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
遇到這本中學生讀物前已經好久沒有投緣的書進賬了。Gandhi: Fighter without a Sword是兒子從學校的免費書堆裏淘回來的,書頁枯黃如古籍狀。書於1950年出版 – 那時甘地被刺剛剛兩年 – 次年獲得美國少年圖書最高獎的“銀牌”Newbury Honor。作者是美國頗有名氣的兒童讀物作家Jeanette Eaton。看來這書在美國讀者不少 – 兒子拿到的這本是1970年第十四次印刷。兒子讀了書,寫進讀書日誌裏。老師在日誌的 Gandhi 一詞旁邊批: “One of my favorites!”
幾年前看過得奧斯卡獎的電影《甘地》。那時很受震撼,連看兩遍。後來跟一個從印度來的年輕人聊,問這部英國人編劇、導演、主演的電影是否印度味夠濃。年輕人說電影很真實。但也說現在的印度人對甘地的看法有分歧。甘地是地道的苦行僧,對西方式的物質現代化不感興趣。當代印度GDP增速直追中國,看來是對甘地這一套不怎麽以為然了。這年輕人是虔誠的印度教徒,卻也沒讀過著名的甘地自傳。
這次讀了書,才發現電影再好,信息量也不能跟書相比,哪怕電影是得奧斯卡的大片,書是中學生讀物。電影裏那一件接一件的事好像都是自然發生的,英雄的品質也是流暢自如一氣嗬成。實際上,英雄開始時都是普通人。甘地在年輕時便普通得掉渣 – 這是他自己承認的。普通人要變成英雄,是一顆鬆子變成幾十米高的鬆樹,那是個艱苦漫長的成長過程,要碰很多的釘子、經曆很多的心路轉折。一部電影能把人的一兩個轉折寫清楚就相當不容易了,所以拍得再好也是杯水車薪。
交流的時間也能說明點問題:一部電影隻有兩三個小時;這本書雖然是中學生讀物,我已經至少花了幾十個小時來讀,並且發現它值得讀第二遍。所以文字的容量要比電影大得多,也就能容得下人的許多思想鬥爭和轉折。電影是開胃湯,書才是主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