝進剩飯,然後出去打拳,等伊回來,一碗正宗額泡飯就ready了。我跟阿娘喜歡軟一點額,所以剩飯要燒一息再切滴。
泡飯加油條已經讓我“心滿意足“了,如果再有大餅的話,那就是喜出望外了。記憶中很少吃大餅,雖然甜大餅鹹大餅隻有3分一隻,就算油酥大餅鞋就5分,但比起泡飯鞋算據的了。
謝謝看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