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克氏在《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中的主要聽眾是年輕人,所以花了不少功夫來討論變革社會的問題 – 年輕人總是多少有些理想的。克氏請大家在動手實踐偉大的理想之前先看看自己對權力的欲望。我已不是年輕人,但還是不免看看自己。雖然對權力的夢想沒有年輕時那樣不可遏止 – 可能是克氏和不少別的好書的啟發在我這裏起了作用吧 – 但還是總有能力左右我的情緒和行動。這也很自然;這樣的欲望應該是人與生俱來,並被自己浸淫於其中的文化長期鞏固的結果。連看起來最善良的人都會在一切可能的場合發泄他的權力欲,比如對自己的孩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融三尺也非一日之暖。
好在克氏不打算羞辱或下令禁絕人類這些低俗的念頭。實際上,克氏並不把這些念頭稱為低俗的念頭 – 所有這些念頭和欲望都是現實的一部分。在克氏那裏,現實從來都是值得尊重、值得仔細觀察和研究的。他反對禁欲、不認為人有可能達到無欲的境界,也不認為有什麽必要達到無欲的境界。禁欲本身就是一種欲,不管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還是由於聽信了別人宣揚的教條。不懂得自己的各種欲望的前因後果而硬去禁絕,是對自己的暴力。克氏好幾次提及“內外都沒有衝突的世界”的理想 – 他知道對自己都暴力的人對別人也不會好得了。他開出的藥方還是:觀察自己的欲望和衝突。人的欲望是被父母、學校、社會所塑造的,所以,理解了自己的各種欲望,就理解了社會塑造自己的過程,也就理解了社會。
讀曆史書給我的印象是:大多數有誌於改革社會的人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超然的位置上來看這個社會的。他們把自己當成了空降到這個腐敗和不公的世界中來的拯救者。正巧,他們那些受夠了腐敗和不公的欺負的信徒們也把他們當成了空降到這個世界中來的拯救者,於是他們便更信以為真。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這個不公和腐敗的社會的創造物,如何能生而潔淨無瑕。如果不去理解自己的欲望、不去理解社會塑造自己這些欲望的過程,就不可能從不公和腐敗中脫身出來。於是這些人所謂的改革社會不過是互相傾軋而已。剛開始,他們的美麗理想把自己都感動了。到後來,為了權力,他們什麽原則都可以放棄,什麽事都能做得出來。實際上,他們當初美麗的理想隻是個美麗的幌子,美麗到把他們自己都騙過去了。幌子之下的權力欲才是真實的。中國曆史上的風雲人物,從早先的陳勝黃巢到後來的李自成洪秀全和當代的毛澤東,都是這樣的把自己當作了偉人的普通人。
克氏對權力有個簡潔的分類:“追求自我的權力、追求國家的權力、追求理念的權力”。對自我的權力的追求最赤裸裸,也最容易看得清楚。但後兩種權力欲經常被視為高尚的英雄情懷,因為赤裸裸的自私被集體的利益掩蓋起來了。追求國家的權力就是永遠被主旋律歌頌的愛國主義;理念的權力的最好例子就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波爾布特的共產主義和希特勒的納粹主義。我曾被為共產主義獻身的人們的故事感動過,現在卻知道他們為之流淚流血的那個體製還不如他們奮力推翻的一個。羅素說:“我永遠不會為某種理念而死,因為它們可能是錯的。”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共產主義如火如荼,或許他是看到了某個壯烈的一幕有感而發的。
4
那我們麵對這腐敗和不公的社會又能做些什麽呢?克氏的建議是:“理想主義者及逃避現實的人都不能為社會帶來革新。隻有快樂的人才能夠,而快樂的人並不是那些擁有許多財產的人。快樂的人是真正具有宗教情懷的人,他的存在就是一種社會工作。”我很喜歡這最後一句話。存在不等於隻是坐著發愣;過自己該過的生活,做自己該做的事,這就是存在。
當然,什麽才是人該做的事是個巨大的問題。克氏認為,要想擁有不被權力欲駕馭的創造力,“真正線索”就是“愛你所做的事”。但他也承認“發現你真正愛做什麽需要很大的智慧,如果你害怕不能賺錢謀生,或不能適應這個腐敗的社會,那麽你永遠也不會弄清楚到底你愛什麽。”這又回到了恐懼的話題。我的經驗是發現自己愛做的事需要經曆三個階段:首先是了解自己的恐懼、試著開始活在不恐懼之中。沒有了恐懼,人就有了選擇的自由,就可以發現什麽是自己不喜歡做、不能感動自己、不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意義的事。有所為的前提一定是要懂得有所不為。拋棄了不為的事,該為的事就會在茫茫的視野中慢慢現出輪廓。
人之於他愛做的事就像雕刻家之於他手中的藝術品:剛開始隻是一塊渾噩的璞玉,其美隻存在於雕刻家的想象之中。然後璞玉在雕刻家的手中慢慢變得越來越有細節、越來越有生命。做那件事的感覺與我們以前做過的所有的事都不同:它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與我們一起成長、與我們的生命一起在我們麵前展開。它就是我們的存在、就是我們該為自己做的事,也正好就是我們該為這個社會做的事。不少,也不多。
邊讀邊思考.
很高興這些對你有用。
"But the two groups can intersect. Financial freedom is one of many freedoms I'd like to enjoy. I feel blessed and am happy. I feel like a tree planted on the river bank, as said in Psalm, and I prosper in everything I choose to do. It's
a wonderful feeling."
對。兩者不矛盾。隻要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就好。
– 可能是克氏和不少別的好書的啟發在我這裏起了作用吧 – 但還是總有能力左右我的情緒和行動。
Emotional independence is hard to achieve. One thing I learned (it could be
from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or somewhere else) is that one can choose how
he/she feels. This was critical.
讀曆史書給我的印象是:大多數有誌於改革社會的人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超然的位置上來看這個社會的。
他們把自己當成了空降到這個腐敗和不公的世界中來的拯救者。正巧,
他們的信徒也把他們當成了空降到這個腐敗和不公的世界中來的拯救者,
於是他們便更信以為真。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這個不公和腐敗的社會的創造物,
如何能生而潔淨無瑕。如果不去理解自己的欲望、不去理解社會塑造自己這些欲望的過程,
就不可能從不公和腐敗中脫身出來。於是這些人所謂的改革社會不過是互相傾軋而已。
剛開始,他們的美麗理想把自己都感動了。到後來,為了權力,他們什麽原則都可以放棄,什麽事都能做得出來。
實際上,他們當初美麗的理想隻是個美麗的幌子,美麗到把他們自己都騙過去了。幌子之下的權力欲才是真實的。
中國曆史上的風雲人物一大半都是這些把自己當作了偉人的普通人。
Very insightful. I'd add that many of these people have no true humiliation
which doesn't mean a sense of inferiority (which they may do have) but a
profound respect for everything created. This means that one spends time and
effort to gather facts from different angles before jumping on conclusions.
克氏對權力有個簡潔的分類:“追求自我的權力、追求國家的權力、追求理念的權力”。對自我的權力的追求最赤裸裸,
也最容易看得清楚。但後兩種權力欲經常被視為高尚的英雄情懷,因為赤裸裸的自私被集體的利益掩蓋起來了。
追求國家的權力就是永遠被主旋律歌頌的愛國主義;理念的權力的最好例子就是共產主義和希特勒的納粹主義。
我曾被為共產主義獻身的人們的故事感動過,現在卻知道他們為之流淚流血的那個體製還不如他們奮力推翻的一個。
羅素說:“我永遠不會為某種理念而死,因為它們可能是錯的。”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共產主義如火如荼,
或許他是看到了某個壯烈的一幕有感而發的。
What can I say? People want to be lazy, especiall spritually--they want to
choose something to believe and forget about the painful process of soul
searching which often brings doubts about oneself. The book I'm reading at the
moment, ``Influence'' discusses this point extensively, from a psychological
angle.
那我們麵對這腐敗和不公的社會又能做些什麽呢?克氏的建議是:“理想主義者及逃避現實的人都不能為社會帶來革新。
隻有快樂的人才能夠,而快樂的人並不是那些擁有許多財產的人,快樂的人是真正具有宗教情懷的人,
But the two groups can intersect. Financial freedom is one of many freedoms I'd
like to enjoy. I feel blessed and am happy. I feel like a tree planted on the
river bank, as said in Psalm, and I prosper in everything I choose to do. It's
a wonderful fe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