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四) The Road Less Traveled (1-2)

(2013-03-29 09:38:47) 下一個




1

大約十年前朋友送給我一本The Road Less Traveled (下稱The Road,說是一本好書。打開書,第一句話就吸引了我:“Life is difficult (活著不容易)。”現在回想起來,讀到這句話的那段日子正是自覺生活不易的時候,所以可能共鳴強烈吧。但是書中語言平實,沒有排比句和搶眼的華麗辭藻,看來作者沒有受過專業寫作訓練,所以一時並沒有抓住我的注意力。這書與我的緣分是後來偶然又翻開時結下的。書以“活著不容易”開頭,但不是一本怨氣衝天的書 - 作者接下來就問,“既然生活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那我們是應該怨天尤人,還是應該著手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想教我們的孩子們怎麽解決這些問題嗎?”這本書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傑出嚐試。

我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來消化這本書 - 我心目中的好書都該不是一口氣讀完的,因為好書是一束從完全不同角度照過來的光。被這光照到的所有角落都現出與先前不同的色彩和形狀,讀者必須逐個重新打量,把每一個新色彩和新形狀重新納入他的視野,一個都不能繞過。懂得道理已經很難,但我也發現還有比懂得道理(悟道)更難的事,那就是能用這道理來做事(行道),因為要用新的道理來做事就意味著要驅逐老的自己,而人的懶惰天性決定了人想不到、不願意、或是害怕驅逐老的自己。這本書的主題之一就是人的懶惰天性。話說回來,也正是因為人的懶惰天性難以改變,所以每改變一點都會給人以極大的愉悅。前些日子重新讀這本書便又給我不少處理家庭關係的新見解,也就再次收獲很多愉悅。

作者Scott Peck是心理醫生,全書以他治療過的大量心理疾病案例為基本素材。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心理疾病患者並不是人類之中的另類。心理上的疾病跟生理上的疾病一樣正常,也一樣普遍。人來到新地方,體內原有的免疫係統抵抗不了新的細菌和病毒,就會生病。同樣,人原有的價值體係在無法適應新的環境時,就會有心理疾病。廣義一點說,人的健康程度不是非黑即白的健康或疾病兩種狀態。自覺沒有病的人比起他可能達到的理想健康狀態來仍然是一種病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是如此。我自覺生活不易的那些年就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的病態。比起那些年來,現在的我要健康得多,但是希望將來比現在更健康 這後半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希望現在的我比起將來來仍然是病態。所以,病態是一種正常狀態,不該以另類相看。作者總結的心理醫學界對此的共識是 “most are sick”

我有一位聰明的研究生時同學認為人不要去讀哲學家、思想家的書,因為這些人都是自己有或有過心理問題的: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哪裏談得上解決別人的問題。我想他說的前半句不假。尼采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例子。愛默生和威廉.詹姆士在年輕時都有一段時間被抑鬱所困。The Road 的作者Scott Peck 年輕時在著名的Philips Exeter Academy讀高中時也因抑鬱而退學接受心理治療。至於我的同學的後半句,我更同意Thoreau 的話:“偶爾生病對健康有益 (It is healthy to be sick sometimes)”。The Road之中有一節的題目就叫The Healthiness of Depression。作者的很多病人在治愈道別時都跟作者說:“我的抑鬱發作是我收到過的最好的禮物 (M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ttacks were the best things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我想這話的意思是:抑鬱發作給了他們接受心理治療的機會,治療的結果是他們達到了比在抑鬱發作之前還要健康的狀態。

另一方麵,我猜想思想家的心理疾病是因為他們看問題的角度與周圍常人不同。天才是大眾的叛逆,不是大眾的寵兒。在大眾看來是習以為常的事,他們會覺得有問題。但天才又不是通才,他們隻是在某些方麵有過人的能力,但在別的方麵可能還不及常人,所以在他們還稚嫩時,他們因特異不群而承受的社會壓力足以把他們壓垮。這種傾向在個體不被重視的東亞文化中尤為嚴重。但如果他們能度過這些艱難而能在 “the road less traveled”上持之以恒,他們在思想成熟之時就開始推動人類思維定勢的變革了。天鵝起飛要比麻雀困難得多,要大片水麵和長距離助跑,但一旦在天,其航程是麻雀不可同日而語的。

2

生理疾病與心理疾病的不同之一是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要難對付得多,因為人們通常並不激烈拒絕醫生對自己生理疾病的判決,不管高興不高興這判決,但難得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心理有問題。我有一位做生物科學研究的朋友說:療癌難,療愚比療癌更難。誰願意承認自己腦子有問題呢。不承認自己有病,治療又從何說起。癌症、心髒病這樣的生理疾病是在人看不見的地方悄悄積聚能量,而心理疾病是從一開始就擺在明處的,不同隻在自己承認不承認而已。承認有問題,能自己調整心態來解決,就沒有什麽心理疾病可言。正是因為不承認,本來不是病的問題才成了病。也是因為不承認,心理疾病才不好醫治。

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問題是由於揭開舊瘡疤的痛苦。“出於害怕痛苦,多數人總是想回避、想竭力忘掉、和假裝看不見問題,而不是麵對問題、解決問題。”但是,打針疼,但怕疼而不打針最終會更疼。小孩怕打針還有成人來管,成人怕麵對問題就難得有人來管了。沒有解決的問題就像沒有切除掉的結石一樣不會自己消失,並且沒有解決的老問題還會被不斷產生的新問題層層包裹,讓結石越長越大。作者宣稱:“回避問題的傾向及其對人意誌的蠶食是人類所有心理疾病的根源。”

The Road 第一章的名字“自律 (Self Discipline)”指的就是兩種痛苦 - 解決問題的痛苦與回避問題的痛苦 的交戰。作者把自律歸納為四個方麵:延遲享受 (delaying gratification), 承擔責任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麵對現實 (dedication to truth or reality), 和綜合權衡 (balancing)。享受容易,延遲享受難;怨天尤人容易,自己把責任承擔起來難;作白日夢容易,接受現實難;一意孤行容易,能細心權衡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難。這就是解決問題的痛苦。不願意承受解決問題的痛苦,結石就會越長越大。結石越大,就越怕麵對。心理疾病就是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中產生的。

作者的大量案例說明人的性格形成受到其幼年時來自父母的巨大影響。人在幼年時,父母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他們的世界觀的整個基調都是由父母寫就。如果這基調與世界的運行方式南轅北轍,在孩子開始獨自麵對世界時,衝突就在所難免了。作者發現多數孩子在十幾歲時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自律,但也有一部分孩子不做作業、曠課、打架、吸毒、貪圖一時的快活。很多證據都表明孩子的缺乏自律是起因於缺乏自律的父母。母親對孩子說,“你們快把我給逼瘋了!”這等於是在說,“我的情緒不是由我自己控製的。”這就把自己該負的責任推給了別人。有的父母終日苛責於孩子,自己卻做得很差。有的父母經常食言,其結果是孩子不再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人,也不把任何承諾和契約當回事。父母看到孩子不懂事,勃然大怒是生理本能,但他們也可以忍住怒氣,靜下心來想一想更好的教育方法。這就是父母的自律。

人不願意麵對問題的另一個原因是恐懼感。作者回憶自己在Philips Exeter Academy抑鬱成疾時麵臨兩個選擇:留下來,走一條盡管不喜歡,但是穩穩通向上流社會的通衢大道;或者是退學回家,冒險跳入完全的未知世界。阻止他做第二個選擇的就是他對那個未知世界的恐懼感。好在他在經受了兩年半的折磨之後終於鼓起勇氣決定退學。

在作者診治的一個案例中,一位五十二歲的成功商界人士在一場心髒病之後回顧過去的生活,發現自己多年在公司拚命掙錢往上爬的日子毫無意義,因而陷入抑鬱。“經過長期思考,他意識到他以往行為的動力隻是由於他極力想在他嚴厲苛責的母親麵前塑造一個成功的形象。最終他決定有生以來第一次冒母親之大不韙和老婆孩子的奢侈生活需要,辭職在鄉下開了一個小店鋪為生。”這位先生從前的奮鬥動力可以說是兩種恐懼感:對母親的恐懼感,和對失去已有的生活方式的恐懼感。掙脫了恐懼感,他就自由了。“人生在世要經曆成千上萬個冒險的時刻,而其中最大的冒險就是長大 - 從心理童年到心理成年的飛躍。這個飛躍是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完成的。雖然他們的外表是成人,甚至是很成功的成人,但他們一直到死都仍然處在未能擺脫父母影響的心理童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