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坐三等車的甘地(2)

(2013-12-05 07:53:30) 下一個

從這本Fighter without a Sword開始,我又撿起多年前沒讀下去的甘地自傳。當年這書從名字到內容都沒抓住我,但這次見到書名便一見如故 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 《我的真理實驗》)。我們光環四射的領袖和各路大師都宣稱自己代表了真理。矮小黑瘦的印度人甘地不過是在做幾個實驗而已。做實驗,就有成功有失敗。有不少人詬病甘地一些不近人情的實驗(如他的禁欲實驗)和不切實際的話(如“感化希特勒”等)。我覺得這沒什麽。真理是極難得到的。愛迪生發明電燈的實驗要失敗上千次才能成功,甘地的真理實驗有那麽多不成功或不為人理解也不該奇怪。

另一方麵,愛迪生的電燈實驗隻要成功一次,人類幾十億的子孫後代就蒙其澤被。甘地的實驗也一樣: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除了兵不血刃送走英國人、建立了一個包容各種姓和各宗教的政體,還影響了美國馬丁路德金的民權運動和南非曼德拉的反種族隔離運動。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運動思想便來自於他上神學院時聽到的一個關於甘地的講座。金博士認為甘地是曆史上把愛的倫理學從個人行事原則上升到用於改革社會的第一人。

甘地也是肉身,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有發言權,但在一些事上有,比如印度。他的印度實驗是成功的,因為他了解印度。他了解印度還不隻是因為他長在印度。他從英國留學回國後四處碰壁,連飯碗都成了問題,無奈之下隻能靠哥哥的麵子和會英語的一技之長跑到南非找了份工作。這大概隻能說明他那時對印度的了解是一塌糊塗吧。所以二十多年後甘地被英雄般歡迎回印度時,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解印度。中國的領袖出巡有專列,甘地遊走印度各地喜歡坐三等火車車廂,主要就是因為他想了解印度:No reform is possible unless some of the educated and the rich voluntarily accept the status of the poor, travel third…”。另外他也不想浪費錢。

坐三等車廂了解印度果然不難:

As soon as the booking window opened, I went to purchase the tickets. But it was no easy thing to get them. Might was right, and passengers who were forward and indifferent to others, coming one after another, continued to push me out. I was therefore about the last of the first crowd to get a ticket.

     The train arrived, and getting into it was another trial. There was a free exchange of abuse and pushes between passengers already in the train, and those trying to get in. We ran up and down the platform, but were everywhere met with the same reply: 'No room here.'

這場麵我自己在國內也見多了。不一樣的是這位印度英雄願意去擠售票口,也願意一生看顧那些把他擠到後頭去的人。甘地說他在三等車廂旅行的見聞可以寫成一大本書。後來他“極為遺憾”由於年老體弱被迫放棄坐三等車廂旅行。

甘地自傳網上有免費電子版。我的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Frances Pritchett 編輯的版本。她對這本自傳的評價頗有趣: remarkable, enjoyable, admirable, irritating, unpredictable, endlessly thought-provoking.  這一串饒舌的形容可以歸結為一個否定式判斷:不隔靴搔癢。這也是我自己讀這本自傳的感覺。中國領袖的麵目如他們的專列一樣戒備森嚴諱莫如深,甘地的自傳也如他的三等車廂一樣跟大家零距離。

 

Gandhi: Fighter without a Sword 把甘地當英雄來寫,甘地在自傳裏把自己當普通人來寫。我本來想象的自傳第一部該是追憶救世主如何橫空出世,結果甘地對自己少時的回憶就是一本懺悔錄:抽煙、吃肉(甘地家庭的宗教嚴格素食)、偷家裏傭人的錢、耽於肉欲。他喜歡說的一個詞是羞恥 (shame) – 他是在說自己羞恥,不是說別人羞恥。另外兩個說起多次的詞是懦夫 (cowardice)和無助 (helplessness) – 也是在說他自己。我沒有看到他誇耀自己任何不凡的家世或天賦。不過這正合我的胃口: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程度決定我崇敬他的程度。能這樣冷靜檢視自己的人,不管他是不是有世俗的成功,就已經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了。

我在多年前試著讀過甘地自傳的第一部,但沒有讀進去,因為那裏頭的情節太土太不熱鬧了。這次讀也是從第一部讀起,但不僅讀進去了,並且非常喜歡。既然書沒有變,那一定是我變了。原來覺得不熱鬧的東西現在覺得熱鬧了。我想一個東西是熱鬧還是乏味其實不取決於這個東西本身。人稍稍變化一下觀察角度,東西的味道就全變了。小時候跟母親去看共產黨打國民黨的電影,銀幕上槍聲炮聲喊殺聲響成一片時,轉頭一看母親已經睡著了。我奇怪這樣熱鬧的場麵怎麽就能睡著了呢。

 

現在我知道了。David O. McKay說:“The greatest battles of life are fought out daily in the silent chambers of the soul.”也就是說,外頭看起來熱鬧的打鬥其實可能很無趣。母親看來早就知道這個道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生似浮雲 回複 悄悄話 A very interesting poin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