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是誰?

想了解真正的麥當勞嗎? 進來瞧瞧
正文

序言

(2005-03-19 17:55:33) 下一個
“美國的稅製挫傷了人們勤奮工作的積極性” ,“這個國家已經不再充滿生機了” !過去三十年間(指1976年以前-譯者注)人們聽到過太多類似的抱怨,而我們這些在商學院教授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的人都知道,上述悲觀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上就在這期間,人類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生活水平較之以往大為提高。有無數個人或企業成功的範例可以證明,我們這個以自由市場經濟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依然生機勃勃。 象雷﹒克洛克這樣的獨特而個性鮮明的人總會在適當的時機出現,向世人證明成功的機會依然存在,並給予悲觀論者有力的駁斥。“竭盡全力,玉汝於成”,雷﹒克洛克的自傳以及麥當勞公司的曆史本身生動地告訴我們,勇於冒險者一定會有相應的回報;同時也提醒我們,成功的機會比比皆是,關鍵在於如何發現並抓住它們,在於“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對成功者而言,一點點幸運是需要的,但非常關鍵的因素恰恰容易被世人忽視,尤其是在歌舞升平的繁榮年代更容易被人忘記,那就是“努力工作”-竭盡全力,方能夠玉汝於成! 雷﹒克洛克曾於1974年訪問我們位於達特茅斯校園的阿莫斯塔克商學院,並於1976年攜同其屬下、包括當時的麥當勞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佛雷德﹒特納在內的管理團隊一行再次造訪。而他的第二次訪問本身就向人們展示了其賴以縱橫商海的超人的堅定毅力。那天,強大的暴風雪令本區所有機場關閉,而無畏的克洛克先生卻調用他在波士敦的地區總部麥當勞公司的大轎車,率領其高層管理團隊衝過暴風雪的重重阻隔出現在我們麵前。 克洛克先生用他的坦誠徹底征服了聽眾-這些所謂見多識廣的MBA學生們。他在兩次演講中與學生們分享了他的人生以及麥當勞的發展史,並以這兩次報告為基礎寫成了今天這部自傳。克洛克先生回答了學生們向他提出的所有問題,並在演講與討論中充分展示了他賴以成就其今天的商業傳奇的人品與風采:他的堅毅的經營哲學,他貫徹始終的“吸引家庭顧客”的基本經營策略,他強調的作為麥當勞根基的“品質、禮貌、清潔、服務”,以及他對同事、合作夥伴尤其是那些在公司成立初期就一同共事的人們的一貫忠誠。他的演講展示了他幽默、爭強好勝和沉緬於努力工作的個性以及他的堅定信念,那就是:在美國,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甚至超過任何合理設訂的人生目標。克洛克先生作為一個偉大的推銷員,是一個罕見的同時兼具超凡的領袖氣質和注重細節的行政管理人員素養的人。 在克洛克先生的演講過程中,聽眾很快就可以意識到他之所以為其自傳取名為“竭盡全力,玉汝於成”,決不僅僅是用來比喻麥當勞那些非常著名的產品的製作過程。這個標題向我們揭示了克洛克先生長達三十年作為推銷員、銷售經理進而經營自己的小生意的艱辛曆程。直到1954年,當他年已五十有二,當很多高層管理人員在這樣的年紀已經開始為退休後的悠閑生活做打算時,他的好運降臨了。“竭盡全力,玉汝於成”同時生動地向讀者揭示了麥當勞公司發展成為如今這一在快餐和特許經營領域的佼佼者的過程中需要投入的驚人的資金、時間和精力。 1976年對於麥當勞公司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曆史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公司的經營收入將首次超過十億美金。對任何公司來講這都是一個裏程碑。非商業曆史專業的學生可能不明白一個僅有二十二年曆史的公司取得如此成就的巨大意義。讓我們做一比較來說明問題:例如,IBM這一享有快速發展盛譽的公司,她是在1957年也即公司的四十六歲生日那一年,其年營業額才達到十億美金;而施樂,另一個以其成長性而著名的公司,卻花了六十三年的時間,到1969年才跨入年銷售額十億美金的行列;波拉羅依得公司,成立於1937年,也是剛剛才接近如此的業績。即使考慮自1906年施樂公司成立以來不同年代物價水平的變化,上述統計數字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麥當勞公司無與倫比的發展速度。 縱觀麥當勞公司成長壯大的輝煌曆史,每一頁上都可以看到這樣幾個字:竭盡全力!在克洛克先生的領導下,麥當勞用不斷的創造與完善使整個餐飲業發生了一場革命,她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飲食習慣並提高了顧客對餐廳的期望值。我們現在誰還能再忍受以往那樣緩慢的服務、昂貴的價格、放置很久了的油乎乎的薯條以及肮髒的就餐環境? 克洛克先生這本自傳絕不僅僅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傳記傳奇,它也是所有商務或經濟專業的學生不可多得的補充教材。我相信對於那些渴望擁有自己的企業的人們,不論你是剛剛步入社會、還是已到知天命之年,或是處於此間的任一年齡段,“竭盡全力,玉汝於成”這本書都有它獨特的價值。 鮑爾﹒帕格奴奇 達特茅斯大學阿莫斯塔克商學院教授、副院長 1976年6月29日於 漢諾威, 新漢普斯海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