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們有在玩遊戲機和做作業之間選擇的權力,他們中的一大半大概不會選擇做作業,因為孩子不能預知教育對自己的價值。人在讀一本書之前也不能預知它對自己的價值。所以“世界上價格與價值最不成比例的商品就是書”(周國平語)。人能一眼認出遠遠跑在馬路上的寶馬、奔馳,但不可能在茫茫的書架上一眼認出即將改變自己的那本不起眼的小冊子。
也是由於這種不可預知性,書可能帶給人的驚喜要遠遠勝過買來一輛寶馬或奔馳。顧名思義,驚喜的“驚”就是不可預知。所有能讓你一眼就看到底的東西都不會讓你驚喜。
我是在圖書館的免費書車上拿到Stephen Covey的The 7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的。不記得當時為什麽要從小車上揀出這本書了 –可能唯一的原因就是它是免費的吧。因為是免費拿到的,所以也沒有抱什麽期望值,隻當是市麵上諸多勵誌書中的一本,吃午飯的時候隨便翻翻。
全書開篇第一句話是引用David Starr Jordan的 “There isno real excellence in all this world which can be separated from right living.”這一句把我吸引住了。那時我剛拿到第一份工作,滿腦袋想的都是成功,但是隱隱有種雙腳並沒有踩在實地上的感覺。我並不為我做的事感到激動。為何如此,我不知道,也從未細想過,可能是我早已習慣了這種狀態。這句開篇詞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我跟這本書結下了緣。
這本書我讀得很慢,因為每讀幾句就會聯想起遠近的各種經曆,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回憶、回味。從來沒有過一本書能讓我想這麽多。這樣讀下來,一年才讀了半本多一點。我被不斷追問:到底什麽東西對我是重要的,什麽東西對我是不重要的。這問題對有的人可能再簡單明了不過,但對我不簡單。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問題,現在第一次被問起,能想到的答案也是自相矛盾的。
不斷追問之下,我知道了我為什麽雙腳沒有落在實地上:因為我想要的並不是能滿足我的。換句話說,我自以為想要的並不是我真想要的。我知道了對我重要的東西不是成功,而是“right living”。成功的坐標是在他人的眼裏,right living 的坐標是在自己眼裏。成功是將來時,rightliving 是現在時。人不可能活在將來,所以非要試圖去活在將來就會在下意識裏有雙腳踏不到實處的感覺 – 人想騙自己哪有那麽容易。
我從這本書裏學到的最重要一課是自我意識 (self awareness) – 姑且通俗地解釋為自己給自己看病的能力吧。給自己看病,先要知道自己有什麽病。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讀到7 Habits之前從來都沒有意識到我原來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這病比頭痛腦熱營養不良之類的病要厲害多了。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我在免費書車上拿到它時無論如何想不到的:我被改變了,我從山重水複疑無路之中被引領出來了。在那之前,我看到的世界、看到的我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一片灰色。我不知道有什麽事是值得去做的。7 Habits 告訴我這原來是因為我戴著的灰色眼鏡。摘下眼鏡,才發現萬物本來的彩色斑斕。一本免費書中竟有這樣妙手回春的寶藏,這讓我驚喜、讓我感到世間的溫暖,也讓我想起我的基督徒朋友說的話:如果沒有別的船伸出援手,人是無法從一條將沉的船上把自己救出來的。
7 Habits 中說到人有三個發展階段:小時候是dependence, 後來是 independence, 然後是interdependence. 用這個概念來看看我自己,我發現我其實從來沒有從第一個階段中畢業出來。沒有人教過我該獨立,我便也順水推舟地依賴。我一直在依賴著某些人、事或幻想,包括我指望的事業成功:那不過是對飯碗、對飯碗帶來的社會地位的依賴。我指望這些救命稻草能供給我所需要的一切。離不了救命稻草,就沒有安全感。人沒有了安全感,眼中的世界還能是什麽怡人的顏色呢。
發現對這些東西的依賴的過程也就是擺脫對這些東西的依賴的過程。我能感到我從 dependence 到 independence 的過渡。這就是自我意識 – 自己給自己看病的能力 – 在起作用。Independence 就是自由。自由不是政府或什麽人給的。自由就是人長大的過程,是人擺脫對各種人、組織、或自己的各種幻想的心理依賴的過程。人自己的自由跟他所在的社會沒有任何關係。當然,不同的土壤給個人自由這粒種子的養分是不同的,所以自由在有的社會中可以生長健壯,在另一些社會中則艱難無比,隻有生命力最強的極少數人物才能守住、成長他們的自由。
經曆了這樣的改變,再回來看看周圍,我發現很多人直到生理上的老年也未能走出dependence 這個心理上的兒童階段,因為他們無法逃離他們終生浸淫於其中的文化。比如,父母灌輸給孩子孝道觀念經常多半不是出於要培養孩子的博大胸襟,而是出於父母自己對衰老的恐懼和他們對孩子的心理依賴。父母自己都無法獨立,就更別奢談孩子的獨立。父母脫不開對孩子的依賴,孩子也脫不開對父母的依賴,這種互相依賴不是7Habits 中說的第三階段interdependence, 因為他們都還沒有跨入人的第二個發展階段:independence (獨立)。經曆過了independence之後而達到interdependence,這樣的人之間的關係是基於愛。在心靈從來沒有獨立過的人之間,他們的互相依賴是基於交易、利用和負罪感。愛是開放的,其對象是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孝道是封閉的、契約式的。有一次讀到一位同胞回憶他的母親,說他的母親對他的期望是成為聖賢。這位母親的胸懷就比那些給孩子灌輸孝道的父母廣大多了。
書的主線索是 Habits (習慣)。心理學家認為人所有行為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受習慣主宰的。我自己的生活經曆可以證實這個觀察。習慣幾乎就是人的一切。不會水的人掉進水裏,他的習慣就是恐懼,然後就是絕望地撲騰,想逃避被水滅頂的經曆。有這樣的習慣,不嗆水才是奇怪。人認為他的社會地位在他自己期望值的水平麵以下時,他的習慣也是拚命撲騰,想逃避這底層的經曆。人的每一個這樣的習慣,用7Habits中的語言來說,就是一個paradigm. 想改變這習慣,想要 paradigmshift, 就要懂得去主動經曆被水滅頂的感覺。懂得了享受腦袋在水下的感覺、懂得了享受收入和地位在自己期望值以下的感覺,新習慣就代替了老習慣,right living 就不遠了。人的所有成長都是打破老習慣、建立新習慣的產物。當新習慣變成老習慣時,它們又被更新的習慣取代。人就是這樣如昆蟲蛻皮一般成長的。
但是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隻有一個辦法。書中引用了Marilyn Ferguson 的話:“沒有人能靠勸說來改變別人。我們每個人都守衛著一道改變之門– 這門隻能從裏麵打開。我們開不了別人的門,不管是靠爭辯還是靠聲淚俱下。”想從裏麵打開這門,先要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裏麵。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需要的就是自我意識。
人也很容易習慣於灰色的心境而想不到他還可能擁有更多彩的生活。在讀到7 Habits 之前,我已經像二十一世紀的北京人那樣習慣了灰色的天空,以為那就是人生的常態。也沒有多少人在情緒低穀時能想象他們的心境如何能比現在的更好。多年前,我到美國的第一天,我發現太陽在一半已落入地平線以下時還刺眼而不能直視,與我從前的暗紅色夕陽的印象大不一樣。許多年過去還記得這樣的小事,可見人在改變他已經習慣的事物和環境時是如何不適應。現在國內的空氣比那時又惡化不少,最近回國時所見北京正午的太陽是月亮之狀。但我知道如果北京人懂得習慣是可以改變的道理,他們是會有每每沐浴在奪目的斜陽之下的那一天的。
Yes. I read the Covey book, in 2006, I think, and started to get ov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